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输送装置、压力机械及杆拆卸方法

文档序号:3007662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件输送装置、压力机械及杆拆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具有多个工序的压力加工中将工件输送到下一工序的 工件输送装置、具备该工件输送装置的压力机械及工件输送装置的杆拆卸 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具有多个压力加工工序的多工位压力机等压力机械上,设有将工件 依次输送到下一工序的工件输送装置。该工件输送装置,具备沿着工件输 送方向配置的一对杆,杆上设有保持工件的工件保持夹具。通过使这样一 对杆向进给方向、升降方向及夹紧方向移动,从而输送工件。这种压力机械,在进行金属模变更时,需要与工件保持夹具一起更换 杆。为此,现有的工件输送装置的杆,采用的结构能够分割成相对于压力 机械固定的部分和保持工件保持夹具的部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该 工件输送装置中,能够分割的一方的杆和另一方的杆,利用连结装置进行 连结、分割。连结装置设有设置在一方的杆上的楔构件和设置在另一方的杆上、卡 合楔构件的卡合爪。楔构件在活塞前端形成,若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活塞 移动,则楔构件向另一方的杆侧突出,与卡合爪卡合,从而, 一方的杆与 另一方的杆连结。当解除这些连结时,依靠与连结装置另行设置的断路器 装置等将卡合爪扩开,脱开楔构件的卡合。专利文献l:实用新型注册第2583175号(第5 第7页,图l) 不过,近年来,提案了一种设有能够在杆上向进给方向移动的进给托 架的结构的工件输送装置。该工件输送装置,在杆上配置多个进给托架, 这些进给托架相互由连结构件连结。形成的结构是若利用线性马达等驱动 装置使连结构件移动,则多个进给托架同时在杆上向进给方向移动。这种工件输送装置,在进行金属模更换时,必须在将杆分割、拆卸的 同时,也将连结进给托架的连结构件分割、拆卸。不过,分割、连结连结 构件的结构还没有开发出来,如果考虑将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的现有 的连结装置适用于该连结构件,则结构变得复杂。另外,还存在部件数增 多、控制和维护等困难、安装性差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简单的结构容易地拆卸杆的工件 输送装置、具备该工件输送装置的压力机械及工件输送装置的杆拆卸方 法。本发明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与工件输送 方向大致平行配置的一对杆;保持工件的工件保持夹具;使所述工件保持 夹具相对于所述杆沿工件输送方向移动的进给驱动机构;和沿升降方向及 夹紧方向的至少任意一个方向驱动所述一对杆的杆驱动机构,所述杆具 有固定在所述杆驱动机构上的固定杆、能够从该固定杆分割的移动杆、 和连结所述固定杆和所述移动杆的杆连结装置,所述进给驱动机构具有 支承在所述移动杆上且能够滑动的滑动构件、支承在所述固定杆上且能够 滑动的移动构件、连结所述滑动构件和所述移动构件的连结部、和设置在 所述固定杆上并且使所述移动构件沿工件输送方向移动的进给驱动源,所 述连结部由设置在所述滑动构件及所述移动构件的任意一个上的卡合部 和设置在所述滑动构件及所述移动构件的另一个上的与所述卡合部卡合 的被卡合部构成,所述卡合部能够从与所述杆的纵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与所 述被卡合部卡合。根据这样的本发明,在滑动构件和移动构件之间设置连结部,因此, 滑动构件和移动构件可分割。从而,在金属模更换之际,杆被分割成固定 杆和移动杆,同时滑动构件从移动构件分割。因而,在金属模更换之际能 够将滑动构件与杆一起送出(送入)到压力机械外(内),金属模更换容 易。另外,连结部的构成是具备卡合部和被卡合部,形成卡合部相对于被 卡合部能够从与杆的纵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卡合的构成。从而,通过使固定
杆相对于移动杆沿着与杆的纵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由此卡合部与被卡 合部卡合。滑动构件及移动构件,在通常的工件输送时沿着杆的纵向移动, 因此,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卡合不会脱开。如以上,形成卡合部相对于被 卡合部能够从与杆的纵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卡合的构成,因此,不用设置现 有那样具有促动器和断路器装置等的连结装置,而能够进行滑动构件及移动构件的分割、连结。因此,工件输送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同时,促进 了工件输送装置的轻量化、小型化。另外,由于连结部的结构变得简单, 因此,部件数降低,工件输送装置可廉价地构成,同时维护性提高。本发明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优选卡合部能够从垂直方向与被 卡合部卡合。