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巢型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863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巢型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由若干散热片构成的巢型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照明产品的飞速发展,灯具的设计越来越精细,特别是LED节能灯,其已经成 为灯具发张的趋势。但是,这种灯具存在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发热量大,为了确保灯具的芯片 可以正常工作,必须确保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发散出去,以便芯片过热对其造成 损坏。为了防止灯具过热,需要及时散热,通常是将灯具与一高导热系数散热板结合,通 过散热板将灯具内部产生的热量以热传导的方式引出到散热板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 率,有些散热板上会另外安装散热器,或者直接由散热板一体成型形成散热器。通常的散热 器是形成较多的散热面,增加散热面积。但是目前的散热器多是一体成型,例如通过挤压成 型、或者切割方式形成,其不仅造型无法改变,并且其造型也受加工工艺的限制,无法制作 薄片散热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在于提供一种巢型散热器,通过散热片之间的相 互扣合组合形成一个巢状的散热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巢型散热器包括构成 散热器主体架构的多数个散热片、用于固定散热器主体架构的卡环以及用于连接需散热产 品的连接件,该散热器主体架构由多数个散热片相互扣合形成,该散热片的一侧上下两端 分别成型有上扣位和下扣位,两相邻散热片之间通过成型的上扣位和下扣位相互扣合连接 形成散热器主体架构。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散热器上扣位和下扣位为散热片通过冲压
一体成型。上述的所述的散热片左右侧边分别为直边和弧边,其中上扣位和下扣位位于直边 一侧的上下两端。所述的散热片的弧边向下延伸形成一延长端,该延长端超越下扣位所在的靠近直 边的直边下端,并且在直边下端与延长端之间形成有一空隙槽。所述的连接件呈盘状,沿其外缘形成有一延伸边缘;该连接件置于散热片直边下 端上,并且其延伸边缘插入所述的空隙槽内。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散热片延长端下端成型有一与卡环配合的 连接卡槽,卡环上形成有与每个散热片上连接卡槽对应的缺口,通过卡环与每个散热片之 间的卡嵌连接稳固个散热器的主体架构。所述的上扣位包括上扣孔和上扣舌,其中上扣舌自上向下弯折;所述的下扣位 包括下扣孔和下扣舌,其中下扣舌自下向上弯折。
3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于上扣位下方旁侧设置有限位片。所述的散热片上还设置有内连接片,并且该内连接片位于上扣位和下扣位之间。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散热片的弧边沿上扣位、下扣位的冲压方向 形成有一折边,该折边上开设有散热孔。本发明采用的薄片铝合金材料冲压形成,其可以减少材料的用量,节约成本。使用 时,将若干个散热片同向排列,通过其上设置的上、下扣位可以将散热片依次扣合连接,然 后可以将首位散热片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环状的巢型散热器,最后,将连接件插 入巢型散热器内,并通过卡环将整个散热器进行收紧、稳固。本巢型散热器由于采用薄片材 料构成,其散热面足够大,并且散热片之间以及散热片上都形成有间隙和孔槽,这样有利于 气流的流动,增加散热速度。另外,本发明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数量的散热片组合,形成形 状、大小不同的散热器,以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


图1是本发明中散热片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中散热片的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中散热片的右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见图1-3所示,本发明中散热片1为铝合金材料的薄片,其上设置有扣位、限位片、 连接片、孔槽等结构,这些结构都是通过散热片1冲压形成,并且冲压的方向均相同,即散 热片1的一面为平面,另一面通过冲压形成有上述的扣位、限位片、连接片、孔槽等结构。具体而言,散热片1左右侧边分别为直边14和弧边15。其中,直边14 一侧的上下 两端分别成型有上扣位4和下扣位5,弧边15向下延伸形成一延长端12,该延长端12超越 下扣位5所在的靠近直边14的直边下端11,并且在直边下端11与延长端12之间形成有一 空隙槽6。所述的上扣位4包括上扣孔41和上扣舌42,其中上扣舌42自上向下弯折。其 成型过程为,首先在散热片1上端冲压形成上扣孔41,然后将该上扣孔41所在部位形成一 次弯折形成与散热片1平面垂直的端面,其中上扣孔41就位于该垂直端面上。然后再将垂 直端面的末端再次弯折成型与散热片1平面平行或者近似平行的边缘,该边缘就为上扣舌 42。所述的下扣位5包括下扣孔51和下扣舌52,其中下扣舌52自下向上弯折。其 成型过程与上扣位4相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当两个散热片1同向排列时,其中一个散热片1的上扣舌42、下扣舌52就可以扣 入另一散热片1上的上扣孔41、下扣孔51内,形成连接。当数量较多的散热片1依次连接 就可以形成一个封闭体,即形成本发明所述的巢型散热器。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数量的散 热片组合,形成形状、大小不同的散热器,以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为了提高散热片1之间的精准扣合,本发明的散热片1采用了如下结构1、于上扣位4下方旁侧设置有限位片8,两相邻散热片1之间的限位片8相互作用,防止产品偏移,可以使整个产品结构更加紧凑。