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5228发布日期:2019-12-06 17:4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低反射率封胶图案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消费性显示装置(例如智慧电视、电竞显示器)在显示性能及功能上不断的提升,例如超高解析度、高对比、高帧率(highframerate)、防窥或立体显示等功能,而为了达到上述功能,其需要对应地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增设有额外的光学装置(例如视角控制器或电控式液晶透镜等),由此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而言除了在显示性能及功能的提升外,其整体外观(例如窄边框、薄型化)的品味也逐渐成为消费者在选购时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而言,此类为提升显示装置功能的光学装置大都具有位于透光区域周边的密封胶层,且光学装置的密封胶层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边缘之间需往外侧预留特定的间距,以避免密封胶层在光源(例如是背光模块或显示面板)发出的光束照射下,于显示区边缘形成异常漏光,或在影像光束及外在环境光束的照射下,于显示区边缘形成异常反光。例如在一般显示器是以侧视45度进行显示画面边缘漏光异常的规格检视,因此一般光学装置的密封胶层需设置于侧视45度的可见范围之外。然而,此预留间距的设置,使得光学装置的尺寸设计受到限制,甚至会导致光学装置的宽度需大于显示装置的宽度的情况,已然成为显示装置在缩减非显示区以达到窄边框设计时的局限。因此,如何解决上述两难的问题已成为相关厂商在追求外观品味时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在不同视角下的出光均匀佳。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至少一光学装置。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与显示面。至少一光学装置重叠设置于显示面板。光学装置具有低反射率封胶图案。显示区的侧缘与低反射率封胶图案的连线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之间具有45度的夹角。低反射率封胶图案的内缘与显示区位于连线的同一侧。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光学装置重叠设置于显示面板,且具有邻近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侧缘的低反射率封胶图案。据此,可有效抑制入射光学装置的部分光束经由封胶图案的(漫)反射而传递至人眼。换言之,可避免显示装置发生侧漏光,并可降低封胶图案在大视角下的可视性,进而提升显示装置的出光均匀度。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14:显示装置

100:显示面板

100a:显示面板的侧缘

100s:显示面

110、210:基板

120:遮光图案

200、201、202、200a、201a、202a:光学装置

200a:光学装置的侧缘

220:低反射率封胶图案

220s:内缘

230:光学结构层

300:背光模块

301:背板

302:胶框

305:缝隙

310:导光板

320:光学膜片

330:反射片

aa:显示区

aaa:显示区的侧缘

cl:连线

d1:方向

s:间距

w1、w2、w2-1:宽度

θ: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请参照图1,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00与光学装置200,其中显示面板100重叠设置于光学装置200,且具有显示区aa与显示面100s。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liquidcrystaldisplaypanel)、电泳显示面板(electrophoreticdisplaypanel)、或其他非自发光型显示面板,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也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面板、微发光二极管(microlightemittingdiode,microled)面板、或其他自发光型显示面板。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可包括两基板110与夹设于两基板110间的遮光图案120,其中遮光图案120可定义出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aa。举例来说,显示面板100还可包括夹设于两基板110间的显示介质层(未绘示),而显示介质层例如包括多个液晶分子或多个带电粒子。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加以限制显示面板的构件组成与配置关系,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显示面板100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周知的用于显示面板的任一构件组成来实现,故于此便不再赘述。

