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可动透镜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1849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可动透镜的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的照明领域。本发明更确切地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趋向在现代车辆上普及能够修饰照明以改善效率、作用范围、美学或用于限制他人目眩的装置。

具体地,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多数量的车辆(目前主要是在高档等级车辆上,但等级的下降已经开始)已经装配有日间行车灯,更通常地已知所述日间行车灯的英语缩写为DRL(Daytime Runing Lamp),所述日间行车灯用于增加车辆的可见性并在会车时自动变亮。

法规ECE R87和ECE R48§6.19要求由DRL产生的光分布可覆盖空间中的最小化角度分布,使得在白天车辆及其移动由道路上的其他道路角色可见。

该DRL照明功能需与其它照明功能区分开,所述其它照明功能设置用于在亮度较弱的外部条件下激活以及在白天永久激活。

LED技术提供了合适的有机解决方案以得到在使用寿命与设计灵活性之间的良好折衷。

DRL功能的光度是信号功能,具有由法规规定的光度网格。具体地,DRL的光分布集中于轴线。该信号功能的光强度明显弱于照明功能(例如远光灯或近光灯)的光强度。

图19示出了DRL的光度分布网格。该网格限定了一个矩形,所述矩形由封闭的不连续线条限界并且代表了车辆前部的DRL的照明功能的光照面。

方向H=0°和V=0°分别对应于水平参考轴线和竖直参考轴线。

所述轴线上的单位对应于以度表示的观察角。

所述矩形处在所述网格中,并且沿着水平方向相对于竖直轴线V=0°在-20°至+20°之间是对称的。所述矩形沿着竖直方向处在-5°至+10°之间。

一定数量的特征点通过以坎德拉为单位的最小化强度示出:最亮的特征点(400Cd)位于具有所述水平轴线与所述竖直轴线的交点的光学轴线上。

车辆前部的DRL行车灯通常是没有旋转和/或平移运动的静态构件。

文件EP1637397A尤其描述了这种构件。

信号构件的可见性随着车辆外部的观察者(其他驾驶员或行人)远离所述车辆的光学/纵向轴线而逐渐减小,这可损害所述观察者的安全。

同样地,已经提出了一些有方向性的车灯,所述有方向性的车灯能够例如照亮道路路边或随着车辆方向变化适配照明主方向。

因此已知一种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

-底座;

-光学部件,所述光学部件包括支架和与所述支架连成一体的透镜,所述透镜具有前屈光面和后屈光面,所述前屈光面与所述后屈光面相反并且通过片部联接,所述支架装配成可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

-光单元,所述光单元设置有主光源;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光学部件旋转,并且能够将所述光学部件按照远光定向安置,在所述远光定向中,所述前屈光面转成朝向前方方向。

尤其从文件FR2973861已知的这种装置能够提供随着行驶条件自适应远光照明,但所述装置未设计用于提供信号照明。

事实上传统车灯通常使远光照明功能与信号照明功能分开,这不利于前灯单元的紧凑性,为了优化所述前灯单元的美学,生产厂商如今提供的车辆具有专用于远光照明的前灯单元以及专用于信号照明的前灯单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能够时而提供远光照明时而提供信号照明。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使机动车辆的照明装置更紧凑。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日间行车灯(DRL),所述日间行车灯具有(动态的)旋转和/或平移运动,所述日间行车灯遵循符合规定的光度网格,同时改善所述车灯由道路上其他使用者在车辆纵向轴线之外可见的可见性条件。

为此,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

-底座;

-光学部件,所述光学部件包括支架和与所述支架连成一体的透镜,所述透镜具有前屈光面和后屈光面,所述前屈光面与所述后屈光面相反并且通过片部联接,所述支架装配成可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

-光单元,所述光单元设置有主光源;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光学部件旋转,并且能够将所述光学部件按照远光定向安置,在所述远光定向中,所述前屈光面转成朝向前方方向;

该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部件设置有次光源,所述次光源能够照亮所述透镜的片部,

-所述驱动机构配置用于将所述光学部件按照信号定向安置,在所述信号定向中,所述片部转成朝向前方;

