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804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背光模组中,反射片的使用可提高光的利用率。如果反射片实际的位置与设计的位置相比出现偏差、移动的情况,则容易导致出现亮带、暗带以及光的利用率低等不良情况,因此对于反射片的定位也显得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定位反射片的一种方法为在反射片上开缺口,背板通过设置凸包或者通过铆柱实现定位。 现有技术中,定位反射片的另一种方法为通过双面胶的黏贴作用实现反射片在背光模组中的定位。本申请发明人在长期研发中发现,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反射片上开缺口实现反射片定位的方式不利于窄边框的设计,且导光板也需要开缺口,容易导致其他不良情况的出现,同时也增加了导光板的加工费用;而对于通过双面胶实现反射片的定位,反射片受热会导致双面胶定位功能的失效,进而产生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提高背光模组中反射片定位的可靠性,提高光的利用率,适合于窄边框设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反射片以及弹性体;弹性体设置于导光板角落处以支撑导光板,反射片设置于导光板的朝向弹性体的一面;弹性体朝向反射片的表面至少设置有一插槽,反射片的边缘对应插槽的位置至少设置有一折片,反射片的折片插设于弹性体的插槽中而与弹性体相对定位。其中,反射片与其折片之间设置有骑缝线。其中,插槽为矩形,并且垂直于导光板朝向反射片的一面。其中,弹性体是橡胶体。其中,弹性体是方体,并且在一角部挖去而形成方体槽,导光板的角部与方体槽适配并置于方体槽中,插槽设置于方体槽的侧壁底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设置于导光板背对反射片的一侧;背光模组,设置于显不面板下方,其包括导光板、反射片以及弹性体;弹性体设置于导光板角落处以支撑导光板,反射片设置于导光板的朝向弹性体的一面;弹性体朝向反射片的表面至少设置有一插槽,反射片的边缘对应插槽的位置至少设置有一折片,反射片的折片插设于弹性体的插槽中而与弹性体相对定位。其中,反射片与其折片之间设置有骑缝线。其中,插槽为矩形,并且垂直于导光板朝向反射片的一面。其中,弹性体是橡胶体。
其中,弹性体是方体,并且在一角部挖去而形成方体槽,导光板的角部与方体槽适配并置于方体槽中,插槽设置于方体槽的侧壁底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方式通过弹性体朝向反射片的表面至少设置一插槽,反射片的边缘对应插槽的位置至少设置一折片,反射片的折片对应插设于弹性体的插槽中而与弹性体相对定位,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高背光模组中反射片定位的可靠性,提高光的利用率,适合于窄边框设计。



图I是本发明背光模组实施方式组装后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背光模组实施方式中反射片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中反射片的局部A放大图;图4是本发明背光模组实施方式中弹性体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背光模组实施方式组装后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I、图2、图3、图4和图5,图I是本发明背光模组10实施方式组装后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背光模组10实施方式中反射片12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中反射片12的局部A放大图,图4是本发明背光模组10实施方式中弹性体(13、14、15,16)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背光模组10实施方式组装后的平面示意图。本发明背光模组10实施方式包括导光板11、反射片12以及多个弹性体(13、14、15、16)。多个弹性体(13、14、15、16)设置于导光板11的四个角落处以支撑导光板11。下面以多个弹性体(13、14、15、16)中的一弹性体13为例进行说明描述。反射片12设置于导光板11的朝向弹性体13的一面。弹性体13朝向反射片12的表面至少设置有一插槽130,反射片12的边缘对应插槽130的位置至少设置有一折片120,反射片12的折片120插设于弹性体13的插槽130中而与弹性体13相对定位。其中,反射片12与其折片120之间设置有骑缝线以方便折片120的折弯。反射片12与折片120之间的角度可为近似90度或稍大一点的钝角。