背光模块及其应用的立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5638发布日期:2018-11-14 01:0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其应用的立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的技术蓬勃发展,能呈现立体视觉显示的光学产品也日益受到重视。一般而言,立体显示装置是通过分别提供不同的影像至使用者的左眼与右眼,使得使用者的左眼与右眼可分别接收不同的影像信息,再利用人类的两眼视差,从而观看到立体的影像。

一般而言,裸视立体显示装置是运用时间多工或空间多工的方式,分别传送不同影像至使用者的左眼与右眼,如此一来,使用者可在不需配戴眼镜的情况下观察到立体的影像,增加使用上的舒适度与方便性。然而,如何进一步改善裸视立体显示装置的各项光学特性以及提供多点视域等功能,已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研发课题之一,亦是当前相关领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中,在侧向发光的背光模块中设计柱状透镜阵列以及具有反射微结构的导光板,可以使出射光维持经透镜阵列后的光学分布,此光学分布可以与后续的另一柱状透镜阵列搭配,而在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上聚焦光线。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侧向发光的背光模块,可以降低立体显示装置的厚度并节省光源的数量,便于大功率光源的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背光模块包含光源组件以及导光板。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底面以及出光面,其中入光面相邻底面以及出光面。导光板包含至少一微结构,设置于底面,其中导光板的微结构具有平面反射面。光源组件包含多个光源组、第一柱状透镜阵列以及第二柱状透镜。每一光源组包含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其中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沿x方向排列,且依时序提供第一光线以及第二光线。第一柱状透镜阵列光学耦合于光源组与导光板之间,其中第一柱状透镜阵列包含多个第一柱状透镜,其中第一柱状透镜于x方向上具有光学能力,其中每一光源组对应每一第一柱状透镜设置。第二柱状透镜光学耦合于光源组与导光板之间,其中第二柱状透镜于z方向上具有光学能力,其中z方向垂直于x方向。来自光源组的第一光线以及第二光线经该第一柱状透镜阵列与该第二柱状透镜分别成为朝第一方向分布前进的第一侧向入光光线以及朝第二方向分布前进的第二侧向入光光线,而进入该导光板的该入光面,其中导光板的平面反射镜适于将第一侧向入光光线以及第二侧向入光光线分别转换为与第一方向分布相关的第一出光光线以及与第二方向分布相关的第二出光光线从该出光面离开,其中第一方向分布不同于第二方向分布。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每一光源组中的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至对应的每一第一柱状透镜的光轴的距离不同。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各个光源组的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设置于各个第一柱状透镜的焦面上。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平面反射面平行于x方向。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光源组的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设置于第二柱状透镜的焦面上。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背光模块还包含控制器,用以时序性地控制光源组的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依时序提供第一光线以及第二光线。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导光板的微结构包含一反射材料,位于该微结构的该平面反射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立体显示装置包含前述的背光模块、第三柱状透镜阵列、显示模块以及第四柱状透镜阵列。第三柱状透镜阵列设置于导光板的出光面,用以将来自出光面的第一出光线聚焦形成第一斜向长条光线并将来自入光面的第二出光光线聚焦形成第二斜向长条光线。显示模块设置于第三柱状透镜阵列相对导光板的一焦面上,显示模块包含至少一子像素,其中第一斜向长条光线经子像素而形成第一像素光线,第二斜向长条光线经子像素而形成第二像素光线。第四柱状透镜阵列设置于显示模块相对导光板的一侧,用以将第一像素光线分别导引至第一视域,将第二像素光线分别导引至第二视域。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立体显示装置还包含第五柱状透镜阵列,包含多个第五柱状透镜,设置于第四柱状透镜阵列相对导光板的一侧,第四柱状透镜阵列具有多个第四柱状透镜,第四柱状透镜与第五柱状透镜的排列方向为互相垂直。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该至少一子像素的数量为多个且至少沿一x方向排列,第三柱状透镜阵列具有多个第三柱状透镜,第四柱状透镜阵列具有多个第四柱状透镜,其中第三柱状透镜以及第四柱状透镜的长轴相较于x方向为倾斜设置。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三柱状透镜与第四柱状透镜的排列方向为互相平行。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位于第四柱状透镜阵列的焦面上。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a为图1的立体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的上视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背光模块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的输出光线的示意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的平面光学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块的部分平面示意图。

