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93649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的。
背景技术
一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由其正面基板与背面基板间形成的隔层组成一个单位信元(cell),各个信元(cell)内填充了氖(Ne)、氦(He)或氖与氦的混合气体(Ne+He)等主放电气体与少量含有氙(Xe)的惰性气体。高频电压导致放电时,惰性气体产生真空紫外线(Vacuum Ultraviolet ray),使隔层间形成的荧光体发光,显示画面。如上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有轻薄的结构,作为新一代显示装置备受瞩目。
图1是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由显示画面的显示面-正面玻璃板101中排列由扫描电极102与维持电极103对形成的多个维持电极对的正面基板100及排列组成背面的背面玻璃板111上与上述多个维持电极对交叉地排列的多个定位电极113的背面基板110间隔一定距离平行地结合而成。
正面基板100在一个放电信元(cell)中相互放电,由维持放电信元(cell)发光的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即由透明ITO物质形成的透明电极a与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汇流电极b组成的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成双组成。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限制放电电流,由绝缘各电极对的一个以上上部电介质层104覆盖,上部电介质层104上面,为了简化放电条件,而形成电镀氧化镁(MgO)的保护层105。
背面基板110上排列多个放电空间,即,排列形成放电信元(cell)的条(stripe)型(或井(well)型)隔层112,并保持平衡。又,进行定位放电,产生真空紫外线的多个定位电极113与隔层112平行地分布。背面基板110的上面喷涂,为在定位放电期间显示画面而放射可视光的R、G、B荧光体114。定位电极113与荧光体114间形成保护定位电极113的下部电介质层115。
图2是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波形的一个实例示意图。
如图2所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分为初始化所有信元(cell)的复位期间、选择放电信元(cell)的定位期间、维持被选信元(cell)的放电的维持期间,及清除放电信元(cell)内的壁电荷的清除期间,并进行驱动。
对于复位期间,上升沿期间同时向所有扫描电极附加上升斜波波形Ramp_up。由于上述上升斜波波形,整个画面的放电信元(cell)内将发生较弱的无光放电(Dark Discharge)。由于上述上升沿放电,定位电极与维持电极上将积聚正极性壁电荷,扫描电极上将积聚负极性壁电荷。
下降沿期间,在提供上升斜波波形后,从比上升斜波波形的最高电压低的正极性电压开始下降,直下降至比接地电压GND级别小的特定电压级别的下降斜波波形Ramp_down在信元(cell)内发生微弱的清除放电,充分地清除扫描电极中过多形成的壁电荷。由于上述下降沿放电,在信元(cell)内均匀地残留可以稳定地发生定位放电的数量的壁电荷。
定位期间,负极性扫描脉冲依次附加在扫描电极上,同时,与扫描脉冲同步地,向定位电极附加正极性数字脉冲。上述扫描脉冲及数字脉冲的电位差与复位期间产生的壁电压相加,从而附加数字脉冲的放电信元(cell)内将发生定位放电。由定位放电被选的信元(cell)内,形成一定量的壁电荷,使其在附加维持电压Vs时,可以发生放电。在下降沿期间与定位期间,为了防止与扫描电极间发生误放电,减少与扫描电极间的电位差,并向维持电极提供正极性电压Vz。
维持期间,向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交替附加维持脉冲sus。由定位放电被选的信元(cell),由于信元(cell)内的壁电压与维持脉冲相加,附加每个维持脉冲时,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间均发生维持放电,即,指示放电。
维持放电结束后,在清除期间,向维持电极提供脉冲幅度与电压级别低的清除斜波波形Ramp-ers电压,从而清除整个画面的信元(cell)内残留的壁电荷。
如上驱动的,现有技术中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图像灰阶显示方法如图3所示。
图3是现有技术中显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图像灰阶的方法示意图。
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图像灰阶(Gray Level)显示方法是,将一帧(frame)分为发光次数不同的多个子域(sub-field),再将各子域(sub-field)分为初始化所有信元(cell)的复位期间(RPD);选择放电信元(cell)的定位(address)期间(APD)及根据放电次数显示灰阶的维持期间(SPD)。例如,预用256灰阶显示图像时,相当于1/60秒的帧(frame)期间(16.67ms),如图3所示,分为8个子域(sub-field),如图SF1至SF8,图中SF1至SF8这8个子域(sub-field)又分别分为复位期间、定位期间及维持期间。
各子域(sub-field)的复位期间及定位期间,在各子域(sub-field)中均相同。选择放电信元(cell)的定位放电,由定位电极与扫描电极,即透明电极间的电位差而发生。维持期间在各子域(sub-field)中,以2n(其中,n=0,1,2,3,4,5,6,7)的比率增加。如上所述,各子域(sub-field)中的维持期间均不同,因此,可以调整各子域(sub-field)的维持期间,即,维持放电的次数而显示图像的灰阶。
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如上所述,在各子域(sub-field的每个定位期间,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上形成的所有扫描电极提供扫描脉冲,同时向定位电极提供数字脉冲,从而选择放电信元(cell)。即,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形成的所有扫描电极行(line)均被扫描。
如上所述的驱动方法中,在一帧(frame)这个有限的时间内,在定位期间要扫描所有扫描电极,因此,增加维持期间而提高亮度将受到限制。尤其,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越趋于高分辨率及大型化,电极数量亦增加,扫描时间加长,在一帧(frame)这个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得到充分的亮度。
