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60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润滑油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回收装置,例如,涉及在具有立式主轴的机 床的主轴装置中,对从其一侧的侧面利用输送空气向相对于固定壳 体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主轴的轴承所供给的润滑油进行回收的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相对于固定壳体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机械加工中心
等主轴的轴承,为了满足主轴旋转速度的高速化要求,其dn值变高, 因此,与采用油脂润滑油的情况相比,轴承的润滑方式也更多地采 用利用输送空气将油气润滑、油雾润滑等粘度较低的润滑油从外部 供给到轴承 一 侧的侧面的方式。油气润滑及油雾润滑与油脂润滑不 同,由于其通常从外部供给新的润滑油,因此轴承的滚动寿命不像 油脂润滑油那样取决于润滑油寿命是其 一 个很大的优点。
但是,在使用油气润滑和油雾润滑的情况下,必须将被供给到 轴承的润滑油排出。
以往,作为将被供给到轴承的使用后的润滑油排出的装置,已 知一种装置,在固定壳体上设置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贯通状的空气 流路以及排油路,该排油路的 一 端朝向与固定壳体的内表面上的轴 承的润滑油供给侧相反的侧面侧开口 ,且其另一端朝向空气流路内 表面开口,从空气流路的上端开口送入空气,通过空气流路内的空 气流动将被供给到轴承的润滑油通过排油路吸入空气流路内,随着 空气的流动将其从空气流路的下端开口排出(例如,参照 JP-A-2001-90739 )。
但是,对于JP-A-2001-90739中记载的装置,由于从空气流路的
3下端开口被排出的使用后的润滑油向下方滴下,所以存在润滑油附 着在工件上的情况。例如,在进行如模具的加工那样不使用切削液 的加工的情况下,若在工件上附着有润滑油,则切屑会通过润滑油 附着在工件上,在精加工时,可能会损伤工件表面。
而且,作为其他装置还已知一种装置,在固定壳体的下端面安 装有接收从空气流路的下端开口被排出的润滑油的润滑油盘,润滑 油排出管的一端被插入润滑油盘内,并且另一端延伸到润滑油排出 位置,并设置有供空气流通的空气管,空气管的端部和排出管的端 部以空气及润滑油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被结合,通过向空气管供 给高速空气,吸引并排出润滑油盘内的润滑油(例如,参照
JP-A-2002-18676)。
对于JP-A-2002-18676中记载的装置,必须在主轴前端部的周围 的部分配置润滑油盘、润滑油排出管、空气管等,为了避免与工件 的干涉,这些设备的配置有可能变得极其困难。
而且,作为其他装置还已知一种装置,在壳体上设置有从轴 承的侧面侧排出输送空气的输送空气排出路;具有排出用空气入口 及排出用空气出口的润滑油排出路;上端开口与输送空气排出路连 通且向下方延伸、并且下端开口与润滑油排出路连通的滴下润滑油 回收路,在壳体内的滴下润滑油回收路的下侧的部分上配置有在开 放滴下润滑油回收路的下端开口的第1位置和关闭该开口的第2位 置之间进行切换的阀体(例如,参照JP-A-2004-162872)。
对于JP-A-2004-162872中记载的装置,必须进行组装阀体部位 的加工、润滑油排出用空气的入口、出口路径的加工等必须的多种 加工,并且使形成该机构的零件个数变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其解决上述问题, 并在适用于机床的主轴装置的情况下,已使用的润滑油不会向下方 滴下并附着在工件上,而且不需要在主轴前端部的周围配置回收剩余润滑油用的装置,并且加工位置以及零件个数较少。
本发明的润滑油回收装置,在壳体的、支承垂直状主轴的轴承 的下方连通有油积存部,用于排出通过了轴承的油气或油雾的空气 的空气排出路径和用于排出该润滑油的润滑油排出路径相互独立且 都从油积存部向上形成,具有通过润滑油排出路径将油积存部内的 润滑油吸引到壳体外的吸引机构。
在本发明的润滑油回收装置中,作为油气或油雾,从轴承与空 气一起被排出的润滑油流入空气排出路径,在通过空气排出路径的 过程中被液化,并被积存在油积存部,积存在油积存部的液化润滑
油被吸引^L构吸引并回收。因此,从轴承排出的润滑油不会从主轴 附近落下,从而不会附着在工件上。而且,也不会发生因在主轴前 端附近周围配置用于回收使用后的润滑油的装置而导致的加工范围 受到限制的情况。而且,不需要JP-A-2004-162872中记载的用于防 止润滑油排出用空气流入轴承的阀体等,能够通过较简单的加工和 少量的零件来回收使用后的润滑油。
