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部品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639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锻造部品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造设备,特别是一种锻造部品成型机。
动力结构11架设于机壳10后方。
第一、二枢转轮12、13分别枢设于机壳10后端左右两侧并由动力结构11驱动同步枢转。
第三枢转轮14枢设于机壳10上并由第二枢转轮13带动驱转。
送料机构15装设于机壳10前端,其上装设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转轮151,其下方架设第四枢转轮152,并藉由第三传动杆141由第三枢转轮14同步带动第四枢转轮152。由第四枢转轮152带动两转轮151驱转。
裁切机构16横向装设于机壳10内,且垂直于线材前进方向,第二枢转轮13藉由第二传动杆131传动裁切机构16往复移动。
如图1、3所示,夹持机构17及与其配合的开启机构18装设于机壳10内。夹持机构17及开启机构18经第一传动杆121配合扇形齿轮组件由第一枢转轮12驱动。
出料机构19组装于机壳10左侧。
线材藉以由第四枢转轮152带动驱转的两转轮151得以将整平后导送进入机壳10;并以由第二枢转轮13带动往复移动的裁切机构16往复横向位移,将送料机构15所内送的线材进行裁切动作,以裁切成所需的长度;经开启机构18将裁切后的线材移动至预定位置以方便进行后续锻造动作;并以出料机构19将锻造完成的部品导送出机壳10外。
如图4所示,壳套2覆设于公知成型机1外围,以保持外表美观及避免成型机运转时受到干扰,会在公知成型机1外围加以覆设一壳套2。
工作台21针对壳套2的形状及配合技术人员的操作空间,并架设于在壳套2外侧靠近机壳10右侧前端,以供人作业人员站立,以便锻造部品的过程中由有关技术人员加以控管、当锻造成品有任何异样时,必须对机壳10内的锻造模具加以检视与调整。但是考虑夹持机构17需要往复移动的运作空间,公知成型机1针对此特性的设计相对也压缩了工作台21的区域面积,从而导致成型机1存在下列缺点1、工作台21的区域面积较小,连带使人员的活动空间受到压缩,技术人员无论是在本身移动上或是操作机械上,都不具有充裕的活动空间。
2、正因为预留夹持机构17来回运作的空间,使得工作台21不得不远离锻造模具,当技术人员需要检视模具内的各项构造时,必须伸长身体以俯趴的姿势进行检视及修复,不利于作业人员施力,此为公知成型机1难称理想的处。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台、送料机构、裁切机构、锻造模组、夹持机构、连接托板、开启机构及出料机构;机台包括壳座、装置于壳座后端的动力源及由动力源驱动的第一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及第三驱动结构;锻造模组包括多组锻造模具;第一驱动结构、第三驱动结构及第二驱动结构位于线材前进方向并分别枢设于机台壳座的右、左侧;第三驱动结构装设于第一驱动结构下方处;送料机构装设于机台壳座的前端,并与带动其作间歇运动的第三驱动结构连接;锻造模组装设于机台的壳座内;包括滑板及装设于滑板上的若干夹具的夹持机构设置于机台的壳座右侧;连接托板设置于机台壳座右侧与第一驱动结构枢接并驱动并与裁切机构及夹持机构连接;开启机构设于机台的壳座左侧并与第二驱动结构衔接及驱动。
其中第二驱动结构处设置有固定衔拉于机台壳座上的配重单元。
连接托板凸设有上下对立的并分别与夹持机构及裁切机构枢接的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夹持机构包括与第一滑块枢接的传动组件及连接传动组件与滑板的连杆。
开启机构具有中心转轴、枢设于中心转轴上多数个旋转凸轮及扇形齿轮组件;中心转轴藉由扇形齿轮组件与第二驱动结构衔接。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台、送料机构、裁切机构、锻造模组、夹持机构、连接托板、开启机构及出料机构;机台包括壳座、动力源及由动力源驱动的第一、二及三驱动结构;第一、三驱动结构及第二驱动结构位于线材前进方向并分别枢设于壳座的右、左侧;第三驱动结构装设于第一驱动结构下方处;送料机构装设于壳座的前端并与带动其作间歇运动的第三驱动结构连接;锻造模组装设于壳座内;夹持机构设置于壳座右侧;连接托板设置于壳座右侧与第一驱动结构枢接并与裁切机构及夹持机构连接;开启机构设于壳座左侧并与第二驱动结构衔接及驱动。运转时,动力源同步驱动第一、二、三驱动结构;第三驱动结构带动送料机构将线材整平并间歇性不断地导入壳座;第一驱动结构推动连接托板以经连接托板分别推动夹持机构及裁切机构,以裁切及往复夹送至锻造模组进行锻造;锻造完成的部品藉由出料机构导送出壳座外。