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双动拉伸机压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506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双动拉伸机压边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伸机的压边机构,尤其是一种液压双动拉伸机的压边机构,属于压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双动拉伸机压边机构是液压双动拉伸机的主要部件之一。液压双动拉伸机在进行金属薄板拉伸加工之前,先要通过下油缸的顶升运动,将待拉伸件毛坯的周边压紧。具体的压紧过程为将待拉伸件毛坯放置在工作台板上,下油缸推动工作台板向上运动,直至毛坯的周边触及与机座固连的压边台板,并被牢牢压住。
据申请人了解,现有液压双动拉伸机的压边机构普遍采用直接借助下油缸加压的方式实现。即下油缸将工作台板向上顶升,使待拉伸件毛坯边缘触及与机座固连的压边台板,并与上油缸共同作用,将毛坯边缘压住后,下油缸保持油压,维持毛坯边缘被压紧的状态,直至拉伸完毕。
这种压边机构存在以下明显缺陷1、需要较大规格的下油缸,否则难以满足压紧所需的压力;2、在保压过程中,由于油路系统难免存在泄露,因此压紧力有逐渐变小的趋势,不利于保证拉伸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液压双动拉伸机压边机构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只需较小油缸驱动、可以长时间保持可靠压紧的液压双动拉伸机压边机构。
为了达到以上首要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液压双动拉伸机压边机构,包括可沿机座立柱移动的工作台板和安装在机座上的下油缸,还包括滑动支架、短连杆、曲连杆和长连杆。所述滑动支架与下油缸活塞杆端头固连,所述短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支架和曲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曲连杆呈“”形,一端铰支在机座上,拐角处与长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长连杆的另一端与工作台板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双动拉伸机压边机构工作时,下油缸将滑动支架顶起,并通过短连杆带动曲连杆绕其支点转动,进而通过长连杆逐渐将工作台板顶起。当曲连杆支点、长连杆两铰接点三点一线处于垂直位置时,下油缸活塞杆达到极限位置,工作台板正好使待拉伸件毛坯边缘触及与机座固连的压边台板,并在上油缸作用下压紧。
此后,即使下油缸泄压,待拉伸件毛坯的压紧状态依然不变。因为曲连杆支点、长连杆两铰接点的“三点一线”形成了上油缸加压的机构自锁状态。在拉伸过程中,压紧力只取决于上油缸的压力。因此,下油缸可以很小,其作用力只要能将工作台板连同待拉伸件毛坯顶起即可。拉伸加工完毕,下油缸回程,短连杆带动曲连杆脱离自锁位置,工作台板落下复位。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以巧妙合理的机构改进,实现了只用小油缸驱动、可长时间保持可靠压紧作用力的实用新型目的,并且结构紧凑,容易实现,从而为降低机器成本、减轻整机能耗创造了有利条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贡献和显著进步。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压边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液压双动拉伸机整机如图1所示,主要由上油缸、立柱31、中心螺杆32、凸模26、压边台板29、锁紧螺母30、压边模板28、退料板27、凹模25、工作台板12、顶出器2、压边装置11、机座23、下油缸21组成。
压边机构的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包括可沿固定在机座23上立柱31移动的工作台板12、安装在机座23上的下油缸21以及滑动支架14、短连杆19、曲连杆20和长连杆16。滑动支架14与下油缸21的活塞杆端头固连。短连杆19、曲连杆20和长连杆16均有四根,其中四根短连杆19的一端分别通过衬套18与滑动支架14的四角铰接,另一端分别与四根曲连杆20的下端铰接。四根曲连杆20均呈“”形,一端分别与固定在机座23四角的下支座13铰接,四根曲连杆20的拐角处分别与四根长连杆16的一端铰接,各长连杆16的另一端分别与用螺栓5固定在工作台板24四角的上支座12通过销轴17铰接,销轴17上装有轴向限位的弹性挡圈21。
当下油缸21将滑动支架14向上顶起时,将通过短连杆19带动曲连杆20绕其下支座13上的支点转动,进而通过长连杆16逐渐将工作台板24顶起,直至曲连杆支点、长连杆两铰接点处于图2右侧三点一线的垂直自锁位置时,工作台板24正好使待拉伸件毛坯边缘触及与机座23固连的压边台板29,并在上油缸作用下压紧。
此后,即使下油缸21泄压,待拉伸件毛坯的压紧状态依然不变。在拉伸过程中,压紧力由上油缸压力控制。
本实施例中下油缸的规格只有上油缸的1/3,比现有同类产品小了许多,因此使整机结构更紧凑,成本更经济。拉伸加工完毕,下油缸回程,短连杆19带动曲连杆20脱离自锁位置,工作台板24落下复位。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四组短连杆19、曲连杆20和长连杆16与机座23和工作台板24构成了四个沿对角对称分布的压边自锁机构,具有施力均匀、平衡性好的优点,有助于提高机器的拉伸加工质量。此外,下油缸21附近的机座23还固定有上端安装顶出器2的四根导杆15,这四根导杆15分别穿过滑动支架14的四角,成动配合,可以起引导滑动支架14的作用。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双动拉伸机压边机构,包括可沿机座立柱移动的工作台板和安装在机座上的下油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支架、短连杆、曲连杆和长连杆;所述滑动支架与下油缸活塞杆端头固连,所述短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支架和曲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曲连杆呈“”形,一端铰支在机座上,拐角处与长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长连杆的另一端与工作台板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压双动拉伸机压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连杆一端与固定在机座的下支座铰接,所述长连杆一端与固定在工作台板上支座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液压双动拉伸机压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连杆、曲连杆和长连杆均有四根,与机座和工作台板构成了四个沿对角对称分布的压边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液压双动拉伸机压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油缸附近的机座固定有上端安装顶出器的四根导杆,所述四根导杆分别穿过滑动支架的四角,成动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双动拉伸机的下油缸,属于压延设备技术领域。该机构包括可沿机座立柱移动的工作台板和安装在机座上的下油缸,还包括滑动支架、短连杆、曲连杆和长连杆。所述滑动支架与下油缸活塞杆端头固连,所述短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支架和曲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曲连杆呈“┐”形,一端铰支在机座上,拐角处与长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长连杆的另一端与工作台板铰接。本实用新型以巧妙合理的机构改进,实现了只用小油缸驱动、可长时间保持可靠压紧作用力的实用新型目的,并且结构紧凑,容易实现,从而为降低机器成本、减轻整机能耗创造了有利条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贡献和显著进步。
文档编号B21D22/22GK2637025SQ03278040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6日
发明者韩建国 申请人:苏州市越海拉伸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