而且,空气排出路径由在轴承的外侧延伸的空气排出孔形成, 润滑油排出路径由与空气排出孔并列地延伸的润滑油排出孔形成, 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形成空气排出路径以及润滑油排出路径,并能够 高效地进行通过空气排出孔的润滑油的液化。
另外,在润滑油排出孔内插入吸引管,使吸引管的下端部进入 到油积存部内,即使油积存部内的润滑油为少量,也能够将其吸引。
而且,也可以代替空气排出路径以及润滑油排出路径由空气排 出孔以及润滑油排出孔形成的情况,而使空气排出路径由在轴承的 外侧延伸的空气排出孔形成,润滑油排出路径由插入到空气排出孔 内且使下端进入到油积存部内的润滑油排出管形成。
这样,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形成空气排出路径以及润滑油排出路 径,而且能够节省用于构成空气排出路径和润滑油排出路径的空间。
另外,在润滑油排出路径上设置止回阀,能够防止润滑油在润 滑油排出^^径内逆流。
5而且,油积存部具有润滑油溢流端口,能够防止润滑油溢流到 轴承上。


图l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润滑油回收装置的垂直纵剖视图。 图2是沿图1的II- 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润滑油回收装置的垂直纵剖视图。 图4是同 一润滑油回收装置的止回阀的详细剖一见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表示实施方式1的图1,示出了垂直状主轴11、支承主轴 11的滚动轴承12、包围主轴11及轴承12的筒状壳体13。
轴承12由内圏21、外圏22以及介于这两个圈21、 22之间的滚 动体23构成。
壳体13由位于轴承12的外侧的外侧壳体31和位于轴承12的 下侧的下侧壳体32构成。外侧壳体31的下端面以及下侧壳体32的 上端面紧贴。
在外侧壳体31的比轴承12更上方的位置上形成有润滑油供给 孔24。在润滑油供给孔24的前端设置有从上方面临内圏21和外圈 22之间的喷嘴25。
在外侧壳体31的比轴承12更外侧的位置上以垂直并列状形成 有空气排出孔41和润滑油排出孔42。轴承12的下方以及空气排出 孔41的高度中途通过连通孔43连接。以与空气排出孔41的下端连 通的方式,在下侧壳体32的上端面形成以主轴11轴线为中心的在 圆周上延伸的环状油收集槽44。空气排出孔41以及润滑油排出孔 42的下端之间经由油收集槽44通过油积存部45连通。在此,只图 示了一个空气排出孔41,也可以是多个,该情况下,各空气排出孔
641的下端与油收集槽44连通。此外,空气排出孔41的个数为1个 时,也可以不设置油收集槽44。
在润滑油排出孔42中插入吸引管51。吸引管51的下端部具有 进入油积存部45内的进入部52。通过进入部52,能够吸引油积存 部45的底面附近的润滑油。吸引管51的上端与未图示的吸引机构 连接。
向润滑油供给孔24供给输送空气和润滑油时,成为油雾或油气 状态的润滑油从喷嘴25向轴承12喷射,被喷射的润滑油通过轴承 12,并经由连通孔43被送到空气排出孔41。被送入空气排出孔41 内的空气成为上升流,并从空气排出孔41的上端被释放入大气。空 气排出孔41内的空气所含有的润滑油的一部分附着在空气排出孔 41的周面,并被液化而流下。流下的润滑油^C油收集槽44^ a妄,并 被积存在油积存部45中。油积存部45中积存的润滑油^f皮吸引管51 吸引,而被回收到壳体13夕卜。
润滑油的回收按照在油积存部4 5中每积存 一 定量的润滑油而进 行。油积存部45中积存的润滑油的量能够从主轴11的运转时间、 润滑油的供给量及供给间隔、轴承12的数量等进行预测。例如,对 在主轴装置的运转控制装置(未图示)中所记录的主轴11的运转时 间进行监视,只要每隔在油积存部45中积存有一定量油的时间,对 油积存部45内的润滑油进行吸引、回收,就能够将吸引所使用的空 气的量抑制在最小限度。
<实施方式2〉
参照表示实施方式2的图3,示出了垂直状主轴lll、支承主轴 111的滚动轴承112、包围主轴111及轴承112的筒状壳体113。
轴承112由内圈121、外圏122以及介于这两个圏121、 122之 间的滚动体123构成。
壳体113由位于轴承112的外侧的外侧壳体131和位于轴承112 的下侧的下侧壳体132构成。外侧壳体131的下端面以及下侧壳体 132的上端面紧贴。
7在外侧壳体131的比轴承112更上方的位置上形成有润滑油供
给孔124。在润滑油供给孔124的前端,设置有从上方面临内圈121 和外圈122之间的喷嘴125。
在外侧壳体131的比轴承112更外侧的位置上形成有垂直状空 气排出孔141。轴承112的下方和空气排出孔141的下端附近由连通 孔143连接。在空气排出孔141的下端形成有油积存部145。润滑油 溢流端口 146从油积存部145的侧壁上端附近向下延伸。润滑油溢 流端口 146的下端开口向下侧壳体132的下方开放。
