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扩散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310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光扩散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确保充分的透光性、光扩散性、以及耐光性并且能够薄型化的光扩散体。将基材树脂中分散有树脂粒子、无机化合物的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成形而制成光扩散体。所述树脂粒子为由包含(甲基)丙烯酸类单官能单体和多官能单体的单体混合物的聚合物形成的、体积平均粒径2~10μm、折射率1.540~1.560的聚合物粒子。所述无机化合物为体积平均粒径为0.4~0.7μm的硫酸钡。所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该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包含1.5~2.5重量份所述树脂粒子。另外,所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中所述树脂粒子与所述无机化合物的含有比以重量比计,为1:0.5~1:1.35的范围内。
【专利说明】光扩散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有透光性和光扩散性的光扩散体。
【背景技术】
[0002]以往,由包 含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等基材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光扩散体在照明器具中,作为用于使来自光源的光发生扩散的光扩散体(例如,将光源覆盖的照明罩)而使用。
[0003]照明器具的光源中,以往荧光灯或白炽灯得到了广泛使用,但在近年,出于谋求长寿命化的目的,正逐渐使用LED代替荧光灯和白炽灯。荧光灯和白炽灯向全方位发光,而LED向前方发光,与荧光灯和白炽灯相比,其指向性高。另外,以LED作为光源的照明器具中,例如,以覆盖排列在基板上的多个LED芯片的方式设置作为光扩散体的照明罩,但若基于该光扩散体的光扩散不充分,则可透过照明罩看到LED芯片,外观差。因此,与以荧光灯或白炽灯为光源的照明器具用的光扩散体相比,对于以LED为光源的照明器具用的光扩散体,要求更高的光扩散性。
[0004]例如,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由包含聚合物(A)、粒子状的无机化合物(B)和粒子状的交联树脂(C)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形成的LED光源用光扩散板,所述聚合物
(A)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体的单体聚合而成的。
[0005]该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LED光源用光扩散板由于具有较高的透光性和光扩散性,因此在以LED为光源的照明器具中,可以使来自LED的光充分地扩散,抑制可透过光扩散板看到LED芯片的情况,并且使来自LED的光充分地透过。
[0006]现有技术文献_7] 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771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_9]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0]然而,对于吊灯等在住宅中使用的照明器具的照明罩(光扩散体),要求薄型化而轻量化以使得用户可以容易地拆卸。另外,对于在住宅中使用的照明器具的照明罩,要求对紫外线等来自外部的光具有充分的耐光性以使得能够长期使用。
[0011]但是,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LED光源用光扩散板虽然在3mm的厚度下发挥充分的光扩散性,但若比3_薄,则无法发挥充分的光扩散性。另外,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LED光源用光扩散板容易受到紫外线等周围的光的影响而变色,耐光性差。
[0012]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确保充分的透光性、光扩散性、以及耐光性、并且能够薄型化的光扩散体。
_3]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本发明的光扩散体特征在于,其是由在基材树脂中分散有树脂粒子和无机化合物的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前述树脂粒子为由包含(甲基)丙烯酸类单官能单体和多官能单体的单体混合物的聚合物形成的、体积平均粒径2~10 μ m、折射率1.540~1.560的聚合物粒子,前述无机化合物为体积平均粒径为0.4~0.7 μ m的硫酸钡,前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该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包含1.5~2.5重量份前述树脂粒子,前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前述树脂粒子与前述无机化合物的含有比以重量比计,为1:0.5~1:1.35的范围内。其中,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类是指甲基丙烯酸类或丙烯酸类。
[0015]该本发明的光扩散体以规定的比例包含具有规定的折射率和体积平均粒径的树脂粒子、具有规定的体积平均粒径的硫酸钡,所述树脂粒子是由包含(甲基)丙烯酸类单官能单体和多官能单体的单体混合物的聚合物形成的,由此在比以往更薄的厚度(具体而言,2mm的厚度)下,也具有优异的透光性和光扩散性,且对紫外线等光具有优异的耐光性。
[0016]发明的效果
[0017]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确保充分的透光性、光扩散性、以及耐光性,并且能够薄型化的光扩散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扩散体中透过光的扩散性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发明的光扩散体
[0020]本发明的光扩散体是将使树脂粒子和无机化合物分散在基材树脂中而成的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成形而成的。
[0021]前述基材树脂只要是透明的`树脂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与前述树脂粒子的折射率差为0.05~0.07左右的树脂、例如丙烯酸类树脂。作为能够作为前述基材树脂使用的丙烯酸类树脂,可列举出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成分聚合而得到的树脂。作为能够与可形成前述丙烯酸类树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单体,可列举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类、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类、苯乙烯、α -甲基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类、苯基马来酰亚胺、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类、马来酸酐等,但不限定于这些。其中,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
[0022]前述树脂粒子为由包含(甲基)丙烯酸类单官能单体和多官能单体的单体混合物的聚合物形成的聚合物粒子。