图6为依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块的部分平面示意图。

图7为依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的部分光路示意图。

图8为依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的第四柱状透镜阵与第五柱状透镜阵立体示意图。

图9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块的部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背光模块500:第五柱状透镜阵列

110:光源组件510:第五柱状透镜

112:光源组sd:立体显示装置

112a:第一光源ls:灯条

112b:第二光源x、y、z:方向

114:第一柱状透镜阵列il1:第一侧向入光光线

114a:第一柱状透镜il2:第二侧向入光光线

116:第二柱状透镜el1:第一出光光线

118:控制器el2:第二出光光线

120:导光板pl1:第一像素光线

122:入光面pl2:第二像素光线

124:出光面ll1:第一斜向长条光线

126:底面ll2:第二斜向长条光线

128:微结构v1:第一视域

128a:平面反射面v2:第二视域

200:第三柱状透镜阵列cr1、cr2:聚焦区域

210:第三柱状透镜ad:排列方向

300:显示模块d1:第一方向

310:像素d2:第二方向

310r、310g、310b:子像素c1:光轴

400:第四柱状透镜阵列δ:夹角

410、410’、410”:第四柱状透镜

410a~410e: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为之。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sd的立体示意图。立体显示装置sd包含背光模块100、第三柱状透镜阵列200、显示模块300、第四柱状透镜阵列400以及第五柱状透镜阵列500。以下先详细介绍背光模块100,再介绍其他各个元件。

首先,背光模块100包含光源组件110以及导光板120。导光板120具有入光面122、出光面124以及底面126,入光面122以及出光面124相邻设置,出光面124与底面126相对设置。光源组件110用以朝导光板120的入光面122依时序提供两群前进方向不同的入射光线,导光板120适于将此两群前进方向的光线转换为两群前进方向不同的出射光线。

具体而言,参照图2a与图2b。图2a为图1的立体显示装置sd的背光模块100的上视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背光模块100的侧视剖面示意图。于本实施方式中,光源组件110包含多个光源组112、第一柱状透镜阵列114、第二柱状透镜116以及控制器118。于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光源组112重复排列而构成灯条ls。每一光源组112包含第一光源112a以及第二光源112b,其中第一光源112a以及第二光源112b沿x方向排列。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柱状透镜阵列114光学耦合于光源组112与导光板120之间,其中第一柱状透镜阵列114包含多个第一柱状透镜114a,第一柱状透镜114a于x方向上具有光学能力。第二柱状透镜116光学耦合于光源组112与导光板120之间,第二柱状透镜116于z方向上具有光学能力,其中z方向垂直于x方向。控制器118电性连接第一光源112a以及第二光源112b,以时序性地控制第一光源112a以及第二光源112b分别提供第一光线以及第二光线(未标示)。

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柱状透镜阵列114设置于第二柱状透镜116以及导光板120之间,但不应以此顺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于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柱状透镜阵列114可以设置于第二柱状透镜116以及灯条ls之间。第一柱状透镜阵列114以及第二柱状透镜116分别用以提供x方向上的聚焦能力以及z方向上的聚焦能力。如图2a所示,经由第二柱状透镜116以及一个第一柱状透镜114a,来自第一光源112a的第一光线(未标示)转换成朝向第一方向分布(包含多个第一方向d1)前进的第一侧向入光光线il1,来自第二光源112b的第二光线(未标示)转换成朝向第二方向分布(包含多个第二方向d2)前进的第二侧向入光光线il2,其中多个第一方向d1不同于多个第二方向d2。