根据这种本发明,卡合部能够从垂直方向与被卡合部卡合,因此,通 过使固定杆相对于移动杆沿垂直方向移动,由此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 在此,例如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的杆驱动机构具有使杆沿升降方向移 动的机构的情况下,能够照样利用该杆驱动机构连结、分割滑动构件和移 动构件,因此,工件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化,同时连结、分割的作业变得容 易。本发明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优选是卡合部形成平面大致T字 形,被卡合部形成平面大致C字形。根据这种本发明,卡合部形成平面大致T字形,被卡合部形成平面大 致C字形,因此,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容易卡合,即使滑动构件及移动构件 沿进给方向移动,两者的卡合也不会脱开,可良好地保持两者的卡合。在此,所谓卡合部及被卡合部的平面是指,与卡合部相对于被卡合部 卡合的方向正交的面,意思是例如卡合部相对于被卡合部从垂直方向卡合 的情况下,卡合部及被卡合部,其平行于水平面的面的形状分别为大致T 字形及大致C字形。本发明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优选是,在所述移动杆的两端配 置所述固定杆,所述进给驱动源至少设置在所述固定杆的任意一方。根据这种本发明,在移动杆的两端配置固定杆,因此,移动杆成为双 臂支承的结构,可进行稳定的工件输送。另外,如果在固定杆两端设置进 给驱动源,那么可使l个进给驱动源的输出容量减小。另一方面,如果在
任意一方固定杆上设置进给驱动源,那么装置整体简化。本发明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优选是,杆连结装置具备从固 定杆端部向移动杆突出的固定侧连结部;从移动杆端部向固定杆突出并且 与固定侧连结部重叠的移动侧连结部;夹持装置,其配置在固定杆内部, 并且利用在空气压力作用下能够沿固定杆纵向进退的夹持构件在夹持构 件与固定侧连结部之间夹持移动侧连结部。根据这种本发明,若在固定侧连结部和移动侧连结部重叠的状态下, 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夹持构件从杆的端部沿纵向突出,则移动侧连结部 被夹持在固定侧连结部和夹持构件间。从而,固定杆和移动杆被连结。另 外,当从固定杆拆卸移动杆时,通过控制空气压力而使夹持构件退避。在 此,由于夹持构件沿固定杆的纵向突出、或退避,因此,在夹持构件退避 的状态下夹持构件不与移动侧连结部重叠。因而,如果使固定杆相对于移 动杆移动,那么移动侧连结部从固定侧连结部间分开,两者的连结被解除。由于形成夹持构件在空气压力下能够进退的构成,因此,响应性良好, 夹持构件的动作迅速进行,金属模更换时间縮短。另外,与现有依靠油压 进行控制不同,不会导致连结装置增大,从而,夹持装置的构成简化,同 时控制、装卸及维护也容易。由于夹持装置被收纳于固定杆内部,因此,工件输送装置的空间效率 提高,促进了工件输送装置的小型化。另外,夹持装置沿着固定杆的纵向 能够进退地构成,因此,在夹持装置从固定杆端部退避的状态下,夹持构 件不与移动侧连结部重叠。因而,能够容易地将移动侧连结部从固定侧连 结部拆除,拆卸作业变得简单。本发明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优选是,在固定侧连结部及移动 侧连结部的任意一方上设置有向另一方突出的导向销,在固定侧连结部及 移动侧连结部的另一方上形成有贯通插入导向销的导向孔。根据这种本发明,导向销向固定侧连结部及移动侧连结部的另一方突 出,因此,能够在移动固定侧连结部以使其与移动侧连结部重叠的同时, 将导向销贯通插入导向孔中。从而,容易进行固定侧连结部和移动侧连结 部的定位。本发明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优选是,依靠所述杆驱动机构使 所述固定杆相对于所述移动杆沿着与所述杆纵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由 此在使所述固定侧连结部和所述移动侧连结部重叠或分开的同时连结或 解除所述连结部。根据这种本发明,在使固定侧连结部和移动侧连结部重叠或分开的同 时连结或解除连结部,因此,不用设置现有那样具有促动器和断路器装置 等的连结装置,而能够进行滑动构件及移动构件的分割、连结。因此,工 件输送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同时,促进了工件输送装置的轻量化、小型 化。另外,由于连结部的结构变得简单,因此,部件数降低,工件输送装 置可廉价地构成,同时维护性提高。本发明的压力机械,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本发明的压力机械的工件 输送装置。根据这种本发明,压力机械具备所述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因 此,获得与所述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同样的效果,促进轻量化、小 型化,同时,维护性提高。另外,杆的拆装变得简单,从而,金属模更换 变得容易,金属模更换时间縮短。