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659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图像压缩、扩展,图像存储与订合功能的数字式复印机等的成像装置与成像方法。
传统上用作成像装置的数字式复印机具有这样的功能把一批原件图像组合成一张图像进行印刷(成像)的所谓存储编辑复印功能;以及在把扫描器读入的输入图像压缩而存储于设有按页为单位区分开的文件区的页存储器之后,将存储于页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放大印刷的电子分类复印功能。
此外还能设定订合分类方式,利用所具有的订合功能,对于通过电子分类复印功能印刷后送出的每一部分进行订合(“装订”)。
但在设定这种订合分类方式时,当存入于页存储器文件区中的数据起出此存储器的容量,即发生所谓存储器存满时,则需中止输入操作,把迄今输入、压缩和存储的图像数据完全清除而停止印刷(成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成像装置与成像方法,它们可以在设定订合分类方式时,当存入于页存储器文件区中的数据超过此存储器的容量,即使存储器发生存满时,也能进行成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成像装置,此装置包括读出原件图像信息的读出装置;存储此读出装置读出的图像信息的存储装置;用来设定下述成像条件的设定装置,这种成像条件包括,对根据存储于此存储装置中的图像信息而将图像形成于成像媒体上时的每个部分进行订合的方式;在上述设定装置所设定的成像条件下,根据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中的图像信息来形成图像的成像装置;以及控制装置,用来在上述设定装置对所述每个部分设定有订合方式的情形中,当上述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由所述读出装置所读出的图像信息超过此存储装置的存储容量时,解除对上述每个部分的订合方式,而其它条件则与上述设定装置中所设定的成像条件相同,由此根据存储于所述存储装置中的图像信息,于所述成像装置中进行成像操作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成像装置,此装置包括读出原件,提供与此原件相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扫描器;具有第一区与第二区的存储器;将来自此扫描器的前述图像数据存入到上述第一区中,压缩此第一区中所存入的图像数据,而将此压缩数据分成一批图像存入于上述存储器的第二区中的压缩装置;用来设定下述成像条件的设定装置,这种成像条件包括,对根据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中的图像数据而将图像形成于复印纸上时的每个部分进行订合的订合方式;将存入于上述存储器第二区中的所述压缩数据扩展以提供扩展了的数据的扩展装置;在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成像条件下,根据上述扩展装置所提供的扩展了的数据来进行成像的印刷装置;以及控制装置,用来在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了所述订合方式而存储于所述存储器第二区域中的压缩图像数据超过上述第二区的存储容量时,解除前述订合方式,其它条件则与上述设定装置所设定的条件相同,根据上述扩展装置所扩展的存储于上述第二区中的压缩数据,来对上述印刷装置的成像操作进行控制。
图1为本发明所适用的成像装置的剖面图。
图2为示明此成像装置系统结构的框图。
图3为示明基本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4为示明扫描部结构的框图。
图5为示明印刷部结构的框图。
图6为示明成像装置中电子分类功能的功能框图。
图7为示明存储于页存储器中存储区的结构图。
图8是在订合分类方式下输出时,原件输入与印刷输出的时间图。
图9是说明原件的读出、存储与印刷操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说明原件的读出、存储与印刷操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原件的读出、存储、印刷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说明原件的读出、存储、印刷操作的流程图。
