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3653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的排气孔结构以便当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被抽真空时能使气体顺畅地排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根据施加到放电单元的驱动电压的类型即根据放电类型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分为直流(DC)PDP和交流(AC)PDP。根据电极的设置可将PDP进一步分为对向放电(facing discharge)PDP和表面放电PDP。
常规的三电极表面放电型PDP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X电极和Y电极形成在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上,第一电介质层包埋X电极和Y电极,保护膜层形成在电介质层的表面上。寻址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的上表面上,寻址电极被第二电介质层包埋。条状障壁结构设置在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间,并且红、绿或蓝荧光体层形成在条状障壁结构的侧壁上。X和Y电极各自包括透明电极线和电连接到该透明电极线的总线电极。
为了驱动PDP,通过向寻址电极和Y电极施加电信号来选择出在其中产生放电以发光的放电单元。接着,电信号被交替施加到X电极和Y电极从而从被选择的放电单元中的荧光体层发出可见光。从而,产生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
现在描述制造常规三电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
在第一基板中,多个X电极和Y电极形成在第一基板上。包埋X电极和Y电极的第一电介质层印制在其上。保护膜层如MgO层沉积于第一电介质层的表面上。
在第二基板中,形成多个与X和Y电极相交叉的寻址电极。包埋寻址电极的第二电介质层印制于其上。条状障壁结构设置在第二电介质层的上表面上,并且将红、绿和蓝荧光体层涂覆在条状障壁结构的侧壁上。
在第一和第二基板被排列成彼此面对后,将例如玻璃料的密封元件沿着第一和第二基板的边缘表面涂敷,通过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退火而密封第一和第二基板。接着,为了去除存留在被密封的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空间中的湿气或杂质,采用排气设备执行气体排出过程来实现真空状态。
接着,含有作为主要成分的Xe的放电气体被填充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空间中,并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与排气设备分离。最后,通过将预定电压施加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而产生老化放电,并且安装驱动集成电路(Ic)以完成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造。
为了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排出气体,穿过第一和第二基板中一个基板的边缘形成排气孔。连接到排气孔的排气管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中一个基板的后表面上。
常规三电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有下面的缺点。
首先,由于在第一基板的内表面上不仅形成有X和Y电极而且还顺序形成有的前部电介质层和保护膜层,因此从常规的放电单元发出的光的透射率小于60%。因此,不能实现高效的平板显示装置。
第二,当常规面板长时间工作时,由于在放电朝荧光体层扩散时产生的电场使得放电气体的带电粒子的离子溅射到荧光体层上,从而出现永久性的潜像。
第三,放电从X和Y电极之间的放电间隙向外部扩散。在这时,放电沿着第一基板的平面扩散,从而使得放电单元的空间效率较低。
第四,当包含高浓度Xe气体(例如10vol%或更高)的放电气体被填充在放电单元中时,产生更多的等离子体。这些等离子体提高了原子的离子化和激发反应,从而产生更多的带电粒子和激发核素。因此,装置的亮度和放电效率高。然而,高浓度的Xe气体导致高的初始放电着火电压。本发明克服了常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这些和其他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排气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提高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排气能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通过将多个电极围绕放电单元布置而提高了PDP的放电单元的空间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气体排放的改进排放结构。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前部基板;与前部基板相面对的后部基板;和设置在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间并且具有排气孔的放电板,该排气孔提供了排气路径,用于在抽真空过程中排出来自密封放电空间的含有杂质气体的废气。
该放电板可以包括多个电介质壁,该多个电介质壁与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一起限定了多个放电单元;多个放电电极,该多个放电电极设置在电介质壁中并且围绕放电单元;多个形成在放电单元中的荧光体层;以及填充在放电单元中的放电气体。
该排气孔可以通过连接孔连接到排气管,该排气管安装在前部和后部基板之一的外表面上,该连接孔穿过前部和后部基板之一。
通过将前部和后部基板相连接而形成放电空间,该放电空间可限定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和沿着显示区域边缘的非显示区域,且排气孔形成在非显示区域。
排气孔的直径大于由电介质壁限定的各个放电单元的直径。
排气孔的直径大于排气管的直径。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制造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包括准备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并将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布置成彼此面对;在放电板中形成排气孔;将放电板布置在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间;通过沿着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的边缘表面涂覆密封元件而密封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间的空间;且通过形成在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一的外表面上的并且连接到排气孔的排气管而对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间的空间进行抽真空。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中图1是依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依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2的放电电极的透视图;图4是图2的整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分解透视图;以及图5是沿图4的I-I线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实施例。
