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53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切割机作为一种切割工具,具有很广的应用范围,可以用于切割金属或非 金属材料,切割快捷方便。切割机一般包括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上方的具有电机和锯片的锯 机构等等。而切割机的体积一般比较大,搬运起来就很笨重。很难将它们从一个工作地点 移动到另一个工作地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切割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割机,包括底座、与底座连接 的锯机构,其中所述底座具有支撑工件的支撑平面,所述锯机构包括马达、及由马达旋转驱 动的锯片,所述锯片具有锯片平面;在所述锯片平面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第一支 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同所述支撑平面一起支撑工件;在所述锯片平面的另一侧设有 与所述底座连接的至少一个轮子,所述轮子与地面接触时,所述第一支撑件提供一个用于 同所述轮子一起移动所述切割机的握持部。 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工件的圆形的柱体,所述柱体充当所述握持部。 所述底座上可滑动的配接有导向杆,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导向杆配接。 在所述底座与所述导向杆之间设有定位锁紧机构,所述定位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
所述导向杆上的至少一个定位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定位槽、以及收容于定位槽中的定
位元件和促使定位元件朝向所述导向杆的弹性元件,其中所述定位元件可选择地与所述定
位孔配合,用于设定导向杆相对于所述底座的预设位置。 在所述锯片平面的另一侧设有同所述支撑平面一起支撑工件的第二支撑件,所述 第二支撑件与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延展臂连接。 所述延展臂和所述轮子分别围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 第二轴线平行或重合。 所述延展臂包括止挡边和与止挡边大致垂直设置的接触边。 所述延展臂可在两个位置之间枢转,所述底座上设有止挡部,在第一位置,所述延 展臂的止挡边与所述底座的止挡部相接触;在第二位置,所述延展臂的接触边与所述底座 的止挡部相接触。 在所述延展臂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拉簧,在第一位置,所述拉簧增强所述止挡边 和所述止挡部之间的接触;在第二位置,所述拉簧增强所述接触边和所述止挡部之间的接 触。 所述延展臂处于第一位置,所述切割机静止在所述轮子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所述锯片平面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件;在所述锯片平面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底座连接的至少一个轮子,当轮子与地面接触 时,所述第一支撑件可提供一个用于同所述轮子一起移动所述切割机的握持部。从而使得 移动切割机方便、省时省力。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切割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切割机的定位锁紧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切割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切割机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切割机的后视图,此时延展臂处于第一位置。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切割机的后视图,此时延展臂处于第二位置。 图7是本实用新型切割机的立体示意图,且切割机处于移动状态。 图8是本实用新型切割机的立体示意图,且切割机处于竖直存放状态。1.底座4.第一托架组件53.定位块11.支撑平面41.导轨6.第二托架组件12.固定座411.定位孔61.延展臂121.收容孔42.第一支撑件611.第一轴线13.收容槽43.连接柱612.止挡边14.凹坑44.连接件613.接触边15.止挡部45.柱体62.第二支撑件2.工作台5.定位锁紧机构71.拉簧3.锯机构51.钢球72.固定销31.锯片52.弹簧73.固定件8.轮子82.罩体84.螺母81.第二轴线8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一种切割机包括底座1、可转动的设置在底座1上的工作台2、及设置在 该工作台2上的锯机构3,其中锯机构3包括马达(未标号)、及由马达旋转驱动的锯片31。 锯片31具有锯片平面,由于锯片31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把锯片31理想化认为其厚度极 小时,锯片31所在的平面即是锯片平面。锯机构3通过转轴可枢转的设置在工作台2上, 从而实现切割工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能想到锯机构3也可以直接安装在底座1上。 底座1具有在水平方向上支撑工件的支撑平面11。 在锯片平面的一侧设有与底座1连接的第一托架组件4。第一托架组件4包括可 滑动地连接在底座1上的导向杆、及与导向杆连接的第一支撑件42,其中第一支撑件42用 于同支撑平面11 一起支撑工件。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杆包括一对导轨41。如图2所示 导轨41的长度彼此相等,且 与底座l在垂直于锯片平面的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等。导轨4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当然,也可以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其他形状,如长方形、圆形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42包括用于支撑工件的圆形的柱体45和将柱体45连