图13A~13D是以订合分类方式输出时,原件输出和印刷输出的时间图。
图14A~14D是以订合分类方式输出时,原件输出和印刷输出的时间图。
图15A~15D是以订合分类方式输出时,原件输出和印刷输出的时间图。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
图1概示了作为本发明成像装置的电子复印机的总体结构,此装置备有原件扫描部140与成像部160,上部中则安装有原件自动供给装置200。
原件自动供给装置200构造成作为其框体的罩身21的后端缘,通过图中未示明的铰接件以可自由开闭的方式安装到此装置主体的后端缘上,并且在必要时可使原件自动供给装置200的整体作角位移,将原件台2的上面打开。在罩身21上面稍左的部分上设有能成批地保持多张原件的原件给纸台22。在此供给装置的一端设有供给组件23,用来将原件一张张地顺次取出而供给原件台2的一端(图中的左端)。供给器件23装配有用于取出原件的拾取辊27,将原件压附到拾取辊27上的领纸板28,以及用作为探测原件在原件给纸台22上设定状态的原件探测器的空缺传感器29。在拾取辊27的原件取出方向上还设有给纸辊32,以确保能一张张地供给原件。原件台2的上面覆有伸张的原件输送带37。原件输送带37是由跨绕到一对皮带辊40、40之上,外表面为白色的广宽度的环带组成,构造成可由带驱动机构(未示明)作正反两方向转动。此外,在原件输送带37的内周里侧设有用来将带面压附到原件台2上的多个压带辊41,以及用来探测原件供给装置开闭状态的定位开关(图中未示明)。这样就将供给器件23所供给的原件从原件台2的一端(左端)输送到另一端(右端)。在此供给装置的右侧部分中设有排纸组件38,排纸组件38包括输送辊44,将原件压附到此输送辊44上的压紧辊45,以及排纸传感器46,它用作为探测沿排纸方向运送的原件后端的探测器件。在原件排出通道的下游侧设有排纸辊48。此外,在原件排出通道中还设有用来使原稿表面与里面反过来而导向原件台2的门82,以便能从两面复印原件。
原件扫描部140包括用作光源的曝光灯6,设有反射镜5的第一滑架7,设有使光路弯折的反射镜8a与8b的第二滑架9,透镜10,接收反射光的光电变换部11,用来使以上各部件变换其位置的驱动系统(图中未示明),以及将光电变换部11的输出即图像数据从模拟数据变换为数字数据的A/D变换部(图中未示明)。上述第一与第二滑架7与9相互间由同步皮带(图中未示明)相连接,第二滑架9以相当于第一滑架7的1/2的速度依相同方向移动。由此能在至透镜10的光程长成为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扫描。透镜10的焦距是固定的,用来改变倍率时可沿光轴方向移动。上述光电变换部11对来自原件的反射光作光电变换,例如是以CCD形式的线形图像传感器等构成其主体。此时,原件上的一个像素对于应CCD传感器中的一个单元。上述光电变换部11的输出则成为向A/D变换部的输出。上述第一与第二滑架7与9以及反射镜12a与12b的移动分别由步进马达(图中未示明)带功。此第一与第二滑架7与9是根据跨绕于连接着前述步进马达转动轴上的传动轮(未示明)和惰轮(未示明)之间同步皮带(未示明)的运行而移动。上述秀镜10通过为相应的步进马达(未示明)带动的螺旋轴的转动而沿光同方向移动。
标号60指电光变换部(半导体激光器),与此电光变换部60相对应地设有准直透镜62、多面反射镜64、透镜66、反射镜68与70,以及透镜72,将来自曝光装置52的激光照射到感光鼓50上。
成像部160例如组合着激光器光学系统和能在转印纸上成像的电子摄影方式。具体地说,此成像部160在其大致中央部分内设有由轴支承成可自由转动的作为载像件的感光鼓50,而在此感光鼓50周围依次设有曝光装置52、显影装置54、转印充电器55、剥离充电器56、清扫充电器57、除电充电器58与带电充电器59。感光鼓50由带电充电器59均匀充电,同时从原件扫描部140输出激光,将原件的图像成像于感光鼓50上,由此形成静电潜像。
形成于感光鼓50上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54显影,由转印充电器55将此显影的图像转印到从后述的作为供纸器件的供纸盒30,通过套准调节辊20送来的复印纸P上。由转印充电器55转印后的复印纸P通过AC电晕放电剥离充电器56的作用而剥离,经输送带输送到定影器72上,经定影器72使显影图像溶触定影的复印纸P通过排纸辊对73经分类器80而排出到排纸盘74上。在分类器80中,于进行订合分类方式时,设有一对每一部分进行订合的订合器76。此外,为了能挪动排出的纸的堆积位置,可以由后述的纸盘驱动部使排纸盘朝前后左右移动。
在对上述复印纸P进行显影图像的转印、剥离后的感光鼓50,它上面残留的显影剂通过清扫充电器57清扫,并由除电充电器58使感光鼓50上的电位保持到一定电平之下,然后即可进行下一个复印操作。