2、于散热片1上还设置有内连接片5,并且该内连接片位于上扣位4和下扣位5之 间。3、于延长端12的下端成型有一连接卡槽7。待组合成散热器后,可通过卡环2将 所有的散热片1上卡槽7卡扣住,这样就可以保持组合后巢型散热器10主体架构的稳固。另外,为了提高散热效率,增加气流通道,所述的15沿上扣位4、下扣位5的冲压方 向形成有一折边151,该折边151上开设有散热孔152。见图4,本发明中巢型散热器10包括构成散热器10主体架构的若干散热片1、用 于固定散热器主体架构的卡环2以及用于连接需散热产品的连接件3。所述的连接件3呈圆盘状,沿其外缘形成有一延伸边缘31 ;该连接件3置于散热 片1直边下端11上,并且其延伸边缘31插入所述的空隙槽6内。当巢型散热器主体架构 形成后,所有散热片1直边下端11就形成一个平台,连接件3就上位于该平台上。连接件3上还开设有若干的连接孔,以用于安装灯具。卡环2呈圆形,其上形成有与每个散热片1上连接卡槽7对应的缺口 21,通过卡环 2与每个散热片1之间的卡嵌连接稳固个散热器10的主体架构。本巢型散热器在自然状态下能很好产生散热效果。当有热源产生时,由于冷热空 气能产生对流,巢型散热器可提供对流空间,提高散热效率。当然,以上所述仅仅为本发明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 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申请 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巢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10)包括构成散热器(10)主体架构的多数个散热片(1)、用于固定散热器主体架构的卡环(2)以及用于连接需散热产品的连接件(3),该散热器(10)主体架构由多数个散热片(1)相互扣合形成,该散热片(1)的一侧上下两端分别成型有上扣位(4)和下扣位(5),两相邻散热片(1)之间通过成型的上扣位(4)和下扣位(5)相互扣合连接形成散热器(10)主体架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巢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10)上扣位(4)和下扣位(5)为散热片(1)通过冲压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巢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1)左右侧边 分别为直边(14)和弧边(15),其中上扣位(4)和下扣位(5)位于直边(14) 一侧的上下两 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巢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1)的弧边 (15)向下延伸形成一延长端(12),该延长端(12)超越下扣位(5)所在的靠近直边(14)的 直边下端(11),并且在直边下端(11)与延长端(12)之间形成有一空隙槽(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巢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3)呈盘状,沿 其外缘形成有一延伸边缘(31);该连接件(3)置于散热片(1)直边下端(11)上,并且其延 伸边缘(31)插入所述的空隙槽(6)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巢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 (1)延长端(12)下端成型有一与卡环(2)配合的连接卡槽(7),卡环(2)上形成有与每个 散热片(1)上连接卡槽(7)对应的缺口(21),通过卡环(2)与每个散热片(1)之间的卡嵌 连接稳固个散热器(10)的主体架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巢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扣位(4)包括上 扣孔(41)和上扣舌(42),其中上扣舌(42)自上向下弯折;所述的下扣位(5)包括下扣孔 (51)和下扣舌(52),其中下扣舌(52)自下向上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巢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于上扣位(4)下方旁侧设置 有限位片(S)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巢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1)上还设置 有内连接片(5),并且该内连接片位于上扣位(4)和下扣位(5)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巢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 (1)的弧边(15)沿上扣位(4)、下扣位(5)的冲压方向形成有一折边(151),该折边(151) 上开设有散热孔(15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由若干散热片构成的巢型散热器。该巢型散热器包括构成散热器主体架构的多数个散热片、用于固定散热器主体架构的卡环以及用于连接需散热产品的连接件,该散热器主体架构由多数个散热片相互扣合形成,该散热片的一侧上下两端分别成型有上扣位和下扣位,两相邻散热片之间通过成型的上扣位和下扣位相互扣合连接形成散热器主体架构。本发明采用的薄片铝合金材料冲压形成,其可以减少材料的用量,节约成本。本巢型散热器由于采用薄片材料构成,其散热面足够大,并且散热片之间以及散热片上都形成有间隙和孔槽,这样有利于气流的流动,增加散热速度。
文档编号F21V17/10GK101975385SQ20101053883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9日
发明者李启尚, 江寨然, 陈湘智 申请人:东莞市长安上名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