接到导轨41上的连接柱43。 圆形的柱体45通过连接柱43与导轨41相连,使得该圆形的柱体45的顶部可以 与支撑平面11保持在同一高度,从而可以一起支撑工件。 在本实施例中,圆形的柱体45与连接柱43固定连接,当然,该圆形的柱体45也可 以以转动的方式连接在连接柱43上,如此,较长的待加工工件可以被支撑平面11及该圆形 的柱体45共同支撑,且由于圆形的柱体45可以相对转动,所以在调节被加工工件时,被加 工工件可以相对圆形的柱体45滑移,从而使得操作比较方便。 导轨41可滑动地连接在底座1上。如图2所示,底座1上固定设有两个固定座 12,固定座12设有收容导轨41的收容槽13,使得导轨41在收容槽13中滑动,从而操作者 可以根据工件的长度来调整导轨41的位置。如
图1所示,导轨41未相对于底座1滑动,用 于支撑较短工件;如图3所示,导轨41滑动到最长距离,用于支撑较长工件。 再参见图2,为了减少摩擦,方便导轨41在收容槽13中滑动,在收容槽13的内壁 上设有两个突起(未标号)与导轨41相接触,从而可以减小摩擦面,方便滑动。在本实施 例中,突起是由设置在固定座12上的凹坑14形成。 为了避免导轨41从收容槽13中掉出,在两个导轨41的另一端设有连接该一对导 轨41的连接杆44。当导轨41滑动到最长距离时,连接杆44与固定座12接触,从而就可以 阻挡导轨41从收容槽13中滑出。当然,也可以在每一根导轨41的另一端设有防止掉出的 凸台。 再参见图l,在锯片平面的另一侧设有与底座1连接的第二托架组件6。第二托架 组件6包括一对设置在底座1上的延展臂61、及与延展臂61连接的第二支撑件62,其中第 二支撑件62用于同支撑平面11 一起支撑工件。 如图3所示,延展臂61为片状材料,包括止挡边612和与止挡边612大致垂直设 置的接触边613。为了减少延展臂61的重量及增加刚性,延展臂61上还设有若干开口。延 展臂61的一端可围绕第一轴线611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1上。第二支撑件62是圆形的柱 体,其固定设置在延展臂61的另一端。 底座1上设有止挡部15可与止挡边612或接触边613接触。止挡部15是由底座 1的外侧形成。 延展臂61可在两个位置之间枢转,在第一位置,如图5所示,延展臂61的止挡边 612与底座1的止挡部15接触,这时止挡边612相对于支撑平面11大致垂直设置,第二支 撑件62不起支撑工件的作用,但由于位于支撑平面11的上方,可以减少切割机所占的空 间,也可以节省切割机的包装体积;在第二位置,如图6所示,延展臂61的接触边613与底 座1的止挡部15接触,这时止挡边612相对于支撑平面11大致平行设置,这时第二支撑件 62用于支撑工件,但由于第二支撑件62直接固定在延展臂61上,所以为了使得第二支撑件 62的顶部可以与支撑平面11保持在同一高度,所以止挡边612相对于支撑平面11略微有 点倾斜。当然也可以将第二支撑件62通过连接柱连接到延展臂61上,就可以保证延展臂 61与支撑平面11平行设置。 为了延展臂61在上述两个位置处都可以相对于底座1固定,如图4所示,在延展臂61和底座1之间设有拉簧71,牵拉从切割机的外部施加,其一端由设置在延展臂61上的 弹簧固定销72固定,另一端由设置在底座1底部的弹簧固定件73固定。也就是说,该拉簧 71在安装在切割机上后就一直处于拉伸状态。 如图5所示,拉簧71的拉力作用线L(弹簧固定销72和弹簧固定件73之间的连 线)位于第一轴线611前侧(图中的左侧),从而使得延展臂61受到该拉簧71的作用,可 围绕第一轴线611顺时针转动。由于延展臂61的止挡边612与底座1的止挡部15相接触, 拉簧71的作用是增强止挡边612和止挡部15之间的压力接触,从而转动受到抑制,使得延 展臂61可以在第一位置相对于底座1固定。 从图5中所示的止挡边612从大致垂直设置转换到大致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图中 为逆时针转动,直到拉簧71的拉力作用线L从延展臂61的第一轴线611的前侧移动到第 一轴线611的后侧。如图6所示,当继续转动延展臂61,使拉力作用线L到达第一轴线611 的后侧(图中的中侧)。延展臂61受到该拉簧71的作用,可围绕第一轴线611逆时针转 动。由于延展臂61的接触边613与底座1的止挡部15相接触(也可参见图4),延展臂61 的转动受到抑制,从而使得延展臂61保持在第二位置。在此位置,拉簧71的作用力是增强 止挡部15和接触部613之间的压力接触,从而使得延展臂61可以在第二位置相对于底座 1固定。 再参见
图1所示,在锯片平面的另一侧设有与底座1连接的至少一个轮子8,轮子 8可围绕第二轴线81可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移动切 割机,在底座1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轮子8。 如图4所示,底座1上固定设有罩体82,该罩体82可包覆至少一半的轮子8。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线611和第二轴线81同轴设置。如图4所示,螺栓83穿过 设在延展臂61的孔、及轮子8的中心孔、以及罩体的孔与螺母84连接,从而将延展臂61及 轮子8可转动的设置在罩体82上。同时,可控制它们之间的间隙,使得延展臂61及轮子8 分别可围绕各自的轴线转动。当然,第一轴线611和第二轴线81也可以平行但不同轴设置。 该切割机可以以类似于拉杆箱的方式被移动,第一支撑件42可以提供一个可用 于同轮子8—起移动切割机的握持部。如图7所示,轮子8与地面接触,延展臂61的止挡 边612位于与支撑平面11大致垂直的第一位置,由于第一支撑件42包括圆形的柱体45,该 圆形的柱体45可作为握持部,也就是充当移动切割机的把手。随后操作者就能够握持该圆 形的柱体45以类似于拉杆箱的方式移动该切割机,使得移动切割机方便、省时省力。当然 握持部也可以设置在圆形的柱体45上或设置在两个连接柱43之间。 