另一方面,光学装置200包括两基板210、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以及光学结构层230。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夹设于两基板210之间,且用以接合两基板210。光学结构层230设置于两基板210与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之间,其中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具有朝向光学结构层230的内缘220s。在本实施例中,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的材料例如是黑色框胶,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的材料也可以是具有低反射率的封胶材料、或其他适合吸收可见光的封胶材料。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的基板110与光学装置200的基板210的材质可包括硬质基板(例如玻璃、石英)或软性基板(例如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film,pifilm)、聚酯薄膜(polyesterfilm,petfilm)、或其他适合的有机聚合物),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结构层230例如是多个液晶分子(未绘示)与多个电极图案(未绘示)的组成,且用以将入射光学装置200的光束进行相位调变(phasemodulation)。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应理解的是,为了进行上述的相位调变,光学装置200还可选择性地包括两偏振片(未绘示),且这两偏振片分别设置于两基板210远离光学结构层230的两侧,用以将入射光束偏极化(polarization)。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光学装置200可以是电控相位延迟器(phaseretarder)、电控式液晶光栅(lcgrating)或电控式液晶透镜(lclens)。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学装置也可以是电控视角切换器(viewing-angleswitchdevice)、立体显示模块(stereoscopicdisplaymodule)、或其他适于改变光束特性(例如光程、相位、强度、波长分布)的光学构件。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还可包括背光模块300,其中光学装置200设置于显示面板100与背光模块300之间,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也可不具有背光模块300(亦即,其显示面板100可以是自发光型显示面板)。具体而言,背光模块300适于提供光束(未绘示),且此光束在依序通过光学装置200与显示面板100后形成影像光束,并传递至位于显示面板100设有显示面100s的一侧的人眼(未绘示)中以产生显示画面。

由图1可知,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aa的侧缘aaa与光学装置200的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例如内缘220s的顶端,但不局限于此)的连线cl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100s之间具有一夹角θ,且在本实施例中,此夹角θ可以是45度。需说明的是,此处夹角θ的数值非为任意设定值,其系取决于显示装置10的检视规格或其他检视规范,例如针对显示装置10在侧视角45度下的光学表现(例如显示区aa的出光均匀度、亮度、对比)进行量测。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应当理解的是,夹角θ的数值设定可视实际的产品规格设计而调整,例如60度等,本实用新型并不以图式揭示内容为限。

值得一提的是,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的内缘220s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aa位于连线cl的同一侧。具体而言,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aa的侧缘aaa与光学装置200的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的连线cl贯穿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亦即,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的一部分在45度的侧视角下,处于位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100s一侧的人眼的视线范围内。基于此,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可采用黑色框胶材料、或其他具有低反射率(lowreflectivity)的框胶材料来制作,以降低其在人眼中的可视性(visibility)。

在本实施例中,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的内缘220s与显示区aa的侧缘aaa之间在平行于显示面100s的方向(即方向d1)上具有对组精度(预置)间距s,且间距s可介于0.3mm至1mm之间。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根据其他实施例,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的内缘220s与显示区aa的侧缘aaa之间的对组精度(预置)间距s也可根据显示面板100的基板110的厚度与光学装置200的基板210的厚度而调整。举例而言,在不考量显示面板100与光学装置200的对组精度(或者是贴合精度)下,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的内缘220s与显示区aa的侧缘aaa在显示面100s的法线方向上也可相互切齐。由于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具有较低的反射率,使其内缘220s在切齐显示区aa的侧缘aaa的情况下,仍可具有较佳的隐匿性而不易被人眼察觉。

从另一观点而言,为了实现显示装置10的窄边框(bezelless)设计,光学装置200的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需邻设于显示区aa的侧缘aaa(即缩短间距s),甚至光学装置200的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需切齐显示区aa的侧缘aaa。利用低反射率的材料进行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的制作,可抑制来自背光模块300的光束照射在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上所产生的(漫)反射,有助于降低显示装置10发生侧漏光的风险。换句话说,可提升显示装置10在不同视角下的出光均匀度。

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与光学装置200在平行于显示面100s的方向(即方向d1)上分别具有第一宽度w1与第二宽度w2,且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宽度w1实质上可等于光学装置200的第二宽度w2,甚至在不影响显示装置10的显示效果下,光学装置200的第二宽度w2实质上可小于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宽度w1,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也就是说,光学装置200的侧缘200a与显示面板100的侧缘100a在显示面100s的法线方向上可切齐,不需因为光学装置200的设置而增加显示装置10的边框宽度,有助于实现显示装置10的窄边框设计。