本发明的杆拆卸方法,是所述本发明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的杆 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位工序,其是依靠进给驱动机构使连结 部的位置移动到与杆连结装置对应的位置;和连结解除工序,其是依靠杆 驱动机构使固定杆相对于移动杆沿着与杆纵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由此 解除杆连结装置及连结部的各连结。根据这种本发明,经由对位工序,使杆连结装置和连结部的位置对正。 然后,经由连结解除工序,若使固定杆相对于移动杆移动,则解除杆连结 装置的连结,同时脱开卡合部向被卡合部的卡合。也就是说,利用一个移 动动作,同时脱开杆连结装置及连结部双方,因此杆的拆卸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滑动构件及移动构件,基于卡合部及被卡合部的卡合而被连结,因 此,不需要像现有连结装置中采用的那种促动器。从而,当在金属模更换 时连结滑动构件及移动构件之际,不需要确认促动器动作等作业,由此也 使金属模更换作业简化。从而,金属模更换时间縮短。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压力机械的整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工件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杆连结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杆连结装置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夹持装置的侧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结部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工件输送装置的杆拆卸方法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工件输送装置的杆拆卸方法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工件输送装置的杆拆卸方法的图。 图IO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工件输送装置的杆拆卸方法的图。 图中,l一多工位压力机(压力机械),2 —工件,14一杆,15 —杆连 结装置,16—气压夹具(夹持装置),41一多工位进给器(工件输送装置), 52 —工件保持夹具,70 —进给驱动机构,71—滑动板(滑动构件),72 — 移动板(移动构件),73 —板连结部(连结部)75 —进给用线性马达(进 给驱动源),141一固定杆,142 —移动杆,151 —固定侧连结部,152 —移 动侧连结部,153A—导向销,153B —导向孔,165 —夹具构件(夹持构件), 731 —卡合部,732—被卡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l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多工位压力机(压力机械)l的整体图。 该图1中,多工位压力机1由压力机本体1A、具备上金属模12及下金属模13 的金属模ll、移动垫板30、多工位进给器(工件输送装置)41构成,其中, 压力机本体1A由底座23、立柱21、横梁20及滑块22构成。在台面(FL)下设置作为多工位压力机1的机座的底座23,在其上面, 在进给方向F (与工件2的输送方向T平行的方向)及夹紧方向(相对于进 给方向F水平正交的方向、图1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分别竖立设有多根(本 实施方式中为4根,图1中图示了其中2根)对置的立柱21。另外,在该立 柱21上支承着横梁20,横梁20内置没有图示的滑块驱动装置,在横梁20下 方,悬吊着依靠上述滑块驱动装置升降自如的滑块22。并且,在滑块22下
面,沿进给方向F分别拆装自如地依次配备与多个压力成形加工工序对应 的上金属模12。在底座23上面,设置移动垫板30,在其上面,与上述多个 上金属模12成对的下金属模13,与各个上金属模12对置并拆装自如地配置。关于移动垫板30进行以下说明。该移动垫板30,相对于底座23上面送出、送入自如地设置,用以将使 用完的金属模ll (上金属模12、下金属模13)与下次使用的金属模11更换。在台面上及底座23上铺设没有图示的轨道,移动垫板30具备能够在轨 道上自行的驱动装置。若依靠该驱动装置,移动垫板30自行,则移动垫板 30在与工件输送方向T平行地竖立设置的一对立柱21间向夹紧方向通过, 从多工位压力机l内(或多工位压力机l外)送出(或送入)。还有,移动垫板30通常具备2组,为了迅速地对应于工件机种换产调 整金属模ll,将放置使用完的金属模11的一组移动垫板30,与事先在多工 位压力机1外外部安装有下次使用的金属模11的另一组移动垫板30自动更 换。接下来,关于多工位进给器41进行详细说明。图2表示多工位进给器41的立体图。该图2中,多工位进给器41,其构 成是具备相对于工件输送方向T左右设置的一对杆14、设置在该杆14上同 时保持工件2的工件保持夹具52、使工件保持夹具52沿进给方向F移动的进 给驱动机构70、使杆14沿上下方向(与进给方向F及夹紧方向正交的方向、 升降方向L、参照图l)及夹紧方向移动的升降 夹紧装置(杆驱动装置) 80。一对杆14,相互以规定间隔沿进给方向F平行配置。在移动垫板30的工件输送方向T两侧的、上游侧的2根立柱21间及下游 侧的2根立柱21间的底座23上,分别设有机架33A。并且,在这些机架33A 上设有升降 夹紧装置80。杆14具备配置在两端、分别固定在升降,夹紧装置80上的固定杆141, 配置在这些固定杆141间、金属模更换之际能够从该固定杆141拆卸的移动 杆142,和连结固定杆141和移动杆142的杆连结装置15。图3及图4表示杆连结装置15。在此,图3是杆连结装置15的侧视图,
