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降钙素原的智能检测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52360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用于检测降钙素原的智能检测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降钙素原的智能检测设备,包括玻片和反应板以及盒体,所述反应板设在玻片上,反应板下方底面与玻片的上表面相贴合,反应板为橡胶板,所述反应板上设有血清存储槽和一组反应槽,反应板一端设有与血清存储槽相连通的血清加入通道,血清加入通道的入口位于反应板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反应板中血清存储槽通过通道与各个反应槽相连通,通道两侧的反应槽错开设置,所述反应板上在每个反应槽的外侧均设有吸液纸,所述通道为倾斜通道,通道靠血清存储槽侧高于靠反应槽侧,所述反应槽内设有降钙素原抗体包被定位槽;反应板和玻片设在盒体中。用一检测设备可用于多种浓度的降钙素原抗体对其分别进行同时检测。
【专利说明】
用于检测降钙素原的智能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降钙素原的智能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降钙素原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体物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液中的水平升高。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时降钙素原不会升高。检测时需要用不同浓度的降钙素原抗体对其分别进行检测,保证检测的准确性。现有的智能检测设备只能单一进行,操作时间长,成本高,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降钙素原的智能检测设备,以达到检测效率高的目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该用于检测降钙素原的智能检测设备,包括玻片和反应板以及盒体,所述反应板设在玻片上,反应板位于玻片的正上方,反应板下方底面与玻片的上表面相贴合,反应板为橡胶板,所述反应板上设有血清存储槽和一组反应槽,反应板一端设有与血清存储槽相连通的血清加入通道,血清加入通道的入口位于反应板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反应板中血清存储槽通过通道与各个反应槽相连通,通道两侧的反应槽错开设置,所述反应板上在每个反应槽的外侧均设有吸液纸,所述通道为倾斜通道,通道靠血清存储槽侧高于靠反应槽侧,所述反应槽内设有降钙素原抗体包被定位槽;所述盒体上方为开口,开口向内侧设有凸出的卡板,反应板和玻片设在盒体的底板与卡板之间,盒体为透明的盒体。
[0006]进一步的,所述降钙素原抗体包被定位槽为设在反应槽中的圆环槽,圆环槽的槽壁上设有一组通孔。
[0007]所述反应板上的通道包括主通道和支通道,主通道一端与血清存储槽相连,主通道另一端设有主通道端部吸液纸,各个反应槽通过支通道与主通道相连。
[0008]所述玻片的上表面边部设有凸起条,反应板的底面边部设有与凸起条相对应的定位凹槽。
[0009]还包括盖板,所述卡板上设有卡槽,盖板侧边可插入卡槽中。
[0010]所述盒体的底板上设有开口。
[0011]所述反应板的上表面边部设有定位凸条,所述卡板上设有与定位凸条相对应的轨槽。
[0012]所述定位凹槽为燕尾槽。
[0013]所述盖板为直角板,直角板包括横板和竖板,横板与盒体上部开口相对应,竖板与盒体侧面的开口相对应,竖板上设有与血清加入通道的开口。
[001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用于检测降钙素原的智能检测设备结构设计合理,用一检测设备可用于多种浓度的降钙素原抗体对其分别进行同时检测,无需进行多次检测,检测效率高,降低了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0015]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反应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18]图3为本发明玻片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发明盒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发明盖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反应板、2.定位凸条、3.血清存储槽、4.主通道、5.主通道端部吸液纸、6.反应槽、7.降钙素原抗体包被定位槽、8.支通道吸液纸、9.支通道、10.血清加入通道、11.玻片、12.凸起条、13.凸块、14.盒体、15.卡板、16.轨槽、17.卡槽、18.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如图1至图5所示,该用于检测降钙素原的智能检测设备,包括玻片11、反应板1、盒体14以及盖板18,其中,反应板设在玻片上,反应板I位于玻片的正上方,玻片为反应板的支撑载体,反应板与玻片的大小尺寸一样,均为长方形板状结构。
[0025]反应板I下方底面与玻片11的上表面相贴合,玻片11的上表面边部设有凸起条12,反应板的底面边部设有与凸起条12相对应的定位凹槽,定位凹槽为燕尾槽,保证玻片11上表面与反应板I下底面贴合效果;玻片的凸起条一端内侧设有凸块,定位凹槽一端设有与凸块相对应槽,对反应板和玻片进行定位。反应板为橡胶板,橡胶板与玻片柔性接触,贴合效果好。
[0026]反应板I上设有血清存储槽3和一组反应槽6,反应板I一端设有与血清存储槽相连通的血清加入通道10,血清加入通道10的入口位于反应板I 一端的端面上,血清加入通道的入口可与注射器相连,便于血清加入。
