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795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显示器件众所周知的等离子体显示屏。
背景技术
在等离子体显示屏(以下,记为PDP)中,通过气体放电发生紫外线,由该紫外线激励荧光体发光,进行图像显示。
在PDP中,大致在驱动方面有AC型和DC型,在放电形式方面有面放电型和相对放电型。从高精细化、大画面以及构造的简洁性而产生的制造方便性出发,当前的现状是3电极构造的面放电型的PDP为主流。其构造是通过相对配置具有多个由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的前面板,以及具有对于显示电极正交的多个数据电极的背面板,在显示电极与数据电极的交叉部分形成放电单元,而且在放电单元内具备荧光体层。如果依据该结构,则能够较厚地形成荧光体层,适于使用了荧光体的彩色显示,这一点公开在作为非专利文献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大全」(内池平树,御子柴茂生共著,(株)工业调查会,1997年5月1日,p79-p80)中。
使用了这种PDP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与液晶屏相比较由于能够进行高速显示,视角宽,容易大型化,并且是自发光型,因此具有显示品质高等的特征。为此,最近在平面屏显示器中特别引起关注,作为在大量人群聚集场所中的显示装置或者用于在家庭中大画面图像娱乐的显示装置,使用在各种用途中。
另一方面,对于这种PDP,高精细化方面的要求强烈,为了与此相对应,需要使放电单元的排列间隔狭窄。在以狭窄的间隔排列了放电单元的情况下,存在相邻的放电单元之间发生误放电的问题,对于图像显示产生不良影响。进而,为了进行没有不点亮等缺陷的良好的图像显示,在PDP的图像显示时进行的写入动作时,需要可靠地发生扫描电极与数据电极之间的写入放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状而产生的,目的在于实现即使是高精细化也能够防止相邻的放电单元之间的误放电,而且通过可靠地发生扫描电极与数据电极之间的写入放电,能够进行良好的图像显示的PDP。
本发明的PDP是通过相对配置形成多个由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覆盖其显示电极形成电介质层的前面板,以及形成多个对于显示电极正交的数据电极的背面板,使得在内部形成放电空间,在显示电极与数据电极的交叉部分形成了放电单元的等离子体显示屏,在放电单元中电介质层具有凹部使得与显示电极重合,并且构成为使得该凹部与扫描电极重合的面积大于凹部与维持电极重合的面积。
依据该结构,则在凹部限制放电,防止对于相邻单元的误放电,同时,能够可靠地进行扫描电极与数据电极的写入放电,能够实现显示品质高的PDP。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PDP的概略结构的剖面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PDP的放电单元中的前面板的部分放大图。
图3是模式地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1中的放电状况的前面板的剖面图。
图4是该PDP的放电单元的其它结构中的前面板的部分放大图。
图5是该PDP的放电单元的其它结构中的前面板的部分放大图。
图6是该PDP的放电单元的其它结构中的前面板的部分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PDP的放电单元中的前面板的部分放大图。
图8是该PDP的放电单元的其它结构中的前面板的部分放大图。
图9是该PDP的放电单元的其它结构中的前面板的部分放大图。
图10是该PDP的放电单元的其它结构中的前面板的部分放大图。
图11是该PDP的放电单元的其它结构中的前面板的部分放大图。
图12是该PDP的放电单元的其它结构中的前面板的部分放大图。
图13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PDP的放电单元中的前面板的部分放大图。
图14是模式地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3中的放电状况的前面板的剖面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PDP的放电单元的其它结构中的前面板的部分放大图。