[0023]前述(甲基)丙烯酸类单官能单体是指具有I个乙烯性不饱和基团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作为前述(甲基)丙烯酸类单官能单体,例如可列举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2-氯乙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环己酯、α -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基、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2-氯乙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等(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本发明中,由于能够得到期望的透光性以及光扩散性,因此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优选的。另外,这些(甲基)丙烯酸类单官能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0024]前述多官能单体是指具有2个以上乙烯性不饱和基团的多官能单体。作为前述多官能单体,例如可列举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壬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十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十五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 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羟基特戊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多官能单体;二乙烯基苯、二乙烯基萘、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以及它们的衍生物芳香族乙烯基类多官能单体。这些多官能单体之中,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酯类多官能单体。作为多官能单体,若使用(甲基)丙烯酸酯类多官能单体,则在上述光扩散体中能够谋求耐光性的提高。本发明中,这些多官能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0025]关于前述单体混合物中的前述多官能单体的含量,只要是能够实现使该单体混合物聚合而得到的树脂粒子的折射率为1.540~1.560的含量,就没有特别的限定,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单体混合物,优选为0.5~50重量份、更优选为3~30重量份。前述单体混合物中的前述多官能单体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单体混合物低于0.5重量份时,有使前述单体混合物聚合而得到的树脂粒子不具备充分的耐热性、前述树脂粒子在基材树脂中熔融混炼时发生溶解的担心。另一方面,前述单体混合物中的前述多官能单体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单体混合物超过50重量份时,无法得到与前述多官能单体的含量相应的如述树脂粒子的耐热性的提闻效果,因此有成本变闻的担心。
[0026]前述单体混合物只要能实现由该单体混合物的聚合物形成的聚合物粒子(树脂粒子)的折射率为1.540~1.560,则可以仅包含上述(甲基)丙烯酸类单官能单体和多官能单体作为单体,也可以包含除了上述(甲基)丙烯酸类单官能单体和多官能单体以外的其他单体。例如,前述单体混合物中,若在(甲基)丙烯酸类单官能单体和多官能单体的基础上含有苯乙烯类单官能单体,则可以以低成本得到折射率1.540~1.560的聚合物粒子。
[0027]前述苯乙烯类单官能单体是指具有I个乙烯性不饱和基团的苯乙烯类单体。作为前述苯乙烯类单官能单体,可使用苯乙烯和取代苯乙烯(取代基包括低级烷基、卤素原子(特别是氯原子)等)的任一种。具体而言,可以使用的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2,4- 二甲基苯乙烯、对正丁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对正己基苯乙烯、对正辛基苯乙烯、对正壬基苯乙烯、对正癸基苯乙烯、对正十二烷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对苯基苯乙烯、对氯苯乙烯、3,4- 二氯苯乙烯、α -甲基苯乙烯等。本发明中由于能够得到期望的透光性和光扩散性,因此优选苯乙烯。另外,这些苯乙烯类单官能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0028]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前述单体混合物中的前述苯乙烯类单官能单体与前述(甲基)丙烯酸类单官能单体的含有比例,只要是能够实现由该单体混合物的聚合物形成的聚合物粒子(树脂粒子)的折射率为1.540~1.560的比率,就没有特别限定。
[0029]本发明中使用的前述树脂粒子可以通过利用公知聚合方法使前述单体混合物聚合而制造。作为具体的聚合方法,可列举出溶液聚合、悬浮聚合、种子聚合等。此处,在利用种子聚合进行上述单体混合物的聚合而制造前述树脂粒子时,只要不对期望的物性造成影响,则该树脂粒子中可以包含来源于种子的任意成分。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使用这些制造方法,树脂粒子中的各种单体成分的比率可达到期望的比率(单体成分的配混比率)。
[0030]本发明中使用的前述树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10 μ m的范围内、优选为2~8 μ m的范围内。前述树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不足2 μ m时,有光扩散体中无法得到充分的透光性的担心,超过10 μ m时,有光扩散体中无法得到充分的光扩散性的担心。
[0031]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前述树脂粒子的粒径的变异系数(CV值)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0~50%、更优选为25~40%。前述树脂粒子的CV值若为25~40%,则从粒径小的粒子到粒径大的粒子的含有比例适当,对于光扩散体,可以确保充分的总透光率,并且更加提高光扩散性。
[0032]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前述树脂粒子的折射率为1.540~1.560的范围内、更优选为1.545~1.555的范围内 。前述树脂粒子的折射率低于1.540时,有光扩散体中无法得到充分的光扩散性的担心,超过1.560时,有将光扩散体薄型化时(具体而言,制成2mm的厚度时)无法得到充分的透光性和耐光性的担心。
[0033]另外,本发明中,关于前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中前述树脂粒子相对于前述基材树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基材树脂为1.5~2.5重量份、更优选为1.5~2.0重量份。前述树脂粒子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基材树脂低于1.5重量份时,有光扩散体中无法得到充分的透光性和光扩散性的担心。另外,前述树脂粒子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基材树脂超过2.5重量份时,有由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光扩散体的耐光性变差的担心。
[0034]另外,本发明中,作为前述无机化合物,使用体积平均粒径为0.4~0.7 μ m、优选为0.5~0.62 μ m的硫酸钡。作为前述无机化合物而使用的硫酸钡的粒径低于0.4 μ m时,在将光扩散体薄型化时(具体而言,制成2mm的厚度时),有无法得到充分的透光性的担心,超过0.7 μ m时,在将光扩散体薄型化时(具体而言,制成2mm的厚度时),有无法得到充分的光扩散性的担心、有光扩散体中光扩散性和透光性的平衡变差的担心。
[0035]本发明中,作为前述无机化合物使用的硫酸钡的CV值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50~70%、更优选为55~70%。前述硫酸钡的CV值若为50~70%,则从粒径小的粒子到粒径大的粒子的含有比例适当,对于本发明的光扩散体,可以确保充分的总透光率,并且更加提高光扩散性。[0036]本发明中,作为前述无机化合物使用的硫酸钡的比表面积优选处于3~5m2/g的范围内、更优选处于3~4m2/g的范围内。硫酸钡的比表面积若处于3~5m2/g的范围内,则对于本发明的光扩散体,可以确保充分的总透光率,并且更加提高光扩散性。
[0037]另外,本发明中,关于前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中硫酸钡相对于前述树脂粒子的含量,相对于I重量份前述树脂粒子为0.5~1.35重量份、优选为0.6~1.33重量份。SP,本发明中,前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中前述树脂粒子与硫酸钡(无机化合物)的含有比以重量比计,为1:0.5~1:1.35的范围内。前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中硫酸钡的含量相对于I重量份前述树脂粒子少于0.5重量份时,有光扩散体中无法得到充分的光扩散性的担心。另外,前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中硫酸钡的含量相对于I重量份前述树脂粒子多于1.35重量份时,有光扩散体中无法确保充分的总透光率的担心。