在空气排出孔141内插入润滑油排出管151。润滑油排出管151 的上端部与未图示的吸引机构连接。在润滑油排出管151的下端部 设置有进入油积存部145内的进入部152。在进入部152的紧上方设 置有止回阀161。
如图4详细表示那样,止回阀161具有具有阀室171的阀箱 172;被收纳在阀室171内的球状阀体173。从岡室171底部朝下形 成导入端口 174,从阀室171顶部朝上形成导出端口 175。在导入端 口 174的上缘部形成有使阀体173从上侧紧密接触的阀座176。
主轴111运转时,在向润滑油供给孔124供给输送空气和润滑 油时,成为油雾或油气状态的润滑油从喷嘴125向轴承112喷射, 被喷射的润滑油通过轴承112,并经由连通孔143 -陂送入空气排出孔 141。被送入空气排出孔141内的空气成为上升流,并从空气排出孔 141的上端被释放入大气。空气排出孔141内的空气所含有的润滑油 的一部分附着在空气排出孔141的周面,并被液化而流下。流下的 润滑油积存在油积存部145。
对润滑油排出管151进行吸引从而使润滑油排出管151内产生 负压,阀体173被提起,阀座176开放。导入端口 174以及导出端 口 175被连通,积存在油积存部145的润滑油被润滑油排出管151 吸引,从而被回收到壳体113夕卜。
若主轴111的运转停止或机床的电源停止,并且润滑油排出管 151的吸引停止,则润滑油排出管151内成为大气压,阀体173落回
8阀座176上。于是,导入端口 174以及导出端口 175的连通被切断, 在润滑油排出管151内润滑油不能逆流。
另一方面,主轴lll运转时,若阀体173保持落在阀座176上 的状态,而无法通过润滑油排出管151使润滑油排出,则在轴承112 内会充满润滑油。这样,轴承112可能异常发热而被烧结。为防止 该情况的发生,在该情况下,从油积存部145通过润滑油溢流端口 146紧急排出润滑油。
此外,也可以将实施方式2中i兌明的止回阀161 i殳置成实施方 式1中的吸引管51,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2的情况同样的由止回阀 发挥的效果。另外,如果同样地将溢流端口 146设置在实施方式1 的油积存部45上,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2的溢流端口 146同样的 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支承垂直状主轴的轴承的下方连通有油积存部,用于排出通过了轴承的油气或油雾的空气的空气排出路径和用于排出该润滑油的润滑油排出路径相互独立且都从油积存部向上形成,具有通过润滑油排出路径将油积存部内的润滑油吸引到壳体外的吸引机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排 出路径由在轴承的外侧延伸的空气排出孔形成,润滑油排出路径由 与空气排出孔并列地延伸的润滑油排出孔形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润滑 油排出孔内插入吸引管,使吸引管的下端部进入油积存部内。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排 出路径由在轴承的外侧延伸的空气排出孔形成,润滑油排出路径由 插入到空气排出孔内且使下端进入油积存部内的润滑油排出管形 成。
5. 如权利要求1 ~4的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回收装置,其特征 在于,在润滑油排出路径上具有止回阀。
6. 如权利要求1 ~4的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回收装置,其特征 在于,油积存部具有润滑油溢流端口。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润滑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油积存 部具有润滑油溢流端口 。
全文摘要
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在壳体(13)的、支承垂直状主轴(11)的轴承(12)的外侧,空气排出孔(41)及吸引管(51)都以垂直并列状形成。轴承(12)的下方和空气排出孔(41)的高度的中途由连通孔(43)连接。空气排出孔(41)和吸引管(51)的下端之间由油积存部(45)连通。通过吸引管(51),将油积存部(45)内的润滑油吸引到壳体(13)外。
文档编号B23Q11/12GK101549467SQ20091012830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31日
发明者下村亮一 申请人:大隈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