图1是依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100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该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100包括面板组件110,该面板组件110具有称为第一面板的前部面板111和称为第二面板的后部面板112,该后部面板112与前部面板111相面对。通过沿着相互面对的前部面板111和后部面板112的内边缘来涂覆密封元件(例如玻璃料(fritglass)),从而将前部面板111和后部面板112之间的内部空间与外部密封隔开,这将在下面描述。
而且,排气管120用于在抽真空过程期间将含有杂质气体的废气从该面板组件110的放电空间中排出,该排气管120被安装在后部面板112的外边缘上。
底盘基座130设置在面板组件110的后面,且通过粘合元件140连接到面板组件110。粘合元件140包括附着到后部面板112的中央部的散热片141和附着到后部面板112的边缘的双面胶带142。散热片141能够散掉由面板组件110产生的热量。
驱动电路单元150安装在底盘基座130的后表面上。每个驱动电路单元150包括多个电路器件151,并且连接到柔性印刷电缆160上。
柔性印刷电缆160将面板组件110每个电极的端子电连接到驱动电路单元150的端子,以便在它们之间传递电信号。
过滤器组件170装配在面板组件110的前面以屏蔽在工作期间由面板组件110产生的电磁波或红外线,或阻止外部光的反射。
为了此目的,过滤器组件170包括防反射膜,该防反射膜附着到透明基板上并且防止由反射光引起的可视度降低;电磁波屏蔽层,该电磁波屏蔽层用于有效屏蔽在工作期间由面板组件110产生的电磁波;和选择性吸波膜,该选择性吸波膜用于屏蔽附近的红外线和氖光。可选择的,过滤器装置170可包括多个薄膜而不带透明基板,且能直接附着到前部面板111的前表面。
面板组件110、底盘基座130和过滤器装置170容纳在箱子180中。箱子180包括设置在过滤器装置170前面的前机壳181和设置在底盘基座130之后的后盖182。多个通风孔183形成在后盖182的上部和下部。
过滤器保持件190设置在过滤器装置170的背侧上。过滤器保持件190包括施压部191和固定部192,该施压部191将过滤器装置170压向前机壳181,成C形的固定部192朝着该组件的背面突出且连接到施压部191。固定部192包括多个连接孔193。
过滤器安装单元194装配在前机壳181的后表面上。过滤器安装单元194面对着该固定部192并且用螺丝将过滤器组件170固定到前机壳181。
图2是依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200的局部分解透视图,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200能够用于图1所示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100中。图3是图2中放电电极的透视图。
参照图2和图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200包括称为第一基板的前部基板201和称为第二基板的后部基板202,该后部基板202与前部基板201相面对。沿着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的边缘表面涂覆例如玻璃料的密封元件510(见图4),以便通过热熔来密封在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之间的内部空间。
与前部和后部基板201和202一起限定了多个放电单元的电介质壁203设置在前部和后部基板201和202之间。电介质壁203(见图2)由具有高介电性的材料制成。
电介质壁203包括沿X方向设置的第一电介质壁204和沿Y方向设置的第二电介质壁205。第二电介质壁205从一对第一电介质壁204的内侧以相对的方向延伸并且形成一个单元。第一电介质壁204和第二电介质壁205形成矩阵。
可选择的,电介质壁203可以具有如曲折结构、三角形结构和蜂巢结构等不同的结构。而且,由电介质壁203限定的放电单元的水平剖面可以是矩形、六边形、圆形或椭圆形,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由作为第一放电电极的X电极206和作为第二放电电极的Y电极207构成的维持放电电极对被包埋在电介质壁203中。X电极206和Y电极207沿着放电单元的周边设置。
X电极206比Y电极207相对更靠近前部基板201。Y电极207与X电极206分离并且比X电极206相对更靠近后部基板202。X电极206和Y电极207彼此电绝缘,且接收不同的电压。
寻址电极208(即第三放电电极)与在电介质壁203中的X电极206和Y电极207相交叉。寻址电极208设置在沿Y方向延伸的邻近放电单元之间,且包埋于电介质壁203内。
由如MgO的材料制成的保护膜层209沉积在电介质壁203的表面(每个放电单元的四个侧壁)上,并且由于前部基板201产生的离子与保护膜层209的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能发射二次电子。
尽管附图中没有描述,但是还可以在电介质壁203和后部基板202之间设置条状障壁结构。与电介质壁203不同,条状障壁结构由具有低介电性的材料制成。条状障壁结构在其与电介质壁203对应的区域中具有与电介质壁203基本相同的结构。该条状障壁结构包括与第一电介质壁204平行设置的第一条状障壁和与第二电介质壁205平行设置的第二条状障壁。
若只有电介质壁203设置在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之间,则放电单元被由一个层组成的壁来限定;若电介质壁203和条状障壁结构设置在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之间,则放电单元被由两个彼此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层组成的壁来限定。
依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200的类型以不同的方式设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200中的放电电极。换言之,表面放电、对向放电和混合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有不同的电极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电极具有包括X电极206和Y电极207以及寻址电极208的结构,X电极206和Y电极207分别是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并且产生一种显示维持放电,且寻址电极208与X电极206和Y电极207相交叉。可以将寻址电极208包埋在包埋X电极206和Y电极207的电介质壁203中,或者将其设置在后部基板202的表面上,但是依据本发明的寻址电极208不限于此。