对于在复印纸P的两面上进行印刷的两面复印情形,当由定影器72使显影的图像作溶融定影的复印纸P经输送通道75a输送之后,便堆积于纸盘75b上。堆积在纸盘75b上的有一面已印刷完的复印纸P,通过输送通道75c而输送到前述的转印充电器55上,将显影图像转印到未经印刷的另一面上。另外,在纸盘75b的下部设有反光型的纸传感器75d,用来探测纸盘75b之上有无堆叠起的复印纸。
由上述输送通道75a、纸盘75b、输送通道75c以及纸传感器75d构成了作为自动的两面翻转机构的自动两面装置(ADD)75。
图中的标号30是供纸盒,它用作为一种从前述装置主体1的前侧以可自由装卸方式按上下多段形式安装的供纸器件。供纸盒30由收纳复印纸P的框状箱31构成,箱31的取出端构成相对于复印纸取出方向倾斜。收纳于供纸盒30的箱31内的复印机P由拾取辊81从最上层检拾出。由拾取辊81取出而送到箱31取出端的复印纸P,通过设于箱31取出端内侧上方的给纸辊84和分离辊(或分离垫)85组成的纸分离部,被逐张分离,而输向成像部160。
下面对照图2至图5说明成像装置的控制电路。图2是概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字式复印机控制系统等成像存储装置结构的框图,图3概示(CPU部)基本控制部,图4概示扫描部,而图5概示印刷部。
如图2所示,所述数字式复印机控制系统是由基本部301与页存储部302的两个框部组成。在基本部301中,于扫描器313和印刷机315之间连接有图像处理部314,构成了数字式复印机。页存储部302接收并存储来自基本部301的图像数据,通过将这些存储的图像数据再次转送到基本部301而实现存储复印。
基本部301与页存储302通过交换控制数据的基本部系统接口316相连接,同时通过交换图像数据的基本部图像接口317相连接。
基本部301是由扫描部313、印刷机351、图像处理器件314以及控制它们的基本控制部311构成。
如图3所示,基本控制部311的主CPU100连接着ROM102、RAM104、图像存储器106、定时存储器108、口令码存储器110、定时器112、内部接口122、外部接口124。内部接口122上连接着操作板114,操作板114上设置有LCD显示器116、十键键盘118、作业口令方式按钮120、复印键121等。外部接口124连接着分类器80和外围设备138。分类器80中的排纸盘74由纸盘驱动部79驱动。
图像信息的存储与读出由主CPU100进行。例如在储存口令码与图像信息的情形,通过扫描器CPU160的控制,由扫描部读入的图像信息根据主CPU100的指令,存储于图像存储器106中。主CPU的指令则根据操作部的输入(键输入)决定其方式。
下面参看图4说明扫描部313的详细结构。扫描部130的扫描器CPU160控制与它相连接的控制照明灯6的控制部164,控制扫描马达166的马达驱动器168,探测原稿规格的传感器169,以及驱动控制各种传感器、开关与螺线管类的驱动部。此外,扫描器CPU160还控制与它相连接的用于对来自光电元件11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处理的A/D变换电路174,析像度变换电路178,色调校正电路176,像质改进电路180以及双值化电路182。
下面参照图5详述印刷机315。在印刷机315中,印刷机CPU190控制与它相连接的驱动主马达192的主马达驱动器194,探测纸规格的传感器195,驱动控制各种传感器、开关、螺线管类196的驱动部198,控制定影灯200的定影灯控制部202,带电充电器204,转印充电器206,剥离充电器208,控制PCC充电器210的高压输出控制部212,控制消电灯214的消电灯控制部216,给纸辊218,控制拾取辊220用的给纸马达222的给纸控制部224,以及控制电光变换部(激光二极管)60与多角镜用马达228用激光驱动电路230的调制电路232。
下面参照图2详细说明页存储部302。连接到基本部301的系统总线318的总线线路310,经由变换部330从结构上变换为总线之路329。页存储器323对图像数据作暂时存储,地址控制部306产生页存储器323用的地址。图像总线320是用来进行页存储部302内各器件之间数据传送的总线线路,数据控制部307控制通过图像总线320进行页存储器323和其它器件的数据传送。
图像数据I/F308在通过基本部图像接口317同基本部301传送图像数据时,给图像数据提供接口。折像度变换/双值旋转器件325则在将图像数据发送到折像度不同的装置时,或是将图像数据变换为另一装置的折像度,或是把从析像度不同的装置接受到的图像数据变换为基本部301的印刷机315的折像度,进行双值图像数据90°旋转处理。
