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齿不等距分布铰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4803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刀齿不等距分布铰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加工刀具,特别是一种用于金属件孔加工的铰刀。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件上孔的精加工一般采用铰刀进行铰削加工,所用的铰刀一般为刀齿等距均布,即在刀齿部分的最大圆周上,相邻刀齿间的齿间角相等。用铰刀铰孔时,当铰刀刀齿上由于不均衡的切削力作用而产生周期性振动时,易使孔壁上被划出直线或螺旋线纵向凹痕,由于现有铰刀刀齿等距均布,导致凹痕重复加深和扩大,因而铰出的孔难以达到表面粗糙度和孔的圆柱度的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铰刀会产生孔壁纵向凹痕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提高金属孔加工精度的刀齿不等距分布铰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刀齿不等距分布铰刀,包括刀体部分和刀齿部分,刀齿数为偶数,改进之处是在刀齿部分的半圆周上各齿间角W不相等,即W1≠W2≠W3......≠Wn,且半圆周上相邻齿间角的差不等,即W2-W1≠W3-W2......≠Wn-Wn-1。所谓齿间角是指在刀齿部分的最大圆周上,相邻刀齿的切削刃所夹的圆心角。
进一步的方案是半圆周上的刀齿齿间角与另一半圆周上刀齿齿间角对称分布。
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孔的铰削加工,由于刀齿不等距分布,每转动一定角度,不会使前面刀齿产生的凹痕加深和扩大,而且能部分消除,因而铰出的孔表面粗糙度较好,孔的圆柱度也较好,所以孔的精度提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不等距6齿铰刀刀齿部分剖面图,齿间角均为W1≠W2≠W3,W2-W1≠W3-W2,两个半圆周上刀齿对称分布;图3为等距6齿铰刀刀齿部分剖面图,齿间角均为W;图4为等差距6齿铰刀刀齿部分剖面图,W1≠W2≠W3,W2-W1=W3-W2;图5为另一种不等距6齿铰刀刀齿部分剖面图,W1≠W2≠W3,W2-W1≠W3-W2,半圆周上刀齿旋转180°后构成另一半圆周上刀齿;图6、图7、图8、图9分别为图2、图3、图4、图5所示刀齿结构的刀具在铰孔时每转动60°后,各刀齿位置叠加,得到的刀齿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可以看出,按图2、3、4、5所示刀齿结构设计的铰刀刀齿分布点分别为30、6、18、18个点,从理论上讲,分布点越分散,铰孔的精度越高。本实施例采用如图2所示的刀齿,实践后,铰出的孔,圆柱度在0.01以内,表面粗糙度达 比起现有的等距6齿铰刀(圆柱度0.015~0.02,表面粗糙度 明显提高了加工精度。
权利要求1.一种刀齿不等距分布铰刀,包括刀体部分和刀齿部分,刀齿数为偶数,其特征是在刀齿部分的半圆周上各齿间角W不相等,即W1≠W2≠W3......≠Wn,且半圆周上相邻齿间角的差不等,即W2-W1≠W3-W2......≠Wn-Wn-1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齿不等距分布铰刀,其特征是半圆周上的刀齿齿间角与另一半圆周上刀齿齿间角对称分布。
专利摘要一种刀齿不等距分布铰刀,其特征是在刀齿部分的半圆周上各齿间角W不相等,且半圆周上相邻齿间角的差不等,半圆周上的刀齿齿间角与另一半圆周上刀齿齿间角对称分布。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金属孔的精加工,防止铰孔时由于刀齿上不均衡的切削力作用产生周期性振动时,而在孔壁上留下纵向凹痕,从而使铰出的孔表面粗糙度较好,圆柱度也较好,因此提高孔的加工精度。
文档编号B23D77/00GK2644067SQ0327785
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9日
发明者孙明坤, 袁春斌 申请人:扬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