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365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装置,更特别地,涉及向阳极电极施加电势的结构。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 2008-159449讨论了一种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包括设置在阳极电极周围以向该阳极电极施加电势的电极(共用电极)。该阳极电极由覆盖多个荧光体层的多个金属背形成。金属背通过电阻材料相互连接,并且,电阻材料的高电阻抑制放电期间的放电电流。共用电极包含以间隔布置的多个电极膜和用于连接所述多个电极膜的环形电阻膜。因此,当在共用电极的任何部分中发生放电时,可以抑制放电电流。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 2008-159449中描述的共用电极在所有的部分中具有几乎相似的结构,并且,在共用电极的所有部分中,电阻值几乎相等并且相对较高。在这种共用电极中,共用电极中的电压降是大的,并且,向阳极电极施加的电势对于阳极电极的不同部分大大地改变。该现象导致图像显示装置的各部分之间的亮度(luminance)的差异(亮度不均勻性)。为了防止放电,共用电极可具有一定水平的电阻值。这对于共用电极的电阻值的减小施加限制。当发生放电时,对图像显示装置的影响水平取决于装置的哪个部件受放电影响。特别是当诸如电子发射源或者其驱动电路之类的功能上重要的部件受到放电影响时,对图像显示装置的影响是大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一种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可抑制图像显示装置的各部分之间的亮度差异,同时减小放电对电子发射源或者其驱动电路的影响。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电阻(电阻值Rl)相对较低的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与阳极电极连接。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处的电压降是小的,由此,阳极电极的各部分之间的电势变动被抑制。用于连接第一电势限定部件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的电阻部件的电阻值R2被设为比阳极电极的平均电阻值R3低,由此,不与电源端子连接的电势限定部件之一处的电压降被抑制。因此,图像显示装置的各部分之间的亮度差异被抑制。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与当电子发射源被顺序地驱动时被驱动的扫描线平行地被设置。该扫描线可接收大的电流以同时驱动许多电子发射源。因此,即使当在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与扫描线之间发生放电时,放电对电子发射源和驱动电路的影响也可被限制到最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后板,包含电子发射源和扫描线;和面板,包含发光部件、矩形阳极电极和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被配置为向阳极电极供给电势。该面板包含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以及电阻部件,所述电阻部件被配置为互连第一电势限定部件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满足Rl < R2 < R3的关系R1是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的每基准长度的平均电阻值中的较大的一个,R2是电阻部件的每基准长度的平均电阻值,并且,R3是阳极电极的沿与电阻部件的纵向平行的方向的每基准长度的平均电阻值。
参照附图阅读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清晰。


被包含于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特征和方面,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面板的示意性平面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后板的像素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间隔件的示意性截面图。图5A 5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亮度不均勻性减小的效果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面板的电阻测量方法的示意性平面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阻部件的配置的示意性平面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面板的电流路径的示意性平面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亮度不均勻性减小的水平的绘图。