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筒的灯头转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7927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筒的灯头转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电筒,特别是指具有多种照明功能的照明电筒的灯头转动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筒的灯头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内套和灯头,所述绝缘内套一侧对称设置有两支持臂,两支撑臂上分别支撑设置有导电杆,两导电杆可与电筒的电池的正负极导通,每个导电杆的顶端均弯折形成弧形接触面,所述灯头包括有灯头座和LED灯,灯头位于灯光发射区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导电转动轴,所述两转动轴分别与对应的两导电杆的弧形接触面构成抵触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灯头可以转动改变灯光照射方向,增加电筒照射功能的新型的电筒的灯头转动装置。
【专利说明】一种电筒的灯头转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电筒,特别是指具有多种照明功能的照明电筒的灯头转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照明电筒由于灯头都是固定的,所以产品功能单一,比如手电筒它的功能只有供人们手持用于照明,头戴的矿灯只能供人们戴在头上照明,这些产品由于功能受到局限,所以在很多场合并不适合。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灯头可以转动改变灯光照射方向,增加电筒照射功能的新型的电筒的灯头转动装置。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筒的灯头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内套和灯头,所述绝缘内套一侧对称设置有两支持臂,两支撑臂上分别支撑设置有导电杆,两导电杆可与电筒的电池的正负极导通,每个导电杆的顶端均弯折形成弧形接触面,所述灯头包括有灯头座和LED灯,灯头座上设置有喇叭形的灯光发射区,LED灯设置在发射区的底部,灯头位于灯光发射区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导电转动轴,两导电转动轴与LED灯的正负极电连接,所述两导电转动轴分别与对应的两导电杆的弧形接触面构成抵触配合,弧形接触面与电筒外壳内侧面上的槽或孔配合构成两导电杆的定位。
[0005]采用上述方案,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旋转灯头,使灯头的发射区对着灯头盖或外壳的灯头安装容腔上下侧,这样可以改变灯光的照射方向,从而满足照明的需求,另外所述绝缘内套靠近灯头安装容腔一侧对称设置有两支持臂,支撑臂上分别支撑设置有导电杆,两导电杆可与电池的正负极导通,每个导电杆的顶端均弯折形成弧形接触面,所述灯头位于灯光发射区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导电转动轴,两导电转动轴与LED灯的正负极电连接,所述两转动轴分别与对应的两导电杆的弧形接触面构成抵触配合,这样通过导电杆与导电转动轴的接触实现给LED灯供电,这样灯头的转动不会影响导电性,两支撑臂的设置可以很好的保证导电杆不变性,是导电杆不受灯头转动的影响。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支撑臂的顶端设置有凹弧面,所述支撑臂的上侧设置有供导电杆安置的槽或平面,所述导电杆顶端的弧形接触面置于支撑臂的凹弧面上且与凹弧面间隔设置;所述灯头整体成球形,所述灯头设置转动轴的两侧面均为平面设置,两平面与两支撑臂内侧面接触构成灯头左右方向的定位。
[000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其中所述支撑臂的顶端设置有凹弧面,所述导电杆顶端的弧形接触面置于支撑臂的凹弧面上且与凹弧面间隔设置,这样弧形接触面在与转动轴接触发生变形时候不会受到支撑臂的影响,使转动轴与弧形接触面的接触更加可靠,两平面与两支撑臂内侧面接触构成灯头左右方向的定位,这样整体结构比较简单,安装也比较方便。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灯头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一侧导电杆与转轴配合的示意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另一侧导电杆与转动轴配合的示意图;
[001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内套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一图5所示,一种电筒的灯头转动装置,包括绝缘内套I和灯头2,所述绝缘内套I 一侧对称设置有两支持臂11,两支撑臂11上分别支撑设置有导电杆12,两导电杆12可与电筒的电池的正负极导通,每个导电杆12的顶端均弯折形成弧形接触面121,所述灯头2包括有灯头座21和LED灯22,灯头座21上设置有喇叭形的灯光发射区211,LED灯22设置在发射区211的底部,灯头2位于灯光发射区2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导电转动轴2111,两导电转动轴2111与LED灯22的正负极电连接,所述两导电转动轴2111分别与对应的两导电杆12的弧形接触面121构成抵触配合,弧形接触面121与电筒外壳内侧面上的槽或孔配合构成两导电杆12的定位,这样通过导电杆12与导电转动轴2111的接触实现给LED灯供电,使灯头2的转动不会影响导电性,两支撑臂11的设置可以很好的保证导电杆12不变性,使导电杆12不受灯头2转动的影响;采用上述方案,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旋转灯头2,使灯头2的发射区211对着灯头盖或外壳的灯头安装容腔上下侧,这样可以改变灯光的照射方向,从而满足照明的需求,
[0015]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支撑臂11的顶端设置有凹弧面111,所述支撑臂11的上侧设置有供导电杆121安置的槽或平面112,所述导电杆12顶端的弧形接触面121置于支撑臂11的凹弧面111上且与凹弧面111间隔设置,这样弧形接触面121在与转动轴2111接触发生变形时候不会受到支撑臂11的影响,使转动轴2111与弧形接触面121的接触更加可靠,所述灯头2整体成球形,所述灯头2设置转动轴2111的两侧面均为平面23设置,两平面23与两支撑臂11内侧面接触构成灯头2左右方向的定位,这样整体结构比较简单,安装也比较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筒的灯头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内套和灯头,所述绝缘内套一侧对称设置有两支持臂,两支撑臂上分别支撑设置有导电杆,两导电杆可与电筒的电池的正负极导通,每个导电杆的顶端均弯折形成弧形接触面,所述灯头包括有灯头座和LED灯,灯头座上设置有喇叭形的灯光发射区,LED灯设置在发射区的底部,灯头位于灯光发射区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导电转动轴,两导电转动轴与LED灯的正负极电连接,所述两导电转动轴分别与对应的两导电杆的弧形接触面构成抵触配合,弧形接触面与电筒外壳内侧面上的槽或孔配合构成两导电杆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筒的灯头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的顶端设置有凹弧面,所述支撑臂的上侧设置有供导电杆安置的槽或平面,所述导电杆顶端的弧形接触面置于支撑臂的凹弧面上且与凹弧面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电筒的灯头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整体成球形,所述灯头设置转动轴的两侧面均为平面设置,两平面与两支撑臂内侧面接触构成灯头左右方向的定位。
【文档编号】F21L4/00GK204084203SQ201420393019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6日
【发明者】吴建军, 周刚, 彭秀利, 李色燕 申请人:温州市盛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