上述问题,在减少扫描电极行(line)数时,即可减少定位时间,但将降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清晰度。又,利用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分为两个领域并进行扫描的双扫描方式驱动,可以减少定位时间,但此时需要驱动各领域的驱动器,因此,费用将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改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减少定位时间,从而可以进行高速驱动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减少定位时间,同时可以保持亮度特性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提高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显示的图像画质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发明的,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含形成多个扫描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上述多个扫描电极的扫描驱动部;根据上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load)量调整子域(sub-field)数量,根据上述已调整的子域(sub-field)数量,为了使上述扫描驱动部在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部分地扫描上述多个扫描电极,而控制上述扫描驱动部的时序控制部。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序控制部,若上述负载(load)量减少,则减少上述子域(sub-field)数量。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序控制部,若上述负载(load)量增加,则增加上述子域(sub-field)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含形成多个扫描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上述多个扫描电极的扫描驱动部;根据上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load)量调整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根据上述已调整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为了使上述扫描驱动部在多个子域(sub-field)中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部分地扫描上述多个扫描电极,而控制上述扫描驱动部的时序控制部。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序控制部,若上述负载(load)量减少,则增加上述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序控制部,若上述负载(load)量增加,则减少上述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序控制部,将上述多个扫描电极分为一定数量的扫描电极组(group),为了使上述扫描驱动部在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部分地扫描上述扫描电极组(group),而控制上述扫描驱动部。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电极组(group)的一定数量是两个以上。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属于上述扫描电极组(group)的扫描电极数量均相等。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属于上述扫描电极组(group)的扫描电极数量是2个或3个。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属于上述扫描电极组(group)的扫描电极数量中至少有一个不相同。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序控制部,为了使上述扫描驱动部在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扫描奇数个扫描电极或偶数个扫描电极,而控制上述描驱动部。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序控制部,将上述多个扫描电极分为一定数量的扫描电极组(group),为了使上述扫描驱动部在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扫描奇数个扫描电极组(group)或偶数个扫描电极组(group),而控制上述描驱动部。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序控制部,为了使上述扫描驱动部在上述子域(sub-field)中的奇数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扫描奇数个扫描电极或偶数个扫描电极;在上述多个子域(sub-field)中的偶数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扫描上述奇数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扫描过的扫描电极之外的其它扫描电极,而控制上述扫描驱动部。
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含形成多个扫描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上述多个扫描电极的扫描驱动部;根据上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load)量调整子域(sub-field)数量及上述子域(sub-field)中分配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根据上述已调整的子域(sub-field)数量及上述子域(sub-field)中分配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为了使上述扫描驱动部在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部分地扫描上述多个扫描电极,而控制上述扫描驱动部的时序控制部。
本发明实施例1中,将一帧(frame)分为多个子域(sub-field)进行驱动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含根据上述一帧(frame)期间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load)量,调整子域(sub-field)数量的阶段及根据上述已调整的子域(sub-field)数量,在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对整个扫描电极进行部分扫描的阶段。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上述负载(load)量减少,则减少上述子域(sub-field)数量。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上述负载(load)量增加,则增加上述子域(sub-field)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2中,将一帧(frame)分为多个子域(sub-field)进行驱动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含根据上述一帧(frame)期间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load)量,调整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的阶段及根据上述已调整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在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对整个扫描电极进行部分扫描的阶段。