图IOA和图IO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比较例的示意性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可被应用于通过来自电子发射源的电子束的照射来形成图像的场电子发射显示器(FED)。该图像显示装置特别适于包含被布置为相互接近的面板和后板并且接收高电场的平板型FED,这是因为放电容易发生并且放电电流容易增大。特别地,通过参照附图以FED当中的使用表面传导电子发射器件的图像显示装置 (SED)为例,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面板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是示出沿图1所示的线A-A'切割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截面的示意性截面图。如图2所示,真空气密容器30包含面板1、后板2和侧壁3。在真空气密容器30中降低压力以维持真空条件。对于面板1使用诸如钠钙玻璃、无碱玻璃或其中碱成分被调整的高应变点玻璃之类的玻璃基板,以透射从后面描述的荧光体发射的光。与用于面板1的玻璃基板类似的玻璃基板适合用于后板2,以使其线膨胀系数与面板1的线膨胀系数匹配。 侧壁3由与面板1或后板2的玻璃部件类似的玻璃部件或者表现出类似的线膨胀系数的金属部件制成。侧壁3通过熔料玻璃或低熔点金属而被固定到面板1和后板2。面板1包含被形成为在被电子撞击时发光的发光部件。发光部件例如为被涂敷有荧光体材料的荧光体层4。对于荧光体层4,可以使用在用电子束照射时发光的荧光体材料。为了获取彩色显示器,从颜色再现和亮度方面考虑,适当使用在阴极射线管(CRT)领域中使用的P22荧光体。面板1包含矩形阳极电极沈,所述矩形阳极电极沈被配置为覆盖发光部件并且被限定为比电子发射源10的电势高的电势。阳极电极沈是其中布置有荧光体层4、金属背5 和阳极电阻部件9的区域。荧光体层4包含在CRT中公知的多个金属背5,所述多个金属背5被布置为矩阵以覆盖发光部件。金属背5被设置为向荧光体层4施加希望的加速电压,并且通过反射在荧光体层4处产生的光来增大光提取效率。金属背5可由任何材料制成,只要它使得能够反射光以及透射电子束即可。可以适当使用薄铝膜,因为它提供高的电子透射率以及反射率。阳极电阻部件9被设置作为用于向金属背5供给希望的电势的布线。阳极电阻部件9需要一定水平或更低的电阻值,以允许进入金属背5的电子束的电流的流动。相反,希望阳极电阻部件9具有一定水平或更高的电阻值,以抑制后板2和面板1之间的放电电流。 因此,对于阳极电阻部件9的电阻值具有希望的范围。提供希望的电阻值的任何材料可被用于阳极电阻部件9。但是,可以适当使用诸如钌氧化物、ITO或ATO之类的材料,因为电阻值的控制是容易的。在阳极电极沈的外周侧设置用于将来自高电压电源的电力向阳极电阻部件9供给的部件。如图1所示,这些部件是电阻部件6、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 8,它们是本发明的特征要素。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7和8在阳极电极沈的外侧沿阳极电极沈的两条相对边与扫描线12平行地被设置,并且分别与阳极电极沈连接。电势限定部件7和8中的一个与电源端子25连接。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包含电源端子25,该电源端子25经由高电压端子(未示出)将来自高电压电源(未示出)的电势向阳极电极沈供给。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与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大致平行,并且位于与阳极电极沈的相对的外周上。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典型地沿阳极电极沈的边被定位,并且可被布置为具有大致等于阳极电极沈的边的长度。电势限定部件7和8由低电阻材料制成,使得实际中可能不存在由电子束的电流导致的电压降。作为用于电势限定部件7和8的材料,可以使用金属薄膜或其中混合有金属粉的糊剂的烧结材料。考虑容易的制备方法,可以适当使用添加有银粉、玻璃熔料和赋形剂(vehicle)的烧结糊剂的材料。电阻部件6将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相互电连接。电阻部件 6沿阳极电极沈的另两条边(换言之,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均不被设置的边)中的至少一条边位于阳极电极沈的外侧。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电阻部件6位于夹着阳极电极26的两个边上。但是,可以只设置一个电阻部件6。电阻部件6的电阻值被设为比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的电阻值高。将电阻部件6的电阻值设为比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的电阻值高使得能够在电气互连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7和8的同时抑制在电阻部件6附近发生放电时的放电电流。如同阳极电阻部件9的情况那样,可对于电阻部件6使用任何材料,只要它使得能够获取希望的电阻值即可。可以适当使用诸如钌氧化物、ITO或ATO之类的材料,因为它有利于电阻值的控制。 为了调整电阻值,可通过在电阻部件6中布置低电阻电极来降低有效电阻。