本实用新型对应于开启机构组装于壳座的位置,可设置供技术人员站立操作、维修及检视模具,使工作台面积上有明显的改进;裁切机构与夹持机构均组装于连接托板上,从而与开启机构位于机台的壳座相异的两侧,使工作台的空间明显加大,作业人员操作时能够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并且更能够靠近锻造模组,不需要过度弯曲身体,不仅增加操作人员活动空间、较大架设工作台的区域面积,而且便于操作,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公知锻造部品成型机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2、为公知锻造部品成型机结构示意左侧视图。
图3、为公知锻造部品成型机结构示意右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右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左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8、为图5中A-A剖视图。
图9、为图5中B-B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
机台31包括壳座311、装置于壳座311后端的动力源312、第一驱动结构313、第二驱动结构314及第三驱动结构315。
动力源312用于对位于线材前进方向两侧上的第一驱动结构313、第二驱动结构314及装设于第一驱动结构313下方处的第三驱动结构315提供动力。
如图5、图6所示,第一驱动结构313枢设于壳座311的右侧,其包括枢设于壳座31上的第一枢转齿轮313a及由第一枢转齿轮313a带动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传动杆313b;第三驱动结构315亦枢设于壳座311的右侧,第三枢转结构315包括枢设于壳座31上的第三枢转齿轮315a及由第三枢转齿轮315a带动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三传动杆315b;第一枢转齿轮313a与第三枢转齿轮315a相互啮合以相配合地转动。
如图5、图7所示,第二驱动结构314与第一枢转结构313相对而枢设于壳座311左侧,第三驱动314包括偏心转轮314a、由偏心转轮314a驱动而可沿着自身的轴线自转的第二传动轴314b及配重单元314c。配重单元314c设置于偏心转轮314a后侧并固定衔接于机台31的壳座311上。
如图5、图6所示,送料机构32装设于机台31壳座311的前端,它具有两相互啮合的齿轮321。两相相互啮合的齿轮321由第三驱动结构315的第三传动杆315b带动作间歇运动,以间歇性地导送线材前进。
如图5、图8所示,连接托板4设置于机台31的壳座311右侧并枢设于第一驱动结构313第一传动杆313b前端。如图7所示,连接托板4面向机台31的壳座311方向凸设有上下对立的第一滑块41及第二滑块42。
如图8、图9所示,裁切机构33装设于连接托板4上并位于机台31壳座311右侧。裁切机构33具有深入机台31壳座311内的裁刀部331及枢设于连接托板4第二滑块42上的滑动基部332。
如图5所示,锻造模组34装设于机台31的壳座311内,其包括多组锻造模具341。以用来锻造由裁切机构33的裁刀部331所裁切完成的线材。
如图9、图10所示,夹持机构35设置于机台31的壳座311右侧,其包括滑板351、装设于滑板351上的若干夹具352、枢设于第一滑块41上的传动组件353及连接传动组件353与滑板351的连杆354。
如图6、图9、图10所示,开启机构36设于机台31的壳座311左侧。开启机构36具有中心转轴361及枢设于中心转轴361上多数个数量、模具341的锻造行程配合设置的旋转凸轮362及扇形齿轮组件363。中心转轴361藉由扇形齿轮组件363与第二驱动结构314的第二传动轴314b衔接。
如图4、图6、图10所示,出料机构37设置于机台31的壳座311左侧,用以将锻造完成的部品导送出壳座311外。
如图10所示,运转时,动力源312同步驱动第一、二、三驱动结构313、314、315;第三驱动结构315带动送料机构32将线材整平,并将线材间歇性不断地向前导入壳座311;第一驱动结构313以第一传动杆313b推动连接托板4;连接托板4的第一、二滑块41、42分别推动夹持机构35及裁切机构33;如图7所示,连接托板4的第二滑块42推动裁切机构33的滑动基部332,带动裁刀部331往复移动,以裁切线材;连接托板4的第一滑块41推动夹持机构35的传动组件353,带动连杆354推动滑板351,以使滑板351上的夹具352呈现夹紧状态,并配合模具组34的两模具位置往复夹送锻造过程中的部品;如图6、图9所示,第二驱动结构314以偏心转轮314a配合第二传动轴314b及开启机构36的扇形齿轮组件363使枢设于中心转轴361上的多数旋转凸轮362以中心转轴361为中心旋转,旋转凸轮362配合夹持机构35上的多数夹具352,将夹具352由夹紧状态松开,等待下一只夹具352将部品再度夹持,移动至下一个模具341位置,待部品经过预定的锻造行程后,即藉由出料机构37将部品导送出壳座311外。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3外亦可盖设罩盖5以维本实用新型3于运作时不受干扰,并且在罩盖5左侧架设工作台51,对应于开启机构36组装于壳座311的位置,以供技术人员站立操作、维修及检视模具。