详细而言,有鉴于第一柱状透镜阵列114的一个第一柱状透镜114a(提供的x方向上的聚焦能力者)会将处于x方向上不同位置的第一光源112a以及第二光源112b以不同角度聚焦,第二柱状透镜116(提供的z方向上的聚焦能力者)会将处于z方向上相同位置的第一光源112a以及第二光源112b以相同角度聚焦。于此,每个第一柱状透镜114a将第一光线与第二光线分别转换为具有第一方向分布(包含多个第一方向d1)的第一侧向入光光线il1与具有第二方向分布(包含多个第二方向d2)的第二侧向入光光线il2。如此一来,第一侧向入光光线il1所前进的第一方向分布(包含多个第一方向d1)与第二侧向入光光线il2所前进的第二方向分布(包含多个第二方向d2)至少于x方向上的分量不同,相较之下,(多个)第一方向d1与(多个)第二方向d2于z方向的分量大致相同,而使多个第一方向d1不同于多个第二方向d2。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光源组件110还可以包含有透明板115(参照图2b),设置于第一柱状透镜阵列114以及第二柱状透镜116之间,以调整两者距离并协助光线传送。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柱状透镜阵列114以及/或第二柱状透镜116可粘附于透明板115上。

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中,每一光源组112对应每一第一柱状透镜114a设置,且每一光源组112中的第一光源112a以及第二光源112b至对应的每一第一柱状透镜114a的光轴c1的距离不同。举例而言,于此,第一光源112a位于第一柱状透镜114a的光轴c1上,而第二光源112b不位于第一柱状透镜114a的光轴c1上。如此一来,可以使(多个)第一侧向入光光线il1所前进的第一方向分布(包含多个第一方向d1)与(多个)第二侧向入光光线il2所前进的第二方向分布(包含多个第二方向d2)至少于x方向上的分量不同,且第一侧向入光光线il1以及第二侧向入光光线il2于x方向上位置交替的情况。于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配置第一光源112a与第二光源112b皆不位于第一柱状透镜114a的光轴c1上,且第一光源112a与第二光源112b至光轴c1的距离不同。于此,「每一光源组112对应每一第一柱状透镜114a设置」是指每两个相邻的光源组112之间之间距与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柱状透镜114a之间之间距大致相同。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光源112a以及第二光源112b可以是白光光源,例如由蓝色发光芯片搭配黄色萤光胶所形成。应了解到每一光源组112并不限于仅包含两个时序开关的第一光源112a以及第二光源112b,于其他实施方式中光源组112可以包含三个或更多时序开关的光源。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光源112a与第二光源112b为发散的点光源,其发散程度有赖于光源内部的结构与制程品质。为避免光源发散的特性影响导光板的耦合效率,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各个光源组112的第一光源112a与第二光源112b设置于各个第一柱状透镜114a的焦面上,以及光源组112的第一光源112a与第二光源112b设置于第二柱状透镜116的焦面上。借此较佳地将来自各个第一光源112a与各个第二光源112b的发散光线(例如前述的第一光线与第二光线)转换为平行光(例如各个第一侧向入光光线il1以及第二侧向入光光线il2较接近平向光),以提升导光板120的耦合效率。