图4是杆连结装置15的俯视图。另外,图4是在拆除进给驱动机构70的状态 下从上方看杆14的图。杆连结装置15具备在固定杆141侧形成的固定侧连结部151、在移动 杆142侧形成的移动侧连结部152、定位移动侧连结部152和固定侧连结部 151的定位机构153、将移动侧连结部152固定在固定侧连结部151上的气压 夹具(夹持装置)16、向气压夹具16供给空气的没有图示的空气供给装置。固定侧连结部151,从固定杆141端部向移动杆142、沿杆14的纵向突 出形成。固定侧连结部151形成板状,其平面沿大致水平方向配置。另外, 在固定侧连结部151的下面,形成用以加强固定侧连结部151的固定侧加强 筋151A。固定侧加强筋151A在多个部位(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部位)形 成,分别沿着杆14的纵向、从固定杆141端部形成到固定侧连结部151的端 部附近。基于这些固定侧加强筋151A,能够提高固定侧连结部151的升降 方向L的强度。移动侧连结部152,从移动杆142端部向固定杆141、沿杆14的纵向突 出形成。移动侧连结部152形成板状,其平面沿大致水平方向配置。另外, 在移动侧连结部152的上面,形成用以加强移动侧连结部152的移动侧加强 筋152A。移动侧加强筋152A在多个部位(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部位)形 成,分别沿着杆14的纵向、从移动杆142端部形成到移动侧连结部152的端 部附近。基于这些移动侧加强筋152A,能够提高移动侧连结部152的升降 方向L的强度。定位机构153具备设置在固定侧连结部151的导向销153A、和在移动 侧连结部152上形成的导向孔153B。导向销153A,在与杆14纵向正交的方 向上、形成在比固定侧加强筋151A更靠外侧的2个部位,从固定侧连结部 151向上方、也就是向移动侧连结部152突出地设置。导向孔153B在移动侧 连结部152上,在与导向销153A对应的位置形成有2处。这些导向孔153B, 在与杆14纵向正交的方向上、配置在比移动侧加强筋152A更靠外侧。如此构成的定位机构153,通过将导向销153A贯通插入导向孔153B 中,从而,进行固定侧连结部151和移动侧连结部152的进给方向F及夹紧 方向的定位。另外,定位机构153、也就是导向销153及导向孔153B,发挥 的作用是承受杆14沿夹紧方向移动时施加的夹紧方向的负载。图5表示气压夹具16的侧截面图。如该图5所示,气压夹具16,能够采 用由气压(空气压力)驱动而将移动侧连结部152夹持在与固定侧连结151 之间的构成,例如,本实施方式中采用Pascal公司的空气驱动夹具Model TLA。气压夹具16具备收容在固定杆141内部的框体161、在框体161内 部形成的空气供给室162、配置在空气供给室162内部的活塞163、随着活 塞163的移动而进退的活塞杆164、依靠活塞杆164的进退动作而夹紧移动 侧连结部152的夹紧构件(夹持构件)165。框体161在固定杆141的截面方向上,整体被收容在固定杆141内部。 另外,框体161在固定杆141的纵向上,几乎整体配置在固定杆141内部, 一部分从固定杆141端部突出配置。如此配置的框体161,依靠螺钉紧固等 固定在固定杆141上。在框体161内部,在远离固定杆141端部的一侧,形 成有空气供给室162。如此,框体161被收纳于固定杆141内部,因此,气压夹具16从固定杆 141端部突出得不大。因而,能够縮短固定侧连结部151及移动侧连结部152 沿着杆14的纵向的尺寸,能够防止杆14的连结部分的强度降低。空气供给室162由活塞163分割成2个,在一方的空气供给室162A内部, 在活塞163和框体161内壁之间设置压縮弹簧163A。基于该压縮弹簧163A, 活塞163能够向另一方的空气供给室162B侧施力。另外,2个空气供给室162 (162A、 162B)上,连接着没有图示的空气供给装置,能够向各个空气 供给室162 (162A、 162B)内供给规定压力的空气。活塞163上固定活塞杆164的一端。活塞杆164贯通空气供给室162,在 配置在空气供给室162外侧的另一端侧,固定有楔状构件164A。另外,在 活塞杆164的另一端侧,在比楔状构件164A更靠前端侧形成有钩状构件 164B。楔状构件164A下面,相对于框体161能够沿活塞杆164的轴方向滑动地 配置。另外,楔状构件164A上面,形成为向活塞杆164前端侧与下面的距 离减小的倾斜面,基于该倾斜面,楔状构件164A,整体形成向前端侧变尖 的锥状。另外,钩状构件164B形成向上方突出的钩状。夹紧构件165形成有夹持移动侧连结部152的夹紧部165A、将活塞杆 164的进退动作向夹紧构件165传递的动作部165B、安装弹簧167的弹簧安 装部165C,弹簧167相对于活塞杆164对夹紧构件165施力。夹紧构件165 在与进退方向(杆14的纵向)正交的方向上具备转动轴165D,该转动轴 165D插入到在框体161上形成的长孔161A (图6中以虚线图示)中。在此, 长孔161A的长轴,沿着固定杆141的纵向配置,因此,夹紧构件165相对于 框体161转动自如且能够沿杆14纵向滑动地受到支承。夹紧部165A从框体161能够突出地形成,前端侧的下面能够与移动侧 连结部152的上面抵接。在此,夹紧部165A的下面优选是形成平面状,以 使其能够稳定地与移动侧连结部152的上面抵接。若该夹紧部165A与移动 侧连结部152的上面抵接,则移动侧连结部152被夹持在夹紧部165A和固定 侧连结部151之间。