插槽130可设置为矩形插槽,并且插槽130垂直于导光板11朝向反射片12的一面,插槽130也可设置为其他形状的插槽,此处不作过多限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不在多个弹性体(13、14、15、16)中的一弹性体13上设置插槽130,而在其他弹性体(14、15、16)中的任意一个上设置插槽130,其他弹性体(14、15、16)插槽130的结构设置与上述一弹性体13的结构设置一致,此处不再赘述。反射片12的边缘对应插槽130位置设置折片 120。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弹性体(13、14、15、16)分别为第一弹性体13、第二弹性体14、第三弹性体15以及第四弹性体16,分别对应于导光板11的四个角落设置。下面以多个弹性体(13、14、15、16)中的第一弹性体13为例对其结构设置进行说明描述。第一弹性体13是方体,并且在其一角部挖去而形成方体槽131 ;导光板11为矩形导光板,无需进行裁切,且导光板11的角部与第一弹性体13的方体槽131适配并置于方体槽131中。第二弹性体14、第三弹性体15以及第四弹性体16的结构设置也与上述第一弹性体13的结构设置相同,通过多个弹性体(13、14、15、16)上方体槽131的设置从而实现第一弹性体13、第二弹性体14、第三弹性体15以及第四弹性体16分别设置于导光板11的四个角落处以支撑导光板11。第一弹性体13的插槽130进一步设置于方体槽131的侧壁底部。同样地,可分别在第二弹性体14、第三弹性体15以及第四弹性体16的方体槽131的侧壁底部设置插槽130,反射片12在其边缘对应多个弹性体(13、14、15、16)的插槽130的位置分别设置一折片120。多个弹性体(13、14、15、16)的插槽130的数量也可为多个,反射片12的折片120数量对应插槽130的数量而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体13、第二弹性体14、第三弹性体15以及第四弹性体16也可一体成型,设置成为一个弹性胶框整体以支撑导光板11,此处不作过多限制。其中,多个弹性体(13、14、15、16)可为橡胶体或其他具有弹性的 物体。此外,可分别在多个弹性体(13、14、15、16)与导光板11接触的表面设置多个竖向通槽,用于吸收导光板受热吸湿的膨胀量。可以理解,本发明背光模组10实施方式通过多个弹性体(13、14、15、16)朝向反射片12的表面至少设置一插槽130,反射片12的边缘对应插槽130的位置至少设置一折片120,反射片12的折片120对应插设于多个弹性体(13、14、15、16)的插槽130中而与多个弹性体(13、14、15、16)相对定位,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高背光模组中反射片定位的可靠性,提高光的利用率,适合于窄边框设计。请一并参阅图3、图4、图5和图6,图6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20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20,其包括显示面板21以及背光模组10。显示面板21设置于导光板11背对反射片12的一侧。背光模组10设置于显示面板21下方用于为显示面板21提供背光,其包括导光板11、反射片12以及多个弹性体(13、14、15、16)。多个弹性体(13、14、15、16)设置于导光板11的四个角落处以支撑导光板11。下面以多个弹性体(13、14、15、16)中的一弹性体13为例进行说明描述。反射片12设置于导光板11的朝向弹性体13的一面。弹性体13朝向反射片12的表面至少设置有一插槽130,反射片12的边缘对应插槽130的位置至少设置有一折片120,反射片12的折片120插设于弹性体13的插槽130中而与弹性体13相对定位。其中,反射片12与其折片120之间设置有骑缝线以方便折片120的折弯。反射片12与折片120之间的角度可为近似90度或稍大一点的钝角。插槽130可设置为矩形插槽,并且插槽130垂直于导光板11朝向反射片12的一面,插槽130也可设置为其他形状的插槽,此处不作过多限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不在多个弹性体(13、14、15、16)中的一弹性体13上设置插槽130,而在其他弹性体(14、15、16)中的任意一个上设置插槽130,其他弹性体(14、15、16)插槽130的结构设置与上述一弹性体13的结构设置一致,此处不再赘述。反射片12的边缘对应插槽130位置设置折片 120。液晶显示装置 20 可以为 TFT-LCD (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Display,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也可为其他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此处不作过多限制。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弹性体(13、14、15、16)分别为第一弹性体13、第二弹性体14、第三弹性体15以及第四弹性体16,分别对应于导光板11的四个角落设置。下面以多个弹性体(13、14、15、16)中的第一弹性体13为例对其结构设置进行说明描述。