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1754发布日期:2019-07-31 10:1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叶片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拍摄装置等的叶片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叶片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进入开口的单个或多个叶片构件,使开口的状态变化,作为光圈、快门、光圈兼快门、滤光器等,用于照相机等各种光学单元。

叶片驱动装置通常与透镜框重合配置,但为了实现小型化或一体化,已知有在透镜框的内部组装叶片驱动装置的结构。在这样的现有技术中,叶片驱动装置具备具有开口的插入部,成为将插入部插入设置于透镜框的外侧透镜筒的狭缝中的结构(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7167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安装于小型的光学单元的叶片驱动装置由于透镜框内的透镜间隔变窄,所以不与透镜接触,从而难以将叶片驱动装置的插入部插入透镜间。

本发明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而提出。即,本发明以在狭窄的透镜间插入叶片驱动装置的开口和叶片时,抑制与透镜的接触等为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本发明的叶片驱动装置具有以下的结构。

一种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驱动构件;单个或多个叶片构件,通过所述驱动构件进行滑动;叶片支撑体,将所述叶片构件支撑为能够自由滑动;以及框体,容纳所述叶片支撑体的一部分和所述驱动构件,所述叶片支撑体具有在对置的薄板材之间容纳所述叶片构件的叶片室,并且具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具有开口且从所述框体突出,对置的所述薄板材至少在所述插入部的顶端一体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叶片驱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表示叶片支撑体的形成例的说明图((a)~(c)示出加工顺序)。

图3是表示叶片支撑体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叶片支撑体的其他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叶片支撑体的其他结构例的说明图((a)是俯视图,(b)是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叶片构件的动作的说明图((a)表示全开状态,(b)表示光圈状态)。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叶片驱动装置的外观图(俯视图)。

图8是图7中的a-a线的剖视立体图。

图9是表示叶片驱动装置相对于透镜框的组装例的说明图((a)是叶片驱动装置单体,(b)是透镜框单体,(c)是组装状态)。

图10是表示具有叶片驱动装置的照相机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具有叶片驱动装置(照相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不同的图中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功能的部位,适当省略各图中的重复说明。在图中,箭头z方向是指光轴方向(叶片驱动装置的厚度方向),箭头x是指叶片构件的移动方向,箭头y方向是指与x、y方向正交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叶片驱动装置1具有驱动构件2、框体3、叶片支撑体4、以及叶片构件5(5x、5y)。框体3由基框10和覆盖基框10的盖框11构成,在内部形成容纳驱动构件2的驱动框室3s。驱动构件2自由移动地支撑于基框10的支撑面10a上,通过在平面上移动,使叶片构件5(5x、5y)移动。在图示的例子中,叶片构件5是多片(2片),但也可以是单片。

在驱动构件2和框体3上安装有作为驱动源的磁铁20和线圈21。在图1的例子中,在驱动构件2上安装有磁铁20,在框体3(盖框11)上安装有线圈21,通过经由布线基板(柔性基板)22对线圈21通电,使驱动构件2在图示的x方向上往复移动。驱动构件2经由支撑于支撑面10a的支撑槽10b的轴承23而自由移动地被支撑。另外,在布线基板22上,在与磁铁20对应的位置配置有检测驱动构件2或叶片构件5(5x、5y)的动作的霍尔元件(检测构件)30。

在驱动构件2上直接或经由连接构件7连接有叶片构件5(5x、5y)。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连接构件7轴支撑于框体3内。连接构件7的中央的轴支撑部7a轴支撑于基框10的轴10p,两端的连接部7b分别穿过叶片支撑体4的长孔4b与叶片构件5x、5y的连接孔5b连接,靠近中央的连接部7c穿过叶片支撑体4的长孔4c与驱动构件2连接。由此,当驱动构件2沿x方向直线往复移动时,连接构件7围绕轴10p转动,与连接部7b连接的叶片构件5x、5y沿x方向向彼此相反方向移动。

叶片构件5(5x、5y)由叶片支撑体4支撑。叶片支撑体4由对置的薄板材12、13构成,所述薄板材12、13由薄状的金属板等构成。对置的薄板材12、13在内部形成容纳叶片构件5(5x、5y)的叶片室。叶片支撑体4具有开口4a。叶片构件5(5x、5y)通过驱动构件2滑动而进入开口4a。在图示的例子中,叶片构件5(5x、5y)具有开口5a,通过图示的x方向的移动,来可变地调整开口5a在开口4a内的重合度。