[0038]另外,前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中硫酸钡相对于前述基材树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基材树脂,优选为1.0~2.5重量份、更优选为1.5~2.5重量份。前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中硫酸钡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基材树脂为1.0~
2.5重量份的范围内时,可以确保光扩散体的充分的透光性和耐光性,并且更加提高光扩散性。 [0039]另外,本发明的光扩散体中,前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优选包含橡胶成分。通过使前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橡胶成分,可以提高光扩散体的强度。作为能够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橡胶成分,可列举出核壳型橡胶粒子、交联丙烯腈丁二烯橡胶粒子、交联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粒子、丙烯酸类橡胶粒子等。核壳型橡胶粒子是具有芯层和壳层的橡胶粒子,例如,外层的壳层由玻璃状聚合物构成、内层的芯层由橡胶状聚合物构成的双层结构的粒子,或者外层的壳层由玻璃状聚合物构成、中间层由橡胶状聚合物构成、芯层由玻璃状聚合物构成的3层结构的粒子等。玻璃层例如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物等构成,橡胶状聚合物层例如由丙烯酸丁酯聚合物(丁基橡胶)等构成。这些橡胶成分(橡胶粒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作为前述核壳型橡胶粒子的具体例,可列举出Ganz ChemicalIndustry C0., Ltd.制造的 “STAFIL0ID (注册商标)AC3832”、“STAFIL0ID (注册商标)AC3816N”等。作为前述交联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粒子的具体例,可列举出JSR株式会社制造的“XER-91”(平均粒径0.5μπι)等。作为前述交联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粒子的具体例,可列举出JSR株式会社制造的“XSK-500”(平均粒径0.5 μ m)等。作为前述丙烯酸类橡胶粒子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制造的“METABLEN (注册商标)W-300A”(平均粒径0.1 μ m),"METABLEN (注册商标)W450A”(平均粒径0.2 μ m)等。上述橡胶成分之中,从混炼到基材树脂(例如,丙烯酸类树脂)中的透明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为前述丙烯酸类橡胶粒子。从混炼到基材树脂(例如,丙烯酸类树脂)中的透明性的观点来看,橡胶成分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05~0.3 μ m的范围、更优选为0.05~0.3 μ m的范围。
[0040]另外,关于前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中橡胶成分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基材树脂,优选为I~10重量份、更优选为2~5重量份。橡胶成分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基材树脂少于I重量份时,有光扩散体的强度无法充分提高的担心,另外,多于10重量份时,有光扩散体的透光性降低的担心。
[0041]另外,本发明的光扩散体中,前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只要不对透光性、光扩散性以及耐光性等期望的物性造成影响,则也可以少量包含其他的树脂成分。例如,前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中也可以包含荧光增白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等各种成分。本发明中这些各种成分可以赋予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期望的荧光增白性、热稳定性、紫外线吸收性等物性。
[0042]本发明中,作为荧光增白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噁唑类荧光增白剂(例如,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造的“Kayalight (注册商标)OS”)、咪唑类荧光增白剂、罗丹明(rhodamine)类荧光增白剂。在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基材树脂,以优选为0.0005~0.1重量份、更优选为0.001~0.1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01~0.05重量份的比例包含这种荧光增白剂时,可以对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赋予荧光增白性。
[0043]本发明中,作为热稳定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磷酸酯、亚磷酸酯、膦酸酯等有机磷类热稳定剂;受阻酚类热稳定剂;内酯类热稳定剂;具有抑制热氧化的功能的亚磷酸盐类氧化防止剂(例如,株式会社ADEKA制造的“ADEKASTAB (注册商标)PEP-36”)等。在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基材树脂,以优选为0.005~0.5重量份、更优选为0.01~0.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01~0.3重量份的比例包含这种热稳定剂时,可以对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赋予热稳定性。 [0044]本发明中,对紫外线吸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株式会社ADEKA制造的“ ADEKASTAB (注册商标)LA-31”)、羟基苯基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等。在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基材树脂,以优选为0.01~2.0重量份、更优选为0.03~2.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
0.05~1.0重量份的比例包含这种紫外线吸收剂时,可以对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赋予紫外线吸收性。
[0045]本发明中,作为抗静电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渗出而发挥抗静电性能的渗出型抗静电剂、以及永久发挥抗静电性能而不渗出的永久抗静电剂的任一种。
[0046]作为上述渗出型抗静电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阳离子类、阴离子类、甜菜碱类(两性离子类)、以及非离子类的表面活性剂。这些表面活性剂中,优选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甘油脂肪酸酯。作为烷基磺酸盐,例如可列举出花王株式会社制造的“Electrostripper (注册商标)PC”,作为甘油脂肪酸酯,例如可列举出Miyoshi YushiC0., Ltd.制造的“DASPER K200”。这种表面活性剂(渗出型抗静电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基材树脂,以0.1~3重量份、更优选为0.5~
1.5重量份的比例包含这种表面活性剂(渗出型抗静电剂)时,能够赋予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充分的抗静电性能而不使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变色。
[0047]另外,作为上述永久抗静电剂,没有特别限定,从少量添加而得到永久抗静电性能的观点来看,优选由亲水性嵌段与疏水性嵌段形成的嵌段共聚物。
