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8903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表面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表面修复装置。
金属表面磨损或掉块一般采用堆焊的方法进行修复,修复时加热体积比所须修复部分大得多,易造成零件变形和氧化脱碳,被修复面不易控制。对于轻度磨损表面,也常用镀层的方法进行修复,但方法复杂,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表面修复装置。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来对金属零部件表面修复处理的新型金属表面加工设备。本实用新型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还有可控硅触发电路、无极性电容组构成的充放电电路、电极及电极冷却系统。变压器把220V市电降压、通过整流电路整流后向电容组充电,最后经可控硅通过电极对工件轮流放电,利用电极放电时的瞬态电能熔化电极和金属零部件局部表面,达到表面修补的目的,电极冷却系统用来冷却电极;用于黑色金属抗磨损表面修复的电极材料可用65Mn、50CrVA、65Si2MnWA、W18Cr4V、Cr12MoV、CrWMn等,另外新开发了两种电极材料,成分如下表表合金原子质量分数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1、简化了现有技术复杂的可控硅充、放电触发电路。
2、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易造成零件变形和氧化脱碳的缺点,被修复面易于控制。
3、工作效率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提高,修复方法简单,成本低。


图1瞬态电能金属表面修复装置原理框图1-变压器 2-整流电路 3-可控硅 4-可控硅触发电路 5-无极性电容组电极7-电极冷却系统图2瞬态电能金属表面修复装置电路图本实用新型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在附图2中,220伏市电经变压器降压后,在变压器的次级有四个可供选择的电压,这些电压经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整流,整流后的电压通过可控硅U12、二极管D8、电阻R7、电阻R8或可控硅U13、二极管D9、电阻R9、电阻R10组成的充电电路对电容组C3~C74充电,最后经可控硅U15、电阻R16或可控硅U16、电阻R17通过电极对工件轮流放电,放电时电极与工件保持接触,利用电极放电时的瞬态电能熔化电极和金属零部件局部表面,达到表面修补的目的。
应用实施例农用脱粒机轴在室外工作条件下,因沙砾和粉尘长期作用,机轴磨损0.5mm,该机轴材料是45号钢,原始热处理硬度为HRC52~55。用该实用新型修复时,电极材料用65Mn钢,修复后涂复了0.55mm的涂层,再经磨削机加工达到机轴原始尺寸,表面硬度为HRC60~63。机轴寿命提高了3倍。
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表面修复装置,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控硅触发电路、无极性电容组构成的充放电电路、电极及电极冷却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控硅触发电路由可控硅U12、二极管D8、电阻R7、电阻R8或可控硅U13、二极管D9、电阻R9、电阻R10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极是黑色金属抗磨损表面修复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无极性电容组由C3~C74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金属表面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极经可控硅U15、电阻R16或可控硅U16、电阻R17通过电极对工件轮流放电,修复工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表面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修复材料是65Mn、50CrVA、65Si2MnWA、W18Cr4V、Cr12MoV、CrWMn中的一种或者是本实用新型所开发的两种修复材料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表面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开发的电极材料由Al、Si、Mn、Fe、Ni、Cu、Co按不同的原子质量分数组合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表面修复装置,应用了简化的可控硅充、放电触发电路,利用电极放电时的瞬态电能熔化电极和金属零部件受损部分,对金属零部件的受损表面进行修复处理,克服了堆焊过程易造成零件变形和氧化脱碳的缺点,被修复面易于控制。为了使金属零部件的受损表面在修复处理后其强度达到或超过原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选择的用于金属耐磨表面的电极材料。本实用新型设备简单,容易操作,工作效率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提高。
文档编号B23K9/04GK2441598SQ0022626
公开日2001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10日
发明者乔生儒, 吕宝桐, 李玫 申请人:西北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