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缝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3108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辊缝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压力加工装置的轧辊径向辊缝调整装置,特别是用于型材辊轧机的下辊压上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辊缝调整装置,包括支撑下辊轴两端轴承箱的压上支架、导向装置、滑块、带液压活塞杆的液压油缸及液压控制系统,该压上支架下方有一斜面,压上支架通过斜面与具有相同斜面的滑块平面接触,滑块在液压油缸的驱动下水平移动,液压油缸水平放置,压上支架在滑块的斜面推动下上下移动,实现辊缝间隙尺寸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压上支架和滑块的斜面满足自锁条件,即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小于压上支架与滑块间的接触摩擦系数。这样,压上支架所承受的作用力可全部作用在滑块上,不会对液压活塞杆造成冲击。
本实用新型由于使用液压驱动,使辊缝调整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压上支架承受的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在滑块上,不会直接作用在液压缸上,可提高液压缸的使用强度和使用寿命;液压缸水平放置,可放置在辊轴正下方以外的部位,可大大减少高温氧化皮掉在其上,改善液压缸的工作环境,可进一步方便维护与保养。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操作控制上下高度,既简单又准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水平放置的液压缸上的液压活塞杆也可通过连杆与滑块连接,以驱动连杆带动滑块水平移动。这样可保证液压油缸和液压控制系统远离辊轧工作区,有利于对液压缸和液压控制系统的维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准确方便,辊缝调整装置的工作环境好,维护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性侧视图。
图2为
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压上支架与其导向装置的一种结合方式示意性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上下辊轴垂直分布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液压活塞杆通过连杆与滑块连接的示意图。
图中1.压上支架,2.滑块,3.液压活塞杆,4.液压缸,5.液压控制系统,6.下辊轴,7.上辊轴,8.导向装置,9.工件,10.连杆,13.斜面。
图3所示另一实施例中的下辊轴6位于上辊轴7的正下方,它也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辊缝调整装置来调整辊缝尺寸。
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水平放置的液压活塞杆3通过连杆10与滑块2连接,工作时,在液压控制系统5的控制下,液压活塞杆3通过连杆10驱动滑块2水平移动,从而推动支架上下移动,达到调整上下辊轴间的辊缝距离,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当然,液压活塞杆3通过连杆10驱动滑块2的移动方向位于下辊轴的轴线一致会更好保证液压油缸和液压控制系统远离辊轧工作区,有利于对液压缸和液压控制系统的维护,也可保证液压缸有好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型材轧机上的上下轧辊辊轴间的辊缝调整,也可用于辊轴弯板机的下辊高度的调整,还可用于下辊轴与上辊轴处于一垂直线上的辊轧机。
权利要求1.一种辊缝调整装置,包括支撑下辊轴轴承箱的压上支架、导向装置、滑块、带液压活塞杆的液压油缸及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压上支架下方有一斜面,与具有相同斜面的滑块平面接触,滑块通过液压油缸驱动,液压油缸水平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压上支架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小于压上支架与滑块间的接触摩擦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压上支架支撑下辊轴位于保证下辊轴中心与上辊轴中心连线在垂直线上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活塞杆通过所述连杆驱动滑块水平移动的方向与下辊轴的轴线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活塞杆与滑块间通过连杆连接,液压活塞杆通过所述连杆驱动滑块水平移动。
专利摘要一种辊缝调整装置,包括压上支架、导向装置、滑块、带液压活塞杆的液压油缸及液压控制系统,压上支架在导向装置限制下只能上下垂直移动,其特征在于该压上支架下方有一斜面,压上支架通过斜面与具有相同斜面的滑块平面接触,滑块通过液压油缸驱动,液压油缸水平放置。压上支架和滑块间的斜面满足自锁条件。该辊缝调整装置将液压油缸所承受的轧制压力转移到滑块上,提高了液压缸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可靠,维护与控制方便。
文档编号B21B31/30GK2530743SQ01258518
公开日2003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6日
发明者江定辉 申请人: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