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灯具的转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2501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移动灯具的转轴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灯具的转轴结构。



背景技术:

移动灯具产品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是广泛使用的工具之一,应用场景包括夜行照明、修理照明等等。移动灯具产品通常需要随身携带,因此易于收纳便是其关键的功能需求之一。另外,在修理照明使用场景,能够任意调节灯光照射方向,为修理操作提供最佳的照明角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现有的移动照明产品,通常无法兼具以上两种功能。薄型化可折叠的移动灯具通常只能绕一个平行于其本体的轴进旋转折叠,发光面无法绕第二个轴旋转,无法满足照射方向调节的需求。具有发光面可绕两个轴分别旋转功能的移动灯具,通常都是圆柱状外形,无法实现折叠收纳。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既能折叠收纳,又具有发光面可绕两个轴旋转功能的移动灯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灯具的转轴结构,用以解决移动灯具面临的上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灯具的转轴结构,包括灯体部分和底座部分,灯体部分可相对底座部分旋转,底座部分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转轴部和旋转壳,转轴部位于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旋转壳合围所形成的空腔内,旋转壳可相对于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做旋转运动。

进一步,所述转轴部包含第一固定板、连接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连接板中部折弯90度,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固定,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固定,连接板可相对于第一固定板以第一转轴旋转,第二固定板可相对于连接板以第二转轴旋转。

进一步,所述旋转壳为圆柱体结构,其内部空腔容纳第一转轴和连接板,旋转壳的上方设有凸起平台,凸起平台的中心处设有通孔供第二固定板穿过。

进一步,第一固定板固定设置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形成用于手持部的腔体内部,连接板固定设置于旋转壳内,第二固定板的一端位于旋转壳内,另一端与灯体部分固定连接。

进一步,第一固定板为条形板结构,其一端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圆心部分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穿设第一转轴的螺栓,另一端设有两个或三个定位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定位孔与第一外壳和/或第二外壳腔体内部的定位柱在位置上一一对应,通过螺栓或螺钉将定位孔与定位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第二固定板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三个部分,上部为板条形状用于与灯体部分连接,中部和下部为柱状结构,下部形成为第二转轴的螺柱部分,下部的直径小于中部,中部穿过旋转壳的圆形通孔。

进一步,第二固定板的上部两侧设有缺口。

进一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具有基本上对称的外形结构,组合后,其下部为大致圆柱体,上部设有突出的弧形部,用于容纳第一转轴部,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组合所形成的外轮廓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弧形部上,用于容纳旋转壳并配合旋转壳的旋转运动。

进一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轴线相互垂直,但二者并不位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设有阻尼件,旋转壳的圆柱形筒体外部设有两圈引导条。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00度,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度,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度。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转轴结构,既能够实现移动灯具的折叠收纳,又具有发光面可绕两个轴旋转的功能,可以满足移动照明产品的使用体验需求,本技术方案简单易行、成本低、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具有该转轴结构的移动灯具分解示意图。

图2移动灯具的转轴细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考图1,图1示出了移动灯具转轴结构的分解示意图。所述灯具具有两个在空间上相互垂直交叉的转轴,可以实现双轴旋转进行任意角度的调整。所述移动灯具的转轴结构包括灯体部分5,灯体部分5可调节地安装于一底座部分上,所述底座部分可手持握或可稳定立足于平面上,或设有连接件如夹子或磁铁等可拆卸连接于其他物品上。所述底座部分包括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转轴部3和旋转壳4。转轴部3位于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和旋转壳4合围所形成的空腔内。灯体部分5可相对于底座部分360度轴向旋转,底座部分中的旋转壳4可相对于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做旋转运动。