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上述负载(load)量减少,则增加上述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上述负载(load)量增加,则减少上述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多个扫描电极分为一定数量的扫描电极组(group),在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对上述扫描电极组(group),进行部分扫描。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电极组(group)的一定数量是两个以上。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属于上述扫描电极组(group)的扫描电极数量均相等。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属于上述扫描电极组(group)的扫描电极数量是2个或3个。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属于上述扫描电极组(group)的扫描电极数量中至少有一个不相同。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扫描奇数个扫描电极或偶数个扫描电极。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扫描奇数个扫描电极组(group)或偶数个扫描电极组(group)。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子域(sub-field)中的奇数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扫描奇数个扫描电极或偶数个扫描电极;在上述已定的子域(sub-field)中的偶数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扫描上述奇数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扫描过的扫描电极之外的其它扫描电极。
本发明实施例3中,将一帧(frame)分为多个子域(sub-field)进行驱动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含根据上述一帧(frame)期间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load)量,调整子域(sub-field)数量及上述子域(sub-field)中分配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的阶段及根据上述已调整的子域(sub-field)数量及上述子域(sub-field)中分配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在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对整个扫描电极进行部分扫描的阶段。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是在驱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时,可以缩短定位时间,进行高速驱动。
又,本发明改善了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增长了维持期间,从而可以提高亮度特性。
又,本发明改善了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提高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显示的图像的画质。


图1是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波形的一个实例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显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图像灰阶的方法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时序控制部的工作特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示意图。
图7a至图7c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另一种驱动方法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又另一个驱动方法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时序控制部的工作特性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时序控制部的工作特性示意图。
图示中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100、900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21、921时序控制部122、922数字驱动部123、923扫描驱动部124、924维持驱动部125、925驱动电压发生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示意图。
参考图4,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含包含扫描电极Y1至Yn及维持电极Z,及与上述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Z交叉的多个定位电极X1至Xm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的下部基板(未图示)中形成的定位电极X1至Xm提供数据的数字驱动部122;驱动扫描电极Y1至Yn的扫描驱动部123;驱动共用电极,即维持电极Z的维持驱动部124;在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时,控制数字驱动部122,扫描驱动部123及维持驱动部124的时序控制部121;向各驱动部122、123、124提供驱动电压的驱动电压发生部125。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在复位期间,定位期间及维持期间,向定位电极X1至Xm,扫描电极Y1至Yn及维持电极Z附加驱动脉冲的,至少一个以上子域(sub-field)组合形成帧(frame),从而显示画面。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由上部基板(未图示)与下部基板(未图示)相隔一定距离而结合,上部基板中形成多个电极,例如,扫描电极Y1至Yn及维持电极Z成双地形成,下部基板中形成与扫描电极Y1至Yn及维持电极Z交叉的定位电极X1至Xm。
由数据驱动部122中未图示的逆伽马补偿(reverse gamma compensation)回路,误差扩散(Error Diffusion)回路等,被逆伽马补偿(reverse gammacompensation)及误差扩散(Error Diffusion)后,由子域(sub-field)映射回路(Mapping Circuit),向各子域(sub-field)提供映射(Mapping)数据。上述数据驱动部122,响应时序控制部121的时序控制信号CTRX,抽样(sampling)并闭锁(latch)数据后,将上述数据提供给数字电极X1至Xm。