-控制构件,所述控制构件能够操控所述机构,以允许所述光学部件根据表征车辆行车环境的参数围绕所述信号定向移动。

可单独或组合地设置各种附加特征:

-所述次光源装配在所述透镜中。

-所述次光源装配成与所述片部隔有距离,所述屈光面形成波导以将来自所述次光源的光流导向所述片部;

-所述光单元包括反射器,所述反射器限定了凹面的内反射表面,所述主光源安置成与所述内反射表面相对;

-在所述远光定向中,所述透镜的后屈光面安置成与所述光单元的内表面相对;

-所述信号定向相对于所述远光定向以大约180°的角度成角度错位;

-所述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装配成可相对于所述底座围绕第一竖直轴线旋转;

-所述光学部件装配成可相对于所述框架围绕第二水平轴线旋转;

-所述光学部件装配成可相对于所述光单元围绕第三水平轴线旋转,所述第三水平轴线与所述第二水平轴线隔开;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杆,所述连杆设置有轴,通过所述轴所述连杆装配成可相对于所述底座围绕第四竖直轴线旋转,所述第四竖直轴线与所述第一竖直轴线隔开,所述连杆还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相对于所述轴成肘形弯曲,所述连杆的控制杆与所述光单元通过球窝节连接件相联;

-所述装置还包括机动机构,所述机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联结。

本发明其次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前灯单元,所述前灯单元一体化有如上所述的照明装置。

本发明再其次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辆,所述机动车辆装备有这种前灯单元。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装备有前灯单元的机动车辆的透视图,所述前灯单元一体化有可动照明装置;

-图2是示出了可动照明装置处于远光位置的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处于远光位置的照明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4和图5是相似的透视图,示出了照明装置向信号位置的转动;

-图6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照明装置处于信号位置的透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处于信号位置的照明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8A、图8B和图8C是示出了所述照明装置的三个位置的正视图,所述三个位置用于允许根据车辆定向的光扫描;

-图9A、图9B和图9C分别是处于图8A、图8B和图8C所示的各自位置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了所述光扫描(例如投射在平面上)的透视图;

-图11是与图6相似的视图,示出了第二实施例;

-图12是与图7相似的视图,示出了照明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图13是示出了处于远光定向的照明装置以及示出了为光单元具有的光源供电的供电电路的透视图;

-图14是示出了图13所示的照明装置处于信号定向的透视图;

-图15是在处于远光定向的照明装置的局部侧视图,示出了所述电路的实施变型;

-图16是与图16相似处于信号定向的视图;

-图17是示出了包括相相联的多个照明装置的组件的透视图,所述多个照明装置处于远光照明模式;

-图18是示出了包括相相联的多个信号装置的组件的透视图,所述多个信号装置处于DRL模式;

-已经描述的图19示出了DRL的信号光度分布的网格;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处于DRL模式的信号装置的第一构型;以及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处于DRL模式的装置的第二构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上示出了机动车辆1,所述机动车辆的前表面上装备有至少一个前灯单元2,所述至少一个前灯单元一体化有至少一个可动照明装置3。

相对于所述车辆1(和因此相对于前灯单元)限定XYZ正交坐标系,所述XYZ正交坐标系包括两两垂直的三个轴线,即:

-X轴线,所述X轴线限定了水平的纵向方向,所述纵向方向与所述车辆1的一般移动方向重合;

-Y轴线,所述Y轴线限定了水平的横向方向,所述Y轴线与所述X轴线限定了XY水平面;

-Z轴线,所述Z轴线限定了竖直方向,所述竖直方向与所述XY水平面垂直。

照明装置3配置用于采用多种构型;所述照明装置首先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在前灯单元2装配在车辆1上时相对于该车辆是固定的。底座4的形式是任意的。为了使报告清楚和简化,图上底座4以板的形式示出。

