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与壳体及反射镜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546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与壳体及反射镜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前照灯的内部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与壳体及反射镜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可以调整前照灯灯光的上、下(即竖直方向)及左、右(即水平方向)的照射角度,使灯光能够符合车灯照明相关标准要求。现有的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参见图5),其位于前照灯的壳体4内,该调光装置由水平调节组件I和竖直调节组件2组成,水平调节组件包括水平调节螺杆11、球头座和水平调节螺母15,竖直调节组件包括竖直调节螺杆21和竖直调节螺母25,水平、竖直调节螺母具有与螺纹孔相通的槽口,水平、竖直调节螺杆的螺纹段旋接在其调节螺母的螺纹孔内,水平、竖直调节螺杆位于螺纹段的两端具有轴向限位的挡环,安装在其调节螺母的弹簧卡片挡在该调节螺杆周边,水平、竖直调节螺杆的螺纹段和其两端的档环为金属件。为了满足《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中的要求,壳体4内增加了内置调光电机3,其构成了竖直调节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在行驶过程中调整光束的照射角度(在前照灯出厂前需通过水平调节螺杆和竖直调节螺杆将反射镜调整好,出厂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只能通过调光电机在竖直方向调整光束的照射角度)。这种调光装置的调光电机3直接固定在壳体4内,水平、竖直调节螺杆的一端穿出壳体4并与壳体连接,用于水平、竖直调节的齿盘位于壳体外,而水平、竖直调节螺母和球头座安装在反射镜5后部,水平、竖直调节螺杆中段悬空,当前照灯振动时,两端(即与壳体连接端和与反射镜连接端)剧烈磨擦,容易出现出粉(即摩擦时粉末掉落)、脱落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与壳体及反射镜的连接结构,以提高调光装置与壳体及反射镜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减少出粉、脱落等现象发生。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与壳体及反射镜的连接结构,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前部的反射镜、位于壳体内并与壳体及反射镜连接的水平调节组件和竖直调节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水平调节螺杆和球头座,所述竖直调节组件包括竖直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
所述水平调节螺杆与球头座之间连接有水平调节支架,所述壳体内一侧设置有与水平调节支架相适配的第—^槽,水平调节支架卡在第—槽内,并可相对第—槽滑动;
所述竖直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母之间连接有竖直调节支架和调光电机,调光电机固定在竖直调节支架的一侧,所述壳体内另一侧设置有与竖直调节支架相适配的第二卡槽,竖直调节支架卡在第二卡槽内,并可相对第二卡槽滑动。进一步,所述水平调节螺杆旋接在水平调节支架一端,水平调节支架的另一端为球头状,其与球头座组成球头副,球头座安装在反射镜后部,与第一卡槽作用的水平调节支架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C型槽,水平调节支架与第一卡槽过盈配合,并在水平调节螺杆的旋转作用下利用C型槽的弹性相对第一卡槽滑动。进一步,所述竖直调节螺杆旋接在与调光电机固定侧相对的竖直调节支架的另一侧面上,所述调光电机输出轴旋接在调节螺母的螺纹孔内,调节螺母安装在反射镜后部,竖直调节支架固定调光电机的一侧与第二卡槽作用的部分设置有拱形槽,所述拱形槽沿竖直调节支架长度方向布置,竖直调节支架与第二卡槽过盈配合,并在竖直调节螺杆的旋转作用下利用拱形槽的弹性相对第二卡槽滑动。本发明中调光装置与壳体之间采用压迫嵌入式连接(装配)结构(即水平调节支架与第一卡槽之间过盈配合并相对滑动,竖直调节支架与第二卡槽之间过盈配合并相对滑动),使反射镜只能沿水平调节支架或竖直调节支架长度方向通过旋转调节螺杆而运动,无悬臂结构,较现有的调光装置与壳体及反射镜的连接结构更牢固、可靠,在更大程度上减少了振动出粉、脱落等问题,提高了前照灯总成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I为本发明中调光装置与反射镜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水平调节支架与壳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竖直调节支架与壳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竖直调节支架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现有的调光装置与反射镜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2、图3、图4所示的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与壳体及反射镜的连接结构,