压缩/扩展器件324,它与传真发送和光盘存储等类似,压缩图像数据,用于发送或是存储装置;或是把输入的图像数据压缩,通过印刷机315,用来使取压缩化形式的图像数据作可视化的扩展。多值旋转存储器309连接到图像数据I/F器件308上,在图像数据输出到印刷机315时,用于图像数据旋转90°或-90°输出时。
图6是示明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电子分类功能的功能框图。在此功能框图中,原件读出控制部与放大/缩小部351例如对应于充电器313和图像处理装置315,图像压缩控制部352与图像扩展控制部/展开位置控制部354对应于压缩扩展部324,图像印刷控制部355对应于印刷机315,文件管理控制部353对应于数据控制部307,等等。
原件读出控制部与放大/缩小部351中的原件读出控制部将来自扫描器313的图像数据量化,写入页存储器323中,当有原件设定到原件自动供给装置200中时,就能从原件自动供给装置供给原件而得以读出原件。此外,设置于原件自动供给装置200中的原件可自最后的一页起读出。对于指定的是两面原件的情形,则可从最后一页开始,按里面、表面的顺序,一直读入到最前一页的表面。
原件读出控制部与放大/缩小部351中的放大/缩小部,通过原件读出控制部的子模,根据复印纸与原件规格的关系判定缩小率或是放大率(下面称作为倍率),确定复印图像的纵向与横向的像素数目,以处理来自扫描器313的图像数据,即进行放大或缩小。
在图像压缩控制部352与文件管理控制部353中,压缩页存储器323上的图像数据,以文件形式写入管理区中。
图7示明页存储器323的存储区的结构,它区分为把扫描部313读入的原件的图像数据按原样写入的页缓冲区M1,以及将其图像数据压缩后得到的数据写入的按页为单位划分的文件区M2。
文件区M2各页的起始地址存储于地址控制部306中各文件区页数据的起始地址存储区M3中。此外,文件可以建立在RAM那样的易失性存储器之上或是建立在硬盘那样的大容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之上。
操作者为了去进行复印,例如可将原件设定于原件自动供给装置200之中,按压复印键121后,原件读出控制部分放大/缩小部351便把原件供纸读出了供给的原件的图像数据予以放大或缩小。文件管理控制部353将此图像数据写入页存储器323中,图像压缩控制部352将写入的图像数据对每一页进行压缩,存储于按页为单位划分的文件区M2中。这样一直进行到设置于原件自动供给装置200中的原件处理完了时。一旦把原件完全存储到页存储器323中之后,便转移到由图像扩展控制部与展开位置控制部354的控制。
图像扩展控制部与展开位置控制部354从文件区M2读出压缩的原件图像,用于输出(印刷),以复印纸的一个面(输出页)为单位将图像扩展,再把扩展的图像转送到图像印刷控制部355。这样反复进行到读出整个原件图像。
如后所述,在读出压缩图像数据时是对应于原件的页数来确定其顺序的,依照这一顺序来印刷图像,而印刷完的复印纸便叠置到自动双面装置75的纸盘75b上。
在自动双面装置75中,将里面已印刷完的复印纸堆叠于纸盘75b中,随后从纸盘75b取出进行表面印刷,再将两面印刷完的纸排送到排纸盘74上。在原件有多张的情形,首先将复印纸的里面的印刷和叠置进行完,然后从自动两面装置75中一面排出一面印刷复印纸的表面,并将两面印刷完的复印纸排送到排纸盘74之上。
图8示明在订合分类方式下印刷时,原件输入与印刷输出的定时。这里是对设于原件自动供给装置200中的4张原件进行输入,按三部订合分类方式印刷,将印刷完的纸相对于各部订合,将此三部堆积于排纸盘74上。下面详述其操作。
首先,主CPU100应用扫描器313读入原件,将读入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部314转送到页存储部302中。转送来的图像对每一页进行压缩,存入页存储器323的文件区M2中。也就是说,从已供给的第四页原稿开始,由扫描器313扫描(读入),在将读入的图像数据暂存于页存储部302的页存器323中的页缓冲区M1之后,即由压缩/扩展部324压缩,存于文件化的页存储器323的文件区M2中。主CPU100控制上述操作对第三、第二以至第一页返复进行,直至整个原件已处理完为止。
随后,主CPU100使文件化的存于页存储器323的文件区M2中第四页的压缩数据,通过压缩/扩展部324扩展。扩展的数据通过图像处理部314转送到印刷机315进行印刷。主CPU100在第一页(开头页)印刷后给订合器76发送出一订合起的信号,由订合器76装订好的第一部(4张)堆积于排纸盘74上。由于指定作三部的订合分类,故上述操作对第二部和第三部反复进行,将一共有三部堆积于排纸盘74上。
本发明在设定有这种订合分类方式时,即使在原件的读入、存储中,页存储器323的文件区M2在中途已达到满容量(存储器存满)时,也不需中止一系列的印刷。