扫描驱动部123在时序控制部121的控制下,在定位期间向扫描电极提供扫描电压-Vy的扫描脉冲Sp。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扫描驱动部123,在组成帧(frame)的子域(sub-field)中的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中,根据时序控制部121的控制,不依次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中形成的所有扫描电极行(line)Y1至Yn提供扫描脉冲,而是向部分扫描电极行(line)提供扫描脉冲。例如,仅向奇数个行(line)的扫描电极Y1、Y3(未图示)、Y5(未图示)...或偶数个行(line)的扫描电极Y2、Y4(未图示)、Y6(未图示)...提供扫描脉冲。又,维持期间,与维持驱动部124交替工作,向扫描电极Y1至Yn提供维持脉冲SUSp。
维持驱动部124在时序控制部121的控制下,在复位期间的下降沿期间与定位期间,向维持电极Z提供一定的偏压,在维持期间,与扫描驱动部123交替工作,向维持电极Z提供维持脉冲SUSp。
时序控制部121接收垂直/水平同步信号与时钟信号,产生在复位期间定位期间维持期间控制各驱动部122、123、124的动作时序与同步化的时序控制信号CTRX、CTRY、CTRZ,并将上述时序控制信号CTRX、CTRY、CTRZ传送至相应的驱动部122、123、124中,从而控制各驱动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时序控制部121,根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load)量调整子域(sub-field)数量,根据已调整的子域(sub-field)数量,为了使上述扫描驱动部在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部分地扫描上述多个扫描电极,而控制上述扫描驱动部。关于此的更加详细的内容通过图5至图8进行说明。
一方面,数据控制信号CTRX包含抽样(sampling)数据的抽样(sampling)时钟,闭锁(latch)控制信号,控制能量回收回路与驱动开关元件的开/关时序的开关控制信号。扫描控制信号CTRY包含控制扫描驱动部123内的能量回收回路与驱动开关元件的开/关时序的开关控制信号。维持控制信号CTRZ包含控制维持驱动部124内的能量回收回路与驱动开关元件的开/关时序的开关控制信号。
驱动电压发生部125产生上升沿电压Vsetup、扫描共同电压Vscan-com、扫描电压-Vy、维持电压Vs、数据电压Vd等。上述的驱动电压可能随着放电气体的组成或放电信元(cell)的结构而改变。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时序控制部的工作特性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时序控制部,根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load)量调整子域(sub-field)数量。与此同时,对多个扫描电极进行部分扫描。
其中,负载(load)量指,每帧(frame)中,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显示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的数量。负载(load)量相当于全部像素(pixel)中开启(turn-on)的像素(pixel)数量。上述负载(load)量多的画面整体较亮,且显示的个体数量较多。又,负载(load)量少的画面整体较暗,且显示的个体数量较少。
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若负载(load)量减少,则减少上述子域(sub-field)数量,若负载(load)量增加,则增加上述子域(sub-field)数量。例如,如图5中C,对一定的负载(load)量设定子域(sub-field)数量,然后以此为基准,若负载(load)量减少,则向b,若再减少,则向a,减少使用的子域(sub-field)数量。随着子域(sub-field)数量的减少,可显示的灰阶(Gray Level)值间的差将变大,从而可以显示较为分明的各级灰阶值。
又,以C为基准,若负载(load)量增加,则向d,若再增加,则向e,增加使用的子域(sub-field)数量。随着子域(sub-field)数量的增加,可显示的灰阶(Gray Level)数量增加,提高灰阶的表现力。即,提高了负载(load)量多的画面的画质。
一方面,图5中图示了根据负载(load)量调整子域(sub-field)数量的5个阶段,但,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调整子域(sub-field)数量的阶段分为更多阶段或更少的阶段。又,可以仅在负载(load)量减少时,减少子域(sub-field)数量,或仅在负载(load)量增加时,增加子域(sub-field)数量。如上所述,进行调整的子域(sub-field)数量,如图6至图8所示,可以流动性地调整扫描期间,从而可以在受限的一帧(frame)期间内驱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示意图。
参考图6,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根据上述负载(load)量、子域(sub-field)数量将被调整为图示中的多个子域(sub-field)SF1、SF2、SF3...,各子域(sub-field)分为复位期间、定位期间、维持期间进行驱动。更具体讲,可以在多个子域(sub-field)中的一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对扫描电极行(line)进行部分扫描。如图所示,可以在所有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对扫描电极行(line)进行部分扫描。即,在多个子域(sub-field)中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对整个扫描电极行(line)中的部分扫描电极行(line)进行扫描。如上所述的驱动方式,在本发明中称为部分性定位(Partial Line Addressing,下面称为PLA)方式。对上述各子域(sub-field)中的驱动方法详细说明如下第1子域(sub-field)首先,第1子域(sub-field)SF1的复位期间分为上升沿SU期间与下降沿SD期间,上升沿SU期间,同时向所有扫描电极行(line)Y1、Y2、Y3...附加上升斜波波形Ramp-up,下降沿SD期间,同时向所有扫描电极Y1、Y2、Y3...附加,从比上升斜波波形的最大电压小的电压开始下降,直至特定电压级别的下降斜波波形Ramp-down,从而使信元(cell)内均匀地残留壁电荷。其中,在上升沿期间及下降沿期间均附加了斜波波形,但只要可以使信元(cell)内的壁电荷保持均衡,则无论何种波形都可以附加在扫描电极上。又,复位期间无需必须包含上升沿期间与下降沿期间,只要是可以将信元(cell)内的壁电荷保持均衡的期间即可,即,可以仅由上升沿期间或下降沿期间组成。
定位期间,扫描脉冲Sp并非附加在所有扫描电极行(line)上,而是部分地附加。即,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分布的整个扫描电极行(line)中,仅向奇数(odd)个扫描电极行(line)Y1、Y3、Y5(未图示)...附加扫描脉冲Sp。此时,定位电极X中,与扫描脉冲Sp同步地附加数字脉冲Dp,上述扫描脉冲及数字脉冲的电位差与复位期间产生的壁电压相加,从而放电信元(cell)内将发生定位放电。
图6中,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分布的整个扫描电极行(line)中,仅向奇数(odd)个扫描电极行(line)Y1、Y3、Y5(未图示)...附加了扫描脉冲Sp,但,亦可以仅向偶数(even)个扫描电极行(line)Y2、Y4、Y6(未图示)...附加扫描脉冲Sp,与定位电极中附加的数字脉冲Dp一同产生定位放电。如上所述,由定位放电被选的信元(cell)内,形成一定量的壁电荷,使其在附加维持电压Vs时,可以发生放电。
