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板、对盒后的母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27594阅读:来源:国知局
或,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与数据线同时形成;当线条层为双层叠加结构时,其中一层结构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与栅线同时形成,另一层结构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与数据线同时形成,这样,可以简化阵列基板单元的制作工艺,减少掩模次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母板包括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对向基板单元时,单层结构的线条层可以与对向基板单元中的公共电极层、黑矩阵、平坦层或其它膜层其中之一同层设置,多层结构的线条层可以与对向基板单元中的公共电极层、黑矩阵、平坦层或其它膜层的组合叠加同层设置,具体举例说明,当线条层为单层结构时,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与公共电极层同时形成,或,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与黑矩阵同时形成;当线条层为双层叠加结构时,其中一层结构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与公共电极层同时形成,另一层结构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与黑矩阵同时形成,这样,可以简化对向基板单元的制作工艺,减少掩模次数。
[0037]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对盒后的母板,包括相对而置的第一母板与第二母板;第一母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以及位于第一衬底基板上呈矩阵排列的多个阵列基板单元,第二母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以及位于第二衬底基板上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对向基板单元;
[0038]第一母板还包括阵列基板单元的周边空间区域设置有与阵列基板单元绝缘且沿第一延伸方向布线的线条层;和/或,
[0039]第二母板还包括对向基板单元的周边空间区域设置有与对向基板单元绝缘且沿第二延伸方向布线的线条层。
[0040]具体地,针对TN模式液晶面板,如图2a和2b所示,第一母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01以及位于第一衬底基板101上呈矩阵排列的多个阵列基板单元102,第二母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201以及位于第二衬底基板201上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对向基板单元202 ;第一母板还包括阵列基板单元102的周边空间区域设置有与阵列基板单元102绝缘且沿第一延伸方向AA’布线的线条层103 ;第二母板还包括对向基板单元202的周边空间区域设置有与对向基板单元202绝缘且沿第二延伸方向BB’布线的线条层203。第一延伸方向AA’和第二延伸方向BB’在本发明附图中只是示意性说明,也可以是其他延伸方向,一般地,针对TN模式液晶面板,AA’和BB’的夹角大约在90度左右。
[0041 ] 具体地,针对ADS (FFS)模式液晶面板,如图2c和2d所示,第一母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301以及位于第一衬底基板301上呈矩阵排列的多个阵列基板单元302,第二母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401以及位于第二衬底基板401上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对向基板单元402 ;第一母板还包括阵列基板单元302的周边空间区域设置有与阵列基板单元302绝缘且沿第一延伸方向CC’布线的线条层303 ;第二母板还包括对向基板单元402的周边空间区域设置有与对向基板单元402绝缘且沿第二延伸方向DD’布线的线条层403。第一延伸方向CC’和第二延伸方向DD’在本发明附图中只是示意性说明,也可以是其他延伸方向,一般地,针对ADS (FFS)模式液晶面板,CC ’和DD’是相互平行的。
[0042]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对盒后的母板中,由于阵列基板单元和对向基板单元相对的表面上均具有取向膜,为了能够使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沿着取向膜的沟痕的方向有规律的排列,在摩擦工艺中,阵列基板单元和对向基板单元相对表面上的取向膜的摩擦方向是相反的,而线条层中线条的设定延伸方向与取向膜的沟痕的设定方向可以是相同的,因此,第一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方向可以是相反的,这样保证在摩擦工艺后,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能够沿着一个方向排列。如图2a和2b所不,第一延伸方向AA’是沿一定倾斜角度从上到下延伸,而第二延伸方向BB’是沿相同的倾斜角度从下到上延伸;如图2c和2d所示,第一延伸方向CC’是从左到右延伸,而第二延伸方向DD’是从右到左延伸。在实际制作中,对于线条层中线条的设定延伸方向,只要满足线条的设定延伸方向与取向膜的沟痕的设定方向相同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0043]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阵列基板单元中的其他部件的结构与现有的阵列基板中的相应部件的结构类似,阵列基板单元中的其他部件的制作过程与现有的阵列基板中的相应部件的制作过程类似;对向基板单元中的其他部件的结构与现有的对向基板中的相应部件的结构类似,对向基板单元中的其他部件的制作过程与现有的对向基板中的相应部件的制作过程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0044]具体地,在实际制作时,首先是在一张母板上制作多个呈矩阵排列的阵列基板单元,然后,将该母板与制作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对向基板单元的母板进行对盒工艺,并分别沿各对向基板单元所在区域和各阵列基板单元所在区域对两张母板进行切割,形成多个小的液晶显不面板。
[0045]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不面板,该液晶显不面板是通过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对盒后的母板切割后得到的。由于线条层设置在母板的周边空间区域,在对盒之后对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切割时,需将线条层切割掉。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具体实施可以参见上述对盒后的母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0046]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液晶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004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母板、对盒后的母板、液晶显不面板及显不装置,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衬底基板上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基板单元,以及设置在基板单元的周边空间区域内与基板单元绝缘且沿设定延伸方向布线的线条层,由于在基板单元的周边空间区域内设置了沿设定延伸方向布线的线条层,在采用摩擦工艺对基板单元上的取向膜进行配向时,可以对摩擦工艺中使用的摩擦布起到梳理的作用,达到摩擦效果一致性,避免出现摩擦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画面品质。
[0048]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母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板单元的周边空间区域设置有与所述基板单元绝缘且沿设定延伸方向布线的线条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线条层和所述基板单元上均设置有取向膜; 所述取向膜通过摩擦布的摩擦具有设定方向的沟痕,且所述线条层中线条的设定延伸方向与所述取向膜的沟痕的设定方向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条层中相邻线条之间的最短距离与所述摩擦布上的绒毛的直径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条层中相邻线条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3 μ m 至 15 μ m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条层为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条层与所述基板单元中的栅线、数据线、透明电极层或绝缘层同层设置。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条层中各线条的宽度为13 μπι至15 μm ;所述线条层中的各线条的高度为200A至1000A。
8.一种对盒后的母板,包括相对而置的第一母板与第二母板;所述第一母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呈矩阵排列的多个阵列基板单元;所述第二母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对向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母板还包括所述阵列基板单元的周边空间区域设置有与所述阵列基板单元绝缘且沿第一延伸方向布线的线条层;和/或, 所述第二母板还包括所述对向基板单元的周边空间区域设置有与所述对向基板单元绝缘且沿第二延伸方向布线的线条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盒后的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延伸方向相反。
10.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是将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对盒后的母板切割后得到的。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母板、对盒后的母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衬底基板上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基板单元,以及设置在基板单元的周边空间区域内与基板单元绝缘且沿设定延伸方向布线的线条层,由于在基板单元的周边空间区域内设置了沿设定延伸方向布线的线条层,在采用摩擦工艺对基板单元上的取向膜进行配向时,可以对摩擦工艺中使用的摩擦布起到梳理的作用,达到摩擦效果一致性,避免出现摩擦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画面品质。
【IPC分类】G02F1-1337, G02F1-1333
【公开号】CN104849899
【申请号】CN201510300328
【发明人】董廷泽, 黄东升, 莫骏, 秦兴, 黄雪骄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