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饰链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45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金属饰链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饰链成型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铅线挤压切割成型装置(88214007),它是将实心之铅条切割完成侧面剖开之形状,使丝线导入铅条内,再由上下滚圆轮迫紧而成内部具有包覆丝线之铅条,而导至上下滚切轮实施滚切,完成具有节珠式之铅条;另可以在模具上设有梭孔,丝线穿过于模具梭孔内,并以丝线再穿梭于模具线孔及成型孔,待以将软化之铅质经挤压送于设有丝线之成型孔时,使成型其铅条,由上下滚轮冲剪成具有节段式之铅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生产效率不高、不能适用于其他金属饰链的成型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它包括机架,设于其上的动力机及其传动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经凸轮与垂直设置的冲压杆相连,并在其端部设置有上压模和与之相对应的下托模,且两模压合后构成的型腔呈直线状布置,其型腔的截面积由进线端向出线端逐渐变小。通过动力机可以使冲头快速的垂直运动,使得饰链经过型腔的过程中至少经过10次以上的冲压;饰链经过型腔时由于型腔截面积的形状的递减,饰链逐渐被压合变细。
作为优选,所述上压模的模槽呈倒V形,下托模的模槽呈V形,V形模槽的顶角为90°;上压模和下托模的间距为2~6mm,两模之间置放有四块正方形模条,并在每块模条内侧的顶角处开设有截面形状1/4的型腔。由于冲压模的高速运动,上压模与下托模的间距较小,两模之间的模条与模槽之间不固定;模条内侧顶角处开设之型腔的形状和大小与需压合的金属饰链的形状和大小相配,可以是四方形、三角形,也可以是圆形或者是其他形状。
作为优选,在所述两模压合后构成的型腔的较小端侧设置有由输出轴驱动的主动轮和与之相啮合的从动轮,所述的金属饰链夹于其间。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啮合传送其间的金属饰链,使经过其间的金属饰链的截面形状压合出与上述模具出口截面相类似的形状。
作为优选,在所述机架的一端设置有啮合轮架,其上端部铰接有悬臂,所述从动轮的转轴设置于其上的长槽内,并在所述悬臂的前端部设置有拉向啮合轮架的拉簧。通过改变从动轮的转轴在悬臂的长槽内的位置以及拉簧的伸缩,可以使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啮合紧密,从而传输其间的金属饰链。
作为优选,所述的V形模槽的顶角为90°,所述的模条的截面呈正方形。
为了便于调节,所述的冲压杆可为丝杆,可以通过调整丝杆的长度使得冲压的行程为较佳值。所述冲压杆也可以是一个可调节高度的柱形杆。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加工件致密美观,易于改变花样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金属饰链的加工厂对不同形状的饰链的压合成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压合模具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图1中,在机架11上置有动力机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通过凸轮与冲压杆相连;机架上置有冲压体8,其下设有丝杆9,并通过起过渡作用的连接体15与模梁10相连,上压模1固定于模梁10下;在其下方的机架11上设置有下托模2,两模之间的距离为3mm,在所述上压模的倒V形槽与下托模的V形槽之间放置有四个模条3,模条与槽之间不固定;每个模条3内侧的顶角处开设有截面形状1/4的型腔,共同组成一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的型腔18;两模压合后构成的型腔大体呈水平状布置,其型腔的截面积由进线端向出线端逐渐变小,其出口端的形状即为所需金属饰链的截面形状。所述的模条与V形模槽不固定,与下托模2也不固定,使得四根模条组合而成的模具在两者之间自由地将其间的金属饰链压合成所需的形状。
在机架11的一端固定有啮合轮架13,啮合轮架的上端部铰接有悬臂6,其上设有长槽12,从动轮4的转轴置于悬臂的长槽内;在悬臂的前端部设置有拉簧7,拉簧的拉力使从动轮4紧密地压合至主动轮5上,即从动轮与主动轮相啮合,由此驱动置于其间的金属饰链14。通常,所述的金属饰链14以预先经挤压成型机粗加工的金属饰链为宜。
根据待加工的金属饰链的形状和大小,通过调节凸轮与丝杆,使得冲头冲压的行程调至较佳的状态。工作时,先将待加工的金属饰链14穿过型腔18,并通过调节从动轮的转轴在长槽12内的位置,使啮合轮架13上的主动轮5与从动轮4正好啮合,并在拉簧7的作用下,使得金属饰链被主动轮和从动轮啮合压紧,得以驱动;然后开动动力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冲头和上压模作垂直方向的高速振动,同时,主动轮5也在动力机驱动下,带动从动轮4转动,从而拉动其间的金属饰链逐步通过型腔,使得该金属饰链在型腔内至少受到10次以上的冲压,并由此逐渐由粗变细,由圆柱形压制成所设计的其它截面,使之更加致密美观,变化多样。
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饰链成型机,包括机架,设于其上的动力机及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经凸轮与垂直设置的冲压杆相连,并在其端部设置有上压模(1)和与之相对应的下托模(2),且两模压合后构成的型腔(18)呈直线状布置,其型腔的截面积由进线端向出线端逐渐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饰链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上压模(1)的模槽呈倒V形,下托模(2)的模槽呈V形,上压模(1)和下托模(2)的间距为2~6mm,两模之间置放有四块模条(3),并在每块模条内侧的棱角处开设有截面形状1/4的型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金属饰链成型机,其特征是在所述两模压合后构成的型腔(18)的较小端侧设置有由输出轴驱动的主动轮(5)和与之相啮合的从动轮(4),所述的金属饰链(14)夹于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金属饰链成型机,其特征是在所述机架的一端设置有啮合轮架(13),其上端部铰接有悬臂(6),所述从动轮的转轴设置于其上的长槽(12)内,并在所述悬臂(6)的前端部设置有拉向啮合轮架(13)的拉簧(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饰链成型机,其特征是在所述机架的一端设置有啮合轮架(13),其上端部铰接有悬臂(6),所述从动轮的转轴设置于其上的长槽(12)内,并在所述悬臂(6)的前端部设置有拉向啮合轮架(13)的拉簧(7)。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金属饰链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的V形模槽的顶角为90°,所述的模条(3)的截面呈正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金属饰链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冲压杆为丝杆(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饰链成型机。它包括机架,设于其上的动力机及其传动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经凸轮与垂直设置的冲压杆相连,并在其端部设置有上压模和与之相对应的下托模,且两模压合后构成的型腔呈直线状布置,其型腔的截面积由进线端向出线端逐渐变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加工件致密美观,易于改变花样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金属饰链的加工厂对不同形状的饰链的压合成型。
文档编号B21D53/00GK2607213SQ03229570
公开日2004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8日
发明者吴深飞 申请人:吴深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