第一弹性体13是方体,并且在其一角部挖去而形成方体槽131 ;导光板11为矩形导光板,无需进行裁切,且导光板11的角部与第一弹性体13的方体槽131适配并置于方体槽131中。第二弹性体14、第三弹性体15以及第四弹性体16的结构设置也与上述第一弹性体13的结构设置相同,通过多个弹性体(13、14、15、16)上方体槽131的设置从而实现第一弹性体13、第二弹性体14、第三弹性体15以及第四弹性体16分别设置于导光板11的四个角落处以支撑导光板11。第一弹性体13的插槽130进一步设置于方体槽131的侧壁底部。同样地,可分别在第二弹性体14、第三弹性体15以及第四弹性体16的方体槽131的侧壁底部设置插槽130,反射片12在其边缘对应多个弹性体(13、14、15、16)的插槽130的位置分别设置 一折片120。多个弹性体(13、14、15、16)的插槽130的数量也可为多个,反射片12的折片120数量对应插槽130的数量而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体13、第二弹性体14、第三弹性体15以及第四弹性体16也可一体成型,设置成为一个弹性胶框整体以支撑导光板11,此处不作过多限制。其中,多个弹性体(13、14、15、16)可为橡胶体或其他具有弹性的物体。此外,可分别在多个弹性体(13、14、15、16)与导光板11接触的表面设置多个竖向通槽,用于吸收导光板受热吸湿的膨胀量。可以理解,本发明背光模组10实施方式通过多个弹性体(13、14、15、16)朝向反射片12的表面至少设置一插槽130,反射片12的边缘对应插槽130的位置至少设置一折片120,反射片12的折片120对应插设于多个弹性体(13、14、15、16)的插槽130中而与多个弹性体(13、14、15、16)相对定位,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高背光模组中反射片定位的可靠性,提高光的利用率,适合于窄边框设计。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光板、反射片以及弹性体; 所述弹性体设置于导光板角落处以支撑导光板,所述反射片设置于导光板的朝向弹性体的一面; 所述弹性体朝向反射片的表面至少设置有一插槽,所述反射片的边缘对应插槽的位置至少设置有一折片,所述反射片的折片插设于弹性体的插槽中而与弹性体相对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片与其折片之间设置有骑缝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槽为矩形,并且垂直于所述导光板朝向反射片的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橡胶体。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方体,并且在一角部挖去而形成方体槽,所述导光板的角部与方体槽适配并置于方体槽中,所述插槽设置于方体槽的侧壁底部。
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设置于导光板背对反射片的一侧; 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下方,其包括 导光板、反射片以及弹性体; 所述弹性体设置于导光板角落处以支撑导光板,所述反射片设置于导光板的朝向弹性体的一面; 所述弹性体朝向反射片的表面至少设置有一插槽,所述反射片的边缘对应插槽的位置至少设置有一折片,所述反射片的折片插设于弹性体的插槽中而与弹性体相对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片与其折片之间设置有骑缝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槽为矩形,并且垂直于所述导光板朝向反射片的一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橡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方体,并且在一角部挖去而形成方体槽,所述导光板的角部与方体槽适配并置于方体槽中,所述插槽设置于方体槽的侧壁底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反射片以及弹性体;弹性体设置于导光板角落处以支撑导光板,反射片设置于导光板的朝向弹性体的一面;弹性体朝向反射片的表面至少设置有一插槽,反射片的边缘对应插槽的位置至少设置有一折片,反射片的折片插设于弹性体的插槽中而与弹性体相对定位。本发明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提高背光模组中反射片定位的可靠性,提高光的利用率,适合于窄边框设计。
文档编号F21V17/10GK102865521SQ20121038437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1日
发明者萧宇均, 李全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