一方面,在复位期间的下降沿期间与定位期间,为了减少与扫描电极间的电位差,使其不与扫描电极发生误放电,而向维持电极Z提供正极性电压Zdc。如图所示,下降沿期间,向维持电极Z提供比正极性电压Zdc低的,如接地电压GND等一定的电压,定位期间则提供正极性电压Zdc。如上所述,在下降沿期间,向维持电极Z提供比定位期间提供的正极性电压低的电压,则可以提高定位放电时发生的抖动(jitter)特性,同时缩短定位时间。
维持期间,向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交替地附加维持脉冲SUSp。上述维持脉冲SUSp与由定位放电被选的信元(cell)内的壁电压相加,附加每个维持脉冲时,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间均发生维持放电,即,指示放电。
维持放电结束后,根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放电特性,增加清除期间。向维持电极或扫描电极提供脉冲幅度或电压级别低的清除斜波波形Ramp-ers,从而可以清除维持放电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信元(cell)内残留的壁电荷。
第2,3,4,...子域(sub-field)第2,3,4,...子域(sub-field)SF2、SF3、SF4(未图示)...的复位期间及维持期间驱动方法与第1子域(sub-field)的复位期间及维持期间驱动方法相同,在此略而不谈。
第2,3,4,...子域(sub-field)SF2、SF3、SF4(未图示)...的定位期间,与第1子域(sub-field)相同地,可以不向所有扫描电极行(line)Y1、Y2、Y3...附加扫描脉冲Sp,而附加一部分。此时,第2,3,4,...子域(sub-field)SF2、SF3、SF4(未图示)...亦分别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分布的整个扫描电极行(line)中,仅向奇数(odd)个扫描电极行(line)Y1、Y3、Y5(未图示)、...附加扫描脉冲Sp,或仅向偶数(even)个扫描电极行(line)Y2、Y4、Y6(未图示)...附加扫描脉冲Sp。
在所有子域(sub-field)中,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排列的所有扫描电极行(line)部分地附加扫描脉冲时,若向奇数(odd)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的奇数(odd)个扫描电极行(line)附加扫描脉冲,或向偶数(even)个扫描电极行(line)附加扫描脉冲,则偶数(even)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将向上述奇数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未附加扫描脉冲的扫描电极行(line)附加扫描脉冲。
一方面,附图中虽未图示,第2,3,4,...子域(sub-field)SF2、SF3、SF4(未图示)...的所有定位期间,可以向所有扫描电极行(line)附加扫描脉冲。这是为了防止部分扫描方式中可能发生的画质的降低。其中,仅向第1子域(sub-field)的扫描电极行(line)部分地附加扫描脉冲,剩余的子域(sub-field),在定位期间向所有扫描电极行(line)附加扫描脉冲,但亦可以在整个子域(sub-field)中选择任意子域(sub-field),部分地对扫描电极行(line)进行扫描。此时,扫描电极行(line)中,部分地附加扫描脉冲的任意子域(sub-field)的数量亦可以决定为一定数量。
又,包含部分扫描的定位期间的子域(sub-field),可以根据灰阶加重值(weight)而决定。例如,在灰阶加重值(weight)低的子域(sub-field)中,向所有扫描电极行(line)附加扫描脉冲,而在灰阶加重值(weight)高的子域(sub-field)中,向部分扫描电极行(line)附加扫描脉冲。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1中,在定位期间,向整个扫描电极Y1至Yn部分地提供扫描脉冲Sp时,并非根据扫描电极行(line)部分地提供,而是如图7a至图7c所示,向将扫描电极行(line)分为一定数量并组合的扫描电极组(group)部分地提供扫描脉冲。
图7a至图7c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另一种驱动方法示意图。
参考图7a至图7c,将整个扫描电极行(line)分为一定数量并组合的扫描电极组(group)的数量至少可以由两个以上组成,但更恰当地,应该是整个扫描电极行(line)数量的1/2或1/3。属于扫描电极组(group)的扫描电极的数量,可以如图7a所示均相同,亦可以如图7b所示均不相同。又,如图7c所示,属于任意扫描电极组(group)的扫描电极数量均相同,并非属于任意扫描电极组(group),而是属于剩余扫描电极组(group)的扫描电极数量可以不同。即,属于扫描电极组(group)的各扫描电极的数量,在至少一个扫描电极组(group)中不同。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又另一个驱动方法示意图。
参考图8,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又另一个驱动方法,与图6相同,根据负载(load)量,调整一帧(frame)的子域(sub-field)数量,各子域(sub-field)分为复位期间、定位期间、维持期间进行驱动。对上述各子域(sub-field)中的驱动方法详细说明如下第1子域(sub-field)本发明实施例1的另一种驱动方法中,第1子域(sub-field)SF1的复位期间及维持期间驱动方法,与本发明实施例1中第1子域(sub-field)的复位期间及维持期间驱动方法相同,在此略而不谈。
仅,定位期间,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排列的所有扫描电极行(line)分为一定数量的组(group),向已分组的扫描电极组(group)部分地附加扫描脉冲,并进行扫描。更具体讲,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排列的扫描电极组(group)中,仅向奇数(odd)个扫描电极组(group)Ya、Yc(未图示)、Ye(未图示)...附加扫描脉冲Sp,或仅向偶数(even)个扫描电极组(group)Yb、Yd(未图示)、Yf(未图示)...附加扫描脉冲。此时,与扫描脉冲同步地,向定位电极X附加数字脉冲Dp,则扫描脉冲及数字脉冲的电位差与复位期间产生的壁电压相加,从而放电信元(cell)内将发生定位放电。
又,与图6相同,下降沿期间向维持电极Z提供比正极性电压Zdc低的,如接地电压GND等一定电压,定位期间则提供正极性电压Zdc。
第2、3、4...子域(sub-field)本发明实施例1的驱动方法中,第2、3、4...子域(sub-field)SF2、SF3、SF4(未图示)...的复位期间及维持期间驱动方法,与通过图6说明的,第1子域(sub-field)的复位期间及维持期间驱动方法相同,在此略而不谈。
第2、3、4、...子域(sub-field)SF2、SF3、SF4(未图示)...的定位期间,与第1子域(sub-field)相同地,不向所有扫描电极组(group)附加扫描脉冲(scan),而附加一部分。此时,第2、3、4...子域(sub-field)SF2、SF3、SF4(未图示)...亦分别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分布的扫描电极组(group)中,仅向奇数(odd)个扫描电极组(group)Y1、Y3、Y5(未图示)...附加扫描脉冲,或仅向偶数(even)个扫描电极组(group)Y2、Y4、Y6(未图示)...附加扫描脉冲。个扫描电极行(line)Y1、Y3、Y5(未图示)...附加扫描脉冲Sp。