下面参照图9~12的流程图来说明上述结构中原件的读出、存储与印刷操作。
首先根据操作者对操作板的操作选定菜单后,主CPU100即将方式的选择图像显示于显示器116上,根据此方式选择图像设定装订时余出的边部、原件/复印纸规格的选择方式(ST1)。此外,系统设定值为原件/复印纸规格的选择方式为“普通”,选择原件规格为A4,选择复印纸规格A4。
原件/复印纸规格选择方式非普通的(ST2),而原件台2上有原件时(ST3),由原件探测传感器169探测原件规格(ST4)。当原件用纸规格的选择方式为APS(自动选纸)时(ST5),探测出原件规格,选择和原件规格相同的复印纸(ST6)。此时,要是没有设定装订时的余边,则倍率成为100%。当原件复印纸规格的选择方式为AMS(自动放大选择)时(步骤ST5为“否”时),则探测出原件规格,而复印纸规格使用步骤ST1设定的规格(ST7)。在步骤ST8中,根据选择原件的规格和选择复印纸的规格算出倍率,显示于LCD显示器上。
在此由主CPU100来确认所选择的复印纸规格的复印纸是否在供纸盒30中(ST9),当不在时,经设定成不接受起动键(复印键)121的指令(ST10),而将补充纸指令显示于LCD显示器116(ST11)上。当所选择的复印纸规格的复印纸存在于供纸盒30中时,设定成可接受起动键(复印键)121的指令(ST12)。
随后主CPU100于LCD显示器116上显示出方式选择图像(装订时余出边部等)(ST13),输入各种键按压时的信息(ST14)。在未按压键时(ST15),主CPU100按以下所述判断与按压的键相对应的信息。
在步骤ST16中,当按压的键是起动键(复印键)121时,流程便移到步骤ST27;不是时,便移到步骤ST17。在步骤ST17中,当按压LCD显示器116上所显示的“B5”、“A3”等原稿规格选择键时,将原件/复印纸规格选择方式设定为普通的,要是APS或AMS的灯照亮时即行熄灭(ST18),将由步骤ST17所选择的原件规格设定为选择的原件规格,而返回ST2(ST19)。在多骤ST20,要是在LCD显示器116上显示有“B5”、“A3”等复印纸规格的选择键时,则将原件/复印纸规格选择方式设定为普通的,而要是APS或AMS灯照亮时即行熄灭(ST21),在步骤ST20,将所选择的复印纸规格设定为复印纸规格,而返回到步骤ST2(ST22)。在步骤ST23中,要是在LCD显示器116上有APS键,即将原件/复印纸规格选择方式设定为APS,APS灯照亮,返回到步骤ST2(ST24)。在步骤ST25,要是在LCD显示器116上有AMS键则原件/复印纸规格选择方式设定为AMS,AMS灯照亮,回到步骤ST2(ST26)。
在步骤ST25,当没有AMS键时,则判断是否有订合方式键(ST51),当存些有订合键时,设定订合方式,订合方式灯照亮(ST52)。此外,在步骤ST53,判断是否有两面印刷键,当存在两面印刷键时,设定两面印刷,而两面印刷灯照亮(ST54)。而当按压订合解除键或单面印刷键时,则上述的各灯熄灭。
在步骤ST27,主CPU100根据原件探测传感器29的探测信号,检查原件自动供给装置200上有无原件,在有原件的情形,将原件自动供给装置200上的原件供给一张,由原件规格探测传感器169探测原件规格(ST28)。在步骤ST29,要是原件/复印纸规格的选择方式为普通的时,则移到步骤ST39。
在步骤ST29,原件/复印纸选择方式非普通的,要是在步骤ST30没有APS,则将选择原件规格设定为步骤ST28探测出的规格(ST31),算出倍率,于LCD显示器116上显示此倍率(ST32),流程移至步骤ST39。在步骤ST30,要是有APS,将选择原件规格设定为探测出的规格(ST33),算出倍率,显示于LCD显示器116上(ST34)。于步骤ST35,要是在供纸盒30中有选择复印纸规格的复印纸,便移至步骤39,要是盒30中没有这种规格的复印纸,则于LCD116上显示出补充纸的指令(ST36)。
此外,在步骤ST27中,主CPU100根据原件探测传感器29的探测信号,检查原件自动供给装置200上有无原件。当没有原件时,按步骤ST8算出的倍率读出原件台2上的原件,将读出的原件图像对每一页进行压缩,以之作为压缩数据在页存储部302的页存储器323中存储(ST37),按压LCD显示器116上的结束键,转移到步骤ST42。
在步骤ST39中,主CPU根据算出的倍率读出原件,将读出的原件的图像相对于每一页压缩,作为压缩数据存储于页存储部302的页存储器323中(ST39),阅读原件自动供给装置200上的原件至原件阅读完时(ST40,41),当原件已阅读完了时,便移向步骤ST42。
在步骤ST42中,主CPU确定所设定的复印纸规格上的图像区(算出写入开始位置),根据算出结果将页存储器323所存储的压缩图像数据于页存储部302内展开,通过图像处理部314由印刷机315进行印刷(ST43),当印刷出设定的部数后即行终止(ST44)。按以上所述进行了原件的读出、存储与印刷。