在图1中,通过基框10的突起10q与叶片支撑体4的孔4q嵌合,从而使叶片支撑体4与基框10卡止,进而,突起10q插入被叶片支撑体4支撑的叶片构件5(5x、5y)的引导孔(长孔)5q,从而引导叶片构件5(5x、5y)的移动。另外,在框体3内(基框10)配置有磁性体24,所述磁性体24用于在初始位置保持叶片构件5,并相对于基框10沿光轴方向吸引驱动构件2。

叶片支撑体4具有从框体3突出的插入部4f。插入部4f具有上述的开口4a。并且,构成叶片支撑体4的薄板材12、13在插入部4f的顶端成为一体。如图2中的(a)所示,薄板材12、13可以用一块板进行加工,如图2中的(b)所示,在插入部4的顶端的折回部4f1折回,如图2中的(c)所示,使薄板材12、13对置并在它们之间形成叶片室。

另外,如图3所示,基框10接受薄板材12的外侧面,通过使插入部4f的顶端弯折,并由支撑部10x接收薄板材13的内侧面,由此,以适当的间隔形成叶片室。通过这样形成叶片室,不容易因下落的冲击等使叶片室变形。

通过具有这样的叶片支撑体4,叶片构件5在薄状的叶片室内滑动,因此,在将插入部4f插入透镜间而使叶片构件5滑动时,能够抑制叶片构件5与透镜接触。另外,由于插入部4f的顶端成为一体,因此,能够避免在将插入部4f插入到透镜间时,插入部4f的顶端打开而损伤透镜的不良情况。

此外,在实施例中,叶片支撑体4使用了pet膜,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也可以使用铝等金属,还可以是其他的材质。

图4示出了叶片支撑体4的另一结构例。该例通过用粘接剂将插入部4f的顶端部接合而一体化。在插入部4f的顶端部,在其中一个薄板材12侧设有粘接剂积存部4f2,在另一个薄板材13侧设有粘接剂注入孔4f3。由此,如上述那样,能够避免在将插入部4f插入透镜间时,插入部4f的顶端打开而损伤透镜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通过在薄板材12的外缘形成台阶部,在其内侧形成薄状的叶片室4s。这样的台阶部能够通过对外缘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也可以通过对薄板材12进行半蚀刻来形成。

图5示出了叶片支撑体4的另一结构例。在该例子中,利用间隔件40支撑插入部4f的顶端部。在间隔件40形成有卡合槽41,插入部4f的顶端被插入并支撑于该卡合槽41。在该例子中,通过将间隔件40配置在对置的薄板材11、12之间,在它们之间形成有薄状的叶片室4s。

图6表示叶片构件5(5x、5y)的动作。在图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叶片驱动装置1作为可变地调整通过开口4a的光的光量的光圈装置发挥功能的例子。图6中的(a)表示通过上述的驱动构件2(省略图示)的移动所引起的连接构件7的转动,开口4a变为全开的状态,图6中的(b)表示由于开口5a在开口4a内的重合而使开口面积缩小的状态。在图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光圈装置的例子,但叶片驱动装置1也可以作为通过叶片构件5(5x、5y)的重合使开口4a全闭来对通过开口4a的光进行遮光的快门装置发挥功能,还可以在叶片构件5(5x、5y)的开口5a的端部安装限制光的波长或光量的滤光器,作为过滤装置发挥功能。

此外,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在省略了图示的驱动构件2与连接构件7的连接部中,设置有一端固定于驱动构件2,另一端按压连接构件7的连接部7c的弹性构件(板簧)14。这样,通过经由弹性构件14使驱动构件2和连接构件7连接,能够无晃动地将驱动构件2的移动传递到连接构件7,从而能够提高叶片构件5(5x、5y)的移动精度,提高光量的调整精度。

图7表示叶片驱动装置1的外观,图8表示图7的a-a线的剖视立体图。在叶片驱动装置1中,容纳叶片构件5的叶片支撑体4的插入部4f在基框10与盖框11之间,从框体3的厚度的一部分沿着驱动构件2的移动方向(图示的x方向)向外部突出。由此,叶片支撑体4的开口4a配置在框体3的外部。叶片支撑体4是薄状的构件,构成为比框体3的厚度薄。

