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连体弹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45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加工连体弹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床垫或座垫的连体弹簧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制做床垫或座垫用的弹簧都是单体结构,在制作床垫或座垫时需要将其上、下端锁扣,由于该工序难以通过机械自动完成,因而导致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同时,锁扣部位往往带有毛刺,也容易划破床垫或座垫的布面。为此,一种连体弹簧及其加工装置被奥地利人Willi Gerstorfer发明出来,并最早于1963年9月25日在英国专利GB937644A中公布,这种连体弹簧由一根钢丝绕成多个并排的竖向弹簧,相邻的弹簧具有相反的螺旋方向并在上端面或下端面由一横向的中间连接钢丝(也是该钢丝的一部分)相连,并且相邻的弹簧螺旋部分缠绕、挂接一体。这种连体弹簧可以籍由自动化机械装置连续生产,并且无需再在相邻的弹簧之间锁扣,因而不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也使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然而,Willi Gerstorfer所发明的连体弹簧其中间连接钢丝呈直线形,因此在弹簧的端面形成了一个面积较大的孔洞,当制作成床垫或座垫后,不仅对其支撑能力有所影响,填充物也容易塌漏其中。为此,英国人Vienny Maurice发明了一种更好的连体弹簧,并最早于1985年1月30日公布在欧洲专利EP0132362A中,这种连体弹簧的中间连接钢丝具有伸向端面孔洞的部位,该部位可以呈环形或锯齿形,如此,使弹簧的端面孔洞面积有效减少,使其具有更好的支撑能力。
而后,英国人Leslie T.Docker等人又发明一种结构更好的连体弹簧及其加工装置,并于1989年12月12日在美国专利US4886249中公布,这种连体弹簧的中间连接钢丝朝向端面孔洞的凹入部位简单地呈U字型,因此在制造中更为方便,然而在该专利所公开的加工装置仍较为复杂。
专利号为01272068.2(公告号为CN2518617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冲绕式自动弹簧机》也公开了一种加工如美国专利US4886249中所述连体弹簧的装置,其中对中间连接钢丝的U型部位加工是通过称为“冲槽机构”的装置完成的,该冲槽机构由冲槽凸轮、开关、电机、电磁离合器、小轮、大轮,曲轴、滑块、上模、下模组成,冲槽凸轮与开关接触开关驱动电磁离合器,小轮驱动大轮,大轮与曲轴相联,滑块联接上模,下模装在工作台面上,工作时凸轮与开关相碰,开关控制电磁离合器开合,小带轮带动大带轮驱动曲轴,曲轴再驱动滑块使上模上下冲压,将弹簧的中间连接钢丝压出U型槽。相比之下,其结构更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的用于加工连体弹簧的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轻松、快速地加工出连体弹簧之中间连接钢丝的U型内凹部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加工连体弹簧的装置包括支座和呈“凸”字型的下模,支座的上方具有二个前伸并呈钩状的凸臂作为上模,而“凸”字型下模则位于该二凸臂之下并可在其推杆作用下作竖向伸缩活动,并且“凸”字型下模的中间凸起部位正对该二凸臂之间的空档处。
所述的用来驱动“凸”字型下模的推杆以一汽缸的活塞为佳,该汽缸的缸体则可与支座固定一体,其底部可以设置有一通孔,在安装时穿固在弹簧机的相应转轴上,同时,所述的支座可以在其背部的上部位置连接有一推杆,该推杆也以一汽缸的活塞为佳,而该汽缸则可在安装时固定在弹簧机的相应位置上。
所述的支座在其二个凸臂的外侧可以各固定有一呈向外张开姿态的限位片,以便在加工时限位待加工的弹簧单元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汽缸作驱动其控制更为方便、准确,生产效率更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3为利用本实用新型加工出的连体弹簧样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用于加工连体弹簧的装置包括支座1和呈“凸”字型的下模2,支座1的上方具有二个前伸并呈钩状的凸臂11作为上模,而“凸”字型下模2则位于该二凸臂之下并且其中间凸起部位21正对该二凸臂11之间的空档处;所述的“凸”字型下模2固定在汽缸3的活塞31上,并可在其作用下作竖向伸缩活动,汽缸3的缸体则可与支座1固定一体,其底部设置有一通孔32,用来在安装时穿固在弹簧机的相应转轴上(图略),当然,汽缸3或支座1也可以用其他的可相对弹簧机前后运动的连接方式安装在弹簧机的相应位置;所述的支座1在其背部的上部位置连接有汽缸4的活塞41,汽缸4则在安装时固定在弹簧机的相应位置上;所述的支座1在其二个凸臂11的外侧各固定有一呈向外张开姿态的限位片5,用来在对弹簧6加工时限位待加工的弹簧单元端面,参见图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成对地安装在弹簧加工机的两侧,由弹簧加工机的传动机构解决弹簧6的输送定位,然后,汽缸4动作,其活塞41伸出,迫使支座1连同汽缸3、“凸”字型下模2整体以孔32为支点向前偏转,使支座的二凸臂11伸入弹簧6的端面空洞62内,并将中间连接钢丝61压在其下,参见图2;此时,汽缸3动作,其活塞31伸出,迫使“凸”字型下模2上行,将中间连接钢丝61的中部压成U型61a,然后,汽缸3的活塞31、汽缸4的活塞41分别缩回,接着,弹簧加工机的传动机构驱使弹簧6移动至下一个加工单元,再次重复上述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加工连体弹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和呈“凸”字型的下模(2),支座(1)的上方具有二个前伸并呈钩状的凸臂(11)作为上模,而“凸”字型下模(2)则位于该二凸臂(11)之下并可在其推杆(31)作用下作竖向伸缩活动,并且“凸”字型下模(2)的中间凸起部位(21)正对该二凸臂(11)之间的空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连体弹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来驱动“凸”字型下模(2)的推杆(31)为一汽缸(3)的活塞,该汽缸(3)的缸体则与支座(1)固定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加工连体弹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缸(3)底部设置有一通孔(32),用来在安装时穿固在弹簧机的相应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连体弹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在其背部的上部位置连接有一推杆(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加工连体弹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41)为汽缸(4)的活塞,而该汽缸(4)则在安装时固定在弹簧机的相应位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加工连体弹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1)在其二个凸臂(11)的外侧各固定有一呈向外张开姿态的限位片(5),用来在加工时限位待加工的弹簧单元端面。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加工连体弹簧的装置,专用于加工连体弹簧之中间连接钢丝的U型内凹部,它包括支座(1)和呈“凸”字型的下模(2),支座(1)的上方具有二个前伸并呈钩状的凸臂(11)作为上模,而“凸”字型下模(2)则位于该二凸臂(11)之下并可在其推杆(31)作用下作竖向伸缩活动,并且“凸”字型下模(2)的中间凸起部位(21)正对该二凸臂(11)之间的空档处。所述的用来驱动“凸”字型下模(2)的推杆(31)以一汽缸(3)的活塞为佳,该汽缸(3)的缸体则与支座(1)固定一体;所述支座(1)可在其背部的上部位置连接有一推杆(41),该推杆(41)也以一汽缸(4)的活塞为佳,而该汽缸(4)则可在安装时固定在弹簧机的相应位置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汽缸作驱动其控制更为方便、准确,生产效率更高。
文档编号B21F3/00GK2605939SQ0322956
公开日2004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7日
发明者林文钧 申请人:林文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