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652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提供的光线,一般直接由面光源,线光源 CCFL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冷阴极萤光灯管),点光源 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通过光学膜等直接产生。当背光源的光线直接由面光源提供时,液晶显示屏的画面质量、均一度较好,但是光源功耗高。当背光源的光线直接由线光源或点光源提供时,虽然光源功耗低,但是需要较好的搭配及光学设计才能转换成背光源的面光源,而且,液晶显示屏的画面质量与均一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可以使光源产生的光线达到面光源的效果,进而兼顾光源功耗低以及产生均勻光线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包括下表面具有向上的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内壁具有雾化颗粒;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侧壁外侧、所述下表面中非凹陷区域具有反射膜。较佳的,所述凹陷区域为半球体。较佳的,所述下表面为圆形或四边形,上表面为四边形,侧壁为楔形。较佳的,所述导光板的垂直横截面为倒梯形。较佳的,所述雾化颗粒为具有高反射率的透明颗粒。较佳的,所述侧壁呈锯齿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包括光源、光学膜,还包括上述导光板;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凹陷区域中;所述光学膜,附着于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较佳的,还包括放置所述导光板的背板。较佳的,还包括将所述导光板固定在所述背板上的胶框。较佳的,所述光源为点光源或线光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通过在导光板下表面的凹陷区域内涂抹雾化颗粒,使得该雾化颗粒在光源照射下进入导光板内部,进而利用该雾化颗粒将凹陷区域内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到出光面,这样可以使光源产生的光线达到面光源的效果,进而兼顾光源功耗低以及产生均勻光线的效果。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7a_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胶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如图1所示,其具体包括下表面1具有向上的凹陷区域11,该凹陷区域11内壁具有雾化颗粒12 ;该上表面2和下表面1之间的侧壁3外侧、下表面1非凹陷区域具有反射膜4。具体的,该导光板的下表面1具有一个或多个凹陷区域11,该凹陷区域11用于放置光源。该导光板的上表面2为出光面,凹陷区域11中的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该上表面2 发射出去。较佳的,该凹陷区域11为半球体,也可以为圆柱体、锥体等任意规则或不规则的型状,只需确保该凹陷区域11中可以放置光源。其放置的光源数目可以为多个,通过调整光源数目可以控制该导光板发出的光强。而且,该凹陷区域11内壁涂抹了雾化颗粒12,该雾化颗粒12为具有高反射率的透明颗粒,经过光源照射后,其从各个角度进入导光板中, 进而从各个角度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到导光板的上表面2。上表面2和下表面1之间为导光板的侧壁3。该侧壁3可以为光滑面,如光滑平面、光滑弧面,也可以呈凹凸状,如锯齿状。如图2所示,该侧壁3呈锯齿状,该锯齿13可以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和折射,提高光的利用率。此外,在侧壁3外侧以及下表面1的非凹陷区域都具有反射膜4,使用该放射膜4 将照射到下表面1和侧壁3内表面的光线反射到上表面2,由此防止了光的泄露,提高了光的利用率。其中,上述导光板可以为任意型状,为了配合实际需要,该导光板的上表面2和下表面1所在平面平行,且左右两侧轴对称,以确保该导光板发出的光线符合显示装置的需求,而且较为轻薄化。其中,该导光板的上表面2可以为任意形状,例如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较佳的,该上表面2为矩形,以便配合显示屏的形状。该导光板的下表面1可以为任意形状,例如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可以确保导光板稳固放置为佳。较佳的,下表面1为圆形或四边形。导光板侧壁3可以为任意形状,一般情况下,应配合上下表面的形状。如图 3所示,为该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该导光板的上表面2为矩形、下表面1为圆形、侧壁3为楔形,在该下表面1处具有一个半球体凹陷区域11,在该凹陷区域11的内壁上具有雾化颗粒12。如图4所示,为该导光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导光板的上表面2为矩形,下表面1 为矩形,侧壁3为楔形,在该下表面处具有一个锥体凹陷区域11。较佳的,在同一方向该导光板的上表面2的长度大于下表面1的长度,例如该导光板在垂直方向上的截面为倒梯形,这样有利于侧壁3外侧的反射膜4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向上表面2,缩短光在导光板中的传播距离。在同一方向,该导光板的上表面2的长度也可以等于或者小于下表面1的长度,如图5所示,该导光板在垂直方向上的截面为梯形,下表面1具有三角锥体形状的向上的凹陷区域11,其内壁具有高反射率的雾化颗粒12。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通过在导光板下表面的凹陷区域内涂抹雾化颗粒,使得该雾化颗粒在光源照射下进入导光板内部,进而利用该雾化颗粒将凹陷区域内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到出光面,这样可以使非面光源产生的光线达到面光源的效果,进而兼顾光源功耗低以及产生均勻光线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如图6所示,该背光源包括光源61、光学膜62, 还包括上述导光板63 ;该光源61,位于导光板63的凹陷区域11中;该光学膜62,附着于该导光板63的上表面2。较佳的,该背光源还包括放置该导光板的背板64。其中,该光源61可以为点光源或线光源。光源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较佳的,该背光源还包括将导光板固定在背板上的胶框65。该胶框65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图7a_图7b为该胶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a所示,虚框中的结构配合导光板的侧壁3结构,将导光板固定在胶框上。如图7b所示,虚框中该胶框65 可以通过卡勾与背板64上的卡槽相连,从而将导光板63、光源61、胶框65固定在背板64 上,在加上光学膜材,形成一种集中光源的背光源。该胶框65的结构可以为多种结构,其他结构在此不再赘述。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进行详细说明,如图6所示,导光板63通过胶框65固定在背板64上,该导光板63在垂直方向上的截面近似为倒梯形,在该导光板63的下表面1具有一个向上的凹陷区域11,该凹陷区域11的形状呈半球体。在该凹陷区域11中可以放置光源61,且在该凹陷区域11的内壁上涂有雾化颗粒12, 该雾化颗粒12具有较高的反射率,经过光源61照射后,可以扩散至导光板63内部。雾化颗粒12进入导光板63后,将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各个角度反射到该导光板63的上表面2。, 这样可以使非面光源产生的光线达到面光源的效果,进而兼顾光源功耗低以及产生均勻光线的效果。基于同一构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源。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通过在导光板下表面的凹陷区域内涂抹雾化颗粒,使得该雾化颗粒在光源照射下进入导光板内部,进而利用该雾化颗粒将凹陷区域内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到出光面,这样可以使非面光源产生的光线达到面光源的效果,进而兼顾光源功耗低以及产生均勻光线的效果。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表面具有向上的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内壁具有雾化颗粒; 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侧壁外侧、所述下表面非凹陷区域具有反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域为半球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面为圆形或四边形,上表面为四边形,侧壁为楔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垂直横截面为倒梯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颗粒为具有高反射率的透明颗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呈锯齿状。
7.一种背光源,包括光源、光学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导光板;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凹陷区域中; 所述光学膜,附着于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所述导光板的背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导光板固定在所述背板上的胶框。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点光源或线光源。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10中任一所述的背光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该导光板包括下表面具有向上的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内壁具有雾化颗粒;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侧壁外侧、所述下表面中非凹陷区域具有反射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可以使光源产生的光线通过雾化颗粒以及导光板形成面光源的效果,进而兼顾光源功耗低以及产生均匀光线的效果。
文档编号F21V8/00GK202110309SQ20112023268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4日
发明者王伯长 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