与此相对,框体3的外周缘在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位置具有凹部3a。由此,叶片支撑体4的插入部4f和开口4a配置在由凹部3a形成的框体3的外侧空间内。另外,在框体3的凹部3a设置有通过框体3支撑容纳物的台阶部3b。并且,在框体3的凹部3a的外周与向凹部3a突出的叶片支撑体4的插入部4f之间设置有间隙s。

根据这样的叶片驱动装置1,薄状的叶片支撑体4的插入部4f从框体3的厚度方向的一部分向外部突出,在该插入部4f上设置开口4a,因此,能够将插入部4f从侧方插入透镜框,从而能够在透镜的光轴上配置开口4a。由此,能够避免透镜框与叶片驱动装置1在光轴方向上重合配置,能够使透镜框与叶片驱动装置1的组合成为薄状结构。

另外,由于在叶片支撑体4的插入部4f与框体3的凹部3a的外周之间设置间隙s,使插入部4f以悬臂支撑的状态突出,因此,能够将插入部4f从侧方插入一体化的透镜框的一部分,从而将开口4a配置在光轴上。由此,在完成了透镜框的透镜间隔等的调整之后,能够将叶片驱动装置1组装到一体的透镜框中,从而能够使组装有叶片驱动装置1的透镜框的调整简单化。此外,透镜框的调整等也可以在组装于叶片驱动装置1之后进行。

图9表示将叶片驱动装置1组装于透镜框6的例子。叶片驱动装置1(框体3)的厚度(t1+t2)比透镜框6的厚度(t3+t4)薄,在透镜框6的厚度内容纳叶片驱动装置1的厚度来进行组装。但是,叶片驱动装置1也可以不被容纳在透镜框6的厚度内。例如,也可以以叶片驱动装置1的一部分或一个面相对于透镜框6的一侧突出的方式进行组装。

在图示的例子中,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位置为框体3的厚度的中央部。并且,透镜框6相对于供叶片支撑体4插入的狭缝6s的位置,沿着光轴方向的前侧的长度(t4)与后侧的长度(t3)相等。不限于此,可以适当设定狭缝6s的位置。

图10示出了作为具备叶片驱动装置1的光学单元的照相机100。如上所述,叶片驱动装置1可以通过组装在透镜框6上而安装在搭载有拍摄元件101的壳体100a上,来构成照相机100。另外,能够通过将叶片驱动装置1组装于其他光学部件,得到各种光学单元。这样的照相机100或光学单元能够实现薄化,从而能够节省沿着光轴方向的设置空间。另外,由于能够在进行透镜框6等的调整后组装叶片驱动装置1而一体化,因此,能够进行简单且高精度的调整,并且,能够实现使叶片驱动装置1一体化的简易的安装。

图11示出了具有上述照相机100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便携信息终端)200。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200对安装于内部的单元的厚度有严格限制,但前述的照相机100通过在透镜框6的厚度内容纳并组装叶片驱动装置1,从而能够实现薄化,因此,能够空间效率良好地安装在追求高便携性或设计性的便携式电子设备200中。此外,配置在本实施例的框体3的内部的构件按照从基框10的一侧依次组装的方式设计配置位置和形状。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的变更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特别地,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叶片驱动装置1的框体3和叶片支撑体4由不同的构件构成,但也可以使叶片支撑体4与框体3一体地构成,通过分隔件使框体3内的驱动框室3s和叶片支撑体4内的叶片室4s分离。另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只要其目的和结构等没有特别的矛盾或问题,就可以对相互的技术进行沿用并组合。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叶片驱动装置

2:驱动构件

3:框体

3a:凹部

3b:台阶部

3s:驱动框室

4:叶片支撑体

4a:开口

4b、4c:长孔

4f:插入部

4f1:折回部

4f2:粘接剂积存部

4f3:粘接剂注入孔

40:间隔件

41:卡合槽

4s:叶片室

4q:孔

5(5x、5y):叶片构件

5a:开口

5b:连接孔

5q:引导孔

6:透镜框

6s:狭缝

7:连接构件

7a:轴支撑部

7b、7c:连接部

10:基框

10a:支撑面

10b:支撑槽

10p:轴

10q:突起

11:盖框

12、13:薄板材

14:弹性构件(板簧)

20:磁铁(驱动源)

21:线圈(驱动源)

22:布线基板(柔性基板)

23:轴承

24:磁性体

30:霍尔元件(检测构件)

100:照相机

100a:壳体

101:拍摄元件

s:间隙

200:便携式电子设备(便携信息终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