在沿与电阻部件的纵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金属背5的各列四中,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所述多个金属背5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通过所述多个阳极电阻部件9而被顺序地串联连接。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经由电阻部件6与包含电源端子25的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 连接。因此,经由电阻部件6从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以及从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向各列四的金属背施加电势。从电子发射源10发射的电子通过阳极电极沈被加速,以与发光部件(荧光体层4)碰撞。图3是示出后板2的电子发射源的附近的示意性平面图。图4是沿图1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线B-B'切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参照图3和图4,后板2包含形成为矩阵的电子发射源10、信息布线11、扫描线12、用于从信息布线11和扫描线12向电子发射源10供给电力的电极13以及布线间绝缘层14。参照图2,后板2包含用于电子发射源的驱动电路 27。在与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7和8相对的部分中,设置不与电子发射源和驱动电路中的任何一个连接的放电布线观。电子发射源10经受简单矩阵驱动以向面板1发射电子束ο在图4所示的截面部分中,可以设置用于支撑在面板1和后板2上施加的大气压的间隔件15。间隔件15与阳极电阻部件9和扫描线12接触。通过固定方法(未示出的粘接剂或固定部件)固定间隔件15的两端。在该配置中,间隔件15位于由阳极电极26形成的图像区域以及电阻部件6的上方。以下更详细地描述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电势限定部件7和8、电阻部件6和阳极电阻部件9。参照图5A 5C,描述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的布置。由电子束的照射产生的电流从高电压电源(未示出)经由阳极电极沈流入后板2的电子发射源 10中。在这种情况下,当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均不作为共用电极存在时,电压降的差异很大,这导致图像的亮度不均勻性。图5A 5C是示出由电压降产生的亮度分布的示意图。图5A示出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7和8均不存在时的图像显示区域17的亮度分布(S卩,阳极电极沈的亮度分布)。仅通过用于互连这些金属背的阳极电阻部件9向金属背5施加电势。因此,在高电压端子16侧,阳极电阻部件9处的电压降较小并且亮度较高。但是,在与高电压端子16相对的角处,阳极电阻部件9处的电压降较大并且亮度较低。图5B示出仅设置电势限定部件7时的亮度分布。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的电阻Rl 较低,由此,水平方向的电压降较小,并且,水平方向的亮度分布的差异也较小。但是,在跨阳极电极沈与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相对的位置中,电压降较大并且亮度较低。因此,沿垂直方向仍存在大的亮度不均勻性。图5C示出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被设置在跨阳极电极沈与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相对的位置中并且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7和8通过电阻部件6互连时的亮度分布。在这种情况下,电阻值Rl表示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的电阻值中的较大的一个。当电阻部件6的电阻值R2比作为阳极电极沈的沿与电阻部件的纵向平行的方向的每基准长度18的平均电阻值的电阻值R3大时,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的电压降较小,并且, 如图5C所示,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7和8附近的亮度降较小。在图像区域的中心,亮度降最大。但是,其下降量较小,并且,亮度不均勻性在图像显示区域中被抑制。因此,通过满足关系Rl < R2 < R3降低电压降,使得可以减小图像区域中的亮度不均勻性。在后面详细描述Rl、R2和R3的定义和电阻值的范围。描述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的布置方向。当电子发射源10 在行顺序系统中经受简单矩阵驱动时,在沿扫描线12的方向上,来自多个电子发射源10的电子被同时注入到金属背5。因而,当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7和8沿与扫描线12正交的方向被布置时,同时流动的电流相互重叠,导致电压降增大。因此,可取的是,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应沿与当电子发射源10被行顺序驱动时被同时驱动的扫描线12平行的方向延伸。