图16是该PDP的放电单元的其它结构中的前面板的部分放大图。
图17是该PDP的放电单元的其它结构中的前面板的部分放大图。
图18是该PDP的放电单元的其它结构中的前面板的部分放大图。
图19是该PDP的放电单元的其它结构中的前面板的部分放大图。
图20是该PDP的放电单元的其它结构中的前面板的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使用


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PDP的概略结构的剖面斜视图。前面板1成为例如在玻璃那样的透明而且绝缘性的基板2上设置了电介质层3以及由MgO蒸镀膜的保护膜4覆盖的多个显示电极5的构造。这里,显示电极5由一对扫描电极6和维持电极7组成,扫描电极6与维持电极7隔开放电间隔MG相对。而且,扫描电极6由透明电极6a以及在其上面形成的例如由Cr/Cu/Cr或者Ag等金属材料形成的不透明的总线电极6b构成。另外,同样,维持电极7由透明电极7a和在其上面形成的由例如Cr/Cu/Cr或者Ag等金属材料形成的不透明的总线电极7b构成。
另外,背面板8成为例如在玻璃那样的绝缘性的基板9上设置由电介质层10覆盖的多个数据电极11,在电介质层10上的数据电极11之间,与数据电极11平行设置了条带形的间壁12。进而,在电介质层10的表面与间壁12的侧面条带形地设置了荧光体层13的构造。而且,前面板1与背面板8把放电空间14夹在中间对向配置成使得扫描电极6以及维持电极7与数据电极11正交。而且在放电空间14中,作为放电气体,封入氦,氖,氩,氙中的至少一种稀有气体。由间壁12划分出的数据电极11与扫描电极6以及维持电极7的交叉部分的放电空间14作为放电单元15进行动作。
实施形态1图2是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PDP的放电单元15中的前面板1的部分放大图,图2(a)是从放电单元15一侧观看的平面图、另外图2(b)是图2(a)的X-X向视剖面图。图3是模式地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1中的放电状况的前面板1的剖面图。
如图2所示,电介质层3在每一个放电单元15中,其一部分与形成显示电极5的扫描电极6以及维持电极7重合,在基板2一侧具有成为凹形的凹部16。
在实施形态1中,作为凹部16的形状,采用在与扫描电极6重合的部分中扩展的形状,构成为使得凹部16与扫描电极6重合的面积大于凹部16与维持电极7重合的面积。另外,在图2(a)中用双点划线示出间壁12搭接到前面板1的位置。
如图2所示,在放电单元15中,在凹部16及其以外的区域中,由于电介质层3的厚度不同,因此作为电容器的静电电容不同,另外,放电电压也不同。从而,电介质层3的膜厚小的凹部16由于静电电容大,在底部电荷易于聚集,因此放电电压低,放电的发生以及维持很容易。另一方面,在凹部16以外的区域由于静电电容小,电荷难以聚集,因此放电电压高,放电的发生以及维持受到抑制。
从而,如图3(a)所示,在具有实施形态1中的凹部16的情况下,在放电单元15中在凹部16限制放电17。另一方面,如图3(b)所示,在没有凹部16的情况下,如放电18那样扩展放电区,在邻接放电单元15之间发生漏泄的异常放电。从而,如果依据实施形态1,则能够抑制这种异常放电。
进而,在实施形态1中,使凹部16与扫描电极6的重合面积大于凹部16与维持电极7的重合面积。为此,在PDP的图像显示之际进行的写入动作时,能够可靠地发生扫描电极6与数据电极11之间的写入放电,能够提高图像显示的品质。
另外,如上述那样,由凹部16限制放电区,如图2(a)所示,由于在间壁12的内侧设置凹部16,因此能够抑制间壁12附近的放电。其结果间壁12通过放电而带电,通过离子冲击被腐蚀,进而被腐蚀了的间壁12材料沉积到荧光体层13上,其结果,能够抑制荧光体层13的特性恶化这样的问题。
另外,如图2(a)所示,由于在凹部16的侧面也形成作为保护膜4的MgO膜,因此增加电子发射面的面积,能够增多每个放电单元15的电子的发射量。
图4,图5,图6是实施形态1的PDP的放电单元15的其它结构中的前面板1的部分放大图。图4所示的结构是偏向扫描电极6一侧配置放电单元15中的凹部16的位置,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在图4所示的结构的基础上,进而采用了在与扫描电极6重合的部分中扩展了凹部16的形状。另外,如图6所示,还能够采用凹部16与扫描电极6的总线电极6b重合,维持电极7只与透明电极7a重合的构造。这种情况下,由于总线电极6b可以是导电性比透明电极6a更好,因此电荷更易于在扫描电极6上的电介质层3上聚集,能够进一步可靠地发生写入期间中的写入放电。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抑制相邻的放电单元15之间的误放电,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显示的品质。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凹部16的开口形状,通过扩展与扫描电极6重合的部分,还能够进一步增加上述的效果。
