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枚光学元件构成的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4518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6枚光学元件构成的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小型的摄像装置中使用的C⑶传感器、C-MOS传感器的固 体摄像元件上形成被摄体的像的摄像镜头,特别是,涉及推进小型化、低背化的智能电话、 移动电话和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个人数字助理)、游戏机、PC等信息终端设 备以及附加有照相机功能的家电产品等所搭载的摄像装置中内置的6枚光学元件构成的 摄像镜头。
[0002] 在本实用新型中,光学元件之中是否为透镜的分类是根据在光轴上有无光焦度进 行的。将在光轴上具有光焦度的光学元件称为透镜。无透镜功能的光学元件无需变更整体 的焦距,就能够有助于改善周边部的像差。此外,关于透镜的面形状,所谓凸面、凹面,是指 近轴(光轴近旁)的形状。另外,所谓形成于非球面的反曲线点,是指切平面与光轴垂直相 交的非球面上的点。
【背景技术】
[0003] 近年来,许多的信息终端设备一般都已搭载照相机功能。另外,也已出现附带照相 机的家电产品,例如通过使智能电话与家电产品进行通信,从外出地也已能通过产品中搭 载的照相机实时地观看自己家的状况。可以设想这种使信息终端设备、家电产品融合了照 相机功能并提高了消费者的便利性的商品开发在今后也将越来越发展。另外,所搭载的照 相机的性能不仅要求当然具备与高像素化对应的高分辨力且透镜系统为小型、低背、明亮 的透镜系统,还要求对应广视场角。其中,针对向移动终端设备的搭载,强烈要求被低背化 为能适用于设备薄型化的摄像镜头。
[0004] 然而,得到低背、广视场角且明亮的摄像镜头时,画面周边部的像差校正是困难 的,在整个画面范围内确保良好的成像性能这方面存在问题。
[0005] 以往,作为小型且具备高分辨力的摄像镜头,例如已知如以下的专利文献1、2这 样的摄像镜头。
[0006]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5枚透镜构成的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从物体侧按顺序包 括正的第1透镜、正的第2透镜、负的第3透镜、正的第4透镜、负的第5透镜,小型且具有 F2程度的明亮度,并良好地校正了各种像差。
[0007]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具备:第1透镜组,其包括在物体侧 为凸状的第1透镜;第2透镜组,其包括在成像侧为凹状的第2透镜;第3透镜组,其包括 在物体侧为凹状的弯月形状的第3透镜;第4透镜组,其包括在物体侧为凹状的弯月形状的 第4透镜;以及第5透镜组,其包括在物体侧配置有具有拐点(inflection point)的非球 面的弯月形状的第5透镜,该摄像镜头的目的在于,在抑制摄像镜头系统的大型化的状态 下使摄像镜头系统具备高分辨力。
[0008] 现有抟术f献
[0009] 专利f献
[0010] 专利文献1 :特开2010-026434号公报
[0011] 专利文献2 :特开2011-08573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0012] 实用新塑要解决的问题
[0013] 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摄像镜头作为5枚构成,实现了良好地校正各种像差且F 值为2. 0至2. 5程度的明亮的透镜系统,但光学全长大于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面的对角线 的长度,成为了不利于低背化的构成。另外,若要通过该构成对应广角化,则周边部的像差 校正存在问题。
[0014] 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摄像镜头公开了较为低背且良好地校正了像差的透镜系 统。但是,为了使其适应F2. 8以下的明亮度和65°以上的视场角,周边部的像差校正仍然 存在问题。
[0015] 这样,在现有技术中,得到对应低背化和广角化且明亮、高分辨率的摄像镜头是困 难的。
[0016]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以低成本提供即使增加构成 枚数也能充分应对低背化要求、对应F2. 5以下的明亮度和广视场角并且良好地校正了各 种像差的小型的摄像镜头。
[0017] 此外,在此,所谓低背,是指光学全长比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面的对角线的长度短 的程度,所谓广角,是指全视场角为70°以上的程度。另外,所谓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面的 对角线的长度,是指以入射到摄像镜头的来自最大视场角的光线入射到摄像面的位置离光 轴的垂直高度即最大像高为半径的有效摄像圆的直径。