照明装置3其次包括相对于所述底座4可动的可动构件组5。

可动构件组5包括框架6,所述框架装配成可相对于框架4围绕第一轴线A1旋转。在下文中,为了使报告清楚,约定该第一轴线A1是竖直的(沿Z轴线)。该定向也适用于优选的实施例。然而,该第一轴线A1可在竖直平面YZ中任意地定向。具体地,第一轴线A1可是水平的(沿Y轴线)。

根据附图上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例,框架6以卡箍(étrier)的形式呈现,所述卡箍包括限定第一竖直轴线A1的主轴7、与所述主轴7连成一体的基本水平的芯部8以及在所述芯部8两侧从所述芯部的侧端部起延伸的两个竖直臂9。在所示的定向中,所述臂9向下张开。然而,该定向是任意的,并且所述臂9可相反地向上张开(换言之,在保持轴线A1的竖直度的同时,可将可动构件组5的组件转动)。

根据尤其是图3上所示的实施例,借助于拧紧在主轴7的上部上的螺母10实现主轴7在底座4上的固定,底座4采用三明治的形式夹置在螺母10与台肩11之间,所述台肩形成在轴7的下部中。

可动构件组5还包括光学部件12,所述光学部件包括支架13和与所述支架13连成一体的透镜14。透镜14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透明材料优选地涉及塑性合成材料,例如聚丙烯酸酯,所述塑性合成材料的优点在于提供了良好的光学性能(尤其是良好的透明性)和机械性能(尤其是良好的硬度)。

透镜14具有前屈光面15(本示例中为凸面的)和相反的后屈光面16(本示例中为凹面的),所述前屈光面限定了透镜14的第一光学轴线O1。前屈光面15与后屈光面16通过片部17联接,所述片部形成侧屈光面,所述侧屈光面限定了第二光学轴线O2。在所示的示例中,透镜14的轮廓基本为矩形的,但该形式仅作为示例给出。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屈光面15、16配置成使得第一光学轴线O1与第二光学轴线O2垂直,并且所述第一光学轴线和所述第二光学轴线在还含有框架6的第一旋转轴线A1的竖直平面中联合地(conjointement)延伸。

支架13优选地是金属的;所述支架包括两个侧分支18(如在所示的示例中,所述两个侧分支可成肘形弯曲),所述两个侧分支由横向杆19联接,透镜14锚定在所述横向杆中。

通过所述支架的分支18所述支架13装配成可相对框架6围绕第二水平轴线A2旋转。该第二旋转轴线A2例如由枢轴(未示出)形成,所述枢轴使分支18与臂9(与所述臂的端部)联接。同样地,第二轴线A2在分支18的与横向杆19相反的端部处延伸。

可动构件组5还包括设置有主光源21的光单元20,所述光单元装配成与透镜14的后屈光面16相对。该光单元包括反射器22,所述反射器限定了凹面的内反射表面23以及相反的凸面的外表面24,主光源21安置成与所述内反射表面相对,以照亮所述内反射表面,内表面23与外表面24通过片部25联接。

内表面23的反射性质例如由镀银涂层26提供。

主光源21例如为气体(通常卤素或氙)式或电致发光二极管(LED)式的灯泡。

如附图上(更具体地图3上)所示,反射器22包括底壁27和两个侧壁28,所述两个侧壁在所述底壁27两侧基本彼此平行并且竖直地延伸。侧壁28联合地限定了与底壁27相反的开口29,由主光源21发射并且由反射器22的内表面23反射的光通过所述开口。

还如图3上可见,反射器22包括任选地开有孔洞的上壁30,主光源21装配在所述上壁上以照亮所述反射器22的内表面23。

光单元20装配成可相对于光学部件12的支架13围绕第三水平轴线A3旋转,所述第三水平轴线与第二轴线A2隔开。第三轴线A3位于反射器22上的开口29的一侧。第三轴线A3在支架13上的分支18的端部与横向杆19之间的居间区域中延伸,优选地在由每个分支18形成的成肘形弯曲部位置处延伸。