从而,移动侧连结部152相对于固定侧连结部151在升 降方向L上被固定。因而,固定侧连结部151和夹紧部165A,发挥的作用 是承受杆14沿升降方向L移动时施加的升降方向L的负载。在动作部165B上,设有与楔状构件164A抵接,同时,相对于动作部 165B能够转动的从动轮(follower) 168。另外,在动作部165B上,在比从动轮168更靠固定杆14的前端侧,形 成有台阶部169,该台阶部169能够与活塞杆164的钩状构件164B卡合。弹簧安装部165C在转动轴165D下方延伸设置,弹簧安装部165C的延 伸方向,相对于动作部165B的延伸方向以转动轴165D为中心大致正交。 弹簧安装部165C上在与固定杆141的端部侧相反侧的面上,在与框体161 之间安装有弹簧167。基于该弹簧167,夹紧构件165被向以转动轴165D为 中心转动的方向施力,依靠该施力,动作部165B的从动轮168相对于楔状 构件164A以规定的施力进行压紧。依靠该施力,随着活塞杆164的动作, 从动轮168顺利地追从于楔状构件164A,能够可靠地使夹紧构件165动作。另外,在气压夹具16上,设有用以检测夹紧构件165的过剩动作的限 位开关161B。这种气压夹具16,若向一方的空气供给室162A供给空气,则在活塞163 上除了压缩弹簧163A的施加力以外还施加空气压力,活塞163向另一方空 气供给室162B移动。于是,活塞杆164也随着活塞163的移动而移动,楔状 构件164A向着固定杆141的前端侧移动。此时,夹紧构件165的从动轮168 在楔状构件164A的上面转动,不过,由于楔状构件164A的上下方向的厚
度逐渐增大,从而,夹紧构件165克服弹簧167的施加力,以转动轴165D 为中心转动。另外,基于楔状构件164A的上面的倾斜面,在从动轮168上 产生沿着固定杆141的纵向在其前端侧挤压夹紧构件165的力,从而,转动 轴165D相对于框体161的长孔161A滑动,夹紧构件165移动。也就是说, 夹紧部165A在从框体161突出的同时转动,靠近固定侧连结部151。基于这种转动动作及进退动作,夹紧构件165—边沿杆14的纵向移动 一边向下方转动。从而,夹紧部165A以规定力与移动侧连结部152抵接, 移动侧连结部152被夹持在夹紧部165A与固定侧连结部151之间。依靠压缩弹簧163A预先以规定的施加力对活塞163施力,因此,用以 利用夹紧构件165获得规定的夹紧力所必需的气压变小,能够促进省力化。 另外,基于这种结构,能够以小的压力获得规定的夹紧力,因此,不采用 现有的高压油压而能够采用气压进行夹紧,能够简化杆连结装置15的结 构、控制及其操作。另外,即使由于某些不合理情况而停止空气供给时,也能够依靠压縮 弹簧163A的施加力保持移动侧连结部152,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连结脱开 等不合理情况。再有,由于是依靠气压使活塞163动作而获得夹紧力,因此,与依靠 油压动作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动作,能够縮短金属模更换 时间。另一方面,当解除由气压夹具16形成的移动侧连结部152的夹持时, 向另一方的空气供给室162B供给空气。若向另一方的空气供给室162B供给空气,则活塞163克服压縮弹簧 163A的施加力向一方的空气供给室162A侧移动。若随着活塞163的移动活 塞杆164移动,则楔状构件164A退避。于是,随着活塞杆164的动作,夹紧 构件165—边退避一边以转动轴165D为中心转动,夹紧部165A被收纳在框 体161内(参照图5中夹紧构件165的双点划线)。回到图2及图3,进给驱动机构70具备拆装自如地设置多个工件保持 夹具52的滑动板(滑动构件)71、与滑动板71连接的移动板(移动构件) 72、能够对滑动板71和移动板72进行连结、分割的板连结部(连结部)73、 安装在移动板72上同时使移动板72及滑动板71沿进给方向F移动的进给用
线性马达(进给驱动源)75。滑动板71其构成是多个板状构件相互连结,几乎覆盖移动杆142上面。 多个工件保持夹具52,其构成是大致等间隔地安装在该滑动板71上,在成 对的工件保持夹具52之间能够保持工件2。移动板72其设置成利用设置在固定杆141侧面的导轨74,能够在固定 杆141上沿着进给方向F移动。图6表示板连结部73的放大俯视图。如该图6所示,板连结部73具备 设置在移动板72端部的卡合部731、和在滑动板71端部形成的卡合卡合部 731的被卡合部732。卡合部731在移动板72的端部设置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分别 向滑动板71突出。这些卡合部731,形成平面大致T字形,其前端部731A 成为与被卡合部732卡合的部分。在前端部731A的前端侧且厚度方向上部、 及前端部731A的基端侧且厚度方向上部,形成有倾斜部731B。基于这些 倾斜部731B,在使前端部731A从下方向上方移动而与被卡合部732卡合之 际,将前端部731A引导至被卡合部732,能够使两者容易地卡合。被卡合部732设置在滑动板71的端部、与卡合部731对应的位置,朝向 移动板72形成凹状的平面大致C字形。在这种形状的被卡合部732的凹状部 分,从上下方向(垂直方向)贯通插入卡合部731的前端731A,从而,卡 合部731与被卡合部732卡合。还有,在卡合部731和被卡合部732之间,可以形成规定尺寸的间隙(游 隙)以使能够容易地进行两者的卡合。在此,该间隙优选是设定在不会由 于成对的工件保持夹具52的相对位置的偏移而对工件2的保持性能造成影 响的范围内。基于这种构成的板连结部73,若使移动板72和滑动板71相对地沿上下 方向(厚度方向、垂直方向)移动,则使卡合部731和被卡合部732的卡合 被解除、或使两者被连结。滑动板71及移动板72分别能够在移动杆142及固定杆141上面滑动地 设置,因此,在连结了板连结部73的状态下,若依靠进给用线性马达75驱 动移动板72,则移动板72及滑动板71在杆14上沿进给方向F滑动。此时, 滑动板71及移动板72的上下方向的位置,由杆14的上面限制、弓l导,因此,
