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756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的LED背光模组,尤其是涉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设备已经成为主流显示设备。由于液晶面板本身并不会发光,需要背光源提供光源方能达到显示效果。目前主流的背光源为LED。LED侧入式背光模组是存在于液晶显示器内部的一个光学组件,由光源和必要的光学辅助部件构成。现有技术中常用的LED背光模组,光源放在背光模组的侧面,由光源(LED灯条)产生的白光射入导光板内。目前业界所使用的LED背光模组在背光源方面Light bar (LED灯条)所占据成本一直较高,因此通过减少LED灯的颗数来降低成本,但由于LED灯颗数减少,功率增大,从而导致LED灯条热能增大,温度上升使得光效降低,热应力增大使得材料劣化,最终使得背光模组寿命减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背光模组散热效果不良导致时寿命减短缺点,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及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LED灯条、背板、固定于所述背板上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包括相互垂直的垂直面板和底面板,所述背板包括相互垂直的侧背板和底背板,所述LED灯条固定在所述散热片的垂直面板的内侧表面上,所述散热片的底面板与所述背板的底背板贴合的一侧设有通风槽,所述背板的底背板上设有与所述通风槽对应连通的通风孔。进一步地,所述背板的底背板与所述散热片的底面板贴合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散热片的定位柱。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的底面板设有与所述背板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具体地,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LED灯条通过导热胶粘贴于所述散热片的垂直面板的内侧表面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反射板和导光板,所述反射板置于所述散热片的底面板上,所述导光板置于所述反射板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在传统的散热片上增加了通风槽,同时在于散热片接触的背板上与通风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通风孔,该通风槽与通风孔连通产生空气流,并且散热片上增加通风槽使得散热面积增大,从而增大散热片的散热效果,减小背光模组的热应力,并通过对流换热(热对流和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方式将背光模组中散发的热量通过散热片与背板散发到外界,背光模组的散热效果能够提升,从而降低背光模组的工作温度,增加其发光效率,并且延长其使用寿命,有效地解决了背光模组的温升和散热的问题;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其在背板上设有定位柱,在散热片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与定位柱过盈配合,该装配方式较传统的螺丝锁定方式节约了背光模组的材料成本,减少打螺丝的工艺流程并且装配方式简易,便于操作,从而节约了人工成本,适于工业化广泛生产操作;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应用了该背光模组,由于采用了该背光模组,不但减少了组装的工艺流程,节约了人工成本,也有效地解决了整个显示装置的温升和散热的问题。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背板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背板与散热片的装配示意图;图中I-背板、11-侧背板、12-底背板、121-通风孔、122-定位柱、2-散热片、21-垂直面板、22-底面板、221-通风槽、222-定位孔、3-LED灯条、4-导热胶、5-反射板、6-导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背光模组,包括LED灯条3、背板I、固定于所述背板I上的散热片2,所述散热片2包括相互垂直的垂直面板21和底面板22,所述背板I包括相互垂直的侧背板11和底背板12,所述LED灯条3固定在所述散热片2的垂直面板21的内侧表面上,所述散热片2的底面板22与所述背板I的底背板12贴合的一侧设有通风槽221,所述背板I的底背板12上设有与所述通风槽221对应连通的通风孔121。具体地,请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背板I的俯视图,从图中可见,背板I在于散热片2接触面上矩阵式的分布了若干个通风孔12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在传统的背光模组的散热片2采用易于散热的金属材料挤压制成,背板I采用SECC(电解亚铅镀锌钢板)或者SGCC (热浸锌钢板)制成,该材料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性能。本实用新型在散热片2上设置可利于空气流通的通风槽221,并且在与之对应的底背板12上设置了通风孔121,两者相互连通,利于空气流通,并且散热片2上增加通风槽221也使得散热面积增大,从而增大散热片2的散热效果,减小背光模组的热应力,并通过对流换热(热对流和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方式将背光模组中散发的热量通过散热片2与背板I散发到外界,背光模组的散热效果能够提升,从而降低背光模组的工作温度,增加其发光效率,并且延长其使用寿命,有效地解决了背光模组的温升和散热的问题。进一步地,请参看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背板I与散热片2的装配示意图。所述背板I的底背板12与所述散热片2的底面板22贴合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散热片2的定位柱122。所述散热片2的底面板22设有与所述背板I定位柱122配合的定位孔222。所述定位柱122与所述定位孔222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式背光模组中的定位柱122采用SKD61 (高碳高铬合金工具钢)或者SDKll材料制作,该材料热处理之后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度、机械加工性能好,并且尺寸的稳定性好,精度高,保证了定位柱122的尺寸要求。通过定位柱122和定位孔222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背板I与散热片2较传统的背光模组中采用的螺丝锁定方式节约了背光模组的使用螺丝的材料成本,减少打螺丝的工艺流程并且装配方式简易,便于操作,从而节约了人工成本,适于工业化广泛生产操作。具体地,请再参见图1,所述LED灯条3通过导热胶4粘贴于所述散热片2的垂直面板21的内侧表面上。在LED灯条3的与散热片2之间采用导热胶4,同样是为了尽快的将LED灯条3所发出才热量传导到散热片2上,通过散热片2的较大的接触面积,将整个背光模组的热量传导到外界,从而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保证背光模组的工作温度稳定在正 常的范围内。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中还包括反射板5和导光板6,所述反射板5置于所述散热片2的底面板22上,所述导光板6置于所述反射板5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光源LED灯条放在背光模组的侧面,由光源产生的白光透过反射板5反射至由亚克力制成的导光板6内。导光板6可米用经过印刷的亚克力(PMMA)板或者挤压成型的聚苯乙烯(PS)板制成,其作用在于使LED灯条3发出的光有效混合后从导光板6的出光面射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应用了该背光模组,由于采用了该背光模组,不但减少了组装的工艺流程,节约了人工成本,也有效地解决了整个显示装置的温升和散热的问题。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背光模组,包括LED灯条、背板、固定于所述背板上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包括相互垂直的垂直面板和底面板,所述背板包括相互垂直的侧背板和底背板,所述LED灯条固定在所述散热片的垂直面板的内侧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底面板与所述背板的底背板贴合的一侧设有通风槽,所述背板的底背板上设有与所述通风槽对应连通的通风孔。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底背板与所述散热片的底面板贴合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散热片的定位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底面板设有与所述背板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过盈配合。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条通过导热胶粘贴于所述散热片的垂直面板的内侧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板和导光板,所述反射板置于所述散热片的底面板上,所述导光板置于所述反射板上。
7.—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LED灯条、背板、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包括相互垂直的垂直面板和底面板,所述散热片的底面板与所述背板的底背板贴合的一侧设有通风槽,所述背板的底背板上还包括与所述通风槽对应连通的通风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在散热片上增加了通风槽,在背板上与通风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通风孔,该通风槽与通风孔连通产生空气流,减小背光模组的热应力,并通过对流换热(热对流和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方式将背光模组中散发的热量通过散热片与背板散发到外界,有效地解决了背光模组的温升和散热的问题;将该背光模组应用于显示装置中,也能够有效地解决该显示装置的温升和散热的问题。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647441SQ2012202852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
发明者叶雄波, 陈泰成 申请人: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