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519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因具有低辐射性、体积小和耗电低等特点, 且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和创新,而被广泛应用在移动电话、个 人数字助理、笔记本电脑和电视等领域。然而,由于液晶显示 面板本身不具发光特性,所以通常需要配合 一 背光光源才能达 到显示效果。
随着液晶显示装置尺寸的增大,其对背光模组亮度的要求 越来越高。因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将多个光源平行间隔排列,从 而获得较高的亮度,所以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直下式背光模组通常采用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或热阴极荧光灯管(Hot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HCFL) 作为光源。其中,热阴极荧光灯管因其具有亮度高、耗电低和 发热小等特点,而在直下式背光模组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请参阅图l,是一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 背光模组l是一直下式背光模组,其包括一扩散片ll、多支灯管 12、多个第一灯管固定座13、多个第二灯管固定座14和一框架 15。
该框架1 5包括 一 底4反1 5 1和首尾相4妄的四侧壁1 52 。 该四侧 壁152垂直该底板152。该底板151与该四侧壁152围成一 具有一 开口的收容空间(未标示)。该第 一灯管固定座13和该第二灯管固 定座14分别成行设置在该底板151 , 且分别邻近相对的两侧壁152。每一第一灯管固定座13对应一第二灯管固定座14而共同夹 持一灯管12。该扩散片ll设置在收容空间的开口处。
请参阅图2,是图l所示第一灯管固定座13的立体放大示意 图。该第一灯管固定座13包括一收容孔131。该第二灯管固定座 14与该第 一灯管固定座13具有相同的结构。每一第一灯管固定 座13的收容孔131与相对应的第二灯管固定座14的收容孔131开 口相对。
请参阅图3,是图l所示灯管12的立体放大示意图。该灯管 12包括 一 管体121 、两圆柱形阳极电极122 、 两圆柱形阴极电极 123和i殳置在该管体内的两灯丝(图未示)。该管体121的两端分别 与其中一第一灯管固定座13的收容孔131和一第二灯管固定座 14的收容孔13 1相对应。该两阳极电极122分别设置在该管体121 的两端。该两阴极电极123也分别设置在该管体121两端。位于 该管体121 —端的阳才及电极122和阴极电才及123通过一灯丝电连 接,且通过分别焊接在其上的两导线连124接至 一外部电源(图未示)。
组装该背光模组l时,首先,将该多个第 一灯管固定座13和 该多个第二灯管固定座14分别固定在该底板151;然后,将该管 体121的一端插入与之对应的第一灯管固定座13的收容孔131; 接着将该管体121的另一端也插入与之对应的第二灯管固定座 14的收容孔131。由此,该灯管12通过该两收容孔131收容固定; 最后,将该扩散片ll设置在该框架15的收容空间开口处。
然而,该背光模组1中,该阳极电极122和该阴极电极123采 用焊接导线的方式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其容易发生焊点松动, 结果使该灯管12断路,从而使该背光模组l可靠性较低。另外, 该灯管12是通过该两收容孔131固定,当该背光模组l发生振动 时,该灯管12所受到的冲击应力较集中容易导致灯管12破裂。 当该背光模组l振动时,由于灯管12本身重量的不对称性,灯管 12将受到 一扭力作用使该灯管12发生转动,使得该阳极电极122 或该阴极电极123与导线124断路,或在该灯管12同端的阳极电
5极122和阴极电极123之间短路,这也会降低该背光模组l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背光模组可靠性低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 种可靠性高的背光模组。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具有底板的框架、至少一灯管和 多个灯管接头。该灯管接头设置在该框架的底板。每 一 灯管接 头包括 一 基座和两弹片。该基座包括 一 隔板。该两弹片设置在 该隔板的两侧。该灯管包括至少两电极,其分别与该两弹片电 连接。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框架、至少一灯管和多个灯管接 头。该框架包括 一 底板。该灯管接头设置在该底板。每 一 灯管 接头包括 一 基座和两弹片。该基座包括 一 隔板,其设置在该两 弹片之间。该灯管包括至少两电极,其通过该两弹片和该隔板固定。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 一 液晶显示面4反和相邻该液晶 显示面板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 一 具有底板的框架、至 少 一 灯管和多个灯管接头。该灯管接头设置在该框架的底板。 每一灯管接头包括一基座和两弹片。该基座包括一隔板。该两 弹片设置该隔板的两侧。该灯管包括至少两电极,其分别与该 两弹片电连接。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 一 液晶显示面板和相邻该液晶 显示面板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 一 框架、至少 一 灯管和 多个灯管接头。该框架包括 一 底板。该灯管接头设置在该底板。 每 一 灯管接头包括 一 基座和两弹片。该基座包括 一 隔板,其设 置该两弹片之间。该灯管包括至少两电极,其通过该两弹片和 该隔板固定。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通过该灯管接头的两弹片与该灯管的两电极电连接,可避免因焊点 松动而引起的断路现象,提高该背光模组的可靠性。另外,该 灯管接头通过该两弹片弹性固定,可对背光模组振动时灯管所 受的冲击应力起缓沖作用,因而避免灯管在振动中破裂。该灯 管接头的隔板可防止灯管因受扭力而发生的转动,使灯管不容 易产生短路或断路,从而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可靠性。


