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下式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8450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下式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下式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直下式显示模组包括背板、显示面板和LED灯珠,所述LED灯珠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背板之间,所述LED灯珠包括罩有全反射式透镜的第一LED灯珠和罩有折射式透镜的第二LED灯珠。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显示模组,利用全反射透镜良好出光角度来弥补折射式透镜出光角度较小的问题。两者配合使用,第二LED灯珠从折射式透镜透出来的光进入位于其附近全反射式透镜内,增加出光角度以及增强了混光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直下式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直下式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直下式显示模组的基本设置是LED设置在显示面板后面,为了使显示面板显示均匀,LED与显示面板之间需要一定的距离进行混光,因此,混光距离决定显示模组的厚度。由于光学透镜的反射和折射作用,能够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在目前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为了缩短混光距离,减小背光模组的厚度,所使用的LED基本均配合光学透镜。光学透镜能够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使LED的出光角度变大。
[0003]光学透镜分为两种,一种为全反射式的光学透镜,另外一种为折射式光学透镜。其中,全反射式光学透镜的作用尤为的明显:依靠其表边的凹状设计,同时配合LED底面的反射片,可以有效的扩大光线的出光角至170度。但全反射式光学透镜制作工艺复杂,同时对光学透镜的贴片要求较高,因此成本上要比折射式高。折射式光学透镜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但其散光性能较弱,因此采用折射式光学透镜的显示模组的厚度一般大于30mm。此外,当混光距离为30mm时,采用目前的折射式光线透镜两灯之间的横向距离一般为80mm左右,这样两颗LED之间的光线才能过渡的很均匀,主观上不易出现亮暗不均的现象。上述LED之间的距离较近,需要设置的LED数量较多。例如,普通32寸0D30 (混光距离30mm)的灯条方案,该方案采用了普通的3*7折射式光线镜头的LED,需要使用LED 21颗。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直下式背光模组减小厚度以及与降低成本不能同时兼顾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直下式显示模组,可以缩短混光距离,进而可以减小显示模组的厚度,同时降低了成本,而且可以达到较好的混光效果。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直下式显示模组,包括背板、显示面板和LED灯珠,所述LED灯珠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背板之间,所述LED灯珠包括罩有全反射式透镜的第一 LED灯珠和罩有折射式透镜的第二 LED灯珠。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直下式显示模组还包括电路板,所述LED灯珠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形成灯条,所述灯条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灯条上安装有第一 LED灯珠和/或第二LED灯珠。
[0008]进一步的,所述各灯条上相邻的两个LED灯珠之间的距离大于80mm,并且小于或等于120mm。
[0009]进一步的,相邻所述两灯条之间的距离大于80mm,并且小于或等于120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各灯条上相邻的两个LED灯珠之间的距离为等间距。
[0011]进一步的,相邻所述两灯条之间的距离为等间距。
[0012]进一步的,所述灯条上安装有第一 LED灯珠和第二 LED灯珠,所述第一 LED灯珠和第二 LED灯珠交替设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灯条上安装有第一 LED灯珠或第二 LED灯珠,安装有所述第一 LED灯珠的灯条和安装有所述第二 LED灯珠的灯条交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
[0014]优选的,所述全反射式透镜和/或折射式透镜为高透光的亚克力材质。
[001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直下式显示模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显示模组,设置的LED灯珠包括罩有全反射式透镜的第一 LED灯珠和罩有折射式透镜的第二 LED灯珠。利用全反射透镜良好出光角度弥补折射式透镜出光角度较小的问题,两者配合使用。具体的,第二 LED灯珠从折射式透镜透出来的光进入位于其附近全反射式透镜内,光线经全反射式透镜后透出,一方面能够增加出光角度,另外一方面增强了混光效果。可在限定的混光距离下,加长相邻LED灯珠间距离并保证主观画面的品质。由于可以加长相邻LED灯珠间的距离,因此,与目前同样尺寸大小的折射式屏幕相比,可以减少LED灯珠的使用数量。
[0017]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直下式显示模组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直下式显示模组的光路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直下式显示模组的另外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直下式显示模组的再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直下式显不模组,如图1所不,包括背板11、显不面板(由于角度原因图中未示出)和LED灯珠,所述LED灯珠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背板11之间,所述LED灯珠包括罩有全反射式透镜的第一 LED灯珠121和罩有折射式透镜的第二LED灯珠122。采用本结构形式的直下式显示模组,如图2所示,为本直下式显示模组的光线路径图。罩有折射式透镜的第二 LED灯珠122依靠光的折射作用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但是其出光角度较小;罩有全反射式透镜的第一 LED灯珠121依靠全反射式透镜表边的凹状设计,以有效的扩大光线的出光角α至170度。