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77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尤指一种易于组装且可再组合为更大型的发光灯具的发光二极管模块。
背景技术
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高亮度、低耗电量及寿命长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在照明及指示用灯上,如目前的汽车车灯、号志灯、大型看板等。
目前有厂商设计单颗类似灯泡的小型发光二极管灯,但是仅适用于小亮度灯具使用,若要进一步设计具有高亮度及大范围照明功能的较大灯具,则是需要将许多小型发光二极管元件予以模块化,才能构成一个具有充足照射范围的灯具。惟,目前灯具厂商并无方便制作较大灯具的发光二极管模块,造成加工上的困扰,所以,如何模块化制作灯具以及其相关模块结构设计,是各家发光二极管灯具厂商在成本上及技术上的竞争力展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具有简单的模块结构,可提高模块化的速度,降低组装加工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模块亦易于组成大型显示器或指示器的用,应用简单。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主要于一盒体的顶板外形成有至少一排多个贯穿孔,并于顶板内对应各贯穿孔位置设有一形成有螺纹的导电柱,以供发光二极管元件的阳极螺杆螺设于其中,又,该顶板的内外端面再设有Z形弯曲导电片,各弯曲导电片分别对应两个相邻贯穿孔,而构成一叠接状态,其中设于顶板外的弯曲导电片的部份再与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电片连接,而设于顶板内的弯曲导电片的部份再与导电柱接触,如此,单一弯曲导电片即可分别连接两颗发光二极管元件的阳极及阴极,因此叠接于盒体上的多个弯曲导电片即能将多个发光二极管予以串联,有助于发光二极管模块化加工程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的一组合外观图;图3为图2的一侧剖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8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图6的组合外观图;图8为图7的一侧剖图。
图中符号说明10、10a、10b 发光二极管模块11盒体 12 顶板121 贯穿孔122 长槽123 穿槽13侧板 131 缺口14容置座15 空置空间16边条 20 导电柱21螺孔 30 电极片301 穿孔 302 电连接端31电极片311 穿孔312 电连接端 32 弯曲导电片
321 上片 322 穿孔323 垂直片324 下片40 底盖 401 开口402 开口 41 电绝缘片411 开口 412 开口50 发光二极管元件51 底座 52 阳极螺杆53 阴极电片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能够加速模块组装的速度,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模块1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包含有一盒体11,其底面形成一容置空间15,其顶板12对应容置空间15形成有至少一排多个贯穿孔121;多个导电柱20,各导电柱20分别设置于该盒体顶板12的内端面上,并对应一个贯穿孔121,其中各导电柱20中心形成有螺孔21;及至少一串联连接组件(未标号),各串联连接组件对应盒体11上的一排贯穿孔121,设置于盒体顶板12的内、外端面上,其由两个电极片30、31及多个Z形弯曲导电片32叠接而成;其中两电极片30、31形成有一穿孔301、311,并于一侧边向下垂直延伸一电连接端302、312,而各Z形弯曲导电片32由一形成有穿孔的上片321、一垂直片323及下片324一体成形而成,其中该上片321及下片324分别设置于该盒体顶板12的内、外端面上;一底盖40,用以盖合该盒体11下方容置空间15,将导电柱20、电极片30、31及弯曲导电片32的部份封合于该盒体11中,该底盖40形成两开口401、402,分别对应两电极片30、31的电连接端302、312,使其外露;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50,分别固定在盒体顶板12上的贯穿孔121上,各发光二极管元件50其底座51中间设有一阳极螺杆52,而底座51底面上形成有阴极电片53;其中该阳极螺杆52穿经贯穿孔121并与盒体11内的导电柱20螺接,直到该阴极电片53抵止于弯曲导电片32的上片321为止。
上述底盖40可为一金属材质,则该盖体40与盒体11之间需另设有一电绝缘片41,该电绝缘片41的对应盖体40的两开口401、402位置同样形成有两开口411、412。
由于本实施例的盒体11仅形成一排多个贯穿孔121,故配合一组串联连接组件,而其中弯曲导电片32的垂直片323连接于上片321与下片324的相邻边上。为使该弯曲导电片32设于盒体顶板12上,该顶板12于两贯穿孔121之间再形成有一长槽122,其中该弯曲导电片32的垂直片323的长度需较设有导电柱20的顶板12厚度为长,而其宽度及下片324的宽度均需较盒体长槽122为短。
如此,组装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模块10将会相当容易,即,首先将多个导电柱20对应盒体顶板12的贯穿孔121位置,设置于盒体顶板12内端面上,再将各弯曲导电片32的下片324以垂直于长槽122方向向下穿入该盒体顶板12,而垂直片324亦会随之插入于长槽122中,此时,各导电片32的上片321与下片324则分别对应两相邻贯穿孔121,其中上片341会置放于盒体顶板12外端上,而下片324则会位于该导电柱20下方。由于该盒体顶板12的贯穿孔121会对应于各弯曲导电片32的上片321,且会与上片321的穿孔322对齐,发光二极管元件50的阳极螺杆52可穿经该盒体顶板12,与盒体11内位于各贯穿孔121下的导电柱20螺合,而固定于盒体顶板12上。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为图1组合后的立体图及剖面图,由于两个弯曲导电片32叠接于盒体22的内外端面,其中一弯曲导电片32的下片324会与另一弯曲导电片32的上片321对应同一个贯穿孔121,所以,本实用新型即利用多个叠接的弯曲导电片32作为将多个发光二极管50串联的连接组件。
至于串联连接组件的电极片30、31则是设置于多个叠接弯曲导电片32的最前及最后的两弯曲导片32的单独上片321与单独下片324配合使用,即其中一电极片30会设置于盒体导电柱20,并对应单独上片321位置的导电柱20下方,而另一电极片31则设置于盒体顶板12上的贯穿孔121位置,以对应该盒体11内对应相同贯穿孔121的下片324,其电连接端312对应盒体顶板12位置形成有一穿槽123,以穿经该顶板12。如此,两电极片30、31的电连接端302、312穿经该底盖40的开口41、42,予以外露,供直流电源电线连接。