在所有子域(sub-field)中,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排列的扫描电极组(group)部分地附加扫描脉冲时,若向奇数(odd)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的奇数(odd)个扫描电极组(group)附加扫描脉冲,或向偶数(even)个扫描电极组(group)附加扫描脉冲,则偶数(even)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将向上述奇数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未附加扫描脉冲的扫描电极组(group)附加扫描脉冲。
一方面,与图6相同,第2、3、4...子域(sub-field)SF2、SF3、SF4(未图示)...的所有定位期间,可以向所有扫描电极组(group)附加扫描脉冲Sp。这是为了防止部分扫描方式中可能发生的画质的降低。其中,仅向第1子域(sub-field)的扫描电极组(group)部分地附加扫描脉冲,剩余的子域(sub-field),在定位期间向所有扫描电极组(group)附加扫描脉冲,但亦可以在整个子域(sub-field)中选择任意子域(sub-field),部分地对扫描电极组(group)进行扫描。此时,扫描电极组(group)中,部分地附加扫描脉冲的任意子域(sub-field)的数量亦可以决定为一定数量。
又,扫描电极组(group)中部分地附加扫描脉冲的子域(sub-field),可以根据灰阶加重值(weight)而决定。例如,在灰阶加重值(weight)低的子域(sub-field)中,向所有扫描电极组(group)附加扫描脉冲,而在灰阶加重值(weight)高的子域(sub-field)中,向部分扫描电极组(group)附加扫描脉冲。
如上所述,为了缩短定位时间而发明的,本发明实施例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驱动方法中,与具备2个数字驱动部,并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分为两个领域进行定位的双扫描方式相比,具备1个数字驱动部,并进行定位的单扫描方式的效率相对较高。又,本发明实施例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驱动方法,可以缩短子域(sub-field)的定位时间,因此,维持期间相对加长,可以提高亮度特性。如上所述,相对地,与维持期间相比具有时间的富裕,因此,本发明实施例2中,可以根据负载(load)量任意调整维持脉冲的数量。
实施例2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参考图9,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含包含扫描电极Y1至Yn及维持电极Z及与上述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Z交叉的多个定位电极X1至Xm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900的下部基板(未图示)中形成的定位电极X1至Xm提供数据的数字驱动部922;驱动扫描电极Y1至Yn的扫描驱动部923;驱动共用电极,即维持电极Z的维持驱动部924;在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时,控制数字驱动部922,扫描驱动部923及维持驱动部924的时序控制部921;向各驱动部922、923、924提供驱动电压的驱动电压发生部925。
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结构,与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结构相同,在此略而不谈。仅,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时序控制部921,根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load)量,调整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根据已调整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为了使上述扫描驱动部923在多个子域(sub-field)中的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部分地扫描上述多个扫描电极,而控制上述扫描驱动部。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时序控制部的工作特性示意图。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时序控制部,根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load)量,调整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与此同时,对多个扫描电极进行部分扫描。
若负载(load)量减少,则增加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若负载(load)量增加,则减少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例如,如图10中C,对一定的负载(load)量设定维持脉冲数量,然后以此为基准,若负载(load)量减少,则向b,若再减少,则向a,增加使用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负载(load)量少的画面较暗,且显示的个体数量较少。因此,随着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的增加,可显示的亮度间的亮度值之差将变大,最高亮度增加,从而可以显示较为分明的各级灰阶值。
又,以C为基准,若负载(load)量增加,则向d,若再增加,则向e,减少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随着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的减少,消耗的电量将降低。即,负载(load)量多的画面中,开启(turn-on)的像素(pixel)多,因此整个面板的维持脉冲数量将增加。因此,降低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可以降低消耗的电量。又,负载(load)量多的画面较亮,且显示的个体数量较多。因此,即使减少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亦可以保持较亮的画面,显示的个体间的灰阶值之差不会急速显现,从而可以显示较为柔和图像。
一方面,图10中图示了根据负载(load)量调整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的5个阶段,但,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调整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的阶段分为更多阶段或更少的阶段。又,不分阶段,负载(load)量与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的关系,可以形成线性增加,或减少的曲线。此时,负载(load)量与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的关系可以用3次曲线或指数曲线等多种曲线显示。又,可以仅在负载(load)量减少时,减少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或仅在负载(load)量增加时,增加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