参照图1和图4,描述阳极电极沈的布置。在平板型FED的情况下,在面板1和后板2之间施加高电压(高电场),并由此会发生放电。面板1和后板2产生电容,由此, 相当于在电容中存储的电荷量的电流在放电期间流动,这会在图像显示装置中导致严重的缺陷。因而,在形成图像区域的阳极电极沈中,低电阻的金属背5通过阳极电阻部件9互连。阳极电阻部件9的沿电阻部件6的纵向的每基准长度的电阻值大于金属背5的沿电阻部件6的纵向的每基准长度的电阻值。阳极电阻部件9可具有可限制放电电流的水平的电阻值。通过增大面板1的面内方向的电阻值,可以减少在放电期间有效流入电容中的电流, 由此抑制放电电流。相反,为了功能需要,必须减小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的电阻。因而,当在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中发生放电时,流入后板2的与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7和8中的每一个相对的部分中的放电电流会增大。正是在电子发射源10或者其驱动电路(驱动IC)27中由于放电电流的流入而发生缺陷。特别地,向与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平行地延伸的扫描线12 的放电是个问题。但是,如图3所示,当相互比较扫描线12和信息布线11时,扫描线12更厚并且电阻更低。这是因为,电子发射源10在行顺序系统中经受简单矩阵驱动,并且扫描线12上的电子发射源10被同时驱动,因而更多的电流流过扫描线12。因此,即使当在扫描线12上发生放电时,由于扫描线12容易地吸收大的电流,因此对于电子发射源10或者其驱动电路27的影响受到限制。如图3所示,在后板2的与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或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相对的部分中,可以设置放电布线(用于放电旁路的布线)28,该放电布线观的电阻低并且不与电子发射源10或驱动电路27连接。这有利于防止图像显示装置中的严重的缺陷。如上所述, 可取地,与扫描线12平行地形成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因此,如同扫描线12的情况那样,可以形成用于放电旁路的布线观,并且,其形成是容易的。如图4所示,间隔件15可位于设置电阻部件6的地点。这是因为,可取地,间隔件 15所位于的地点处于扫描线12上,并且,固定间隔件15的地点处于图像区域外部。如已知的那样,在间隔件15的端部处,与图像区域中的情况不同,不以平行平面形状形成电场分布,并且,电势分布畸变。在这种地点,非常可能发生放电。因此,与扫描线12正交的阳极电极26的外周边缘是接近与电子发射源10连接的扫描线12并且容易发生放电的区域。因此,通过将位于该部分中的电阻部件6的电阻值R2设为大于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7和 8的电阻值Rl (Rl < R2),可以抑制放电电流,并且,可以减小放电对电子发射源10或驱动电路27的影响。电阻值Rl是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7和8的电阻值中的较大的一个。下面,参照图6和图7,描述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7和8、电阻部件6和阳极电极沈的电阻值(R1、R2和R3)的定义和测量方法。这些电阻值由各部件的每基准长度的平均电阻值定义。特别地,考虑金属背的各列四处的一个金属背5和从两侧夹着该金属背5 的一组相邻的阳极电阻部件9。此外,考虑由沿电阻部件6的纵向的从两侧相邻的阳极电阻部件9的中心限定的区间(由图6所示的虚线包围的区域),这些中心被设为两端。在一个例子中,该区间的长度是基准长度18。当阳极电极沈中的一个像素与一个金属背5对应时,沿与电阻部件6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测量的像素的长度为基准长度18。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7和8、电阻部件6和阳极电极沈的平均电阻值被定义为每基准长度18的电阻值。作为测量方法,为了防止由迂回路径导致的电阻值的变化,通过切出相关的地点或者切割电阻部分来执行测量。在电阻测量期间在测量位置19处通过测试机来测量电阻, 使得计算各部件的每基准长度的电阻值。如图7所示,为了调整电阻,可以以电阻材料20a 和电极20b的复合配置形成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7和8以及电阻部件6。在这种情况下,当电阻测量期间的基准长度18被设定时,电极20b的电阻可被测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考虑电阻材料20a和电极20b的重复节距来确定测量地点,并且,测量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7和8以及电阻部件6的每基准长度18的平均电阻。例如,电阻值变为R/LX基准长度,这里,L是电阻材料20a和电极20b的重复节距,R是每节距L的电阻。为了获取金属背5和阳极电阻部件9的每基准长度的电阻值,考虑仅存在金属背5的区间或存在阳极电阻部件9的区间,并且,该区间的电阻值可被转换为每基准长度的电阻值。总之,在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7和8、电阻部件6和阳极电极沈之间在电阻方面存在Rl < R2 < R3的关系。