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边框背光源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3452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边框背光源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边框背光源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以及智能化产品的层出不穷,智能手表等智能穿戴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大量的智能化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多的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儿童手表和商务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各类智能手表更是呈现爆炸式增长。

现有的智能手表为防止显示面板发生侧面漏光,通常采用较宽的边框来包围液晶面板和背光源的侧面以避免显示面板侧面漏光的问题,但是,较宽的边框使得智能手表的体积和重量较大,而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相对较小,不方便使用者的携带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边框背光源及显示设备,该无边框背光源中,导光板的周向侧面设置有腔体,灯条置于腔体中,通过密封胶带对无边框背光源进行防漏光处理,避免了通过边框防止无框背光源漏光,造成的显示面板的体积和重量较大显示面积相对较小,不方便使用者携带和使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边框背光源,包括导光板、具有多个光源的灯条;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周面具有与所述光源对应的腔体,所述灯条为柔性灯条、且所述灯条通过密封遮光胶带贴设于所述导光板的周面、且所述光源收容至所述腔体内,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边缘部设有遮光条。

上述无边框背光源中,导光板的周面上设置有灯条,且灯条收容至导光板周面的腔体内,并通过粘贴密封遮光胶带对灯条进行固定,且密封遮光胶带可防止无边框背光源周面产生漏光的现象,导光板中出光面的边缘部设有遮光条,可防止无边框背光源中出射光进入显示面板时发生漏光的现象,在导光板周面上设置密封遮光胶带以及在出光面的边缘处设置遮光条,有效避免了背光源用于显示设备中时,通过在背光源的侧面设置边框实现防止漏光,从而减轻了背光源的重量和体积,即减轻了显示设备的重量和体积,且无边框背光源的出光面得到充分利用,增大了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

因此,导光板的周向侧面设置有用于容纳灯条的腔体,且通过密封遮光胶带和遮光条对无边框背光源进行防漏光处理,避免了通过设置边框防止背光源漏光,减小了无边框背光源的重量和体积,提高了导光板出光面的利用率,从而增加了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方便使用者的携带和使用。

优选地,所述出光面上设置有扩散片,所述导光板中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表面形成有反射机构。

优选地,所述反射机构包括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微棱镜结构面,所述微棱镜结构面上涂布有反射层。

优选地,所述反射层为银反射层。

优选地,所述出光面上形成有用于将出射光进行散射的光学网点结构,所述出光面背离所述反射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扩散片。

优选地,所述扩散片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边缘上设置有无基材双面胶,用以将所述扩散片粘接在所述导光板上。

优选地,所述遮光条包括用于与显示面板连接的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上设置有用于吸收杂散光的微粒子。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采用钢化玻璃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密封遮光胶带朝向所述腔体内的一侧为白色面,背离所述腔体的一侧为黑色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任意一种无边框背光源,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

优选地,所述显示设备为智能手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的俯视图。

图标:1-导光板;2-灯条;3-密封遮光胶带;4-扩散片;5-遮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边框背光源,包括导光板1、具有多个光源的灯条2;其中,导光板1的周面具有与光源对应的腔体,灯条2为柔性灯条2、且灯条2通过密封遮光胶带3贴设于导光板1的周面、且光源收容至腔体内,导光板1的出光面的边缘部设有遮光条5。

上述无边框背光源中,导光板1的周面上设置有灯条2,且灯条2收容至导光板1周面的腔体内,并通过粘贴密封遮光胶带3对灯条2进行固定,且密封遮光胶带3可防止无边框背光源周面产生漏光的现象,导光板1中出光面的边缘部设有遮光条5,可防止无边框背光源中出射光进入显示面板时发生漏光的现象,在导光板1周面上设置密封遮光胶带3以及在出光面的边缘处设置遮光条5,有效避免了背光源用于显示设备中时,通过在背光源的侧面设置边框实现防止漏光,从而减轻了背光源的重量和体积,即减轻了显示设备的重量和体积,且无边框背光源的出光面得到充分利用,增大了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

因此,导光板1的周向侧面设置有用于容纳灯条2的腔体,且通过密封遮光胶带3和遮光条5对无边框背光源进行防漏光处理,避免了通过设置边框防止背光源漏光,减小了无边框背光源的重量和体积,提高了导光板1出光面的利用率,从而增加了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方便使用者的携带和使用。

作为上述导光板1的一种实施方式,导光板1中与出光面相对的表面形成有反射机构。

上述导光板1中,反射机构将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反射,使方向朝向反射机构的光经反射机构反射后经出光面射出,提高了光的出射率以及光源的利用率,同时提高了出光面的亮度。

具体地,反射机构包括与出光面相对的微棱镜结构面,微棱镜结构面上涂布有反射层。

上述反射机构的微棱镜结构面,可将灯条2发出的各个方向的光进行反射,微棱镜结构面上涂设反射层,提高了反射机构的反射率,提高了光的出射率,从而提高了出光面的亮度,以及无边框背光源和显示面板的亮度。

具体地,反射层为银反射层。

上述银反射层是一种镀膜速度较快的反射材料,采用银反射层,可降低镀膜所需的加工时间,提高无框背光源的生产效率。

作为上述出光面的一种实施方式,出光面上形成有用于将出射光进行散射的光学网点结构,出光面背离反射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扩散片4。

上述出光面上形成光学网点结构以及出光面上设置的扩散片4,可将灯条2发出的光进行散射,使得灯条2发出的点光源转化为均匀性较好的面光源,并提供给显示面板。

具体地,扩散片4靠近导光板1的一侧边缘上设置有无基材双面胶,用以将扩散片4粘接在导光板1上。

上述无基材双面胶具有优良的粘合效果与优异的防水性能,采用无基材双面胶将扩散片4粘接在导光板1上,扩散片4不易发生脱落,提高了无边框背光源的稳定性。

作为上述遮光条5的一种实施方式,遮光条5包括用于与显示面板连接的粘接层,粘接层上设置有用于吸收杂散光的微粒子。

上述遮光条5中,显示面板通过粘接层与扩散片4粘接,为防止出射光经粘接层射出产生漏光现象,在粘接层中设置用于吸收杂散光的微粒子,将出射方向朝向粘接层的光线进行有效吸收。

作为上述导光板1的一种实施方式,导光板1采用钢化玻璃材质制成。

上述导光板1采用的钢化玻璃通过压铸和淬火技术加工得到,热膨胀率较低,可有效避免加工过程中出现翘曲的现象,从而避免了无边框背光源与显示面板贴附时产生漏光的现象,同时钢化玻璃的表面抗刮性能较好,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导光板1表面由于擦拭造成的磨损报废,提高了背光源生产的合格率。

作为上述密封遮光胶带3的一种实施方式,密封遮光胶带3朝向腔体内的一侧为白色面,背离腔体的一侧为黑色面。

上述密封遮光胶带3朝向腔体内的一侧设置为白色,可将方向朝向密封胶带的光反射至腔体中,以增加无边框背光源的亮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无边框背光源,且显示面板设置于导光板1的出光侧。

具体地,显示设备为智能手表。

上述智能手表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无边框背光源,减小了智能手表的体积和重量,增大了显示面积,方便了使用者进行佩戴和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