实施形态2另外,图7~图12是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PDP的放电单元15中的前面板1的部分放大图。在实施形态2中,在放电单元15中,分别设置突出部分6c、7c,使得扫描电极6与维持电极7相互隔开放电间隙MG而相对。图7、图8中示出构成为使得凹部16与相对的突出部分6c、7c重合,而且,扩大了与扫描电极6重合部分的凹部16的形状的结构。另外,图9、图10中示出使凹部16的放电单元15中的位置偏向扫描电极6一侧,使凹部16与扫描电极6重合的面积大于与维持电极7重合的面积的结构。在这些结构中,由于放电单元15内的放电区进一步由突出部分6c、7c限制,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相邻放电单元15之间的异常放电或者间壁12附近的放电。
这里,图7和图9由于用透明电极6a、7a构成突出部分6c、7c,因此能够有效地使来自荧光体层14的光透过。另外,如图8和图10所示,由于仅用总线电极6b、7b构成突出部分6c、7c,因此如果采用没有透明电极6a、7a的结构,则容易形成显示电极5。另外,因为总线电极6b、7b是金属材料,导电性比透明电极6a、7a好,因此对于凹部16易于聚集电荷,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限制放电单元15内的放电区。
另外,作为突出部分6c、7c,例如,还能够是如图11所示,采用分割为多个的梳形,或者如图12所示,采用挖空中间的中空形状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使放电间距MG的距离不发生变化,能够减少突出部分6c、7c的面积。从而,即使在不是由透射性的总线电极6b、7b构成突出部分6c、7c的情况下,也能够补偿来自荧光体层14的光的透射性。另外,由于减小电极面积,因此能够抑制放电电流,能够降低功耗。
实施形态3图13,图15~图20是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PDP的放电单元15中的前面板1的部分放大图,图14是模式地示出实施形态3中的放电状况的前面板1的剖面图。
在实施形态3中,在放电单元15中,分别设置突出部分6c、7c,使得扫描电极6与维持电极7相互隔开放电间隔MG而相对,进而使突出部分6c与突出部分7c的面积不同。
图13中,在放电单元15中,分别具有突出部分6c、7c使得扫描电极6与维持电极7相互隔开放电间隔MG而相对,构成为凹部16与该相对的突出部分6c、7c重合,而且,使突出部分6c的面积大于突出部分7c的面积。从而,能够使凹部16与扫描电极6重合的面积大于凹部16与维持电极7重合的面积。因此,如图14所示,放电17的发生、维持被限制在凹部16的区域中,在使PDP高精细化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发生相邻放电单元15之间的异常放电。这里,图14是图13(a)中的X-X向视剖面图,省略说明保护膜4。
进而,通过使突出部分6c的面积大于突出部分7c的面积,使得凹部16与扫描电极6重合的面积大于凹部16与维持电极7重合的面积。因此,在PDP的图像显示之际所进行的写入动作时,能够可靠地发生扫描电极6与数据电极11之间的写入放电,能够提高图像显示的品质。
另外,如图15所示,如果仅用总线电极6b、7b构成扫描电极6和维持电极7,则能够降低用于形成显示电极5的成本。进而,由于总线电极6b、7b是金属材料,导电性比透明电极6a、7a好,因此在凹部16中易于聚集电荷,能够更可靠地限制放电单元15内的放电区。
另外,如图16所示,还能够采用把突出部分6c、7c分割为多个的梳形,或者如图17所示采用中空形。如果依据这些结构,则通过使放电间隔MG的距离不变化而减少突出部分6c、7c的面积,能够补偿来自荧光体层14的光的透射性。另外,由于减少电极面积,因此能够抑制放电电流量,降低能耗。
另外,在使突出部分6c与突出部分7c的面积不同的基础上,还能够使凹部16的形状在扫描电极6一侧和维持电极7一侧不同。即,如图18所示,能够把凹部16的形状做成例如在扫描电极6一侧扩大,在维持电极7一侧狭窄的形状,或者如图19所示,采用使凹部16偏向扫描电极6一侧形成。通过这样构成,如果能够把凹部16与扫描电极6重合的面积构成为大于凹部16与维持电极7重合的面积,则更理想。