板连结部73的卡合部731和被卡合部732的上下位置不会偏移,从而,两者 的卡合不会脱开。由于板连结部73的构成具备卡合部731和被卡合部732,只是将两者卡 合就能够连结滑动板71和移动板732,因此,作为板连结部73不需要使用 促动器等,能够使板连结部73的结构简单,能够消除促动器的动作不合理 情况的发生等。另外,能够使板连结部73的结构简化,因此能够降低板连 结部73的部件数,同时能够促进板连结部73的小型化、轻量化。再有,由 于不需要促动器等,因此,在金属模更换时,能够省略促动器的动作确认 等作业,所以能够縮短金属模更换时间,同时能够提高维护性。进给用线性马达75,由沿着固定杆141的上面在进给方向F上铺设的作 为固定部分的磁体板76、和与磁体板76对置的在移动板72下面固定的作为 移动部分的线圈板77形成。若在线圈板77上流通电流以产生移动磁场,则 受到被磁体板76吸引*排斥的力,线圈板77移动。并且,若移动板72与线 圈板77—起移动,则随着该移动板72的移动,滑动板71在移动杆142上沿 进给方向F移动。从而,安装在滑动板71上的多个工件保持夹具52保持着 相互的距离、 一齐沿进给方向F移动。由于形成这种将多个工件保持夹具52拆装自如地设置在滑动板71上、 由进给用线性马达75驱动滑动板71的构成,因此,每一根杆14能够依靠1 个或2个进给用线性马达75移动多个工件保持夹具52。从而,能够减少迸 给用线性马达75的设置数,能够实现多工位进给器41的成本降低。而有2个进给用线性马达75的情况,在移动杆142的两端的固定杆141 的双方设置进给用线性马达75。另外,进给用线性马达75为1个的情况, 只在移动杆142的两端的固定杆141的任意一方设置进给用线性马达75。还有,磁体板76相对于固定杆141的位置,不一定必须是固定杆141的 上面,可以沿着固定杆141的侧面或下面铺设。再有,以线性马达的磁体板在固定侧、线圈板在移动侧进行了说明, 不过,也可以将磁体板作为移动侧、将线圈板作为固定侧。升降《夹紧装置80,没有详细图示,不过由使杆14沿升降方向L移动 的升降装置和使杆14沿夹紧方向移动的夹紧装置构成。升降装置依靠升降驱动马达旋转螺杆,从而使杆14上下运动(升降运
动)。另外,夹紧装置依靠夹紧驱动马达旋转螺杆,从而,使杆14沿夹紧 方向移动。还有,其构成是在进行该夹紧方向的移动之际, 一对杆14相互 向相反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其构成是一对杆14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或离幵 的方向移动。接下来,关于这种构成的多工位压力机l的动作进行说明。 输送工件2时,多工位进给器41进行以下三级动作,S卩,进给*返回 运动,其是依靠进给用线性马达75在杆14上使工件保持夹具52沿工件输送 方向T往复;升降运动(上升*下降运动),其是依靠升降 夹紧装置80 使杆14升降(lifter);夹紧'松开运动,其是同样依靠升降 夹紧装置80 使杆14在与工件输送方向T水平正交的方向往复运动。然后,通过使工件 保持夹具52在进给方向F、升降方向L及夹紧方向适宜地往复运动,从而, 将工件2从上游侧(图l的左方向)的下金属模13上顺次移送到下游侧(图 l的右方向)的下金属模13上。更换金属模ll之际,也配合金属模更换各工件保持夹具52,因此,必 须将工件保持夹具52与杆14一起放在移动垫板30上、从工件输送区域移动 到外侧。在此,杆14由设置在机架33A上的升降'夹紧装置80支承,从而, 妨碍杆14的送出。为此,将杆14的移动杆142从固定杆141上分割拆卸,将移动杆142放 置在移动垫板30的杆承载台31上。此时,滑动板71也需要与移动杆142— 起拆卸,从而,将滑动板71从移动板72上拆卸。以下,关于杆14的拆卸方法进行说明。杆14的拆卸方法包括在杆连结装置15的上方配置板连结部73的对位 工序、解除固定杆141对移动杆142的夹持的夹持解除工序、使固定杆141 相对于移动杆142向下方移动从而脱开固定杆141与移动杆142的卡合及滑 动板71和移动板72的卡合的卡合解除工序、使移动板72向从滑动板71离开 的方向退避的移动板退避工序。图7及图8是表示对位工序的图。首先,对位工序中,如图7所示,依 靠升降*夹紧装置80将杆14放置在杆承载台31上。该状态是工件保持夹具 52为了输送工件2而使用后的状态,从而,移动板72及滑动板71处于杆14 的规定位置,板连结部73和杆连结装置15的位置发生偏移。为此,依靠进
给用线性马达75使移动板72及滑动板71沿进给方向F滑动,从如图7所示的 位置,如图8所示,使板连结部73的位置移动到与杆连结装置15对应的位 置。经由该对位工序,在杆连结装置15的上方配置板连结部73。接下来,在夹持解除工序中,向气压夹具16的另一方空气供给室162B 供给空气,将夹紧构件165—边转动一边退避。此时,夹紧构件165被收纳 于框体161内,因此夹紧构件165不会在移动侧连结部152上部突出。经由 该夹持解除工序,由固定侧连结部151和夹紧构件165形成的移动侧连结部 152的夹持被解除,杆连结装置15成为在上下方向自由的状态。在卡合解除工序中,如图9所示,依靠升降,夹紧装置80使固定杆141 向下方移动。于是,导向销153A从导向孔153B脱离,杆连结装置15的连 结脱开,移动杆142和固定杆141的连结被解除。另外,与此同时,卡合部 731向下方移动,从而,与被卡合部732的卡合脱开,因此,滑动板71和移 动板72的连结被解除。还有,以夹持解除工序和卡合解除工序构成本发明 的连结解除工序。