图l是一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第一灯管固定座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灯管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 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第一灯管接头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灯管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背光模组的灯管与第 一 灯管接头的接合过程 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 一 灯管接头的立 体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三实施方式的框架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 一 较佳实施方式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4,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 一 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 意图。该背光模组2是一直下式背光模组,其包括一扩散片21、 多支灯管22、 一框架23、多个第 一灯管接头24和多个第二灯管 接头25。
该框架23包括 一 底+反23 1和首尾相接的四侧壁232 。该四侧 壁232与该底板23 1垂直相接。该底板23 1和该四侧壁232共同围成 一 具有 一 开口的收容空间(未标示)。该第 一 灯管接头24和该第 二灯管接头25分别设置在该底板23 1 ,且分别邻近相对的两側壁 232。每一第一灯管接头24与一第二灯管接头25共同夹持并电连 接一灯管22。该扩散片2H殳置在该收容空间的开口处。
请参阅图5,是图4所示第一灯管接头24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该第 一灯管接头24包括一 绝缘基座241和两导电弹片242。该两 导电弹片242镶嵌在该绝缘基座241。
该导电弹片242包4舌一接触突起243和两固定翼板244。该两 固定翼板244通过该接触突起243连接,使得该两固定翼板244对 称设置在该接触突起243的两侧。
该绝缘基座241包括 一 基底245 、 一绝缘隔板246和两延伸臂 250 。该绝缘隔板246和该两延伸臂250均自该基底245朝背离该 底板23 1 —侧延伸形成。该绝缘隔板246位于该两延伸臂250之 间。该两延伸臂250与该绝缘隔板246间分别形成 一 收容槽249 。
该两延伸臂250均包括一滑槽247。该滑槽247分别设置在该 两延伸臂250相对的内表面。该滑槽247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该底 板231。该滑槽247包括一 收容部(未标示)和两固定部248。该两 固定部248位于该收容部相对两侧。该两固定部248分别与该两 固定翼板244相对应。该导电弹片242通过该两固定翼板244镶嵌 在该两固定部248而固定在该延伸臂250。
该第二灯管接头25具有与该第 一灯管接头24相同的结构并 与该第 一 灯管接头24分别对应。
请参阅图6,是图4所示灯管22的立体放大示意图。该灯管 22是一热阴极荧光灯管,其包括一管体221、位于该管体221内 的两灯丝(图未示)、两阳极电极222和两阴极电极223 。该两阳极 电极222和该两阴极电极223均为半圆柱体结构,并分别设置在 该管体221的两端。位于该管体221 —端的阳极电极222和阴才及电 极223通过该灯丝电连接。该阳极电极222和该阴极电极223均包 括 一 底面226 、 一侧弧面225和 一 侧平面227 。该底面226背离该 管体22 1 。该侧平面227和该侧弧面225与该底面226相邻并首尾相连接。该阳极电极222的侧平面227与该阴极电极223的侧平面 227相对设置,并形成 一 位于该阳极电极222与该阴极电极223之 间的隔离槽228 。该隔离槽228与该绝缘隔板246相对应 该侧弧 面225与该接触突起243相对应。
请一并参阅图7,是图4所示背光模组2的灯管22与第一灯管 接头24的接合过程示意图。组装该背光模组2时,首先采用螺钉 锁固或直接粘合的方式将该多个第 一 灯管接头24和该多个第二 灯管接头25固定在该底板23 1 ,再将该灯管22—端的隔离槽228 对准该第 一 灯管接头24的绝缘隔板246 ,并将该端的阳极电极 222和阴极电极223沿该绝缘隔板246压入该灯管接头24的两收 容槽249 。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将灯管22另 一 端的阳才及电才及222 和阴极电极223压入该第二灯管接头25的两收容槽249 。最后将 该扩散片21置于该收容空间的开口处。至此,完成该背光模组2 的组装。
该背光模组2完成组装后,该阳极电极222和该阴极电极223 通过该两导电弹片242和该绝缘隔板246固定在该第 一 灯管接头 24或第二灯管接头25 。该接触突起243抵于该侧弧面225 。该接 触突起243与该侧弧面225的接触点(未标示)至该底板23 1内表面 的距离定义为第 一 距离Ll 。该側弧面225的圆心(未标示)与该底 板231内表面的距离定义为第二距离L2,其中,该第一距离L1大 于该第二距离L2。因此,该两导电弹片242对该阳4及电才及222和 该阴极电极223施加 一 朝向该基底245的合力,避免该阳极电极 222和该阴极电极223滑出该第 一 灯管接头24,以固定该灯管22。 该侧弧面225与该接触突起243相互抵接,从而电连接。该阳极 电极222和该阴极电极223通过该两导电弹片242与 一 夕卜部电源 电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背光模组2通过该两导电弹片 242和该绝纟彖隔板246夹持固定该阳极电极222和该阴极电极 223 ,并通过该两导电弹片242导通该阳极电极222和该阴极电极 223,因而无须通过焊接的方式使其电连接,从而使该背光模组2的组装简便,且不容易发生焊点松动,提高该背光模组2的可 靠性。另外,该灯管22通过该两弹片242弹性固定,可对该背光 模组2振动时该灯管22所受的冲击应力起緩冲作用,因而避免该 灯管22在振动中破裂。