[0018]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的第1构成是在固体摄像元件上形成被摄体的像的6枚光 学元件构成的摄像镜头,从物体侧到像侧按顺序具备:光焦度为正的第1光学元件组,其由 作为第1光学元件的凸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作为第2光学元件的 凹面朝向像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以及作为第3光学元件的凸面朝向物体侧且具 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构成;光焦度为正的第2光学元件组,其由作为第4光学元件的凸 面朝向像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构成;以及光焦度为负的第3光学元件组,其由作 为第5光学元件的凹面朝向像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双面为非球面的第5透镜构成,在上 述第5透镜的像侧的面上在光轴以外的位置至少形成有1个反曲线点,在比上述第1光学 元件组靠像侧的空气间隔内,配置有1枚作为第6光学元件的实质上不具有光焦度的双面 为非球面的像差校正光学元件。
[0020]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的第2构成是在固体摄像元件上形成被摄体的像的 6枚光学元件构成的摄像镜头,从物体侧到像侧按顺序具备:光焦度为正的第1光学元件 组,其由作为第1光学元件的凸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作为第2光学 元件的凸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以及作为第3光学元件的凹面朝向像 侧的且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构成;光焦度为正的第2光学元件组,其由作为第4光学 元件的凸面朝向像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构成;以及光焦度为负的第3光学元件 组,其由作为第5光学元件的凹面朝向像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双面为非球面的第5透镜 构成,在上述第5透镜的像侧的面上在光轴以外的位置至少形成有1个反曲线点,在比上述 第1光学元件组靠像侧的空气间隔内,配置有1枚作为第6光学元件的实质上不具有光焦 度的双面为非球面的像差校正光学元件。
[0021] 上述各构成的6枚光学元件构成的摄像镜头设为从物体侧按顺序配置有正的第1 光学元件组、正的第2光学元件组以及负的第3光学元件组的所谓远摄型的光焦度排列,因 此,形成了有利于低背化的构成。
[0022] 在上述第1构成中,第1光学元件组利用作为第1光学元件的正的第1透镜实现 低背化,利用作为第2光学元件的负的第2透镜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和色像差,利用作为第 3光学元件的较弱的正的第3透镜进行高次的球面像差、彗差、场曲的校正。第2光学元件 组利用作为第4光学元件的较强的正的第4透镜既维持低背化又进行像散和场曲的校正。 构成第3光学元件组的作为第5光学元件的第5透镜进行第4透镜所产生的球面像差的校 正,并且通过形成在像侧的面上在光轴以外的位置至少具有1个反曲线点的非球面,恰当 地控制场曲的校正和主光线入射到摄像元件的角度。作为第6光学元件的实质上不具有光 焦度的像差校正光学元件配置在比第1光学元件组靠像侧的空气间隔内,使得画面周边部 的像差校正良好。
[0023] 在上述第2构成中,第1光学元件组通过分别对作为第1光学元件的第1透镜和 作为第2光学元件的第2透镜恰当地分配正的光焦度,既抑制球面像差的发生又实现低背 化,利用作为第3光学元件的负的第3透镜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和色像差。通过使构成第2 光学元件组的作为第4光学元件的第4透镜具有较强的正的光焦度,既维持低背化又校正 像散和场曲,构成第3光学元件组的作为第5光学元件的第5透镜进行第4透镜所产生的 球面像差的校正,并且通过形成在像侧的面上在光轴以外的位置至少具有1个反曲线点的 非球面,恰当地控制场曲的校正和主光线入射到摄像元件的角度。作为第6光学元件的实 质上不具有光焦度的像差校正光学元件配置在比第1光学元件组靠像侧的空气间隔内,使 得画面周边部的像差校正良好。
[0024] 上述各构成中配置的作为第6光学元件的实质上不具有光焦度的像差校正光学 元件在近轴处为平行平板的形状,因此,不会对整个镜头系统的光焦度和各透镜的光焦度 产生影响。因此,对不改变光学系统的焦距而仅改善周边部的像差的情况是有效的。
[0025] 另外,在上述各构成中,作为第6光学元件的实质上不具有光焦度的像差校正光 学元件配置在第1光学元件组与第2光学元件组之间的空气间隔内、第2光学元件组与第3 光学元件组之间的空气间隔内以及第3光学元件组与摄像面之间的空气间隔内的任一处, 由此,利用形成于双面的非球面的效果,尤其能良好地校正配置在比像差校正光学元件靠 物体侧的光学元件组的周边部的像差,因此,对来自较广的视场角的光线的像差的改善,能 有效地发挥功能。
[0026] 优选上述各构成的摄像镜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
[0027] (1)0.1 < TN/f < 0. 5
[0028] (2) 40 < V dN < 60
[0029] 其中,
[0030] TN为配置像差校正光学元件的透镜间隔的光轴上的距离,
[0031] f为整个镜头系统的焦距,
[0032] V dN为像差校正光学元件的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
[0033] 条件式(1)是规定像差校正光学元件的恰当的配置空间的条件式,是用于既维持 低背化又良好地进行周边部的像差校正的条件。若超过条件式(1)的上限值,则配置像差 校正光学元件的空间过宽,低背化变得困难。另一方面,若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