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367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所采用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面板中的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因而,为达到显示效果,需给液 晶显示器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如背光模组。现有的背光系统主要包括光源及导光板,该导光板的作用在于引导光源所发出的 光线的传输方向,进而提高液晶显示器面板的辉度与均勻性。然而,随着液晶显示器面板在 大尺寸资讯设备应用的日益广泛,相应需提供大尺寸的背光模组与之匹配。但是,导光板主 要是通过射出成型制成,导光板的尺寸愈大,其射出成型愈为困难,而且开发大尺寸射出成 型的设备需要较高成本,而另一方面,导光板的尺寸的增加往往会导致应力分配不均而发 生弯曲变形,严重影响出光的均勻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出光均勻且成本较低的导光板及采用该导光板的背光 模组。一种导光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该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 形块分别包括一入射面、由入射面的相对两侧分别延伸的一出射面及一反射面,该第二楔 形块的反射面与出射面相交,该第一楔形块还包括一连接于第一楔形块的反射面与出射面 之间的结合面,该结合面相对于第一楔形块的出射面倾斜且与第二楔形块的反射面相连 接。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一光源及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楔形块与 第二楔形块,该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分别包括一入射面、由入射面的相对两侧分别延 伸的一出射面及一反射面,该第二楔形块的反射面与出射面相交,该第一楔形块还包括一 连接于第一楔形块的反射面与出射面之间的结合面,该结合面相对于第一楔形块的出射面 倾斜且与第二楔形块的反射面相连接,该光源与导光板的第一楔形块及第二楔形块的入射 面相对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背光模组的导光板通过多个较小尺寸的楔形块结合而 成,设计与成型比较容易,成本较低,另外,由于楔形块的尺寸较小,其应力分布均勻从而避 免发生弯曲变形,增强了导光的均勻性。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的其中一导光板的分解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导光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该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 块分别包括一入射面、由入射面的相对两侧分别延伸的一出射面及一反射面,该第二楔形 块的反射面与出射面相交,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楔形块还包括一形成于第一楔形块的反射 面与出射面之间的结合面,该结合面相对于第一楔形块的出射面倾斜且与第二楔形块的反 射面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楔形块的出射面与第二楔形块的 出射面共面,该结合面与第二楔形块的反射面相重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面与第一楔形块的出射面之间形 成一钝角,该结合面与第一楔形块的反射面之间形成一锐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对应第一楔形块的结合面的位 置处的厚度不大于0.3毫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面与第二楔形块的反射面通过热 滚压或激光加热连接为一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第一楔形 块及第二楔形块,相邻的两第一楔形块连接为一体,相邻的两第二楔形块连接为一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第一楔形块中,其中之一设有一凸 块,其中之另一向外凸设两卡块,两卡块之间形成一卡槽收容凸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第二楔形块中,其中之一设有一凸 块,其中之另一向外凸设两卡块,两卡块之间形成一卡槽收容凸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的出射面上均 设有呈阵列排布的网点或V形沟槽,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的反射面上均设有反射膜。
10.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一光源及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为权利要求1至9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该光源与导光板的第一楔形块及第二楔形块的入射面相对设 置。
全文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一光源及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该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分别包括一入射面、由入射面的相对两侧分别延伸的一出射面及一反射面,该第二楔形块的反射面与出射面相交,该第一楔形块还包括一形成于第一楔形块的反射面与出射面之间的结合面,该结合面相对于第一楔形块的出射面倾斜且与第二楔形块的反射面相连接,该光源与第一楔形块及第二楔形块的入射面相对设置,由于导光板通过多个较小尺寸的楔形块结合而成,设计与成型比较容易,成本较低,另外,由于楔形块的尺寸较小,其应力分布均匀从而可避免发生弯曲变形,增强了导光的均匀性。
文档编号F21V13/00GK102095168SQ20091031132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
发明者张仁淙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