[0048]由亲水性嵌段与疏水性嵌段形成的嵌段共聚物是指,亲水性嵌段与疏水性嵌段通过酯键、酰亚胺键、酰胺键、醚键、氨基甲酸酯键等键重复交替地结合而成的共聚物,作为疏水性嵌段可列举出聚烯烃等,作为亲水性嵌段可列举出聚醚、含聚醚亲水性聚合物、阳离子性聚合物以及阴离子性聚合物等。
[0049]对于作为疏水性嵌段的聚醚,可以使用聚醚二醇、聚醚二胺、以及它们的改性物。对于作为疏水性嵌段的含聚醚亲水聚合物,作为聚醚链段形成成分可以使用具有聚醚二醇链段的聚醚酯酰胺、同样具有聚醚二醇链段的聚醚酰胺酰亚胺、同样具有聚醚二醇链段的聚醚酯、同样具有聚醚二胺链段的聚醚酰胺、同样具有聚醚二醇或聚醚二胺链段的聚醚氨基甲酸酯。作为疏水性嵌段的阳离子性聚合物可以使用分子内具有阳离子性基团的阳离子性聚合物。作为前述阳离子性基团,可列举出具有季铵盐和鱗盐的基团。对于作为疏水性嵌段的阴离子性聚合物而言,可以使用以具有磺酸基的二羧酸和二醇或聚醚作为必需构成单元、且分子内有2~80个磺酸基的阴离子性聚合物等。
[0050]作为如上所述的由亲水性嵌段与疏水性嵌段形成的嵌段共聚物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作为分子内具有聚醚嵌段与聚烯烃嵌段的嵌段共聚物的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PELESTAT (注册商标)230” (折射率 1.50)。
[0051]在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基材树脂,以优选为2~20重量份、更优选为5~15重量份的比例包含如上所述的永久抗静电剂时,可以永久赋予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充分的抗静电性能。
[0052]本发明的光扩散体不受其制造方法的限定,优选的是,将前述基材树脂、前述树脂粒子、前述无机化合物、以及根据需要的其他添加剂(例如,荧光增白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或抗静电剂等)以规定量混合、混炼而得的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通过挤出成形法来成形而制造。前述混合和混炼例如可以利用螺带式混合机、亨舍尔混合机、班伯里密炼机、鼓式桶(drum tumbler)、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多螺杆挤出机等来进行。前述混炼的温度条件通常为240~300°C是适当的。然后,利用挤出成形法将前述混合和混炼而得的混合物成形为颗粒状,得到颗粒状的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将该颗粒状的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挤出成形为板状,由此可得到板状的光扩散体(光扩散板)。或者可以通过将前述混合和混炼所得的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利用挤出成形法成形为板状,从而可以得到板状的光扩散体(光扩散板)。进而,通过将上述板状的光扩散体(光扩散板)进行真空成形、或压空成形等,从而可以得到各种形状的光扩散体。
[0053]本发明的光扩散体在厚度为2mm时,显示出优选55%以上的、更优选为55~65%的总透光率,显不出优选55°以上、更优选为55~60°的分散度。另外,本发明的光扩散体在厚度为2mm时,用后述的促进曝露后的色差的测定方法求出的曝露200小时后的色差(亨特值ΛE)优选为低于3、更优选`为低于I。
[0054]这种本发明的光扩散体厚度薄(具体而言,厚度2_时)、且显示出较高的总透光率和分散度,例如,在作为具有LED光源的照明器具(例如,一般照明装置、照明显示器、以及照明广告牌等)的光扩散体而使用时,可以使来自LED光源的光充分地扩散。进而,具有优异的耐光性,作为至少屋内用的照明器具用的光扩散体,具有较高的耐久性。此外,对于上述曝露200小时后的色差(亨特值ΛΕ)小的光扩散体、例如色差(亨特值ΛΕ)低于I的光扩散体而言,不仅可作为屋内用,而且作为屋外用的照明器具用的光扩散体也具有较高的耐久性。
[0055]本发明的光扩散体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通过设定为1.0~3.0mm、更优选为1.4~2.0_,从而能发挥优异的光扩散性、透光性以及耐光性。
[0056]本发明的光扩散体可在例如使用荧光灯、发光二极管(LED)等各种光源的照明器具中作为覆盖光源的照明罩而使用。本发明的光扩散体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其用途制成各种形状。例如,本发明的光扩散体作为照明罩使用时,该光扩散体的形状可以为半圆筒状、平板状、圆顶状。[0057]实施例
[0058]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扩散体的物性进行详细说明。
[0059]首先,对用于制造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扩散体的树脂粒子和硫酸钡的体积平均粒径的测定方法、前述树脂粒子和硫酸钡的粒径的变异系数(CV值)的算出方法、硫酸钡的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树脂粒子的折射率的测定方法、以及促进曝露后的色差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
[0060]树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的测定方法
[0061]聚合物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通过下述方法计算:将孔径20~400 μ m的细孔充满电解质溶液,由粒子通过该电解质溶液时的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率变化求出体积,由此计算出体积平均粒径。具体而言,树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是使用库尔特方式精密粒度分布测定装置“Multisizer III”(Beckman Coulter, Inc.制造)测定的体积平均粒径(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的算术平均径)。其中,测定时按照Coulter Electronics Limited发行的“Reference MANUAL FOR THE COULTER MULTISIZER”( 1987),使用适合于测定的粒子的粒径的孔(aperture),进行Multisizer III的校准、进行测定。
[0062]具体而言,用接触式混合器和超声波使0.1g树脂粒子分散在IOml0.1重量%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制成分散液。在设置于“Multisizer III”主体的、充满测定用电解液“IS0T0N (注册商标)II” (Beckman Coulter, Inc.制造)的烧杯中边缓慢搅拌边用滴管滴加前述分散液, “Multisizer III”主体画面的浓度计的读数处于10%左右。接着,按照Coulter Electronics Limited 发行的 REFERENCE MANUAL FOR THE COULTER MULTI SIZER(1987)对“Multisizer III” 主体输入孔径(直径,aperture size)、Current (孔电流,aperture电流)、Gain Cti1SXPolarity (内侧电极的极性),以manual (手动模式)测定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测定中以不会使烧杯内混入气泡的程度进行缓慢搅拌,到测定了 10万个粒子的粒度分布时结束测定。树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为测定的10万个粒子的粒径的平均值,是指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的算术平均径。
[0063]硫酸钡的体积平均粒径的测定方法
[0064]硫酸钡的体积平均粒径(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的算术平均径)用激光衍射散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Beckman Coulter, Inc.制造、“LS13320型”)来测定。具体而言,将0.1g硫酸钡、IOmll重量%焦磷酸钠水溶液投入试验管,用接触式混合器(Yamato ScientificC0.,Ltd.制造、“T0UCHMIXER MT-31”)混合2秒钟。然后,用市售的超声波洗涤器(VELV0-CLEAR公司制造、“ULTRASONIC CLEANER VS-150”)使试验管中的硫酸钡进行10分钟分散,得到分散液。边对分散液照射超声波,边用上述激光衍射散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测定分散液中的硫酸钡的体积平均粒径(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的算术平均径)。该测定时的光学模型与测定的硫酸钡的折射率(1.64)相符。