于本实施方式中,如此一来,控制器118可以时序性地控制光源组件110提供第一侧向入光光线il1以及第二侧向入光光线il2。

至此,有鉴于x方向上第一柱状透镜阵列114的光学能力不同,且第一光源112a以及第二光源112b是沿x方向排列,如此一来,光源组件110向导光板120的入光面122依时序产生朝第一方向分布(包含多个第一方向d1)前进的(多个)第一侧向入光光线il1以及朝第二方向分布(包含多个第二方向d2)前进的(多个)第二侧向入光光线il2,其中多个第一方向d1不同于多个第二方向d2。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耦合进入导光板120后,第一侧向入光光线il1以及第二侧向入光光线il2在导光板120中前进,并经全反射而保持其前进方向。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导光板120包含至少一微结构128,设置于底面126,微结构128由在x方向的平面反射面128a并排构成。由于光源组112与第二柱状透镜116的配合,(多个)第一侧向入光光线il1的第一方向分布(包含多个第一方向d1)以及(多个)第二侧向入光光线il2的第二方向分布(包含多个第二方向d2)于z方向的分量大致相同。举例而言,在图2b中,由y-z平面观察,第一侧向入光光线il1以及第二侧向入光光线il2的前进方向相同。因此,从y-z平面观察,平面反射面128a可反射z方向分量相同的第一侧向入光光线il1以及第二侧向入光光线il2使其转向相同的z方向。如此一来,导光板120适于将来自入光面122的多个第一侧向入光光线il1以及多个第二侧向入光光线il2分别转换为多个第一出光光线el1以及多个第二出光光线el2从出光面124离开。于部分实施例中,微结构128可为朝沿x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其具有三角形的剖面。于其他实施方式中,微结构128亦可为具有相同作用的其他形状,如四角锥形。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微结构128可以是反射镜。举例而言,微结构128可以是由反射材料所组成,例如银、铝、铜。或者,于其他实施方式中,可在导光板120的底面126设置微型凹槽以供反射层设置,微型凹槽的其余部分可填有适当填充材料。举例而言,可在微型凹槽的底面镀上反射层,以形成平面反射面128a。

同时参照图2b以及图3。图3为依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sd的背光模块100的输出光线的示意图。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出光光线el1以及第二出光光线el2是来自导光板120的出光面124的面光线(arealight),但具有不同方向分布。为了便于说明,在此虚线圆圈分别表示与第一方向分布相关的多个第一出光光线el1在无穷远处所观察到的状况,以实线圆圈分别表示与第二方向分布相关的多个第二出光光线el2在无穷远处所观察到的状况。在一时间点,仅呈现多个第一出光光线el1或多个第二出光光线el2。如同前面提到,于此,第一侧向入光光线il1以及第二侧向入光光线il2分别在x方向上沿第一方向分布与第二方向分布前进,然后经由微结构128的平面反射面128a,被转换成与第一方向分布相关的第一出光光线el1以及与第二方向分布相关的第二出光光线el2。如图所示,经过第一柱状透镜阵列114的处理,虚线圆圈与实线圆圈分别对应第一柱状透镜阵列114的多个第一柱状透镜114a设置,且虚线圆圈与实线圆圈在x方向上交替排列。

同时参照图3、图4以及图5。图4为依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sd的平面光学示意图。图4以虚线vl画分的左右两侧分别表示光线以y方向前进时以及经导光板120反射而改以z方向前进时的结构与光学路径,其中虚拟线vl画分的左右两侧分别为x-y平面以及x-z平面,x、y、z方向互相垂直。图5为依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sd的显示模块300的部分平面示意图。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三柱状透镜阵列200设置于导光板120的出光面124,用以将来自出光面124的多个第一出光光线el1聚焦形成多个第一斜向长条光线ll1并将来自出光面124的多个第二出光光线el2聚焦形成多个第二斜向长条光线ll2。于此,参照图3与图5,通过妥善设计第一柱状透镜阵列114的焦距和第三柱状透镜阵列200的焦距,多个第一出光光线el1被聚焦成为多个第一斜向长条光线ll1,多个第二出光光线el2被聚焦成为多个第二斜向长条光线ll2。

同时参照图4、图5与图6,图6为依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sd的显示模块300的部分平面示意图。于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300设置于第三柱状透镜阵列200相对导光板120的焦面上,显示模块300包含多个像素310,每一像素310包含多个子像素310r、310b、310g,其中(多个)第一斜向长条光线ll1(参照图5)经子像素310r/310b/310g而形成多个第一像素光线pl1(参照图6),(多个)第二斜向长条光线ll2(参照图5)经子像素310r/310b/310g而形成多个第二像素光线pl2(参照图6)。