下面以订合分类方式将10张原件印刷3部而在中途发生存储器存满为例,来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操作。
当操作人员按压LCD显示器116的选择图像上的订合分类方式钮时,主CPU100即在LCD116上显示出所需部表(在此为3部)等的设定需求,而由操作人员设定所需的部数。
主CPU100由扫描器313扫描(读入)原件,并在将图像数据暂存于页存储部302中页存储器323的页缓冲区M1后,经由压缩/扩展部压缩而形成文件,存储于页存储器323的文件区M2中。
如图13A所示,压缩的数据存储于第10、第9与第8页以及存储器323的文件区2中,在第7页,当存储器323的文件区M2发生了存储器存满的情形时,第7页就不能存储到页储器323的文件区M2中。但是,第7页作为压缩前的图像数据存储于页存储器323的文件区M1中。此时,主CPU便暂时停止从原件自动供给装置200来供给原件和由扫描器313进行的扫描,同时中止对订合器76输出订合起的信号。
随后主CPU100如图13B所示,将在页存储器323的文件区M2中已形成文件而存储的第10页的压缩数据由压缩/扩展部324扩展,作为分类输出的第一部,通过图像处理部314,由印刷机315进行印刷。将上述操作重复进行到第9页、第8页,印刷输出第一部的三张(10、9、8页),叠置于排纸盘74上。在此,由于设定的是三部,再如图13c、13D所示,对第二部与第三部重复这样的操作,共有三部叠置于排纸盘74上。此时,主CPU100驱动纸盘驱动部229,移动排纸盘74,使第一、第二与第三部在排纸盘74上排纸的叠置位置一一错开,而易于识别各部。
此时,由于文件区M2中不存在压缩数据,主CPU100便把存储于页存储器323的页缓冲区M1中第7页的图像数据经由压缩/扩展部压缩,形成文件而存储于存储器323的文件区M2中。主CPU100再行开始使原件自动输送装置200供应原件和使扫描器313扫描,继续将从第6页开始的原件存储于页存储器323的文件区M2中。
图14A示明了上述再压缩文件化和这以后的再扫描与存储过程。在此,当于第4页在页存储器323的文件区M2中发生存储器存满时,第4页便不能存储于页存储器323的文件区M2中。但是,第4页作为压缩前的图像数据存储于页存储器323的页缓冲区M1中。此时,主CPU100暂时中止从原件自动供给装置200供给原件和中止扫描器313的扫描,同时中止向订合器76输出订合起的信号。
随后,如图14B、14C与14D所示,主CPU100使存储于页存储器323的文件区M2中第7页、第6页与第5页的压缩数据扩展、印刷,重复操作,就有第一部、第二部与第三部共三部叠置于排纸盘74上。此时,主CPU100同样再驱动纸盘驱动部229,使排纸盘位移,使第一部、第二部与第三部在纸盘74上的排纸堆叠位置一一错开,而易于识别各部。
在此,由于页存储器323的文件区M2中不存在压缩数据,主CPU100便将存储于页存储器323的页缓冲区M1中第四页的图像数据压缩,形成文件而存储于页存储器323的文件区M2中。主CU100再行让原件自动供给装置200开始供给原件并使扫描器313开始扫描,继续将从第三页开始的原件存储于页存储器323的文件区M2中。
图15A示明了将第四页再压缩、形成文件以及此后的扫描与存储过程。
将剩余的文件扫描、压缩、形成文件而存储于页存储器323的文件区M2之后,如图15B、15C与15D所示,主CPU100将存储于存储器323的文件区M2中第四、三、二、一页中的压缩数据扩展、印刷,对第一、二、三部重复这种操作,使得在排纸盘74上共叠置有三部。因此,主CPU100同样驱动纸盘驱动部229,使排纸盘74位移,让第一、二、三部在排纸盘74上的排纸叠置位置一一错开,而易于识别各部。主CPU100进而输出订合起的信号。
结果在排纸盘74上叠置着各有三张(10、9、8页)的三个部分、各有三张(7、6、5页)的三个部分以及各有四张(4、3、2、1页)的三个部分,它们的位置分别错开,而结束了设定有这种订合分类方式的成像作业,此外,这时已印刷完的复印纸如上所述不作订合而叠置于排纸盘74上。
在订合分类方式中,当用自动两面装置75进行两面印刷,而已经印了一面的复印纸一旦叠置在自动两面装置75的纸盘75中时,则即令叠置发生满载的情形,也可不中止印刷,不作订合而进行印刷输出。
