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现实智能头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2806发布日期:2018-10-12 23:24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强现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现实智能头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最近几年虚拟现实设备得到迅速发展,通过将虚拟图像与现实景物重叠,将虚拟的图像信息应用到真实环境内。目前的虚拟现实设备功能较少,如虚拟现实头戴设备,一般采用将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与虚拟显示头戴设备的控制电路板信号连接,智能设备内的视频信息传递给控制电路板并在显示显示屏上显示虚拟图像;这样造成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的功能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强现实智能头戴设备,该设备的控制电路板可实现多种方式的通讯模式,扩大设备的功能。

一种增强现实智能头戴设备,包括壳体,壳体连接有头戴,所述壳体内设有控制电路板和显示屏,控制电路板与显示屏电连接,壳体的后端连接有额头支撑片,壳体的下端连接有光学镜片,显示屏的图像和环境图像分别通过光学镜片的反射、透射后均投射到人眼;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存储单元、电子接口以及电子卡接口,控制电路板还连接有控制按键,所述壳体连接有与控制按键相配合的按钮。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板设有无线通讯电路。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板还连接有摄像头。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板连接有扬声器或/和耳机接口。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板连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地磁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板设有语音采集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镜片呈双弧形对称设置,并形成左半镜片和右半镜片,左半镜片和右半镜片均为聚光透镜;所述光学镜片镀设有半反半透膜,使用时,显示屏的虚拟图像经过光学镜片的反射进入人眼,环境真实图像经过光学镜片透射进入人眼。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固定连接的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所述下半壳体设有用于固定电源的固定板,固定板呈倾斜设置,固定板的中部设有凸出的限位块,固定板的两侧设有L形限位板,固定板的后端设有挡块;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上端面齐平的连接柱,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于连接柱。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有散热器,所述上半壳体设有与散热器对应设置的散热孔。

进一步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侧固定凸耳,侧固定凸耳设有侧连接孔,壳体的上端面设有上固定凸耳,上固定凸耳设有上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存储单元、电子接口以及电子卡接口,能够与其他电子产品进行多模式的信号传递,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4为控制电路板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2——光学镜片;3——额头支撑片;4——连接件;5——侧固定凸耳;6——上固定凸耳;7——电子接口;8——上半壳体;9——穿孔;10——控制电路板;11——摄像头;12——控制按键;13——固定板;14——限位块;15——按钮;16——散热器;17——电源;18——L形限位板;19——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

实施例:一种增强现实智能头戴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连接有头戴,所述壳体1内设有控制电路板10和显示屏,控制电路板10与显示屏电连接,壳体1的后端连接有额头支撑片3,额头支撑片3通过连接件4与壳体连接,连接件4可以为磁铁等;壳体1的下端连接有光学镜片2,显示屏的图像和环境图像分别通过光学镜片2的反射、透射后均投射到人眼;所述控制电路板10连接存储单元、电子接口7以及电子卡接口,所述壳体1设有与电子接口7相配合的穿孔9;控制电路板10还连接有控制按键12,所述壳体1连接有与控制按键12相配合的按钮15。

电子接口7用于通讯,如TYPE-C接口等,通过数据线连接电子接口7可以其他电子产品进行数据传输,如与平板等。其次,还设置了存储单元,存储单元可用于存储视频,在操作时,可通过按钮15触碰控制按键12向控制电路板10发送控制信号。电子卡接口可以为USB接口、TF卡接口等;其次,头戴在附图中未显示,为现有技术。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板10设有无线通讯电路。

无线通讯电路可以为蓝牙电路、红外电路、WIFI电路等;控制电路板10通过无线通讯电路可以与外界的电子产品进行通讯,接收外界电子产品的图像、声音信号,避免将电子产品放入壳体1内,增加壳体1空间。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板10还连接有摄像头11。

摄像头11用于对特定场景扫描,增强显示内容信息。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板10连接有扬声器或/和耳机接口。

设置扬声器、耳机接口,使得使用者既可以观看虚拟现实图像,还可以听到相关联的声音。提高现场感受。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板10连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地磁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传感器可以用于采集外部光线信息、采集人体头部等的动作信息,以便协调装置做出相对应的反馈。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板10设有语音采集电路。

设置语音采集电路后,可进行语音交互,通过语音来控制,方便操控。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镜片2呈双弧形对称设置,并形成左半镜片和右半镜片,左半镜片和右半镜片均为聚光透镜;所述光学镜片2镀设有半反半透膜,使用时,显示屏的虚拟图像经过光学镜片2的反射进入人眼,环境真实图像经过光学镜片2透射进入人眼。

本技术方案的光学镜片2采用双弧形对称设置,使得光学镜片2的左半镜片、右半镜片呈凸透镜设置,而形成聚光透镜,可接收到广视角的图像,将广视角图像汇集到一个较小的范围;环境的广视角图像和虚拟图像均通过镜片投射到透镜而进入到人眼,虚拟图像结合广视角的环境图像,立体效果好。控制电路板10可采用现有技术。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包括固定连接的上半壳体8和下半壳体,所述下半壳体设有用于固定电源17的固定板13,固定板13呈倾斜设置,固定板13的中部设有凸出的限位块14,固定板13的两侧设有L形限位板18,固定板13的后端设有挡块19;所述固定板13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上端面齐平的连接柱,所述控制电路板10固定于连接柱。

本技术方案采用倾斜的固定板13来固定电源17,同时固定板13通过连接柱连接控制电路板10,使得壳体1内部的体积得到优化处理,节省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10固定有散热器16,所述上半壳体8设有与散热器16对应设置的散热孔。

由于控制电路板10设置有大量的电子元件和功能电路,其发热量较大,因此之间在控制电路板10上设置散热器16,同时在上半壳体8上设置散热孔,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侧固定凸耳5,侧固定凸耳5设有侧连接孔,壳体1的上端面设有上固定凸耳6,上固定凸耳6设有上连接孔。

侧连接孔、上连接孔均用于与头戴连接。采用3点式连接,连接稳定。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