该灯管接头24的绝缘隔板246可防止该灯 管22因受扭力而发生转动,使该灯管22不容易产生短路或断路, 从而进 一 步提高背光模组2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8,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灯管接 头的立体放大示意图。该背光模组3与该背光模组2基本相同, 其主要区别在在第一灯管接头34的两延伸臂350各包括一第一 卡勾343。该第 一灯管接头34进一步包括一压盖35。该压盖35设 置在该两收容槽349的开口处。该压盖35包括一盖基351、 一緩 沖材352和两第二卡勾353,该第二卡勾353设置该盖基351的两 端并与该第一卡勾343相对应。该緩沖材352设置在该盖基351邻 近该收容槽3 4 9并对应该收容槽3 4 9的表面。组装时,将该灯管(图 未示)的阳才及电极(图未示)和阴极电极(图未示)压入该收容槽349 后,该压盖35通过该第二卡勾353与该第 一卡勾343卡合而固定 在该基座341上,该緩冲材352抵在该灯管的阳极电极和阴极电 极,以进 一 步固定该灯管。该第二灯管接头具有相同的结构。
请参阅图9,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三实施方式的框架立体示 意图。该背光模组4与该背光模组2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 多个第 一灯管接头44的绝缘基座441和多个第二灯管接头45的 绝缘基座441分别与框架43相对的两侧壁432—体成形,从而节 省独立灯管接头的使用,以使该背光模组4的成本降低。同时, 该背光模组4的组装组件减少,从而其组装更方便。
请参阅图10 ,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 一 较佳实施方式的侧 面示意图。该液晶显示装置5包括 一 液晶显示面板6和 一 与该液 晶显示面板6相邻的背光模组2。采用该背光模组2的液晶显示装 置5的可靠性高。该背光模组2还可替代为前述背光模组3或背光 模组4。
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如该阳极电极222和该阴极电极223还可以是圓柱体结构或菱柱体结构;该灯 管22的管体221 —端还可以包括更多电极;该灯管22还可以是冷 阴极荧光灯管,其位于管体221同 一 端的阳极电极222和阴才及电 极223部分电连接,该隔离槽228仍位在该两电极之间,从而该 两电纟及实质上形成 一 电才及。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具有底板的框架、至少一灯管和多个灯管接头,该灯管包括至少两电极,该灯管接头设置在该框架的底板,每一灯管接头包括一基座和两弹片,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一隔板,该两弹片设置在该隔板的两侧,该两电极分别与该两弹片电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进一步包 括两延伸臂,该隔板设置在该两延伸臂之间,该两弹片分别对应设 置在该两延伸臂相对的内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延伸臂包括一 滑槽,该导电弹片镶嵌在该滑槽。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灯管接头的延 伸臂与隔板形成一收容槽,该灯管接头进一步包括一压盖,该压盖 设置在该收容槽开口处。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压盖包括一盖 基和一緩沖材,该緩冲材设置在该盖基朝向该灯管接头基座的表面。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压盖进一步包 括一设置在该盖基的卡勾,该压盖通过该卡勾固定在该基座。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框架进一步包 括相对设置的两侧壁,该基座与该两侧壁是一体结构。
8. —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框架、至少一灯管和多个灯管接头, 该框架包括一底板,该灯管包括至少两电极,该灯管接头设置在该 底板,每一灯管接头包括一基座和两弹片,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 4舌 一 隔^反,其i殳置在该两弹片之间,该两电才及通过该两弹片和该隔 板固定。
9.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 一 液晶显示面板和相邻该液晶显 示面板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一具有底板的框架、至少一灯 管和多个灯管接头,该灯管包括至少两电极,该灯管接头设置在该 框架的底板,每一灯管接头包括一基座和两弹片,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一隔^反,该两弹片i殳置该隔板的两侧,该两电才及分别与该 两弹片电连接。
10. —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 液晶显示面斧反和相邻该液晶显 示面板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一框架、至少一灯管和多个灯 管接头,该框架包括一底板,该灯管包括至少两电极,该灯管接头 设置在该底板,每一灯管接头包括一基座和两弹片,其特征在于 该基座包括一隔板,其设置该两弹片之间,该两电极通过该两弹片 和该隔^反固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一具底板的框架、至少一灯管和多个灯管接头。该灯管接头设置在该框架底板。每一灯管接头包括一基座和两弹片。该基座包括一隔板。该两弹片设置在该隔板的两侧。该灯管包括至少两电极,其分别与该两弹片电连接。本发明背光模组可防止该灯管因该背光模组振动而破裂或短路。
文档编号F21Y103/00GK101526690SQ20081006578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7日
发明者张永宜, 黄美芳 申请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