因此,通过同时设有罩有全反射式透镜的第一 LED灯珠121和罩有折射式透镜的第二 LED灯珠122,罩有全反射式透镜的第一 LED灯珠121可以补偿罩有折射式透镜的第二 LED灯珠122的缺点。第二 LED灯珠121从折射式透镜透出来的光进入位于其附近全反射式透镜内,光线进行全反射后透出,一方面能够增加出光角度,另外一方面增强了混光效果,可在限定的混光距离下,加长相邻LED灯珠间距离的同时保证主观画面的品质。由于可以加长相邻LED灯珠间的距离,因此,与目前同样尺寸大小的屏幕相比,可以减少LED灯珠的使用数量。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直下式显示模组还包括电路板13,所述LED灯珠安装在所述电路板13上形成灯条14,所述灯条14安装在所述背板11上,所述灯条14上安装有第一LED灯珠121和/或第二 LED灯珠12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给出了一种LED灯珠的布置示意图,各灯条14上同时安装有第一 LED灯珠121和第二 LED灯珠122,而且所述第一 LED灯珠121和第二 LED灯珠122交替设置排列,即ABAB…型。此种排列方式属于横向上的交替,混光最为均匀,可以广泛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中。
[0026]为了提高透光率,本实施例中的全反射式透镜和折射式透镜优选采用高透光的亚克力材质,可以减少光线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高透性能的材质,只要满足本实施例中的全反射式或者折射式透镜的光学传输要求即可。
[0027]如图3所示,上述两种形式的LED灯珠还可以采用纵向交替的设置方式,此时,单根灯条14上分别只安装一种形式的LED灯珠。安装有所述第一 LED灯珠的灯条21和安装有所述第二 LED灯珠的灯条22交替设置在所述背板11上。此种排列方式属于两种不同形式的LED灯纵向上的交替,混光也较为均匀,也可以广泛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中。当然,两种不同形式的LED灯珠的排列安装结构形式也不限于上述两种安装形式,如图4所示,还可以单根灯条上全反射式与折射式无规则排列,即ABBABA…类型,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无规则排列。
[0028]当混光距离为30mm时,目前均采用的折射式透镜的两个LED灯珠之间的横向距离一般为80mm左右,才能保证光线过渡的很均匀,主观上不易出现亮暗不均的现象。而本实施例的直下式显示模组,通过设置LED灯珠包括罩有全反射式透镜的第一 LED灯珠和罩有折射式透镜的第二 LED灯珠。利用全反射透镜良好出光角度用来弥补折射式透镜出光角度较小的问题,两者配合使用混光效果好,对于同样的混光距离,增加相邻LED灯珠间的距离即可达到全折射式透镜的同样效果。实验表明,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相邻的两个LED灯珠之间的距离最大可达120mm。比如,普通32寸0D30 (混光距离30mm)的灯条方案,若采用折射式透镜LED灯珠的话,需要使用21颗LED灯珠。而本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只需要使用15颗LED灯珠即可满足需求。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可以减少LED的使用数量,进而可以降低成本。
[0029]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光效果,所述各灯条14上相邻的两个LED灯珠之间的距离为等间距,以及相邻所述两灯条14之间的距离为等间距。当然,各灯条14上相邻的两个LED灯珠之间和相邻所述两灯条14之间也可以为不等间距设置,只要保证直下式显示模组出光均匀即可。
[0030]本实施例的直下式显示模组可以用于任何LED作为背光源的显示装置,凡是将本直下式显示模组应用于目前的显示装置,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1]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直下式显示模组,包括背板、显示面板和LED灯珠,所述LED灯珠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背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珠包括罩有全反射式透镜的第一 LED灯珠和罩有折射式透镜的第二 LED灯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下式显示模组还包括电路板,所述LED灯珠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形成灯条,所述灯条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灯条上安装有第一 LED灯珠和/或第二 LED灯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灯条上相邻的两个LED灯珠之间的距离大于80mm,并且小于或等于12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两灯条之间的距离大于80mm,并且小于或等于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直下式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灯条上相邻的两个LED灯珠之间的距离为等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下式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两灯条之间的距离为等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下式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上安装有第一LED灯珠和第二 LED灯珠,所述第一 LED灯珠和第二 LED灯珠交替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下式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上安装有第一LED灯珠或第二 LED灯珠,安装有所述第一 LED灯珠的灯条和安装有所述第二 LED灯珠的灯条交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直下式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式透镜和/或折射式透镜为亚克力材质。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直下式显示模组。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4187531SQ201420672097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2日
【发明者】文喜平 申请人: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