本发明实施例2中,对如上调整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流动性地调整扫描期间,从而可以在受限的一帧(frame)期间内驱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即,本发明实施例1中,如图6至图8中的说明,用PLA方法,对多个扫描电极进行部分扫描,从而可以有效地缩短定位时间。对此的说明与本发明实施例1相同,在此略而不谈。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结构,与本发明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结构相同,在此略而不谈。仅,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时序控制部(未图示),根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load)量,调整子域(sub-field)数量与子域(sub-field)中分配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根据已调整的子域(sub-field)数量与子域(sub-field)中分配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为了使扫描驱动部(未图示)在多个子域(sub-field)中的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的定位期间,部分地扫描多个扫描电极,而控制上述扫描驱动部。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时序控制部的工作特性示意图。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时序控制部,根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load)量,调整子域(sub-field)数量与子域(sub-field)中分配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与此同时,对多个扫描电极进行部分扫描。
若负载(load)量减少,则减少子域(sub-field)数量,并且增加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若负载(load)量增加,则增加子域(sub-field)数量,并且减少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例如,如图11中C,对一定的负载(load)量设定维持脉冲数量及分配在此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然后以此为基准,若负载(load)量减少,则向b,若再减少,则向a,减少使用的子域(sub-field)数量,同时增加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从而,显示的图像的最高亮度将更加亮。
又,以C为基准,若负载(load)量增加,则向d,若再增加,则向e,增加使用的子域(sub-field)数量,同时减少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从而,可以降低消耗的电量,提高显示图像的画质。
一方面,图11中图示了根据负载(load)量调整子域(sub-field)数量与子域(sub-field)中分配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的5个阶段,但,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根据负载(load)量调整子域(sub-field)数量与子域(sub-field)中分配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的阶段分为更多阶段或更少的阶段。又,可以将调整子域(sub-field)数量的阶段与调整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的阶段设为不同阶段。又,如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述,相对于负载(load)量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的关系可以不分阶段,形成线性增加,或减少的曲线。又,可以仅在负载(load)量减少时,减少子域(sub-field)数量或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或仅在负载(load)量增加时,增加子域(sub-field)数量或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
本发明实施例3中,对如上调整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weight),流动性地调整扫描期间,从而可以在受限的一帧(frame)期间内驱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即,本发明实施例1中,如图6至图8中的说明,用PLA方法,对多个扫描电极进行部分扫描,从而可以有效地缩短定位时间。对此的说明与本发明实施例1相同,在此略而不谈。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第1、2、3实施例驱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时,可以缩短定位时间,进行高速驱动,并且可以提高显示图像的画质。
如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关于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更动与修改,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含形成多个扫描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上述多个扫描电极的扫描驱动部;根据上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量调整子域数量,根据上述已调整的子域数量,为了使上述扫描驱动部在至少一个子域的定位期间,部分地扫描上述多个扫描电极,而控制上述扫描驱动部的时序控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序控制部,若上述负载量减少,则减少上述子域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序控制部,若上述负载量增加,则增加上述子域数量。