[0065]树脂粒子和硫酸钡的CV倌.的计算方法
[0066]树脂粒子和硫酸钡各自的CV值由进行前述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的测定时的标准偏差(σ )和体积平均粒径(X),根据以下的数学式算出。
[0067]CV 值(%) = ( σ /χ) X 100
[0068]硫酸钡的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
[0069]硫酸钡的比表面积通过JIS R1626记载的BET法(氮吸附法)测定。对于作为测定对象的硫酸钡,使用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的自动比表面积/细孔分布测定装置TristarfOOO测定BET氮吸附等温线,利用BET多点法由氮吸附量算出比表面积。其中,氮吸附等温线的测定使用氮作为吸附质,在吸附质截面积0.162nm2的条件下用定容法来进行。
[0070]树脂粒子的折射率的测定方法
[0071]树脂粒子的折射率测定通过贝克法来进行。该通过贝克法的折射率测定中,在载玻片上放置树脂粒子并滴加折射液(CARGILLE公司制造:CARGILLE标准折射液、以0.002的折射率间隔分别准备多份折射率为1.538~1.562的折射液)。接着,将树脂粒子与折射液良好地混合后,边从下方照射岩崎电气株式会社制造的高压钠灯(型号“NX35”、中心波长589nm)的光,边从上部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粒子的轮廓。然后,看不到轮廓时,判断折射液与树脂粒子的折射率相等。
[0072]其中,利用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只要是以能够确认树脂粒子的轮廓的倍率进行观察,就没有问题,但若为粒径5 μ m的粒子,则以500倍左右的倍率进行观察是适当的。根据上述操作,树脂粒子与折射液的折射率越接近则越难以观察到树脂粒子的轮廓,因此,将树脂粒子的轮廓最难以辨认时的折射液的折射率判断为与该树脂粒子的折射率相等。
[0073]另外,折射率差为0.002的2种折射液之间树脂粒子的可见情况没有差别时,将这2种折射液的折射率的中间值作为该树脂粒子的折射率。例如,分别用折射率1.554与
1.556的折射液进行试验时,两折射液中树脂粒子的可见情况没有差别时,将这些折射液的折射率的中间值1.555判定为树脂粒子的折射率。
[0074]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扩散体的总透光率和分散度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其中,总透光率和分散度的测定中,将后述的实施例和比较例所得的厚度2mm、50mmX IOOmm的板状的光扩散体(光扩散板)作为测定对象。
`[0075]光扩散体的总透光率的测定方法
[0076]光扩散体的总透光率根据JIS K7361进行测定。具体而言,总透光率使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NDH-4000”进行测定。使测定样品数n=10,算出这10个测定样品的总透光率(%)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光扩散体的总透光率(%)。
[0077]光扩散体的分散度的测定方法
[0078]光扩散体的分散度(D50)使用自动变角光度计(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造的Goniophotometer GP-200),按照以下的步骤求出。
[0079]来自自动变角光度计的光源的直射光线从设置于离光源75cm的距离的光扩散体的法线方向进行照射。用可动式受光器测定透过光扩散体的光的强度。将该强度换算为透过率,对应于偏离法线方向的角度在图上描绘透过率。由该图求出法线方向的光的透过率(直射光透过率)达到50%的透过率时的角度。将该角度称为分散度(D50)。该分散度(D50)的单位为“。(度)”。另外,分散度(D50)越大,意味着扩散性越优异。
[0080]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扩散体的促进曝露后的色差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其中,促进暴露后的色差的测定中,将后述的实施例和比较例所得的厚度2mm、50mmX IOOmm的板状的光扩散体(光扩散板)作为试验片。
[0081]促进曝露后的色差的测定方法
[0082]首先,用下述所示的颜色的测定方法测定试验片的亨特值(匕)。接着进行以下所示的促进曝露试验,通过下述所示的颜色的测定方法测定促进曝露试验后的试验片的亨特值(E1X然后,将促进曝露试验如的试验片的予特值(E。)与促进曝露试验后的试验片的予特值(E1)之差(E1-Etl)作为促进曝露后的色差(亨特Λ E值)。
[0083]促讲曝露试齡
[0084]光扩散体的促进暴露试验按照JIS Κ7350-2 (塑料-基于实验室光源的曝露试验方法-第2部:氙弧灯)来进行。具体而言,在下述试验条件下、将试验片在氙弧灯下曝露200小时。
[0085]试骀备件
[0086]照射装置:SuperXenon Weather Meter_SX75 型(Suga Test InstrumentsC0., Ltd.制造)
[0087]照射条件:黑板温度(63 °C )、无黑暗期间的转换、无spray (喷雾)、OuterFilter#275
[0088]波长范围:300~400nm
[0089]放射照度:180W/m2
[0090]试验片:厚度2mm、50mmX IOOmm
[0091]试验槽:温度(28~32°C)、湿度(45~55%)
[0092]颜色的测定方 法
[0093]颜色的测定按照JIS Z8722 (颜色的测定方法-反射和透过物体颜色)来进行。具体而言,在下述测定条件下,放置在基准按压专用白板上测定试验片的颜色,求出亨特值。
[0094]测定备件
[0095]测定装置:分光式色彩计SE-2000 (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造)
[0096]色彩管理软件:ColorMate5 (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造)
[0097]标准板的三刺激值(C/2):Y=96.09、Χ=94.13、Ζ=113.36
[0098]基准按压专用白板:Υ=76.5、Χ=75.4、Ζ=84.6
[0099]测定方法:反射法
[0100]光源:C/2°视场条件测定
[0101]接着,对用于制造本发明的实施例1~6的光扩散体的树脂粒子(A)和树脂粒子
(B)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102]树脂粒子(A)的制造方法
[0103]在容积5L的不锈钢烧杯中投入3000g纯水、L 5g月桂基硫酸钠(500ppm)、90g焦
憐酸续,制备水相。
[0104]在与水相的制备中使用的不锈钢烧杯不同的不锈钢烧杯中投入400g作为(甲基)丙烯酸类单官能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500g作为苯乙烯类单官能单体的苯乙烯、100g作为多官能单体的二乙烯基苯(DVB)、3g作为链转移剂的正十二烷基硫醇、7g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双-(2,4- 二甲基戊腈)、4g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酯,充分搅拌制备油相。
[0105]将制备的油相加入之前制备的水相,使用PRMIX Corporation制造的TK均质混合器(homomixer)在8000rpm下搅拌15分钟,得到悬池液。接着,将所得的悬池液转移至具备搅拌机和温度计的容量5L的反应器中,然后在60°C下使单体(monomer)聚合5小时之后,在110°C下加热2小时,然后冷却至30°C,得到树脂粒子浆料。接着在树脂粒子浆料中加入盐酸,直至浆料的pH为2以下。然后使用离心脱水机洗涤添加过盐酸的树脂粒子浆料,直至洗涤水的pH为6~7,其后进行脱水。使用真空干燥机在夹套温度60°C下对由此所得的脱水滤饼进行20小时的真空干燥。接着使其通过400目的筛,得到树脂粒子(A)。
[0106]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测定该树脂粒子(A)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4 μ m。另外,通过上述算出方法算出树脂粒子(A)的CV值,为37.9%。另外,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测定该树脂粒子(A)的折射率,为1.555。
[0107]树脂粒子(B)的制造方法