电阻值Rl是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7和8的每基准长度18的平均电阻值中的较大的一个。电阻值R2是电阻部件6的每基准长度18的平均电阻值。电阻值R3是阳极电极沈的沿与电阻部件的纵向平行的方向的每基准长度18的平均电阻值。参照图8,更详细地描述Rl < R2 < R3的关系。只要电阻值Rl、R2和R3满足Rl < R2 < R3的关系,就可获取本发明的效果。但是,为了增强本发明的效果,电阻值Rl和R2 可被设为显著小于电阻值R3。图8示出图像显示装置的电子发射源10被行顺序驱动以发光时的电流路径。在图8中,箭头方向表示电子的流动方向。电子通过多个路径从电子束照射单元21流动。电子经由高电压端子(未示出)流入高电压电源中。作为第一路径,存在路径22,电流通过该路径22从电子束照射单元21流向电势限定部件7。作为第二路径, 存在路径23和24,电流通过所述路径23和M流向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然后通过电阻部件 6以流入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中。当电阻部件6位于夹着阳极电极沈的两侧时,存在路径 M。因此,来自电子束照射单元21的电流同时流向电势限定部件7和8以及电阻部件6, 由此,与路径22相比,更大的电流流过路径23和M。当整个区域被点亮时,相当于X方向的像素数量N的电流流动。如图5A 5C所示,为了消除沿水平方向的几乎所有的电压降, 可使电阻值Rl的电压降相对于电阻值R3减小两位数或更多,并且,可相对于X方向的像素数N设定约Rl <R3/(100XN)的电阻比。对于路径23和M,从抑制电压降的观点看,可类似地设定低电阻。特别地,电阻部件6处的电压降可被设为小于或等于阳极电阻部件9处的电压降。因此,电阻值R2和R3之间的电阻比可大致等于同时流动的电流的量的比。当电阻部件6位于两侧时,流过电阻部件6的电流量是被同时驱动的元件的数量的一半(即, N/2)。因此可设定约R2<R3/(N/2)的电阻比。但是,所要求的电阻比取决于所要求的亮度不均勻性或驱动条件而改变,由此,上述的条件决不是限制性的。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较大的电阻值为Rl)的位置相互平行,并且通过电阻材料6 (电阻R2)互连,并且,与阳极电极26的电阻值(R3)存在Rl < R2 < R3的关系。作为结果,可以在抑制放电期间的风险的同时减少由图像区域中的电压降导致的亮度不均勻性。以下,通过采取特定的例子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示例性例子1是图1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后板、间隔件和图像显示装置的总体配置如示例性实施例描述的那样。在作为示例性例子1的特征的面板1的部件当中,只描述金属背5、电阻部件6、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和阳极电阻部件9。在示例性例子1中使用的面板1被制造如下。(步骤1:黑矩阵的形成)黑色糊剂(包含黑色颜料和玻璃熔料)在洗净的玻璃基板(由ASAHI GLASS CO., LTD.制造的PD200)的表面上以矩阵状被丝网印刷,在120°C被干燥,然后在550°C被烘焙以形成具有5微米的厚度的黑矩阵(未示出)。在200微米的X方向节距、600微米的Y方向节距、X方向上300个像素、Y方向上100个像素和150 μ mX300 μ m的孔径尺寸XXY的条件下执行丝网印刷。(步骤2阳极电阻部件9的形成)与钌氧化物混合的高电阻糊剂通过丝网印刷被涂敷到黑矩阵上,以形成图1所示的阳极电阻部件9的图案。烘焙之后的图案具有100微米的线宽和5微米的膜厚。该图案在120°C被干燥10分钟以形成变为阳极电阻部件9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不制造后述的任何金属背5而在500°C执行烘焙,并且,一个像素的电阻值被测量为IM Ω。(步骤3电势限定部件的形成)包含银粉和熔料玻璃的低电阻糊剂通过丝网印刷被涂敷,以形成具有300微米的宽度的第一电势限定部件7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的图案。这些图案在120°C干燥10分钟以形成变为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7和8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不执行后述的步骤而在500°C执行烘焙,并且,长度600微米的电阻值被测量为30mΩ。(步骤4电阻部件6的形成)具有被调整为比步骤2中低的电阻的与钌氧化物混合的高电阻糊剂通过丝网印刷被涂敷以形成具有600微米的宽度的电阻部件6的图案。该图案在120°C被干燥10分钟, 并且在550°C被烘焙以形成电阻部件6。通过部分切出电阻部件6测量的电阻值为10kQ。(步骤5荧光体层4的形成)在黑矩阵的开口部分中,通过荧光体糊剂在阳极电阻部件9之间形成荧光体层4。 对于荧光体,使用P22荧光体(红色A2O2S:Eu、蓝色ZnS:Ag,Al、绿色ZnS:Cu,Al)。荧光体层4通过丝网印刷被形成在希望的地点中,并且在120°C被干燥。(步骤6金属背5的形成)通过使用在CRT中公知的丙烯酸浸渍的成膜,形成中间膜。然后,使用金属掩模, 通过真空沉积以0. 1微米的厚度形成变为金属背的铝膜。中间膜在450°C被烘焙以被热解, 由此形成金属背5。金属背5与阳极电阻部件9连接。通过这样制备的面板制造图像显示装置。当施加IOkV的加速电压以执行图像显示时,获取具有小的亮度不均勻性的良好的图像。为了强制产生放电,加速电压逐渐增大。在15kV处,在电阻部件6中发生放电。但是,没有产生图像缺陷。