根据以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可提供这样的成像装置,它当设定有分类,而且是设定有对每个部分进行订合的订合分类方式时,即使是在原件图像数据输入之中发生了页存储器中数据存满时,也能对全部原件的图像进行成像。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装置,它包括在由图像信息将图像形成于成像媒体上时,设定成像条件的设定装置,此成像条件包括将每规定数目的成像媒体订合的方式;读出原件图像信息的读出装置;存储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图像信息的存储装置;在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成像条件下,根据存储于所述存储装置中的图像信息来形成图像的成像装置;以及控制装置,用来在上述设定装置设定所述每规定数目订合方式时,当上述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由所述读出装置所读出的图像信息超过上述存储装置的存储容量时,解除所述每规定数目的订合方式,而根据储存于上述存储装置的图像信息,对所述成像器件中的成像作业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成像装置,特征在于前述控制装置具有第二控制装置,此第二控制装置在存储于所述存储装置中的图像信息的成像作业结束时,对于相应于超过上述存储装置存储容量部分的余剩原件,再行开始前述读出装置的读出操作和上述存储装置的存储操作,在除去由上述设定装置所设定的所述每规定数目订合方式的成像条件下,控制成像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成像装置,特征在于上述设定装置包括有将前述成像媒体设定为两面成像方式的装置,而所述成像装置还包括有输送装置,它用来将成像媒体输送到前述成像器件中,对于已由前述设定装置设定有两面成像方式而有一面已成像的多张成像媒体一旦叠置于成像媒体保持部中时,使这些成像媒体反转而供给上述成像器件,且在上述成像器件中,将两面都印刷完的上述成像媒体输送向排出部;同时,前述控制装置具有第二控制装置,它在由前述设定装置所设定的成像条件之中,对上述每规定数目设定订合方式并设定成像媒体的两面成像方式,当叠置的成像媒体的页数超过所述成像媒体保持部的保持容量时,即解除所述每规定数目的订合方式,而其它的条件则与上述设定装置所设定的成像条件相同,由此根据存储于前述存储装置的图像信息来控制在成像器件中所进行的成像作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它还包括有使由前述成像器件形成有图像的成像媒体排出的排纸盘,以及使此排纸盘沿前后左右移动的驱动装置,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装置包括有在根据存储于所述存储装置中的图像信息来形成图像时设定分类方式的装置;而所述控制装置则包括有第二控制装置,它在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成像条件之中设定了分类方式时,控制前述驱动装置,对分类输出的每上述规定数目,位移上述排纸盘。
5.一种成像装置,此装置包括设定装置,它设定有这样的成像条件,此条件包括在据图像信息于成像媒体上成像时,使成像媒体每规定数目订合的方式,以及在成像媒体的两面上均形成图像的两面成像方式;读出装置,用来读出原件上的图像信息;输送装置,它根据所述读出装置读出的图像信息且在所述设定装置设定了两面成像方式时,当一面已成像的多页成像媒体一旦叠置于成像媒体保持部上时,便此种成像媒体反转而提供给前述成像装置,且在此成像装置中将两面都印刷完的上述成像媒体输送向排出部,特征在于前述控制装置具有第二控制装置,它在由前述设定装置所设定的成像条件之中,对上述每规定数目设定订合方式并设定成像媒体的两面成像方式,当叠置的成像媒体的页数超过所述成像媒体保持部的保持容量时,即解除所述每规定数目的订合方式,而其它的条件则与上述设定装置所设的成像条件相同,由此来根据上述读出的图像信息控制在成像器件中所述行的成像作业。
6.一种成像装置,此成像装置包括设定装置,它所设定的成像条件包含有对于由图像数据将图像形成于复印纸上时的每一部分复印纸进行订合的订合方式;扫描器,用来读出原件而提供与此原件相对应的图像数据;存储器,它具有第一区与第二区,在第一区中存入来自上述扫描器的图像数据;压缩装置,它压缩存入此第一区中的图像数据,并把此压缩的数据分成一批图像存入上述存储器的第二区中;扩展装置,它使存入此存储器第二区中的压缩数据扩展而提供扩展的数据;印刷机,它在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成像条件下,根据上述扩展装置所提供的扩展数据来形成图像;以及控制装置,它在上述设定装置所设定的订合方式下,当存储于所述存储器第二区中的压缩图像数据超过此第二区的存储容量时,解除所述订合方式而使其它条件与由上述设定装置所设定的成像条件相同,并使所述扩展装置扩展存储于所述第二区中的前述压缩数据,根据此压缩数据控制所述印刷机进行的成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具有第二控制装置,它在存储于前述存储器第二区中的压缩数据扩展和成像操作结束时,使所述压缩装置压缩存于前述存储器第一区中的图像数据,并将此图像数据存入前述第二区内,随后再开始与剩余的原件相对应的前述扫描器的读出操作以及上述存储器的存储操作和前述压缩装置的压缩操作,而在解除所述设定装置所设定的订合条件下来控制成像操作。