具体而言,第三柱状透镜阵列200具有多个第三柱状透镜210,其中第三柱状透镜210的长轴相较于x方向为倾斜设置。详细而言,第三柱状透镜210沿排列方向ad设置,第三柱状透镜210的长轴垂直于排列方向ad。于此,因为显示模块300位于第三柱状透镜阵列200的焦面上,所以第三柱状透镜阵列200会对于背光模块100发射的多个第一出光光线el1以及多个第二出光光线el2进行光学傅里叶转换,而多个第一出光光线el1会自然地聚焦于多个聚焦区域cr1,多个第二出光光线el2会自然地聚焦于多个聚焦区域cr2,聚焦区域cr1、cr2为长条状,且长条的方向将会垂直于第三柱状透镜阵列200的排列方向ad。

于此,子像素310r/310b/310g为沿着第x方向与y方向排列显示模块300中。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中,两相邻的第三柱状透镜210之间之间距对应于显示模块300的子像素310r/310b/310g之间之间距。借此在光线聚焦至聚焦区域cr1、cr2时,每个子像素310r/310b/310g对应于聚焦区域cr1、cr2设置。每个子像素310r/310b/310g将聚焦至聚焦区域cr1的第一斜向长条光线ll1转换为第一像素光线pl1,将聚焦至聚焦区域cr2的第二斜向长条光线ll2转换为第二像素光线pl2。于此,子像素310r、310b、310g可以分别包含红色滤光片、蓝色滤光片以及绿色滤光片,多个子像素310r沿y方向纵向排列、多个子像素310b沿y方向纵向排列,多个子像素310g沿y方向纵向排列,而使多个第一像素光线pl1以及/或多个第二像素光线pl2包含不同颜色,其顺序不以为限制。

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300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可包含主动阵列元件基板、彩色滤光片阵列、偏光片、液晶层、配向层等。应了解到,于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300可以采用能够各别控制像素310的其他配置。

同时参照图4、图6以及图7。图7为依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的部分光路示意图。第四柱状透镜阵列400设置于显示模块300相对导光板120的一侧,用以将多个第一像素光线pl1分别导引至多个第一视域v1,将多个第二像素光线pl2分别导引至多个第二视域v2。于本实施方式中,第四柱状透镜阵列400具有多个第四柱状透镜410,第四柱状透镜410相较于x方向与y方向为倾斜设置。具体而言,第四柱状透镜410的长轴垂直于排列方向ad。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三柱状透镜210与第四柱状透镜410的排列方向为互相平行。换句话说,第四柱状透镜410亦沿排列方向ad排列。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300位于第四柱状透镜阵列400的焦面上。

为便于说明,图中将每个第四柱状透镜410沿着排列方向ad虚拟地分为五个部分410a~410e,分别对应于五组不同子像素310r、310g、310b。在此,以y方向上纵向排列的红色子像素310r为例,在y方向上纵向排列的红色子像素310r产生的第一像素光线pl1分别通过不同的部分410a~410e而传送至五个第一视域v1,在y方向上纵向排列的红色子像素310r产生的第二像素光线pl2分别通过不同的部分410a~410e而传送至五个第二视域vr。理想上,第一视域v1与第二视域vr互不重叠。换句话说,每个第四柱状透镜410沿着排列方向ad分为十个子部分,分别对应于五个子像素310r/310g/310b的左右两侧。于是,第四柱状透镜阵列400分别将子像素310r/310g/310b所产生的十组像素光线分别导引至十个视域。

在此,如图所示,x方向与排列方向ad之间的夹角δ为tan-1(1/3),但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x方向与排列方向ad之间的夹角δ可为其他角度。举例而言,于其他实施方式中,夹角δ可为45度,以利用于容易转换观看方向的电子产品,例如平板、手机等。

