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1861阅读:10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竖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华民族古代管乐器范围,特别涉及介于横笛和竖箫之间的一种竖篪。
背景技术
篪是中华民族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已失传约一千年,在1995年我国考古学家发掘的汉朝马王堆出土文物中发现这种乐器,只有三个音孔,单管横吹,据中央广播电台曾播放过中央民族乐团×××用其发明的“新篪”演奏过乐曲,其音色接近我国民乐中箫和无膜笛。据“诗经“记载,古时候人们常与埙合奏,音色柔美而不乏高亢,深沉而不乏明亮,该乐器两端封闭,音域不够宽,一般人不容易吹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竖篪,其实施方案是在管状篪体上,其开口一端开有半椭圆吹奏孔,在同一竖线上,距离不等地挖出一排音孔,并在最后一音孔的旁边再开一个音孔,在正对第一、第二音孔的对面还开有一个音孔,其音孔总数为7-10个。
所述篪体的下端有封闭堵,堵面上有一向外的球缺壳凸起。
所述篪体可用竹、木、骨或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经过多年的试制、调音,以E调为例,可达到三个八度以上的音域,完全能满足演奏普通乐曲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用竹制成,材料易得,成本低、体积短小、音色柔和、响亮,是管乐爱好者首选乐器。


图1为竖篪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为竖篪结构示意图。其篪体1由竹管制成,亦可以用木材、骨料制作,一端为开口,一端有封堵5,在开口端开有半椭圆吹奏口1,并在其同一竖直线上开出椭圆音孔2、3、4、5、6、7、8,其间距离依次变小,音孔9开在音孔7、8之间,靠近8处的侧面上,音孔10则开在与音孔3相对的面上。在封堵12上还必须有向外鼓的球缺壳形凸起,使其音色圆润、低沉。该篪还可以用木料、骨料制作,用陶土或金属亦可。
权利要求1.一种竖篪,其特征在于在管状篪体上,其开口一端开有半椭圆吹奏孔,在同一竖线上,距离不等地挖出一排音孔,并在最后一音孔的旁边再开一个音孔,在正对第一、第二音孔的对面还开有一个音孔,其音孔总数为7-10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篪,其特征在于所述篪体的下端有封闭堵,堵面上有一向外的球缺壳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篪,其特征在于所述篪体可用竹、木、骨或金属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中华民族古代管乐器的一种竖篪。它是在一段一端封闭的竹管上,同一竖线上开出间距不等的椭圆音孔,在开口端开一个半椭圆吹奏孔。其特点是该乐器解于箫、笛之间,音域可达三个八度以上,音色圆润,箫、笛特色兼有,与埙合奏有异曲同工之功效,音色柔美明亮动听。本实用新型取材广泛、制作成本低,是管乐爱好者首选佳品。
文档编号G10D7/00GK2507103SQ0126792
公开日2002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25日
发明者张淑利 申请人:张淑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