由上述说明可知,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50通过导电柱20固定于盒体10上,并配合上下叠接的多个弯曲导电片32分别与发光二极管元件50及导电柱20连接,而将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50予以串联。使用者只需要将底盖40外露的两电连接端302、312接上直流电源,即令多个串联发光二极管元件50导通点亮。
又,为了使加工上方便固定导电柱20及弯曲导电片32于盒体11上,该盒体顶板12的内端面形成有容置槽14,各容置槽14同样对应有一贯穿孔121,可作为导引放置导电柱20之用。而再于盒体顶板12上于贯穿孔121周边依照各弯曲导电片32的形状形成有多个边条16,于贯穿孔121的外围构成一空间供置放弯曲导电片32的上片321及电极片30、31的空间,除可固定弯曲导电片32的上片321及电极片30、31外,于组装加工时亦可作为一置放导引弯曲导电片32的上片321及电极片30、31的作用。
请再配合参阅图4及图5所示,为前揭实施例的另一延伸设计,即各盒体上增设有一排多个贯穿孔及一组串联连接组件,以组装较多发光二极管元件,提供一种具有较大光源的模块产品。
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其大多结构与图4相同,惟,该串联连接组件略有变异,即,各弯曲导电片32的垂直片323连接于上片321与下片322的相同一外侧边上,所以,该弯曲导电片32则以侧边夹设的方式,将上、下片321、324分别设置于盒体顶板23的内、外端上,使组装加工更为方便。
又,为了使各弯曲导电片32的垂直片323长度缩短,则该盒体11一侧边13的下端形成一缺口131,并且方便电极片30、31及弯曲导电片32的上片321易于对应至盒体11上的贯穿孔121位置,盒体顶板12上的各贯穿孔121附近,依照上片321及电极片30、31的形状形成有多个边条16。且于盒体顶板12内端亦形成有容置座14,供导电柱20放置于其中。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盒体及串联连接组件的设计,使得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容易被加工予以串联在盒体上,简化传统发光二极管模块使用更多电片或线路焊接的复杂加工程序,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设计确实满足产业上利用性,并与目前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就结构上有所区别,又具有更方便及快速加工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盒体,其底面形成一容置空间,其顶板对应容置空间形成有至少一排多个贯穿孔;多个导电柱,各导电柱分别设置于该盒体顶板的内端面上,并对应一个贯穿孔,其中各导电柱中心形成有螺孔;至少一串联连接组件,各串联连接组件设置于盒体顶板的内、外端面上,并对应盒体的一排贯穿孔位置,其由两个电极片及多个Z形弯曲导电片叠接而成;其中两电极片形成有一穿孔,并于一侧边向下垂直延伸一电连接端,而各Z形弯曲导电片由一形成有穿孔的上片、一垂直片及下片一体成形而成,其中该上片及下片分别设置于该盒体顶板的内、外端面;一底盖,用以盖合该盒体下方容置空间,将导电柱、电极片及弯曲极片的部份封合于该盒体中,该底盖形成两开口,分别对应两电极片的电连接端,使其外露;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分别固定在盒体顶板上端面的贯穿孔上,各发光二极管其底座中间设有一阳极螺杆,而底座底面上形成有阴极电片;其中该阳极螺杆穿经贯穿孔并与盒体内的导电柱螺接,而阴极电片则抵止于弯曲导电片的上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底盖为一金属材质,并于该盖体与盒体之间设有一电绝缘片,该电绝缘片的对应盖体的两开口位置同样形成有两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各Z形弯曲导电片的垂直片连接于上片与下片的相邻边上,而该盒体的两相邻贯穿孔的间形成一贯穿长槽,供Z形弯曲导电片的垂直片容置于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盒体顶板对应其中一电极片的电连接端位置形成有一穿槽,供该电极片设连于顶板外端上,其电连接端穿经该顶板,外露于底盖的其中一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盒体顶板的内端面形成有多个容置槽,各容置槽同样对应有一贯穿孔,该容置槽供导电柱容置。
6.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盒体顶板的各贯穿孔周边依照各弯曲导电片及电极片的形状形成有多个边条。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各弯曲导电片的垂直片连接于上片与下片的同一外侧边上,令弯曲导电片夹设于该盒体的一侧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盒体顶板对应其中一电极片的电连接端位置形成有一穿槽,供该电极片设连于顶板外端上,其电连接端穿经该顶板,外露于底盖的其中一开口。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盒体顶板的内端面形成有多个容置槽,各容置槽同样对应有一贯穿孔,该容置槽供导电柱容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盒体顶板的各贯穿孔周边依照各弯曲导电片及电极片的形状形成有多个边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于一盒体上形成有至少一排多个贯穿孔,再于盒体内对应各贯穿孔位置设置一与发光二极管元件其中一电极连接的导电柱,再将形成多个Z形弯曲导电片分别设于该盒体的内、外端面上,而呈一叠接状态,各弯曲导电片分别与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另一电极连接以及导电柱连接,所以,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即可通过该弯曲导电片构成串联连接,确实能方便模块化的加工。
文档编号F21S4/00GK2746250SQ20042010483
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3日
发明者叶能蓁 申请人:百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