首先对转轴部的结构和连接关系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参见图2,为实现上述双轴旋转,转轴部3包含第一固定板31、连接板33和第二固定板35。所述连接板33为中部折弯90度的条形板,连接板33的两端设有连接孔,连接板33的一端(图中垂直向下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31通过第一转轴32连接固定,连接板33的另一端(图中水平延伸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35通过第二转轴34连接固定。第一转轴32和第二转轴34由螺栓和螺母组成,并在转轴上分别设有阻尼件36和37,加设阻尼件的作用是在转轴在旋转调整角度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在任意角度上的稳定性,使得灯体部分5可以稳定保持在任意需要的角度和位置。

图1示出了第一固定板31固定设置于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所形成的用于手持部的腔体内部,连接板33固定设置于旋转壳4内,第二固定板35的一端位于旋转壳4内,另一端与灯体部分5固定连接。通过上述部件和连接关系的设置,连接板33可相对于第一固定板31以第一转轴旋转,第二固定板35可相对于连接板33以第二转轴旋转。同理,转轴部3与外壳组装完成后,旋转壳4可相对于手持部(即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所组成的部件)旋转,灯体部分5可相对于旋转壳4旋转,实现了灯体部件相对于底座部分的任意角度和方位的调节。

下面对于第一固定板31、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的结构和连接关系的优选实施例做详细说明。第一固定板31为条形板结构,其一端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圆心部分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穿设第一转轴32的螺栓。另一端设有定位孔311,图示定位孔为两个,为稳定也可以设置3个定位孔成三角形稳定连接结构。定位孔311与第一外壳1腔体内部的定位柱11在位置上一一对应,图示有两个定位柱11,第二外壳2的对应位置处同样设有两个定位柱,因位置关系图中未示出,通过螺栓或螺钉等常规连接件实现将定位孔与定位柱固定连接,实现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与第一固定板31之间的固定连接。

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具有基本上对称的外形结构,二者组合之后形成稳定的手持部或称为支撑部。二者安装之后,其下部为大致圆柱体,适于持握的细部13,上部为容纳第一转轴部设有突出的弧形部12。在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的结合面上分别设有凸起15和凹进(位于第二外壳2上,图中未示出),凸起和凹进结构的设置实现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之间的稳固连接。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所形成的外轮廓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弧形部12上,用于容纳旋转壳4并配合旋转壳4的旋转运动,附图标记16和17示出了开口的轮廓边缘。

旋转壳4为圆柱体结构,其内部空腔容纳第一转轴32和连接板33,圆柱体的两个端面41、45分别与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的弧形部分配合形成可相对于弧形部分转动的结构,圆柱形筒体外靠近两端部设有两圈引导条44,引导条44的作用是在旋转壳4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外壳的旋转过程中起到减小摩擦、消除噪音并提供阻尼的作用。旋转壳4的上方设有凸起平台42,凸起平台42的中心处设有通孔43供第二固定板35穿过。

下面对于第二固定板31、旋转壳4和灯体部分5之间结构和连接关系做详细说明。第二固定板35分为三部分,上部352为板条形状用于与灯体部分5连接,中部351和下部为柱状结构,下部形成为第二转轴34的螺柱部分,下部的直径小于中部351,中部351穿过旋转壳4的圆形通孔43,板条状上部352实质上为圆柱形两侧沿轴线切割形成,板条状上部352可插入灯体部分5的下端座中,并通过两侧缺口353和中心缺口354与灯体部分5的内部相应部件形状配合实现稳固连接。其中两侧缺口353为板条两个切割形成的半圆形凹口,而中心缺口354为板条中心部的条形槽。第二固定板31与灯体部分5组装之后,灯体部分5的下端座的底面与旋转壳4的凸起平台相互贴合形成一体的过渡外表面。

第一转轴32和第二转轴34的轴线相互垂直,但二者并不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第一转轴32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00度。

所述第二转轴34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度。

可替换地,所述将第一固定板31固定至第一外壳1的定位孔为3个,第一外壳1内表面的凸起结构11为3个。

所述第一固定板31的长度为第三外壳4直径的2倍以上。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