例如Ne气体、Xe气体、Ne-Xe气体或Xe-Ne气体或它们的混合气体的放电气体填充在由前部基板201、后部基板202和电介质壁203限定的放电单元中。
而且,在各个放电单元中形成红、绿和蓝荧光体层210,它们在被放电气体产生的紫外线激发时发射可见光。荧光体层210可被覆盖在放电单元的任意区域中。但是,在该实施例中,荧光体层210以预定厚度形成在电介质壁203上和后部基板202的上表面上。
红、绿和蓝荧光体层210分别涂覆在放电单元中。红荧光体层由(Y,Gd)BO3:Eu+3制成,绿荧光体层由Zn2SiO4:Mn2+制成,蓝荧光体层由BaMgAl10O17:Eu+2制成。
布置在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之间的电介质壁203和包埋在电介质壁203中的X电极206、Y电极207和寻址电极208具有放电板400的形状。该放电板还包括用于排出废气的排气孔。放电孔的细节在图4和图5中示出。
图4是图2的整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200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沿图4的I-I线的剖面图。
参照图4和图5,等离子体显示面板200包括前部基板201、与前部基板201相面对的后部基板202、和设置在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之间的放电板400。
如上所述,放电板400包括与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一起限定多个放电单元的电介质壁203;沿着放电单元侧部设置在电介质壁203中的X电极206;与X电极206隔开预定距离并且以沿与X电极206相同方向延伸的Y电极207;与X电极206和Y电极207相交叉的寻址电极208;形成在电介质壁203的内表面上的保护膜层209;涂覆在四个电介质壁203上的荧光体层210;和填充在放电单元中的放电气体。
放电板400具有薄膜形状。即,放电板400形成为薄膜形状并且包括电介质壁203和包埋在电介质壁203中的电极206~208,该放电板400插在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之间。
在抽真空过程用于排出废气的排气孔401安装在放电板400的边缘上。
通过沿着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的边缘表面涂覆例如玻璃料的密封元件510,从而密封了在连接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时所形成的内部空间。
相连接的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包括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在显示区域DA中设置有多个放电单元,并且采用当电压施加到X电极206和Y电极207和寻址电极208时从荧光体层210发出的可见光来显示图像,在非显示区域NDA中,X电极206和Y电极207和寻址电极208电连接到外部端子。
放电板400设置在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的上方。具有预定直径的排气孔401形成在放电板400的非显示区域NDA中。排气孔401的直径D1比由电介质壁203限定的放电单元的直径D3大。
排气管520装配在后部基板202的外侧。排气管520通过穿过后部基板202形成的连接孔202a而连接到排气孔401。排气孔401的直径D1比排气管520的直径D2大。
现在描述制造等离子体显示面板200的方法。
制备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
放电板400设置在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之间。放电板400包括与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一起来限定多个放电单元的电介质壁203,以及包埋在电介质壁203中的放电电极206~208。放电板400进一步包括形成在电介质壁203的上的保护膜层209以及荧光体层210。可选择的,保护膜层209和荧光体层210可在电介质壁203设置在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之一上时形成。
放电板400具有在相连的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的非显示区域NDA中的排气孔401。排气孔401的直径D1比由电介质壁203限定的放电单元的直径D3大,且比在抽真空过程中安装的排气管520的直径D2大。
接着,沿着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的内表面涂覆例如玻璃料的密封元件,然后,将放电板400设置在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之间。在将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连接之后,它们之间的空间被密封。
接着,将排气管520装配在后部基板202的外表面以连接到排气孔401,从而能够将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之间的空间抽真空。
当对该空间抽真空时,前部基板201的区域A上的空间的真空度不同于安装了排气管520的后部基板202的区域B上的空间的真空度。为了降低区域A和区域B的真空度之间的差别,可提高废气的温度。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真空饱和所需的时间增加,从而增加了整个抽真空的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放电板400包括排气孔401,该排气孔401的直径D1大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200的非显示区域NDA中放电单元的直径D3,排气孔401通过穿过后部基板202形成的连接孔202a而连接到排气管520。
在现有技术中,对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间的空间进行抽真空是按从排气管开始、到安装排气管的后部基板的内部区域、再到与后部基板相对的前部基板的内部区域的顺序来实现的。然而,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排气孔401的存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200的前部基板201的内部区域A和后部基板202的内部区域B通过排气管520而同时被抽真空。因此,等离子体显示面板200的前部基板201的内部区域A和后部基板202的内部区域B被保持在基本相同的真空状态。
在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间的空间被抽真空之后,将放电气体填充在放电单元中,并且放电气体被老化。在抽真空过程中,利用排气孔401通过排气管520可排出存留在前部基板201和后部基板202的拐角处中的含有空气或杂质气体的废气。在完成抽真空过程之后,采用端封工艺(tip-off process)来密封排气管520的端部。
依据该实施例的制造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制成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形成在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间的排气孔比由电介质壁限定的放电单元具有更大的直径。因此,当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间的空间被抽真空时,前部基板的内部区域和后部基板的内部区域保持在基本相同的真空状态。