框架6围绕第一竖直轴线A1的旋转能够使光学部件12(和因此使透镜14及其第一光学轴线O1)相对于底座4围绕第一竖直轴线A1旋转。

支架13围绕第二水平轴线A2的旋转还能够让光学部件12(和因此使透镜14及其第一光学轴线O1)相对于底座4围绕第二水平轴线A2旋转。

照明装置3包括驱动机构31,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支架13旋转,所述驱动机构一体化在可动构件组5中且包括联结部件,所述联结部件使框架6围绕所述第一轴线A1的旋转与光学部件12围绕第二轴线A2的旋转联结,以实现这两个旋转的同步。

如将可见,此处借助于光单元20实现该联结。

驱动机构31包括连杆32,所述连杆设置有轴33,通过所述轴所述连杆32装配成可相对于底座4围绕第四竖直轴线A4旋转,所述第四竖直轴线与第一轴线A1隔开,所述连杆还设置有控制杆34,所述控制杆相对于所述轴33成肘形弯曲,该控制杆34与所述光单元20通过球窝节连接件35(在下文中简称为球窝节)相联。

根据附图上所示的实施例,球窝节35包括:一方面,光单元20具有的球36,另一方面,连杆32的控制杆34具有的环37,并且所述环具有与所述球36配合的球座38。该结构作为示例给出,所述结构可不改变功能地倒置。

在所示的示例中,球36装配在反射器22的一部分39上,该部分以突出部的形式形成在所述反射器的外表面24上。

控制杆34优选地在水平面中延伸,但这种构型不是必要的,重要的是,连杆32在光单元20上的锚定相对于第一竖直轴线A1偏心。

为了增大该组件的成角度游间运动,连杆32的控制杆34优选地成肘形弯曲,如同尤其是图5和图6上良好可见的那样。

装置3还包括机动机构40,所述机动机构与框架6(或与连杆32)联结,以尤其根据预定行驶条件驱动所述框架(或所述连杆)围绕轴线A1(分别地A4)旋转,所述预定行驶条件将在下文具体描述。根据附图上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例,机动机构40与框架6联结。在所示的示例中,机动机构40包括输出轴41,所述输出轴设置有齿轮42,所述齿轮与带齿的轮状件43啮合,所述带齿的轮状件与主轴7连成一体。

在图2、图3、图8B、图9B、图10和图13所示的远光构型中,可动构件组5配置用于沿着第一光学轴线O1提供远光照明。

在该构型中:

-光学部件12(和因此透镜14)采用远光定向,在所述远光定向中,第二轴线A2和第三轴线A3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平行于YZ)中平行于Y轴线横向地延伸,并且在所述远光定向中,前屈光面15转到前方方向(对应于车辆1的移动方向),第一光学轴线O1平行于X轴线水平地延伸,而第二光学轴线O2(平行于Z轴线)基本竖直地延伸。

-具有环37的连杆32端部延伸到离主轴7(即第一竖直轴线A1)最远的位置,

-反射器22的内表面23与透镜14的后屈光面16相对地延伸,以能够平行于第一光学轴线O1朝向前方照明,所述照明如同图3上的点划线式线条所提议的那样,所述点划线线条使光线具象化,所述光线来自主光源21,并且依次由反射器22的内表面23反射和由透镜14折射穿过后屈光面16和前屈光面15。

在机动机构40的作用下,主轴7驱动成围绕第一竖直轴线A1旋转(箭头F1,图4和图5)。该旋转驱动了光学部件12和光单元20围绕第一竖直轴线A1联合地旋转。然而通过球窝节35所述球36被约束成在水平面中描绘(由控制杆34的端部扫描出的)圆形轨迹,所述圆形轨迹以第四竖直轴线A4为中心(箭头F2,图4和图5)-并且因此相对于轴线A1偏心。光单元20围绕第一竖直轴线A1的旋转因此促使球36沿所述圆形轨迹移动,这使所述球靠近所述第一竖直轴线A1,并且促使所述光单元20自身围绕某个水平轴线翻转(箭头F3,图4和图5),所述水平轴线经过球36并且与轴线A2和A3平行。