[0108]使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使用量为550g、使苯乙烯的使用量为350g,除此以外与上述树脂粒子(A)的制造方法同样地操作,得到树脂粒子(B)。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测定该树脂粒子(B)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8 μ m。另外,通过上述算出方法算出树脂粒子(B)的CV值,为33.9%。另外,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测定该树脂粒子(B)的折射率,为1.540。
[0109]接着,对用于制造后述比较例I的光扩散体的树脂粒子(C)、以及用于制造比较例10的光扩散体的树脂粒子(D)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110]树脂粒子(C)的制造方法
[0111]不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使苯乙烯的使用量为900g,除此以外与上述树脂粒子(A)的制造方法同样地操作,得到树脂粒子(C)。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测定该树脂粒子(C)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6 μ m。另外,通过上述算出方法算出树脂粒子(C)的CV值,为38.2%。另外,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测定该树脂粒子(C)的折射率,为1.592。
[0112]树脂粒子(D)的制造方法
[0113]在容积5L的不锈钢烧杯中投入3000g纯水、L 5g月桂基硫酸钠(500ppm)、90g焦
憐酸续,制备水相。`
[0114]在与水相的制备中使用的不锈钢烧杯不同的不锈钢烧杯中投入950g作为(甲基)丙烯酸类单官能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50g作为多官能单体的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3g作为链转移剂的正十二烷基硫醇、7g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4g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酯,充分搅拌制备油相。
[0115]将制备的油相加入之前制备的水相,使用PRIMIX Corporation制造的TK均质混合器(homomixer)在8000rpm下搅拌15分钟,得到悬池液。接着,将所得的悬池液转移至具备搅拌机和温度计的容量5L的反应器中,然后在50°C下使单体(monomer)聚合5小时之后,在105°C下加热2小时,然后冷却至30°C,得到树脂粒子浆料。接着在树脂粒子浆料中加入盐酸,直至浆料的PH为2以下。然后使用离心脱水机洗涤添加过盐酸的树脂粒子浆料,直至洗涤水的pH为6~7,其后进行脱水。使用真空干燥机在夹套温度60°C下对由此所得的脱水滤饼进行20小时的真空干燥。接着使其通过400目的筛,得到树脂粒子(D)。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测定该树脂粒子(D)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2 μ m。另外,通过上述算出方法算出树脂粒子(D)的CV值,为34.2%。另外,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测定该树脂粒子(D)的折射率,为 1.496。
[0116]接着,对用于制造本发明的实施例7~10的光扩散体的树脂粒子(E)~(H)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117]树脂粒子(E)的制造方法
[0118]使作为(甲基)丙烯酸类单官能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使用量为350g、使作为苯乙烯类单官能单体的苯乙烯的使用量为600g、进而使用50g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⑶MA)代替100g 二乙烯基苯(DVB)作为多官能单体,除此以外与上述树脂粒子(A)的制造方法同样地操作,得到树脂粒子(E )。
[0119]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测定该树脂粒子(E)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5 μ m。另外,通过上述算出方法算出树脂粒子(E)的CV值,为37.0%。另外,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测定该树脂粒子
(E)的折射率,为1.554。
[0120]树脂粒子(F)的制造方法
[0121]使作为(甲基)丙烯酸类单官能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使用量为350g、使作为苯乙烯类单官能单体的苯乙烯的使用量为600g、进而使用50g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代替100g 二乙烯基苯(DVB)作为多官能单体,除此以外与上述树脂粒子(A)的制造方法同样地操作,得到树脂粒子(F)。
[0122]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测定该树脂粒子(F)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4 μ m。另外,通过上述算出方法算出树脂粒子(F)的CV值,为36.5%。另外,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测定该树脂粒子
(F)的折射率,为1.553。
[0123]树脂粒子(G)的制造方法
[0124]使作为(甲基)丙烯酸类单官能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使用量为350g、使作为苯乙烯类单官能单体的苯乙烯的使用量为600g、进而使用50gl,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I, 6HX)代替100g 二乙烯基苯(DVB)作为多官能单体,除此以外与上述树脂粒子(A)的制造方法同样地操作,得到树脂粒子(G )。
[0125]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测定该树脂粒子(G)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3 μ m。另外,通过上述算出方法算出树脂粒子(G)的CV值,为38.9%。另外,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测定该树脂粒子
(G)的折射率,为1.553。
[0126]树脂粒子(H)的制造方法
[0127]使作为(甲基)丙烯酸类单官能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使用量为350g、使作为苯乙烯类单官能单体的苯乙烯的使用量为600g、进而使用50g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MA)代替100g 二乙烯基苯(DVB)作为多官能单体,除此以外与上述树脂粒子(A)的制造方法同样地操作,得到树脂粒子(H)。
[0128]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测定该树脂粒子(H)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8 μ m。另外,通过上述算出方法算出树脂粒子(H)的CV值,为39.4%。另外,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测定该树脂粒子
(H)的折射率,为1.554。
[0129]以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10和比较例I~10的光扩散体。
[0130]实施例1
[0131]将100重量份作为基材树脂的丙烯酸类树脂(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SUMIPEX (注册商标)EX”)、2.5重量份作为橡胶成分的丙烯酸类橡胶粒子(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METABLEN (注册商标)W_300A”)、2.0重量份通过上述制造方法所得的折射率1.555的树脂粒子(A)、2.0重量份(相对于I重量份树脂粒子为I重量份)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测定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50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55”、CV值65.9%、比表面积4.13g/m2)用亨舍尔混合机混合15分钟,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用单螺杆型挤出机(Hoshi Plastic K.K.制造的“R50”)以温度210~260°C、排出量10~25kg/h的条件进行挤出并水冷后,用造粒机切割,得到颗粒状的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接着将所得的颗粒状的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在105°C下预干燥5小时,充分去除水分后,用T型模挤出成形机(株式会社创研制造、口径30mm、L/D=38、T形模宽250mm、模唇2mm)在温度220~260°C下挤出成型为板状,得到厚度2_的光扩散板(光扩散体)。将这样操作得到的光扩散板切割为宽50mm、长100mm,进行光学特性的评价(总透光率和分散度的测定)和耐光性的评价(促进曝露试验后的色差的测定)。