如此,经由对位工序及连结解除工序,同时脱开杆连结装置15和板连 结部73。也就是,导向销153A的突出方向和卡合部731的卡合方向均为垂 直方向,因此,若使固定杆141相对于移动杆142向下方移动以使导向销 153A从导向孔153B中脱离,则基于该移动而使卡合部731相对于被卡合部 732向下方移动,因此,卡合部731的卡合脱开。从而,能够以一次动作容 易地拆卸杆14,能够使杆14的拆卸作业简化。在移动板退避工序中,如图10所示,驱动进给用线性马达75,使移动 板72进一步沿进给方向F移动,使移动板72从滑动板71离开,从而,卡合 部731退避到不会与被卡合部732和移动杆142干涉的位置。然后,使移动垫板30沿多工位压力机1的左右方向(与工件输送方向T 正交的方向)移动,将移动杆142与移动垫板30—起送出多工位压力机1之 外(送出工序)。另外,在将安装了下一个工件保持夹具52的杆14往多工位进给器41上 安装之际,按照与上述杆14的拆卸方法相反的程序进行杆14的安装方法。 也就是说,杆14的安装方法,包括移动杆移动工序、卡合工序、移动杆夹 持工序。 首先,移动杆移动工序中,在多工位压力机l外,将下一次压力成形中使用的移动杆142放置在杆承载台31上,移动移动垫板30将移动杆142送 入多工位压力机l中。然后,若将移动垫板30放置在底座23上的规定位置, 则分别使固定侧连结部151位于移动侧连结部152的下方、导向销153A位于 导向孔153B的下方、还有卡合部731位于被卡合部732的下方。卡合工序中,依靠升降*夹紧装置80使固定杆141向上方移动,从而 将导向销153A贯通插入导向孔153B中,进行杆连结装置15的卡合。另外, 与该卡合同时,卡合部731与被卡合部732卡合,从而,进行板连结部73的 卡合。在此,固定杆141和移动杆142的上下方向的位置,通过使固定侧连 结部151与移动侧连结部152抵接而规定。因而,卡合部731与被卡合部732 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也由此规定,能够适当地进行滑动板71和移动板72的的 上下方向的定位。在此,若导向销153A贯通插入导向孔153B中,则移动侧连结部152的 下面与固定侧连结部151的上面接触,移动侧连结部152配置在固定侧连结 部151的上方。从而,即使在例如固定杆141向上方的移动量过剩的情况下, 只要移动杆142从杆承载台上悬浮,也就不会给移动杆142施加负载,从而, 能够防止杆14的损伤。另外,这样一来,由于不需要提高固定杆141的移 动量的精度,从而,能够简单地进行固定杆141的位置控制,同时,能够 使固定侧连结部151的上面切实地与移动侧连结部152的下面接触,因此, 可简单地进行固定杆141和移动杆142的升降方向L的定位。移动杆夹持工序中,通过向气压夹具16的一方的空气供给室162A供给 空气,从而,使活塞163向固定杆141的端部侧移动。于是,夹紧构件165 从框体161突出、且以转动轴165D为中心转动,夹紧部165A移动到下方, 从而,在夹紧部165A和固定侧连结部151之间夹持移动侧连结部152。还有,以卡合工序和移动杆夹持工序构成连结工序。基于如以上的安装工序,移动杆142被安装在固定杆141上,另外,滑 动板71与移动杆72连结。还有,在杆承载台31上,可以设置升降装置,或者也可以设置使移动 杆142沿夹紧方向移动的装置。此时,在多工位压力机l本体外的金属模更 换作业中,在移动垫板30上换放金属模11之际,能够扩展杆14的间隔,因 此,容易进行金属模ll的更换作业。还有,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的 范围内所作的变形、改良等都包含在本发明中。卡合部和被卡合部的卡合方向,并不限定于垂直方向,能够设定为例 如水平方向等任意方向。当卡合部和被卡合部的卡合方向为例如水平方向 时,通过使固定杆相对于移动杆沿水平方向(夹紧方向)移动,从而,能 够脱开卡合。卡合部被安装在移动构件上、被卡合部被安装在滑动构件上,不过并 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是卡合部被安装在滑动构件上、被卡合部被安装在 移动构件上。总之,只要在滑动构件及移动构件任意一方上形成卡合部, 在另一方上形成被卡合部即可。另外,卡合部及被卡合部的形成位置,并不限定于2个部位,能够设定为任意数目、任意位置。卡合部及被卡合部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分别形成平面大致T字形及平 面大致C字形,能够采用相互卡合的任意形状。例如,可以将卡合部及被 卡合部分别形成相互卡合的钩状。或者,例如可以形成由销构成卡合部、 由孔构成被卡合部、将卡合部贯通插入被卡合部中的构成。杆驱动机构,并不限定于将杆沿升降方向及夹紧方向驱动,可以只沿 升降方向L驱动、或者只沿夹紧方向驱动。进给驱动源,并不限定于线性马达,能够采用例如电动马达等任意形 式的驱动源。用以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构成、方法等在以上的叙述中进行了公开,不 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本发明主要关于特定的实施方式进行特别 图示、且说明,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目的的范围,相对于上述实 施方式,本领域人员能够在形状、材质、数量、其他详细构成上加以各种 变形。因此,上述公开的限定了形状、材质等的叙述,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 明而作的例示性叙述,并不是限定本发明。