描述示例性例子2。与示例性例子1的不同之处是电阻部件6的配置。在示例性例子2中,与阳极电阻部件9 一起,以600微米的宽度形成电阻材料20a。与金属背5 —起, 以500微米的宽度、1毫米的长度和200微米的间隔形成电极20b。当测量形成的电阻部件 6的电阻时,图7所示的每基准长度的电阻值为IOkQ。采用该制造过程使得能够减少一个步骤。通过这样制造的面板形成图像显示板。当观察显示的图像时,如示例性例子1的情况中那样,获取良好的图像,并且,即使当强制产生放电时,也不发生图像缺陷。描述比较例1。除了不包含第二电势限定部件8和电阻部件6以外,比较例1的基本配置与示例性例子1的基本配置类似。如图IOA所示,制造面板,并且,图像显示装置被组装以观察显示的图像。图9示出示例性例子1和比较例1之间的不同之处。图9示出点亮的图像的亮度不均勻性横轴表示Y方向的地址,纵轴表示面内亮度不均勻性(在最亮的地方为100%)。 在比较例1中,面内亮度下降约10%。但是,在示例性例子1中,亮度下降为约6%。在示例性例子1中,在垂直一行照明的情况下,即使在最暗的部分处,亮度下降也为约1.5%。下面描述比较例2。在比较例2中,如图IOB所示,电势限定部件7被形成为包围阳极电极沈。当使用这样制备的面板制造图像显示装置以观察显示的图像时,亮度不均勻性为2%或更小。但是,为了强制产生放电,加速电压逐渐增大。在15kV处在电势限定部件的垂直方向部分中发生放电,产生严重的像素缺陷。虽然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的变更方式、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后板,包含被形成为矩阵并且被行顺序驱动的电子发射源和当电子发射源被行顺序驱动时被驱动的扫描线;和面板,包含被配置为当被电子撞击时发光的发光部件、被配置为覆盖发光部件并且被限定在比电子发射源的电势高的电势处的矩形阳极电极以及被配置为向阳极电极供给电势的电源端子,从电子发射源发射的电子由阳极电极加速以与发光部件碰撞, 其中,所述面板包含第一电势限定部件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沿阳极电极的两个相对的边而与扫描线平行地位于阳极电极外部,并且,所述第一电势限定部件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中的每一个与阳极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势限定部件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中的一个与电源端子连接;和电阻部件,沿阳极电极的另外两个边中的至少一个而位于阳极电极外部,并且被配置为互连第一电势限定部件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以及其中,满足Rl < R2 < R3的关系,这里,Rl是第一电势限定部件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的每基准长度的平均电阻值中的较大的一个,R2是所述电阻部件的每基准长度的平均电阻值,R3是阳极电极的沿与电阻部件的纵向平行的方向的每基准长度的平均电阻值。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阳极电极包含 多个金属背,被布置为矩阵,并且被配置为覆盖发光部件;和多个阳极电阻部件,被配置为在与所述电阻部件的纵向平行的金属背的各列处顺序地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电势限定部件、所述多个金属背和所述第二电势限定部件,以及其中,所述基准长度等于在金属背的各列处在从两侧夹着一个金属背的一组相邻的阳极电阻部件的沿所述电阻部件的纵向的中心被设为两端而限定的区间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阳极电阻部件的沿所述电阻部件的纵向的每基准长度的电阻值大于所述金属背的沿所述电阻部件的纵向的每基准长度的电阻值。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一项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后板还在与第一电势限定部件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相对的部分中包含不与电子发射源和电子发射源的驱动电路连接的放电布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后板,包含电子发射源和扫描线;以及面板,包含发光部件、矩形阳极电极和被配置为向阳极电极供给电势的电源端子。该面板包含第一电势限定部件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以及被配置为互连第一电势限定部件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的电阻部件。满足R1<R2<R3的关系,这里,R1是第一和第二电势限定部件的每基准长度的平均电阻值中的较大的一个,R2是电阻部件的每基准长度的平均电阻值,并且,R3是阳极电极的沿与电阻部件的纵向平行的方向的每基准长度的平均电阻值。
文档编号H01J31/12GK102243975SQ20111009273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4日
发明者大西智也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