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51022阅读:来源:国知局
1不会遮挡导光板4的出光面,因此,增加了导光板4的出光面的有效出光面积,因而增加了背光源的可视区面积,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适用于制作窄边框的显示装置。
[003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中,请继续参阅图2或图4,背光源还包括位于导光板4与背板I的底面之间的反射片3,一般来说,反射片3的厚度较薄,为了补偿位于导光板4与背板I的底面之间的反射片3与电路板51之间的厚度差,以防止反射片3与导光板4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式进行设置。
[0040]方式一,请参阅图2和图3,背板I的内侧的底面上设有凹槽11,电路板51位于凹槽11中。举例来说,在背板I的内侧的底面与电路板51贴合的区域设置凹槽11,电路板51设于凹槽11中,且电路板51与凹槽11的底面贴合。如此设计,可以补偿反射片3与电路板51之间的厚度差,以使电路板51的顶面与反射片3背向背板I的底面的面平齐,以防止因电路板51的厚度值大于反射片3的厚度值而导致反射片3与导光板4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造成漏光等不良现象,改善背光源的发光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背板I的外侧的底面与凹槽11对应的部位具有凸起,因而背板I的厚度不会因在背板I的内侧的底面上设置凹槽11而发生改变,保证了背板I的强度。
[0041]方式二,请参阅图4和图5,在导光板4面向背板I的底面的面上设有阶梯槽41,电路板51的顶面与阶梯槽41的底面贴合。具体实施时,阶梯槽41设置在导光板4面向背板I的底面的面与电路板51的顶面贴合的部位,阶梯槽的宽度同电路板51的顶面与导光板4面向背板I的底面贴合的宽度对应。如此设计,可以补偿反射片3与电路板51之间的厚度差,使光源52与导光板4的侧面正对,以防止因光源52相对导光板4的侧面发生偏移而造成入光量减小、漏光等不良现象。
[0042]在方式二中,请参阅图5,阶梯槽41垂直于背板I的底面的深度h为0.03mm?0.07mm。将阶梯槽41垂直于背板I的底面的深度h设为0.03mm?0.07mm,在满足对反射片3与电路板51之间的厚度差的补偿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因阶梯槽41的深度h太大而影响导光板的光学性能,以改善背光源的发光效果。
[0043]进一步的,所述胶框面向所述背板的底面的面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电路板的顶面与所述容纳槽的底面贴合。也即是说,相应的,胶框2也可以和导光板4做相应的阶梯槽处理,以使得能够更好的配合电路板51的安装。
[0044]请继续参阅图2或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中,电路板51的顶面与胶框2面向背板I的底面的面贴合。举例来说,请参阅图2和图3,胶框2面向背板I的底面的面与电路板51的顶面贴合;请参阅图4和图5,胶框2面向背板I的底面的面上设有台阶槽21,台阶槽21的底面与电路板51的顶面贴合。如此设计,可以防止电路板51分别与背板I的底面和导光板4面向背板I的底面的面贴合后引起灯条5的翘曲或浮起,造成光源52与导光板4的侧面之间发生偏离,改善背光源的发光效果。
[0045]请继续参阅图2或图4,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还包括扩散片6,扩散片6位于导光板4的出光面上,且扩散片6的入光面与胶框2背向背板I的底面的面搭接。如此设计,在组装背光源时,可以将扩散片6直接安装在导光板4的出光面上,并将扩散片6的入光面与胶框2背向背板I的底面的面搭接,使扩散片6将光源52遮盖,以提高光源52发出的光的利用率,减少漏光问题的出现,进一步改善背光源的发光效果;另外,还可以避免将电路板51设于导光板4与背板I的底面之间后,因扩散片6的周边处于悬空状态而导致在组装扩散片6时增加扩散片6的对位次数和时间,节省组装背光源的时间。
[00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中设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背光源。所述显示装置与上述背光源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4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显示装置具体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0048]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背光源,包括:背板,设置于所述背板内的胶框和导光板,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胶框之间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的电路板的底面与所述背板的底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顶面与所述导光板面向所述背板的底面的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板的内侧,所述背板的底面上设有凹槽,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面向所述背板的底面的面上设有阶梯槽,所述电路板的顶面与所述阶梯槽的底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槽垂直于所述背板的底面的深度为 0.03mm ?0.07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顶面与所述胶框面向所述背板的底面的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面向所述背板的底面的面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电路板的顶面与所述容纳槽的底面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散片,所述扩散片设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且所述扩散片的入光面与所述胶框背向所述背板的底面的面搭接。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中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背光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为改善背光源的发光效果。所述背光源包括:背板,设置于背板内的胶框和导光板,以及位于导光板和胶框之间的灯条,其中,灯条的电路板的底面与背板的底面贴合。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时,由于电路板的底面与所述背板的底面贴合,灯条的光源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电路板传导给背板,然后通过背板散发出去,防止因光源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而引起光源和导光板的温度升高,造成光源的出光效率降低以及导光板的出光效果变差,从而改善背光源的发光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用于显示装置中。
【IPC分类】F21V29-503, F21V23-00, F21S8-00, G02F1-13357
【公开号】CN204459973
【申请号】CN201520189458
【发明人】裴效增, 李文军
【申请人】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