另一方面,背光模块300可选择性地包括背板301、胶框302、导光板310、光学膜片320与反射片330。反射片330、导光板310与光学膜片320位于该背板301与光学装置200之间,且依序堆叠于背板301上,其中导光板310重叠设置于显示面板100且远离显示面100s的一侧。胶框302设置在导光板310的相对两侧,且配置用以承接显示面板100与光学装置200。举例来说,光学膜片320可包括扩散片(diffuser)、棱镜片(prismplate)、或其他不同形式的光学增亮膜(brightnessenhancementfilm,bef)。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2所示,导光板310与胶框302之间具有缝隙305,且光学装置200的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在显示面100s的法线方向上可重叠于导光板310与胶框302之间的缝隙305。据此,光学装置200的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还可用以吸收来自背光模块300的缝隙305的光束。换言之,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还可用以遮蔽背光模块300的侧漏光。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固定显示面板100与光学装置200的配置关系,显示装置10还可选择性地包括设置于显示面板100与光学装置200之间的粘着层(未绘示),而粘着层的材料可包括光学胶(opticalclearadhesive,oca)、光学树脂(opticalclearadhesive,oca)、或其他具有高透光度的粘着材料。更具体地说,显示面板100与光学装置200间的固定关系可透过全贴合(directbonding)的方式来实现。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与光学装置200之间也可设有口字胶(带),即,显示面板100与光学装置200间的固定关系也可透过口字贴合(airbonding)的方式来实现。

以下将列举另一些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公开,其中相同的构件将标示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省略部分请参考前述实施例,以下不再赘述。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1与图1的显示装置10的主要差异在于:光学装置的尺寸与配置关系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装置200a系重叠配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上方。也就是说,显示面板100位于光学装置200a与导光板310之间。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光学装置200a的第二宽度w2可小于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宽度w1,有助于实现显示装置11的窄边框设计。

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光学装置200a的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具有较低的反射率(或者是较高的吸收率),因此在来自影像光束或来自外在环境(例如光学装置200a远离显示面板100的一侧)光束的照射下,仍可具有良好的隐匿性而不易被人眼察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2与图3的显示装置11的主要差异在于:光学装置200a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装置200a的数量为两个,例如是光学装置201a与光学装置202a。举例来说,光学装置201a的尺寸大小实质上可等于光学装置202a的尺寸大小,且光学装置201a与光学装置202a在显示面100s的法线方向上可相互对齐并依序叠置于显示面板100上,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光学装置200a(例如光学装置201a与光学装置202a)的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具有较低的反射率(或者是较高的吸收率),因此在来自影像光束或来自外在环境(例如光学装置200a远离显示面板100的一侧)光束的照射下,仍可具有良好的隐匿性而不易被人眼察觉。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3与图1的显示装置10的主要差异在于:光学装置200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装置200的数量为两个,例如是光学装置201与光学装置202。举例来说,光学装置201的尺寸大小实质上可等于光学装置202的尺寸大小,且光学装置201与光学装置202在显示面100s的法线方向上可相互对齐并依序叠置于导光板310上方,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光学装置200(例如光学装置201与光学装置202)的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具有较低的反射率(或者是较高的吸收率),因此在来自背光模块300的光束照射下,仍可具有良好的隐匿性而不易被人眼察觉。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4与图1的显示装置10的主要差异在于:光学装置的数量以及尺寸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装置200的数量为两个,例如是(第一)光学装置200与(第二)光学装置200a,且显示面板100位于光学装置200与光学装置200a之间。另一方面,位于显示面板100上方的光学装置200a的第二宽度w2-1可选择性地小于位于显示面板100下方的光学装置200的第二宽度w2,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位于显示面板100上方的光学装置200a的第二宽度w2-1也可实质上等于位于显示面板100下方的光学装置200的第二宽度w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光学装置200与光学装置200a的两低反射率封胶图案220都具有较低的反射率(或者是较高的吸收率),因此在来自背光模块300的光束、影像光束或来自外在环境(例如光学装置200a远离显示面板100的一侧)光束的照射下,仍可具有良好的隐匿性而不易被人眼察觉。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光学装置重叠设置于显示面板,且具有邻近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侧缘的低反射率封胶图案。据此,可有效抑制入射光学装置的部分光束经由封胶图案的(漫)反射而传递至人眼。换言之,可避免显示装置发生侧漏光,并可降低封胶图案在大视角下的可视性,进而提升显示装置的出光均匀度。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