本实用新型3在工作台51面积上有明显的改进;裁切机构33与夹持机构35均组装于连接托板4上,从而与开启机构36位于机台31的壳座311相异的两侧,使工作台51的空间明显加大,如此一来,人员在操作时能够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并且更能够靠近锻造模组34,不需要过度弯曲身体;同时,出料机构37的导引道371有较大的空间与较佳的角度将部品耸出壳座311外。
更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3的送料机构32、裁切机构33、锻造模组34、夹持机构35、开启机构36以及出料机构37的构造与功效皆为业界已运用的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32的特征在于为改变各机构相对机台31的组装位置,更利用连接托板4同时驱动裁切机构33及夹持机构35。
再者,由于配重单元314c的设计,使第二驱动结构314的偏心转轮314a运转时能够更稳定,减少机台31的晃动。
此外,藉由本实用新型3各机构配置位置的调整,可将生产速率由190个/秒提升到280个/秒。
权利要求1.一种锻造部品成型机,它包括机台、送料机构、裁切机构、锻造模组、夹持机构、开启机构及出料机构;机台包括壳座、装置于壳座后端的动力源及由动力源驱动的第一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及第三驱动结构;锻造模组包括多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台壳座右侧设置与第一驱动结构枢接并驱动并与裁切机构及夹持机构连接的连接托板;第一驱动结构、第三驱动结构及第二驱动结构位于线材前进方向并分别枢设于机台壳座的右、左侧;第三驱动结构装设于第一驱动结构下方处;送料机构装设于机台壳座的前端,并与带动其作间歇运动的第三驱动结构连接;锻造模组装设于机台的壳座内;包括滑板及装设于滑板上的若干夹具的夹持机构设置于机台的壳座右侧;开启机构设于机台的壳座左侧并与第二驱动结构衔接及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部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结构处设置有固定衔拉于机台壳座上的配重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部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托板凸设有上下对立的并分别与夹持机构及裁切机构枢接的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夹持机构包括与第一滑块枢接的传动组件及连接传动组件与滑板的连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部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启机构具有中心转轴、枢设于中心转轴上多数个旋转凸轮及扇形齿轮组件;中心转轴藉由扇形齿轮组件与第二驱动结构衔接。
专利摘要一种锻造部品成型机。为提供一种增加操作人员活动空间、较大架设工作台的区域面积、便于操作的锻造设备,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机台、送料机构、裁切机构、锻造模组、夹持机构、连接托板、开启机构及出料机构;机台包括壳座、动力源及由动力源驱动的第一、二及三驱动结构;第一、三驱动结构及第二驱动结构位于线材前进方向并分别枢设于壳座的右、左侧;第三驱动结构装设于第一驱动结构下方处;送料机构装设于壳座的前端并与带动其作间歇运动的第三驱动结构连接;锻造模组装设于壳座内;夹持机构设置于壳座右侧;连接托板设置于壳座右侧与第一驱动结构枢接并与裁切机构及夹持机构连接;开启机构设于壳座左侧并与第二驱动结构衔接及驱动。
文档编号B21J9/00GK2505203SQ0125984
公开日2002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2日
发明者张允得 申请人:福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