这造成了由光单元20施加在第三水平轴线A3上的推力,这促使光学部件12围绕第二水平轴线A2翻转,事实上第三轴线A3(和因此支架13)被约束成围绕所述第二水平轴线移动,同时描绘圆形轨迹。

该运动机理造成了光学部件12相对于底座4一方面围绕第一竖直轴线A1另一方面围绕第二水平轴线A2的联合且同步的两个旋转。

可从远光构型起执行围绕第一竖直轴线A1的角度幅度为180°的旋转,这将可动构件组5安置成处于信号构型,其中:

-执行了框架6围绕其旋转轴线A1旋转半圈;

-还执行了连杆32围绕其旋转轴线A4旋转半圈,这将环37带到离主轴7(和因此第一竖直轴线A1)最近的位置;

-执行了光学部件12(和因此透镜14)围绕第一竖直轴线A1旋转半圈,该旋转与光学部件(和因此透镜)围绕第二水平轴线A2旋转四分之一圈组合,这将所述光学部件(和因此所述透镜)安置成处于信号定向,在所述信号定向中,片部17转成朝向前方,第二光学轴线O2是水平的并且平行于X轴线,而第一光学轴线O1(平行于Z轴线)基本竖直地延伸。

该可动构型提供了以下优点:

-简单性,这是由于四个旋转轴线A1、A2、A3、A4和球窝节35的结合,

-效率性,框架6、光单元20和光学部件12的相对运动是精确的,

-轻便性和紧凑性,这是由于零件数量少以及由于存在唯一一个机动机构40。

另外,该构型能够实现多个功能。

第一功能是在远光照明和信号照明之间的交替。

为了实现该功能,光学部件12设置有次光源44,所述次光源能够照亮透镜14的片部7。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次光源44装配在透镜14中。更确切地,如尤其是图5和图7上可见,次光源44装配成与片部17隔有距离,例如在透镜14的弯曲边缘45中,所述弯曲边缘在分支18之间延伸,如图7上所示,屈光面15、16形成波导以将来自次光源44的光流导向所述片部17,图7上用点划线使光线具象化,所述光线来自次光源44,由透镜14的前屈光面15和后屈光面16内反射(réfléchis en incidence rasante),并且由片部17以散射光的形式传送。

因此,时而在处于远光构型时得到大功率的有方向性的照明,该照明沿着透镜14的第一光学轴线O1指向并且能够照亮车辆1前方的道路,时而在处于信号构型时得到由透镜14的片部17散射的相对柔和的照明,该照明能够实现例如在白天指示车辆1的位置的信号灯,或者例如通过与其它照明装置3的结合创建光标记。旋转控制可借助于亮度检测器自动执行,所述亮度检测器经由计算器与机动机构40联接,并且所述亮度检测器根据周围亮度条件将装置3安置成当亮度较强(日间信号)时处于信号构型,或者当亮度较弱(夜间或隧道照明)时处于远光构型。

第二功能是根据行驶条件并且具体地根据车辆1的定向(尤其是根据当车辆改变方向时所述车辆1执行的摆动,即围绕Z轴线的旋转)的对行车环境(道路、路边、动物、行人、等等)的光扫描。

为此,机动机构40可伺服于车辆1的定向并且驱动可动构件组5围绕第一轴线A1以任意方向旋转,以照亮所述行车环境的侧区域。运动幅度可为受限的(例如几度),如图8A、图8C、图9A、图9C以及图10上所示,图10上,光学部件12处于远光定向,在与第一光学轴线O1垂直的虚拟平面上:

-用实线示出了处于远光构型的可动构件组5,以及示出了由透镜14产生的指向前方的光束,

-用虚线示出了经历受限旋转的透镜14,以及示出了由该透镜产生以任意方向侧向地错位的光束。

在所示的示例中,扫描角度幅度是大约±20°,但该值不是限制性的。

第三功能是由光单元20自身提供的信号功能。

为此,反射器22由具有散射能力的光学材料制成,即能够以散射的方式基本在所有方向上传播所述反射器接收到的光流。经常把该类型的材料称为乳光材料(matériau d'opalin),参考蛋白石(opale),在所述乳光材料被照亮时所述乳光材料散射光以提供乳白色效果。