[0132]图1是用自动变角光度计测定实施例1所得的光扩散板(光扩散体)的透过光强度的结果。纵轴是透过光强度的相对值,从该值为50%时的图表中的点引垂线,求出与横轴的交点。该横轴的值为角度(° ),称为分散度(D50)。该图1所示的测定结果中,分散度(D50)为57.3。。此外,分散度(D50)设为横轴的原点0°的左右2个值(透过光强度为50%时的角度的值)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0133]实施例2
[0134]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配混2.0重量份(相对于I重量份树脂粒子为I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62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300”、CV值59.9%、比表面积3.4g/m2)来代替2.0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50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55”、CV值65.9%、比表面积4.13g/m2),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35]实施例3
[0136]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配混1.5重量份树脂粒子(A),进而配混2.0重量份(相对于I重量份树脂粒子为1.33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62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300”、CV值59.9%、比表面积3.4g/m2)来代替2.0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50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55”、CV值65.9%、比表面积4.13g/m2),`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37]实施例4
[0138]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配混2.5重量份树脂粒子(A),进而配混1.5重量份(相对于I重量份树脂粒子为0.6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62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300”、CV值59.9%、比表面积3.4g/m2)来代替2.0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50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55”、CV值65.9%、比表面积4.13g/m2),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39]实施例5
[0140]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配混2.0重量份(相对于I重量份树脂粒子为I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62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300”、CV值59.9%、比表面积3.4g/m2)来代替2.0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50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55”、CV值65.9%、比表面积4.13g/m2)、不配混作为橡胶成分的丙烯酸类橡胶粒子(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METABLEN (注册商标)W-300A”),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41]实施例6
[0142]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配混2.5重量份由上述制造方法所得的折射率1.540的树脂粒子(B)来代替2.0重量份树脂粒子(A),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43]实施例7
[0144]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配混2.0重量份由上述制造方法所得的折射率1.554的树脂粒子(E)来代替2.0重量份树脂粒子(A),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45]实施例8
[0146]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配混2.0重量份由上述制造方法所得的折射率1.553的树脂粒子(F)来代替2.0重量份树脂粒子(A),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47]实施例9
[0148]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配混2.0重量份由上述制造方法所得的折射率1.553的树脂粒子(G)来代替2.0重量份树脂粒子(A),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49]实施例10
[0150]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配混2.0重量份由上述制造方法所得的折射率1.554的树脂粒子(H)来代替2.0重量份树脂粒子(A),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51]比较例I
[0152]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配混2.0重量份由上述制造方法所得的折射率1.592的树脂粒子(C)来代替2.0重量份树脂粒子(A),进而配混2.0重量份(相对于I重量份树脂粒子为I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62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300”、CV值59.9%、比表面积3.4g/m2)来代替2.0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50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55”、CV值65.9%、比表面积4.13g/m2),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53]比较例2
[0154]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配混0.7重量份树脂粒子(A),进而配混2.2重量份(相对于I重量份树脂粒子为3.14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62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300”、CV值59.9%、比表面积3.4g/m2)来代替2.0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50μπι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55”、CV值65.9%、比表面积4.13g/m2),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55]比较例3