4.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含形成多个扫描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上述多个扫描电极的扫描驱动部;根据上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量调整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根据上述已调整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为了使上述扫描驱动部在多个子域中至少一个子域的定位期间,部分地扫描上述多个扫描电极,而控制上述扫描驱动部的时序控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序控制部,若上述负载量减少,则增加上述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序控制部,若上述负载量增加,则减少上述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序控制部,将上述多个扫描电极分为一定数量的扫描电极组,为了使上述扫描驱动部在至少一个子域的定位期间,部分地扫描上述扫描电极组,而控制上述扫描驱动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电极组的一定数量是两个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属于上述扫描电极组的扫描电极数量均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属于上述扫描电极组的扫描电极数量是2个或3个。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属于上述扫描电极组的扫描电极数量中至少有一个不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序控制部,为了使上述扫描驱动部在至少一个子域的定位期间,扫描奇数个扫描电极或偶数个扫描电极,而控制上述描驱动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序控制部,将上述多个扫描电极分为一定数量的扫描电极组,为了使上述扫描驱动部在至少一个子域的定位期间,扫描奇数个扫描电极组或偶数个扫描电极组,而控制上述描驱动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时序控制部,为了使上述扫描驱动部在上述子域中的奇数个子域的定位期间,扫描奇数个扫描电极或偶数个扫描电极;在上述多个子域中的偶数个子域的定位期间,扫描上述奇数个子域的定位期间扫描过的扫描电极之外的其它扫描电极,而控制上述扫描驱动部。
15.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含形成多个扫描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上述多个扫描电极的扫描驱动部;根据上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量调整子域数量及上述子域中分配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根据上述已调整的子域数量及上述子域中分配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为了使上述扫描驱动部在至少一个子域的定位期间,部分地扫描上述多个扫描电极,而控制上述扫描驱动部的时序控制部。
16.将一帧分为多个子域进行驱动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含根据上述一帧期间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量,调整子域数量的阶段及根据上述已调整的子域数量,在至少一个子域的定位期间,对整个扫描电极进行部分扫描的阶段。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上述负载量减少,则减少上述子域数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上述负载量增加,则增加上述子域数量。
19.本发明中,将一帧分为多个子域进行驱动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含根据上述一帧期间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量,调整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的阶段及根据上述已调整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在至少一个子域的定位期间,对整个扫描电极进行部分扫描的阶段。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上述负载量减少,则增加上述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上述负载量增加,则减少上述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
22.根据权利要求16或19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多个扫描电极分为一定数量的扫描电极组,在至少一个子域的定位期间,对上述扫描电极组,进行部分扫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电极组的一定数量是两个以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属于上述扫描电极组的扫描电极数量均相等。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属于上述扫描电极组的扫描电极数量是2个或3个。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属于上述扫描电极组的扫描电极数量中至少有一个不相同。
27.根据权利要求16或19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至少一个子域的定位期间,扫描奇数个扫描电极或偶数个扫描电极。
2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9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至少一个子域的定位期间,扫描奇数个扫描电极组或偶数个扫描电极组。
2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9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子域中的奇数个子域的定位期间,扫描奇数个扫描电极或偶数个扫描电极;在上述已定的子域中的偶数个子域的定位期间,扫描上述奇数个子域的定位期间扫描过的扫描电极之外的其它扫描电极。
30.将一帧分为多个子域进行驱动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含根据上述一帧期间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量,调整子域数量及上述子域中分配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的阶段;及根据上述已调整的子域数量及上述子域中分配的维持脉冲数量的加重值,在至少一个子域的定位期间,对整个扫描电极进行部分扫描的阶段。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的。本发明中,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含形成多个扫描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上述多个扫描电极的扫描驱动部;根据上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显示的图像信号的负载量调整子域数量,根据上述已调整的子域数量,为了使上述扫描驱动部在至少一个子域的定位期间,部分地扫描上述多个扫描电极,而控制上述扫描驱动部的时序控制部。
文档编号H01J17/49GK1975838SQ20061013944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7日
发明者刘知昇 申请人:乐金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