例如反射器22可由载有颜料(尤其是白色颜料)的透明塑性材料制成,所述颜料使所述材料变得半透明且具有散射能力,而不使所述材料变得不透明。

如图12上所示,外表面24覆盖有不透明的涂层46,所述涂层围绕未经涂覆的散射区域47延伸。当反射器22借助于光源由片部25照亮时,光由反射镜22的材料传送,同时导到涂层26、46(图12上由粗线具象化)之间,然后由散射区域47散射。

所提供的照明是小功率或中功率的;然而该照明足以实现用于揭示车辆1位置的信号功能和/或按照散射区域47轮廓的美学功能。该散射区域因此可描在标志上或者描在表征例如商标或标语的标识上。

可在将涂层46施加到反射器22的外表面24上时通过遮掩(所述遮掩借助于施加在所述外表面24上的遮掩在散射区域47轮廓上的遮掩件)来实现散射区域47的制造,或者在施加涂层46之后通过去除材料(通常通过雕刻,尤其是激光雕刻)来实现。

反射器22的片部25的照明可由永久装配在所述片部25右方的光源实现。然而,根据优选的实施例,照明由光学部件12具有的次光源44提供,并且透镜14设置有棱镜48,所述棱镜配置用于传送至少其中一部分来自次光源44的光流。为此,棱镜48定位在透镜14上,以便当可动构件组5处于信号构型(同时光学部件12处于信号定向)时延伸到所述反射器的片部25的直角部。

如图11和图12上可见,棱镜48以突出部的形式形成在透镜14的整体中位于后屈光面16上的一个区域中,在信号定向中,该区域延伸到反射器22的片部25附近。

如图12的细节圆框图中更好地可见,棱镜48设置有屈光面49,在信号位置时所述屈光面基本平行于反射器22片部25地延伸,以使光流能够有效从透镜14向反射器22传送。图12上,光流的轨迹由成折线点划线线条具象化,这考虑了来自次光源44的光线经历的连续反射,所述光线连续地反射到透镜14的壁上然后到反射器22的壁上。

图13至图16上还示出了一些配置,所述配置能够实现为次光源44供电,同时有利于光学部件12的可动性。

为此,照明装置3包括为次光源44供电的供电电路50,所述供电电路分为两个区段,即:

-光单元20或框架6具有的第一区段51,所述第一区段的一个端部限定了第一接线端子52,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供电装置(图上未示出)连结,以及

-光学部件12具有的第二区段53,所述第二区段的一个端部限定了第二接线端子54,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次光源44连结。

电路50的配置是这样的,在可动构件组5处于信号构型时,次光源44被供应电流,这能够照亮透镜14的片部17,以及当所述透镜具有棱镜48时照亮反射器22的片部25,在可动构件组处于远光构型时,次光源44被断开电流。

更确切地,电路50的区段51、53组织成使得第二接线端子54:

-在远光构型中与第一接线端子52隔开(这断开了电路50并且切断了对次光源44的供电),

-在信号构型中与第一接线端子52接触(这闭合了电路50并且为次光源44供电)

根据图13和图14上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反射器22具有第一区段51。侧壁28中的每个具有第一接线端子52(本示例中为圆片形式的),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供电装置通过第一导线55(仅其中一部分示出在图中)连结,并且光学部件12具有一对第二接线端子54,所述一对第二接线端子中的每个装配在分支18上并且为圆片形式的,所述圆片围绕第二水平旋转轴线A2,并且通过沿着分支18的第二导线56与次光源44连结。

如图14上可见,每个第一接线端子52安置在反射器22的侧壁28上的一个位置处,以在处于信号构型时使得每个对应的第二接线端子54与对应的第一接线端子52搭接。图13上可见,在处于远光构型时,考虑透镜14相对于光单元20的可动性,每个第二接线端子54与每个第一接线端子52隔开。