因此,以去掉了其形状、材质 等限定的一部分或全部限定的构件名称进行叙述,都包含在本发明中。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除了能够利用于以一个机械进行多个压力工序、将工件依次输 送到下一个工序的多工位压力机中以外,还能够利用于串联连接的串列式 压力机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与工件输送方向大致平行配置的一对杆;保持工件的工件保持夹具;使所述工件保持夹具相对于所述杆沿工件输送方向移动的进给驱动机构;和沿升降方向及夹紧方向的至少任意一个方向驱动所述一对杆的杆驱动机构,所述杆具有固定在所述杆驱动机构上的固定杆、能够从该固定杆分割的移动杆、和连结所述固定杆和所述移动杆的杆连结装置,所述进给驱动机构具有支承在所述移动杆上且能够滑动的滑动构件、支承在所述固定杆上且能够滑动的移动构件、连结所述滑动构件和所述移动构件的连结部、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并且使所述移动构件沿工件输送方向移动的进给驱动源,所述连结部由设置在所述滑动构件及所述移动构件的任意一个上的卡合部和设置在所述滑动构件及所述移动构件的另一个上的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构成,所述卡合部能够从与所述杆的纵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能够从垂直方向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形成为平面大致T字形, 所述被卡合部形成为平面大致C字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移动杆的两端配置所述固定杆, 所述进给驱动源至少设置在所述固定杆的任意一方。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连结装置具备从所述固定杆端部向所述移动杆突出的固定侧连结部;从所述移动杆端部向所述固定杆突出并且与所述固定侧连结部重 叠的移动侧连结部;夹持装置,其配置在所述固定杆内部,并且利用在空 气压力作用下能够沿所述固定杆纵向进退的夹持构件在所述夹持构件与 所述固定侧连结部之间夹持所述移动侧连结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侧连结部及所述移动侧连结部的任意一方上设置有向另一方突出的导向销,在所述固定侧连结部及所述移动侧连结部的另一方上形成有贯通插 入所述导向销的导向孔。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依靠所述杆驱动机构使所述固定杆相对于所述移动杆沿着与所述杆 纵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由此在使所述固定侧连结部和所述移动侧连结 部重叠或分开的同时连结或解除所述连结部。
8. —种压力机械,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
9. 一种压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
10. —种杆拆卸方法,是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力机械的 工件输送装置的杆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位工序,其是依靠所述进给驱动机构使所述连结部的位置移动到与 所述杆连结装置对应的位置;和连结解除工序,其是依靠所述杆驱动机构使所述固定杆相对于所述移 动杆沿着与所述杆纵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由此解除所述杆连结装置及 所述连结部的各连结。
11. 一种杆拆卸方法,是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 的杆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位工序,其是依靠所述进给驱动机构使所述连结部的位置移动到与 所述杆连结装置对应的位置;和连结解除工序,其是依靠所述杆驱动机构使所述固定杆相对于所述移动杆沿着与所述杆纵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由此解除所述杆连结装置及 所述连结部的各连结。
全文摘要
一种压力机械的工件输送装置,将多个工件保持夹具(52)安装在杆(14)上的滑动板(71)上,经由板连结部(73)与移动板(72)连接。板连结部(73)具备在移动板(72)上形成的卡合部(731)和在滑动板(71)上形成的卡合卡合部(731)的被卡合部(732)。若使固定杆(141)相对于移动杆(142)向下方移动,则移动杆(142)脱开,同时卡合部(731)相对于被卡合部(732)的卡合脱开。能够以一次的下方移动同时拆卸移动杆(142)及滑动板(71),作为板连杆部(73)不需要促动器,因此能够使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B21D43/05GK101155652SQ20068001164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4日
发明者德永英和, 柏匡晃 申请人:小松产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