为了满足不同身高的操作者以类似于拉杆箱的方式移动该切割机,如图2所示, 在底座1与导轨41之间设有定位锁紧机构5,该定位锁紧机构5用于确定导轨41相对于底 座1的预设位置。 定位锁紧机构5包括设置在导轨41上的至少一个定位孔411、设置在底座1上的 定位槽、以及收容于该定位槽中的定位元件和促使定位元件朝向导轨41的弹性元件,其中 定位元件可选择地任一定位孔411配合,用于设定导轨41相对于底座1的预设位置。 弹性元件可以是弹簧52或压簧等等。 定位元件是钢球51,当然,也可以是定位销或定位柱等等。 定位槽由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的定位块53形成。弹簧52设置在钢球51和定位槽之间。 导轨41相对于底座1滑动时,钢球51穿过固定座12上的收容孔121,可选择与任 一定位孔411配合,用于设定导轨41相对于底座1的预设位置。其中钢球51可从收容孔 121中凸出且与定位孔411配合但不能从该收容孔121中脱出。 而弹簧52的弹簧力可保证在钢球51与任一定位孔411配合时,导轨41相对于底
座1固定。当操作者根据需要调节导轨41相对于底座1的位置时,只需克服弹簧52的弹
簧力,使得钢球51脱开与定位孔411的配合,就可以自由滑动导轨41。 如此,操作者可根据各自的身高,调节导轨41相对于底座1的位置,从而可以轻松
的移动切割机。 当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的,在底座1与导轨41之间设有其它结构的 锁紧机构,如螺纹锁紧或凸轮锁紧等等。 如图8所示,切割机也可以竖直存放,从而减少切割机所占的空间。在此位置,延 展臂61处于第一位置,这时切割机可以静止在轮子8和第二支撑件62上。
权利要求一种切割机,包括底座,具有支撑工件的支撑平面;锯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锯机构包括马达、及由马达旋转驱动的锯片,所述锯片具有锯片平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锯片平面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同所述支撑平面一起支撑工件;在所述锯片平面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底座连接的至少一个轮子,所述轮子与地面接触时,所述第一支撑件提供一个用于同所述轮子一起移动所述切割机的握持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工件的 圆形的柱体,所述柱体充当所述握持部。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可滑动的配接有导向杆,所 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导向杆配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与所述导向杆之间设有定 位锁紧机构,所述定位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的至少一个定位孔、设置在所述 底座上的定位槽、以及收容于定位槽中的定位元件和促使定位元件朝向所述导向杆的弹性 元件,其中所述定位元件可选择地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用于设定导向杆相对于所述底座的 预设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锯片平面的另一侧设有同所述 支撑平面一起支撑工件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与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延展 臂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臂和所述轮子分别围绕第一 轴线和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平行或重合。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臂包括止挡边和与止挡边大 致垂直设置的接触边。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臂可在两个位置之间枢转,所 述底座上设有止挡部,在第一位置,所述延展臂的止挡边与所述底座的止挡部相接触;在第 二位置,所述延展臂的接触边与所述底座的止挡部相接触。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延展臂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拉 簧,在第一位置,所述拉簧增强所述止挡边和所述止挡部之间的接触;在第二位置,所述拉 簧增强所述接触边和所述止挡部之间的接触。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臂处于第一位置,所述切割 机静止在所述轮子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机,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锯机构,所述锯机构包括马达、及由马达旋转驱动的锯片,所述锯片具有锯片平面;在所述锯片平面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同所述底座一起支撑工件;在所述锯片平面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底座连接的至少一个轮子,所述轮子与地面接触时,所述第一支撑件提供一个用于同所述轮子一起移动所述切割机的握持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得移动切割机方便、省时省力。
文档编号B23D47/02GK201519807SQ20092026793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4日
发明者哈利·索默, 格雷厄姆·格哈德, 沃伦·布朗 申请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