[0156]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配混2.0重量份(相对于I重量份树脂粒子为I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34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30”、CV值89.4%、比表面积13.84g/m2)来代替2.0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50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55”、CV值65.9%、比表面积4.13g/m2),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57]比较例4
[0158]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配混0.5重量份(相对于I重量份树脂粒子为0.25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62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300”、CV值59.9%、比表面积3.4g/m2)来代替2.0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50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55”、CV值65.9%、比表面积4.13g/m2),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59]比较例5
[0160]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配混I重量份树脂粒子(A),进而配混4重量份(相对于I重量份树脂粒子为4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62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300”、CV值59.9%、比表面积3.4g/m2)来代替2.0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50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55”、CV值65.9%、比表面积4.13g/m2),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61]比较例6
[0162]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不配混体积平均粒径为0.50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55”、CV值65.9%、比表面积4.13g/m2),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63]比较例7
[0164]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配混3重量份树脂粒子(A)、进而不配混体积平均粒径为0.50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55”、CV值65.9%、比表面积4.13g/m2),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65]比较例8
[0166]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配混5重量份树脂粒子(A),进而不配混体积平均粒径为0.50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55”、CV值65.9%、比表面积4.13g/m2),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67]比较例9
[0168]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配混2.0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75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l”、CV值49.4%、比表面积2.2g/m2)来代替
2.0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50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55”、CV值65.9%、比表面积4.13g/m2),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69]比较例10
[0170]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配混2.0重量份由上述制造方法所得的折射率1.496的树脂粒子(D)来代替2.0重量份树脂粒子(A),进而配混2.0重量份(相对于I重量份树脂粒子为I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62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300”、CV值59.9%、比表面积3.4g/m2)来代替2.0重量份体积平均粒径为0.50 μ m的硫酸钡(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沉降性硫酸钡“B55”、CV值65.9%、比表面积4.13g/m2),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光扩散板(光扩散体)。
[0171]表1示出用于制造实施例1~10和比较例I~10的光扩散体的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的各种原料的配混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基材树脂的重量份)、这些实施例1~6和比较例I~10的光扩散体的总透光率、分散度(D50)以及促进曝露试验后的色差(亨特ΛΕ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光扩散体,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在基材树脂中分散有树脂粒子和无机化合物的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 所述树脂粒子为由包含(甲基)丙烯酸类单官能单体和多官能单体的单体混合物的聚合物形成的、体积平均粒径2~10 μ m、折射率1.540~1.560的聚合物粒子, 所述无机化合物为体积平均粒径为0.4~0.7 μ m的硫酸钡, 所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该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包含1.5~2.5重量份所述树脂粒子, 所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树脂粒子与所述无机化合物的含有比以重量比计为1:0.5~1:1.35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酯类多官能单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混合物包含苯乙烯类单官能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混合物包含苯乙烯类单官能单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树脂为丙烯酸类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包含橡胶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体,其特征在于,该光扩散体的厚度为1.0 ~3.0mm。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体,其特征在于,其是将所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通过挤出成形法成形而成的,所述光扩散性树脂组合物是将所述树脂粒子、所述无机化合物和所述基材树脂混合而得到的。
【文档编号】F21V3/04GK103665690SQ201310108155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石森史高 申请人: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