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装置包括有设定前述复印纸作两面成像方式的装置。所述成像装置还包括有输送装置,用来将上述复印纸运算到所述印刷机中,并在前述设定装置设定有两面成像方式时,当已有一面形成有图像的多张复印纸一旦叠置于复印纸保持部上时,使这些复印纸反转而提供给所述印刷机,进而由此印刷机将两面都已印刷完的前述复印纸输送到排出部;同时前述控制装置具有第二控制装置,它在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成像条件之中设定了前述的订合方式和复印纸两面成像的方式时,当层叠起的复印纸的张数超过前述复印纸保持部的叠置容量时,解除上述订合方式,而使其它条件与由上述设定装置所设定的成像条件相同,令上述第二区中所存储的压缩数据作所述的扩展,并利用此扩展的数据,控制所述印刷机据图像信息在成像器件中的成像操作。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它还包括有将由所述印刷机成像3的复印纸排出的排纸盘以及便此排纸盘作前后左右移动的驱动装置,特征在于前述设定装置包括有在由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的图像信息来成像时,设定分类方式的装置;而前述控制装置包括有第二控制装置,它在所述设定装置设定的成像条件之中设定有分类方式时,控制上述驱动装置对于分类输出的每个部分都使所述排纸盘位移。
10.一种成像装置,此成像装置包括设定装置,它在据图像信息于成像媒体上形成图像时,使设定的成像条件包含有使形成了图像的媒体按每规定数目订合的方式;读出原件图像信息的读出装置;存储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图像信息的存储装置;在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成像条件下,根据存储于所述存储装置中的图像信息来形成图像的成像器件;以及控制装置,它用来在前述成像器件中控制成像操作,使得在尽管由所述设定装置设定了对上述每一规定数目进行订合的方式,而发生了所述成像器件不能连续地按规定数目的成像媒体来成像时,可以解除所述按规定数目订合的方式直到能够成像时。
11.一种成像方法,此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设定出这样的成像条件,它包含有在据图像信息于成像媒体上形成图像时,对每一部分成像的媒体进行订合的方式;读出原件的图像信息;将读出的图像信息存储于存储器中;以及在设定有对上述成像媒体的每一部分进行订合的方式时,当上述存储的图像信息超过所述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时,解除所设定的对上述每一部分进行订合的方式,而其它条件还按所述设定装置设定出的条件,利用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的图像信息来于复印纸上成像。
全文摘要
基本控制部使由扫描器读出的图像信息通过图像处理装置存储于页存储部的页存储器中。设定有订合分类方式,当存储于页存储器中的图像信息超过存储器的容量,发生存储器存满时,上述基本控制部即中止此订合方式,按设定的分类方式,根据存储于页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进行成像。结果,即使在分类方式下发生存储器存满时,也能正常地成像。
文档编号G03G15/00GK1166629SQ96113009
公开日1997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2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31日
发明者高桥俊晴, 柴木雅子, 今野美纪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