排气孔形成在放电板中,能通过排气孔对放电单元顺利地抽真空。
放电板以薄膜片的形式设置在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间,从而简化了制造工艺。
当本发明已经参照它的示例性实施例被详细说明和描述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情况下,可在形式和细节上对本发明做不同的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前部基板;与前部基板相面对的后部基板;和放电板,该放电板设置在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间并且具有一个或多个排气孔,该排气孔提供了用于在抽真空过程中排出来自密封放电空间的气体的排气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放电板包括多个电介质壁,该多个电介质壁与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一起限定了多个放电单元;多个放电电极,该多个放电电极设置在电介质壁中并且围绕放电单元;多个形成在放电单元中的荧光体层;和处于放电单元中的放电气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放电电极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放电电极;多个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放电电极,其中,维持放电电压交替施加到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和多个与第一放电电极和第二放电电极相交叉的第三放电电极,其中,寻址电压交替施加到第二和第三放电电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放电电极比第二放电电极相对更靠近所述前部基板,并且所述第二放电电极比第一放电电极相对更靠近所述后部基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还包括条状障壁结构,该条状障壁结构与放电板和后部基板之间的电介质壁一起限定了所述放电单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用保护膜层覆盖电介质壁。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放电板是薄膜片。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排气孔通过连接孔连接到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安装在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中至少一个基板的外表面上,所述连接孔穿过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中至少一个基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通过将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连接而形成放电空间,该放电空间限定了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和沿着显示区域边缘的非显示区域,且所述排气孔形成在该非显示区域。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排气孔的直径大于由电介质壁限定的各个放电单元的直径。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排气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气管的直径。
12.一种制造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包括制备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并且将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布置成彼此相面对;在放电板中形成排气孔;将放电板布置在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间;通过沿着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的边缘表面涂覆密封元件而密封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间的空间;以及通过形成在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一的外表面上的并与排气孔相连的排气管而对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间的空间进行抽真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放电板包括电介质壁和多个放电电极,所述电介质壁与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一起限定了放电单元,所述多个放电电极包埋在电介质壁中,并且所述放电板具有排气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排气孔包括在非显示区域中形成排气孔,所述非显示区域沿着面板的显示区域的边缘形成;并且,在非显示区域中,放电电极被电连接到外部端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排气孔的直径大于由电介质壁限定的放电单元的直径。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排气孔的直径大于排气管的直径。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制造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包括准备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以及将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布置成彼此相面对;在放电板中形成排气孔;将放电板布置在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间;通过沿着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的边缘表面涂覆密封元件而密封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间的空间;且通过形成在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一的外表面上的并与排气孔相连的排气管而对前部基板和后部基板之间的空间进行抽真空。形成在基板之间的排气孔的直径大于由电介质壁限定的放电单元的直径。因此,前部基板的内部区域和后部基板的内部区域受到基本相同的力。
文档编号H01J17/02GK1921061SQ20061014192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7日
发明者权宰翊, 李源周, 安浩荣, 姜景斗, 朴洙昊, 禹锡均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