[0027]反应板I中血清存储槽3通过通道与各个反应槽6相连通,反应板I上在每个反应槽的外侧均设有吸液纸,通道为倾斜通道,通道靠血清存储槽侧高于靠反应槽侧,反应槽6内设有降钙素原抗体包被定位槽7。
[0028]通道包括主通道4和支通道9,主通道4 一端与血清存储槽3相连,主通道4另一端设有主通道端部吸液纸5,各个反应槽通过支通道与主通道相连。反应板上在每个反应槽的外侧均设有支通道吸液纸8。
[0029]通过吸液纸可将加入血清存储槽3中的血清自动吸到反应槽6中,每个降钙素原抗体包被定位槽7中的降钙素原抗体浓度不同,包被为硝酸纤维素膜,硝酸纤维素膜为降钙素原抗体固定支撑物,用一个检测设备可用于多种浓度的降钙素原抗体对其分别进行同时检测,无需进行多次检测,检测效率高,检测成本低。
[0030]降钙素原抗体包被定位槽7为设在反应槽中的圆环槽,圆环槽的槽壁上设有一组通孔,即槽壁内外侧相通。主通道4的两侧均设有支通道9,主通道两侧的支通道错位设置,即主通4道两侧的反应槽6错开设置,可保证检测的可靠性。
[0031]盒体14用于容纳反应板I和玻片11,对两者进行固定。盒体为长方体盒状结构,盒体上方和一侧面为开口,盒体I上方开口向内侧设有凸出的卡板15,反应板I和玻片11设在盒体14的底板与卡板15之间。反应板和玻片配合后可通过盒体一侧的开口插入盒体中。
[0032]反应板I的上表面边部设有定位凸条2,卡板I上设有与定位凸条2相对应的轨槽16,反应板和玻片插入盒体14中,通过定位凸条来保证两者在盒体中的位置,固定稳定可
A+-.与巨O
[0033]卡板15上设有卡槽17,盖板18侧边可插入卡槽17中。盖板18为直角板,直角板包括横板和竖板,横板与盒体上部的开口相对应,竖板与盒体侧面的开口相对应。竖板上设有与血清加入通道的开口,便于加入血清。盖板18为中空的塑料板,盖板18受挤压可弹性变形,盖板插入卡槽中定位可靠,盖板18为透明板。
[0034]盒体14的底板上设有开口或者盒体14为透明的盒体,可保证检测效果;如盒体的底板上设有开口,开口可为长方形的开口,通过开口的边缘对玻片的支撑。
[003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检测降钙素原的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片和反应板以及盒体,所述反应板设在玻片上,反应板位于玻片的正上方,反应板下方底面与玻片的上表面相贴合,反应板为橡胶板,所述反应板上设有血清存储槽和一组反应槽,反应板一端设有与血清存储槽相连通的血清加入通道,血清加入通道的入口位于反应板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反应板中血清存储槽通过通道与各个反应槽相连通,通道两侧的反应槽错开设置,所述反应板上在每个反应槽的外侧均设有吸液纸,所述通道为倾斜通道,通道靠血清存储槽侧高于靠反应槽侧,所述反应槽内设有降钙素原抗体包被定位槽;所述盒体上方为开口,开口向内侧设有凸出的卡板,反应板和玻片设在盒体的底板与卡板之间,盒体为透明的盒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检测降钙素原的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钙素原抗体包被定位槽为设在反应槽中的圆环槽,圆环槽的槽壁上设有一组通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检测降钙素原的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板上的通道包括主通道和支通道,主通道一端与血清存储槽相连,主通道另一端设有主通道端部吸液纸,各个反应槽通过支通道与主通道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检测降钙素原的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片的上表面边部设有凸起条,反应板的底面边部设有与凸起条相对应的定位凹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检测降钙素原的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卡板上设有卡槽,盖板侧边可插入卡槽中。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检测降钙素原的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底板上设有开口。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检测降钙素原的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板的上表面边部设有定位凸条,所述卡板上设有与定位凸条相对应的轨槽。8.如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检测降钙素原的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为燕尾槽。9.如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检测降钙素原的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直角板,直角板包括横板和竖板,横板与盒体上部开口相对应,竖板与盒体侧面的开口相对应,竖板上设有与血清加入通道的开口。
【文档编号】G01N33/53GK106018786SQ201610561542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7月15日
【发明人】陶少强, 李玉峰, 张士伟, 张斌, 王晓杨, 杨彦齐
【申请人】陶少强, 李玉峰, 张士伟, 张斌, 王晓杨, 杨彦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