图8为依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sd的第四柱状透镜阵列400与第五柱状透镜阵500的立体示意图。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五柱状透镜阵列500包含多个第五柱状透镜510,设置于第四柱状透镜阵列400相对导光板120的一侧。第四柱状透镜410与第五柱状透镜510的排列方向为互相垂直。于本实施方式中,第四柱状透镜410与第五柱状透镜510朝向彼此设置。在此以平凸柱状透镜为例,第四柱状透镜410与第五柱状透镜510的凸面朝向彼此设置。通过第五柱状透镜阵列500的设置,可以拓展像素光线于垂直于排列方向ad上的长度(即第一视域v1与第二视域vr在垂直于排列方向ad上的长度),以便于观察者观察到立体影像。

因此,通过时序控制光源发光(时间多工)以及第四柱状透镜410分配像素光线至不同视域(空间多工),立体显示装置产生了位于十个视域的不同影像,但人眼在每个视域中所观察到的影像分辨率仅会是显示模块300的分辨率的五分之一。于其他实施方式中光源组112可以包含三个或更多时序开关的光源,借此增加视角数量。

图9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块300的部分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前述实施方式相似,差别在于:本实施方式中,x方向与排列方向ad之间的夹角δ为45度。

为便于说明,图中将每个第四柱状透镜410沿着排列方向ad虚拟地分为四个部分410a~410d,最左上角上下相邻的子像素310r之间大约对应四个不同部分410a、410d、410c、410b。理想上,所产生的第一斜向长条光线ll1以及第二斜向长条光线ll2分别对应不同部分410a、410d、410c、410b,且大致填满其对应的该部分的范围。换句话说,在x方向上,每个第一斜向长条光线ll1或第二斜向长条光线ll2为子像素310r的1/2宽度。如此一来,在x方向上,每个部分410a、410d、410c、410b大约为子像素310r的1/2宽度,使得每个第四柱状透镜410在x方向上大约为子像素310r的2宽度。

在此,以y方向上纵向排列的红色子像素310r为例,在y方向上纵向排列的多个红色子像素310r产生的多个第一像素光线(第一斜向长条光线ll1转换后的光线)分别通过不同的部分410a~410d而传送至四个视角。在另一时序中,在y方向上纵向排列的多个红色子像素310r产生的多个第二像素光线(第二斜向长条光线ll2(参考图3)转换后的光线)亦可分别通过不同的部分410a~410d而传送至四个视角。

为方便说明起见,于此分别以第四柱状透镜410、410’、410”代称相邻设置的三个第四柱状透镜。换句话说,每个第四柱状透镜410、410’、410”沿着排列方向ad分为四个子部分。在一第一时间点,背光模块100经第三柱状透镜阵列200输出了第一斜向长条光线ll1,第一斜向长条光线ll1经子像素310r转化成第一像素光线,第四柱状透镜410的部分410a以及第四柱状透镜410’的部分410c分别将上下相邻的两个子像素310r所产生的第一像素光线(第一斜向长条光线ll1经子像素310r转化而成)传送至两个区域。在一第二时间点,背光模块100经第三柱状透镜阵列200输出了第二斜向长条光线ll2,第二斜向长条光线ll2经子像素310r转化成第二像素光线,第四柱状透镜410的部分410d以及第四柱状透镜410”的部分410b分别将上下相邻的两个子像素310r所产生的第二像素光线(第二斜向长条光线ll2经子像素310r转化而成)传送至另外两个区域。

于是,第四柱状透镜阵列400分别将两个子像素310r所产生的像素光线导引至四个视域。如此一来,人眼在每个视域中所观察到的影像分辨率将会是显示模块300的分辨率的二分之一,但是立体显示装置却产生了位于四个视域的不同影像。

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中,在侧向发光的背光模块中设计柱状透镜阵列以及具有反射微结构的导光板,可以使出射光维持经透镜阵列后的光学分布,此光学分布可以与后续的另一柱状透镜阵列搭配,而在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上聚焦光线。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侧向发光的背光模块,可以降低立体显示装置的厚度并节省led光源的数量,便于大功率光源的使用。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虽然本发明已以多种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