根据图15和图16上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卡箍形件6具有第一区段51(图15和图16上由蜂窝图案标示)。更确切地,每个臂9具有第一接线端子52,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为以第二旋转轴线A2为中心的角扇形区形式的。

支架13的每个分支18具有第二区段53的第二接线端子54(图15和图16上由灰色部分标示),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为也以第二旋转轴线A2为中心的角扇形区形式的,以便,在远光构型中(即在光学部件12的远光定向中),接线端子52、54彼此成角度地隔开,这断开了电路50并且切断了对次光源44的供电(图13),而在信号构型中(即在光学部件12的信号定向中),接线端子52、54通过搭接接触,以闭合电路50并且因此为次光源44供电。

电路50的该构型能够实现次光源44在处于远光构型时熄灭(以优先点亮主光源21)与在处于信号构型时点亮之间的(尽管机械的)变换的自动触发,以便照亮透镜14的片部17和/或照亮反射器22的散射区域47。因此可见,次光源44的点亮和熄灭与光学部件12的定向简单且有效地相联。

上文刚描述的照明装置3可单独地装配在前灯单元2的内部。然而,如图17上所示,同一个前灯单元可一体化有多个该类型的照明装置3,所述多个该类型的照明装置的框架6(或连杆32)例如联结起来旋转。这造成了照明装置3的同步,所述同步联合地采用远光构型或信号构型。所述联结可由机械传动系实现,所述机械传动系例如为齿轮机构式(如图所示)、或者链条式或带式的。唯一一个机动机构40足以驱动所述组件。在所示的示例中,机动机构40与驱动轮57借助于带58联结。

同样地,在图17的示例中,不同照明装置3的主轴7是平行的。然而这种平行性不是必须的,并且主轴7可彼此倾斜,以例如在处于信号位置时能够通过沿着预定线条的不同透镜的片部17的接合来实现图案。

如上所描述的构件组5的可动性提供了涉及DRL信号灯功能的新功能性。

因此,如已描述的,参考图7的实施例,以点划线示出的沿着光学轴线O2的光束(所述光束从表面17输出)可确保DRL日间信号功能。

从图17所示的三个构件组5的位置出发,当所述三个构件组5被控制成围绕各自的竖直轴线转动180°直到图18所示的位置时,三个透镜14可协助DRL功能的光度分布。

因此,可考虑不同构型,在所述不同构型中,三个构件组中的每个的个体旋转满足符合规定的光度分布,同时提供了比由静态日间信号功能提供的观察范围更广阔的观察范围。

动态DRL日间功能的构型的两个示例分别示出在图20和图21上。

图20所示的构型对应于现有技术的静态日间行车灯DRL的构型,在该构型中,三个构件组DRL1、DRL2和DRL3中的每个协助1/3的光度网格;以竖直轴线与水平轴线的交点为中心的光学轴线对应于车辆的纵向轴线。

图21所示的构型自身对应于三个构件组5中的每个在转弯、十字路口、曲折道路、操作、……过程中的进行性伺服移动的构型。

在该移动过程中,重新安排三个构件组5沿轴线或朝向其它确定方向的相对强度,以遵循符合规定的网格。

因此基于上文所描述的可动构件组5实现了“动态的”日间行车灯DRL,所述“动态的”日间行车灯能够优化所述车辆由该运载车辆环境中的行人或其它车辆可见的可见性。

有利地,所述运载车辆装备有检测装置DD(例如检测摄像机)和控制构件OC,所述控制构件能够操控驱动机构31,以允许光学部件12根据表征车辆1行车环境的参数围绕所述信号定向移动。也可通过使用例如方向盘的角度信息执行所述控制。

例如,当检测到在所述运载车辆1附近的其它车辆或行人的存在和/或运动时,控制构件OC操控三个构件组5的运动以及所述三个构件组5中的每个的光强度,以便使所述其它车辆的驾驶员和/或所述行人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述运载车辆1上。

可见性锥(角度幅度)总是遵循围绕轴线或围绕朝向目标(其它车辆或行人)定向的方向的-20°、+20°。可有利地扩大该最小化的可见性锥,以增加车灯的可见性条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