另外,如图20所示,作为突出部分6c,与突出部分7c的宽度相同,而也能够举出加大其突出量的结构,即使依据该结构,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这里,在PDP中为了达到高效率,一般已知使放电气体中的Xe分压上升的方法。例如,作为放电气体使用把Xe分压作为5~30%的Ne以及/或者He的混合气体。但是,如果使Xe分压上升,则将产生放电电压上升的问题,同时,还产生紫外线的发生量增多,容易成为辉度饱和的问题。因此,以往加厚电介质层3的膜厚,减小电介质层3的电容,降低用一次脉冲形成的电荷这样的对策讨论了。但是,伴随着增加电介质层3的膜厚,降低电介质层3的透射率,将产生效率降低的问题。另外,如果增加电介质层3的厚度还将产生增加放电电压的问题。
而如果依据本发明,则通过适当地选择凹部16以及显示电极5的形状和尺寸,能够限制放电区,任意地限制放电电流量,能够防止在高Xe分压中发生的辉度饱和。即,如果依据本发明,则能够不改变电路或者驱动方法,仅用电介质就能够进行在高Xe分压的PDP中所需要的放电时的放电电流的控制。
如果依据本发明,则即使是高精细化,也能够防止相邻的放电单元之间的误放电,而且,能够可靠地发生扫描电极与数据电极之间的写入放电,因此可以实现能够进行良好的图像显示的等离子体显示屏。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屏,该等离子体显示屏通过对向配置形成有多个由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并形成有覆盖该显示电极的电介质层的前面板,以及形成有多个对于显示电极正交的数据电极的背面板,使得在内部形成放电空间,在显示电极与数据电极的交叉部分形成了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放电单元中电介质层具有与显示电极重合的凹部,构成为使得该凹部与扫描电极重合的面积大于该凹部与维持电极重合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凹部在与扫描电极重合的部分中是扩展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在放电单元中偏向扫描电极一侧形成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分别具备透明电极和金属材料的总线电极,偏向上述扫描电极一侧形成上述凹部,该凹部使得扫描电极至少与上述总线电极重合,上述维持电极仅与上述透明电极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屏,其特征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具有相互对向的突出部分,上述突出部分与凹部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扫描电极的突出部分的面积大于维持电极的突出部分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屏,其特征在于突出部分是分割为多个的梳形或者是中空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子显示屏,其特征在于突出部分是分割为多个的梳形或者是中空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在放电空间内封入了Xe和Ne以及/或者He的混合气体,Xe的分压是5~3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防止相邻的放电单元之间的误放电,而且可靠地发生扫描电极与数据电极之间的写入放电,由此能够进行良好的图像显示的等离子体显示屏,在放电单元(15)中,具有凹部(16)使得电介质层(3)与显示电极(5)重合,设置扫描电极(6)以及维持电极(7),使得凹部(16)与扫描电极(6)重合的面积大于凹部(16)与维持电极(7)重合的面积,在凹部(16)中限制放电区,防止邻接的放电单元(15)之间的误放电,使扫描电极(6)与数据电极(11)之间的写入放电稳定。
文档编号H01J17/49GK1557009SQ0380102
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4日
发明者藤谷守男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