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轴承座带弧形面滑板的工作辊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641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上轴承座带弧形面滑板的工作辊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平轧机的装配部件,特别涉及一种上轴承座带弧形面滑 板的工作辊轴承座。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轧机中,辊系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轧机窗口的结 构包括机架的滑板、平衡块和滑板构成了机架窗口;上轴承座、上轴承座滑板、 上工作辊组成了上工作辊系,它的下面是下工作辊系,上工作辊系在上工作辊 平衡缸的带动下在机架窗口内上下滑动。在大开口度轧机中,尤其在大开口度 小直径工作辊的情况下,稳定性的问题更难解决。国外采用了包容式的上支承 辊轴承座,上工作辊轴承座包含在上支承辊轴承座内,随上支承辊轴承座一起 移动,结构复杂,并且使上支承辊轴承座与机架的滑板间产生了自由间隙,易 造成上支承辊轴承座与机架的滑板的冲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而提供不仅 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便于安装、制造又使辊系工作的稳定,而且具有简单 实用、操作安全,使用十分方便的一种上轴承座带弧形面滑板的工作辊轴承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上轴承座带弧形 面滑板的工作辊轴承座,包括机架的滑板、上工作辊、上轴承座、上轴承座的 滑板、平衡块和平衡块的滑板,其特征在于在上轴承座底座两侧与机架的滑 板之间的上轴承座底座两侧面上对称连接弧形面滑板。
所述的每侧弧形面滑板的侧面与机架的滑板之间的间隙S为1.5 3. 0 mm。 所述的每侧的平衡块的滑板与上轴^:座的滑板之间的间隙S,为0.4 0.8 mm。 所述的每个弧形面滑板是采用螺钉连接在上轴承座底座两侧面上。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上轴承座的底座两侧面上,均增加了弧形面滑板, 且弧形面滑板侧面与机架的滑板留有间隙S为1.5 3. 0 mm;在小开口度稳定 轧制时,此弧形面滑板不接触,当大开口度轧制,轴承座的导向段长度变小,要发生倾斜时,此弧形面滑板与机架的滑板接触,起到稳定上工作辊系的作 用。
综以上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便于安装、制 造又辊系工作稳定,而且具有简单实用、操作安全,使用十分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共有三幅附图。其中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Z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在大开口度下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机架的滑板,2、上轴承座,3、弧形面滑板,4、平衡块,5、上 工作辊,6、平衡块滑板、7上轴承座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l、 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它是安装在四辊水平轧机中的上 轴承座带弧形面滑板的工作辊轴承座,包括机架的滑板l、上工作辊5、上轴承 座2、上轴承座的滑板7、平衡块4和平衡块的滑板6,其特征在于在上轴承 座2底座两侧与机架的滑板1之间的上轴承座2底座两侧面上对称连接弧形面 滑板3;所述的每侧弧形面滑板3的侧面与机架的滑板1之间的间隙S为2.0 mm; 所述的每侧的平衡块的滑板6与上轴承座的滑板7之间的间隙S,为1.0 mm。图3 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在大开口度下状态的示意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 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 变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上轴承座带弧形面滑板的工作辊轴承座,包括机架的滑板(1)、上工作辊(5)、上轴承座(2)、上轴承座的滑板(7)、平衡块(4)和平衡块的滑板(6),其特征在于在上轴承座(2)底座两侧与机架的滑板(1)之间的上轴承座(2)底座两侧面上对称连接弧形面滑板(3)。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轴承座带弧形面滑板的工作辊轴承座,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每侧弧形面滑板(3)的侧面与机架的滑板(1)之间的间隙S为1.5 3. 0 mm。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轴承座带弧形面滑板的工作辊轴承座,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每侧的平衡块(4)的滑板(6)与上轴承座的滑板(7)之间的间隙 S!为0.4 0.8咖。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轴承座带弧形面滑板的工作辊轴承座,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每个弧形面滑板(3)是采用螺钉连接在上轴承座(2)底座两侧面 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平轧机的装配部件,特别涉及一种上轴承座带弧形面滑板的工作辊轴承座;包括机架的滑板、上工作辊、上轴承座、上轴承座的滑板、平衡块和平衡块的滑板,所述的每侧弧形面滑板的侧面与机架的滑板之间的间隙S为1.5~3.0mm;所述的每侧的平衡块滑板与上轴承座滑板之间的间隙S<sub>1</sub>为0.4~0.8mm。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便于安装、制造,又使辊系工作稳定,而且具有简单实用、操作安全,使用十分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B21B31/07GK201329368SQ200820239219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9日
发明者任德方, 王宪周 申请人: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