包括壳体4、安装在壳体4前部的反射镜5、位于壳体4内并与壳体4及反射镜5连接的水平调节组件I和竖直调节组件2,反射镜5后部安装有调整基准点即球头支点6。水平调节组件I包括水平调节螺杆11、水平调节支架12和球头座13,水平调节螺杆11的一端穿出壳体4并在壳体4外连接水平调节齿盘16,水平调节螺杆11的另一端旋接在水平调节支架12 —端,水平调节支架12的另一端为球头状,其卡接在球头座13内,与球头座13组成球头副,球头座13安装在反射镜5后部,壳体4内一侧设置有与水平调节支架12相适配的第一卡槽41,与第一卡槽41作用的水平调节支架12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C型槽14,水平调节支架12与第一卡槽41过盈配合,并在水平调节螺杆11的旋转作用下利用C型槽14的弹性相对第一卡槽41滑动;其中,水平调节支架12长65. 5±0. 2mm,
宽30. 0±0. 2mm,厚5. 0±0. 2mm, C型槽14槽深8mm,边缘最大开口 I. 5mm,第--^槽41宽
31. 0±0· 2mm,单侧槽口厚 4. 8±0· 2_。竖直调节组件2包括竖直调节螺杆21、竖直调节支架22、调节螺母23和固定在竖直调节支架22 —侧的调光电机3,竖直调节螺杆21的一端穿出壳体4并在壳体4外连接竖直调节齿盘26,竖直调节螺杆21的另一端旋接在与调光电机固定侧相对的竖直调节支架22的另一侧面上,调光电机3的输出轴旋接在调节螺母23的螺纹孔内,调节螺母23安装在反射镜5后部,壳体4内另一侧设置有与竖直调节支架22相适配的第二卡槽42,竖直调节支架22固定调光电机3的一侧与第二卡槽42作用的部分设置有拱形槽24,拱形槽24 沿竖直调节支架长度方向布置,竖直调节支架22与第二卡槽42过盈配合,并在竖直调节螺杆21的旋转作用下利用拱形槽24的弹性相对第二卡槽42滑动;其中竖直调节支架22长 55. 5 ± O. 2臟,宽30. O ± O. 2臟,厚6. O ± O. 2臟,拱形槽24槽深8mm’拱高2. 5臟,第二卡槽42 宽 31. 0±0. 2_,单侧槽口厚 5. 8±0. 2_。本发明中调光装置的调光过程如下
在前照灯总成出厂前,调光装置、壳体和反射镜组装在一起,当对反射镜进行水平方向调节时,水平调节螺杆11的旋进/旋出,带动水平调节支架12在第一卡槽41内滑动,从而带动反射镜内的光束以球头支点6和调节螺母23的几何中心点连线为轴水平运动;当对反射镜进行竖直方向调节时,竖直调节螺杆21的旋进/旋出,带动竖直调节支架22在第二卡槽42内滑动,调光电机3也一起运动,调光电机输出轴连接的螺杆带动反射镜内的光束以球头支点6和球头座13的几何中心点连线为轴竖直运动。在前照灯总成出厂后安装在汽车上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只能通过开关控制调光电机3旋转带动其螺杆旋转从而带动反射镜内的光束以球头支点6和球头座13的几何中心点连线为轴竖直运动,以改变光束。
权利要求
1.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与壳体及反射镜的连接结构,包括壳体(4)、安装在壳体前部的反射镜(5)、位于壳体内并与壳体及反射镜连接的水平调节组件(I)和竖直调节组件(2),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水平调节螺杆(11)和球头座(13),所述竖直调节组件包括竖直调节螺杆(21)和调节螺母(23),其特征是所述水平调节螺杆与球头座之间连接有水平调节支架(12),所述壳体内一侧设置有与水平调节支架相适配的第--^槽(41),水平调节支架卡在第--槽内,并可相对第--^槽滑动;所述竖直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母之间连接有竖直调节支架(22)和调光电机(3),调光电机固定在竖直调节支架的一侧,所述壳体内另一侧设置有与竖直调节支架相适配的第二卡槽(42 ),竖直调节支架卡在第二卡槽内,并可相对第二卡槽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与壳体及反射镜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水平调节螺杆(11)旋接在水平调节支架(12)—端,水平调节支架的另一端为球头状,其与球头座(13)组成球头副,球头座安装在反射镜(5)后部,与第一卡槽(41)作用的水平调节支架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C型槽(14),水平调节支架与第一卡槽(41)过盈配合,并可在水平调节螺杆的旋转作用下利用C型槽的弹性相对第一卡槽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与壳体及反射镜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竖直调节螺杆(21)旋接在与调光电机固定侧相对的竖直调节支架(22)的另一侧面上,调光电机输出轴旋接在调节螺母(23)的螺纹孔内,调节螺母安装在反射镜(5) 后部,竖直调节支架固定调光电机的一侧与第二卡槽作用的部分设置有拱形槽(24),所述拱形槽沿竖直调节支架长度方向布置,竖直调节支架与第二卡槽(42)过盈配合,并可在竖直调节螺杆的旋转作用下利用拱形槽的弹性相对第二卡槽滑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与壳体及反射镜的连接结构,包括壳体、反射镜、水平调节组件和竖直调节组件,水平调节组件包括水平调节螺杆和球头座,竖直调节组件包括竖直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水平调节螺杆与球头座之间连接有水平调节支架,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卡槽,水平调节支架与第一卡槽卡接并可相对滑动,竖直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母之间连接有竖直调节支架和调光电机,调光电机固定在竖直调节支架的一侧面中部,壳体内设置第二卡槽,竖直调节支架与第二卡槽卡接并可相对滑动。该连接结构能提高调光装置与壳体及反射镜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减少出粉、脱落等现象发生。
文档编号F21V14/04GK102606986SQ201210088318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
发明者王晋委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