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光的广角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3563发布日期:2018-08-17 22:14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照相技术领域,尤其是防眩光的广角镜头。



背景技术:

广角镜头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拍摄广阔的范围,具有将距离感夸张化,对焦范围广等拍摄特点。使用广角时可将眼前的物体放得更大,将远处的物体缩得更小,四周的图像容易失真也是它的一大特点。广角还能使图像中的任意一点都调节到最适当的焦距,使得画面更加清晰,也可以称之为完全自动对焦。广角数码相机的镜头焦距很短,视角较宽,而景深却很深,比较适合拍摄较大场景的照片,如建筑、风景等题材。

广角镜头是由多枚镜片构成的,当光进入镜头时,由于广角镜头内的感光芯片和过滤玻璃(包括感光芯片上的玻璃和PLCC上的玻璃)反光会造成光线的二次反射,从而就会产生眩光和鬼影等成像不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镜筒底部加斜角(斜角的角度根据实际的光路来定)的方法,使广角镜头的感光芯片和过滤玻璃(包括感光芯片上的玻璃和PLCC上的玻璃)反光产生的二次反射的光线直接进入镜筒底部加的斜角上,防止广角镜头的感光芯片和过滤玻璃(包括感光芯片上的玻璃和PLCC上的玻璃)反光产生的二次反射,产生眩光和鬼影等成像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防眩光的广角镜头,在镜筒底部加斜角,使广角镜头的感光芯片和滤光片玻璃反光产生的二次反射的光线直接进入镜筒底部加的斜角上,防止广角镜头的感光芯片和滤光片玻璃反光产生的二次反射,产生眩光和鬼影等成像不良。基于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防眩光的广角镜头,包括镜筒,安装于镜筒内的镜片组,滤光片和感光芯片,所述镜筒包括外镜筒,第一内镜筒,第二内镜筒,所述外镜筒上通过压圈固定有镜片,所述压圈靠近镜片的一面为锥形面;所述第一内镜筒和第二内镜筒内均通过压圈固定有镜片;所述外镜筒的外口部设有上盖,所述第一内镜筒和第二内镜筒的底端部内壁均设有斜角,所述斜角和镜筒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斜角的开口方向朝向滤光片的一侧。压圈用来固定镜片。为防止压圈遮挡到摄入镜片的光线,压圈靠近透镜的一面做成锥形面。镜筒的底端内壁设有斜角,入射光线通过斜角进入滤光片和感光芯片,减少反射,避免反射光到达感光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镜片组包括多个镜片。由于光学原因,单个镜片的成像不可避免的存在色差、球差、彗差、像散等等一些列像差问题,尤其在边缘部分,成像很差。多个镜片的组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校正像差。其次,如果镜头变焦需要多个镜片改变间距来实现。而且变焦后,像差会发生变化,因而变焦镜头普遍需要更多镜片才能完成变焦和不同焦距的像差校正。再次,很多镜头的对焦也是通过镜片位置改变实现的。

进一步地,所述镜片为玻璃镜片和/或塑料镜片。玻璃片光学性质优越,透光性好,不容易划花。塑料镜片质轻、不易破碎、成型加工方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用。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5和外镜筒11之间可拆卸连接。上盖5防水,防尘,可以有效保护镜头不受损伤,镜头盖通过螺纹或者卡扣连接在外镜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滤光片为玻璃滤光片。玻璃的透光性好,光线性能优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镜筒12和第二内镜筒13的底部均设有滤光片安装槽。滤光片装在整个镜筒底部,滤光片安装槽固定滤光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镜筒和第二内镜筒均通过压圈固定在外镜筒内。内镜筒组装在外镜筒内,第一内镜筒和第二内镜筒相对位置可以变化,压圈固定拆卸、调节方便。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镜筒底部加斜角(斜角的角度根据实际的光路来定)的方法,使广角镜头的感光芯片和过滤玻璃(包括感光芯片上的玻璃和PLCC上的玻璃)反光产生的二次反射的光线直接射入镜筒底部加的斜角(斜角的角度根据实际的光路来定)上,防止广角镜头的感光芯片和过滤玻璃(包括感光芯片上的玻璃和PLCC上的玻璃)反光产生的二次反射直接射入各枚镜片的表面反射的光线会在镜头和相机内部多次反射,造成眩光和鬼影等成像不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中,1-镜筒,11-外镜筒,12-第一内镜筒,13-第二内镜筒,14-斜角, 2-镜片组,3-滤光片,4-感光芯片,5-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防眩光的广角镜头,包括镜筒1,安装于镜筒1内的由多个镜片组成的镜片组2,玻璃滤光片3和感光芯片4,镜筒1包括外镜筒11,第一内镜筒12,第二内镜筒13,外镜筒11上通过压圈固定有镜片,压圈靠近镜片的一面为锥形面;所述第一内镜筒12和第二内镜筒13内均通过压圈固定有镜片;所述外镜筒的外口部设有通过螺纹或者卡扣连接的上盖5,第一内镜筒12和第二内镜筒13的底端部内壁均设有斜角14,斜角14和镜筒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斜角14的开口方向朝向滤光片3的一侧,镜筒底部设有滤光片安装槽,滤光片 3安装在滤光片安装槽内。

镜片为玻璃镜片和/或塑料镜片。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内镜筒12和第二内镜筒13均安装在外镜筒11内时,滤光片3安装靠近镜筒底部的一个内镜筒上。安装时,先把外镜筒11组装好,然后依次把组装好的第一内镜筒12和第二内镜筒由外镜筒11的底端装入,并采用压圈拧紧。

本实施例中,斜角的角度不固定,广角镜头的感光芯片和滤光玻璃反光会产生二次反射,造成眩光和鬼影等成像不良。在镜筒底部加斜角(斜角的角度根据实际的光路来定)的方法,使广角镜头的感光芯片和过滤玻璃(包括感光芯片上的玻璃和PLCC上的玻璃)反光产生的二次反射的光线直接射入镜筒底部加的斜角(斜角的角度根据实际的光路来定)上。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