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999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挤压模具,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外丝双头管接头在工业中应用极为广泛。一般生产外丝双头管接头的过程分为 1、先将原材料加工形成双头管接头;2、再对双头管接头进行外螺纹加工形成成品。目前现 有的双头管接头的生产工艺一般是先进行翻砂铸造成柱状毛坯,然后再对柱状毛坯进行切 削加工成双头管接头。此种生产双头管接头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毛坯在切削加工成双头 管接头的过程中要削去多余的材料,这使得原材料的浪费相当大,而且切削加工耗时多,影 响生产效率,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另外原材料进行翻砂铸造时容易出现 砂眼、夹渣等缺陷,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综合上述原因,人们考虑用挤压的方式生产双头管接头,而用热挤压生产双头管 接头,生产出来的双头管接头不但尺寸变化较大,而且表面会有一层氧化皮,因此不能直接 进行外螺纹加工,还需经过车削加工,这样生产过程还是较繁琐。因此,为了保证质量、减少 工序,人们采用冷挤压的方式生产双头管接头。而现有技术的用于生产双头管接头的冷挤 压模具包括模柄、上模板、上模垫板、上固定板、上模套、中模套、下模套、下固定板、下模垫 板及下模板。所述的下模垫板固定在所述的下模板上,所述的下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的下模 垫板上;所述的上固定板、上模套,中模套、下模套从下到下依次排列放置在所述的下固定 板上;所述的上模垫板固定在所述的上固定板上,所述的上模板固定在所述的上模垫板上; 所述的上模套、中模套及下模套的内孔组合形成型腔;所述的下固定板上设有下凸模,所述 的下凸模的上端位于型腔内,所述的上固定板上设有上凸模,所述的上凸模上设有通孔,所 述的上凸模滑配合在所述的型腔内,且该上凸模套合在所述的下凸模外。此种结构的冷挤 压模具虽然能加工双头管接头,但是成型后下模套、中模套及上模套脱模相当困难,甚至无 法脱模,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容易脱模的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 具,它包括上固定板、上模套、中模套、下模套及下固定板,所述的上固定板、上模套、中模套 及下模套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放置在所述的下固定板上,所述的中模套的内孔的横截面形状 为十角梅花形状;所述的上固定板的左右侧均固定有支架板,所述的左右支架板均向下延 伸且分别位于所述的上模套、中模套及下模套的左右侧;所述的支架板与上模套活动连接, 所述的支架板与中模套活动连接;所述的下固定板与下模套之间设有顶出装置I,所述的 中模套与上模套之间设有顶出装置II。[0006]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 下优点由于所述的中模套的内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十角梅花形状,使得本实用新型双头管 接头的冷挤压模具生产出来的产品为十角梅花双头管接头。又由于本实用新型双头管接头 的冷挤压模具的下固定板与下模套之间设有顶出装置I,所述的中模套与上模套之间设有 顶出装置II,十角梅花双头管接头成型后进行脱模时,所述的上固定板在模柄的带动下会 向上提升,所述的支架板在上固定板的带动下亦向上提升,而支架板在向上提升的过程中 会使下固定板承受的压力减小,所述的下固定板承受的压力减小时,顶出装置I会向上推 动下模套,使其紧跟中模套向上运动,而下模套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会与下固定板分离,此 时,十角梅花双头管接头与下凸模之间就会产生松动,使十角梅花双头管接头脱离下凸模; 十角梅花双头管接头脱离下凸模后,支架板仍在继续向上提升,当提升到一定高度、顶出装 置I对下模套的推力为零时,中模套会与下模套分离,此时,十角梅花双头管接头完成下模 套的脱模过程;中模套与下模套分离后,由于重力,又由于所述的支架板与上模套活动连 接,所述的支架板与中模套活动连接,所述的上模套和中模套会同时向下落,此时,上模套 会与上固定板分离,当上模套与上固定板分离时,所述的顶出装置II会将上模套与中模套 分开,此时,十角梅花双头管接头完成上模套的脱模过程,十角梅花双头管接头最终停留在 中模套上,最后只要利用工具轻轻敲打十角梅花双头管接头就可完成中模套的脱模过程, 十角梅花双头管接头就可完成生产,使得十角梅花双头管接头脱模相当容易,从而可以提 高工作效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支架板与上模套活动连接是指,所述的左右 支架板上均设有腰形孔I,所述的上模套的左右侧均设有销I,所述的销I滑配合在所述的 腰形孔I内。所述的支架板与中模套活动连接是指,所述的左右支架板上均设有腰形孔II, 所述的中模套的左右侧均设有销II,所述的销II滑配合在所述的腰形孔II内。此种设计 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顶出装置I包括多根下模弹簧及设置在所 述的下模套的下端且数量与所述的下模弹簧的数量相对应的下模盲孔,所述的每根下模弹 簧的上端一一对应地抵在所述的下模盲孔的顶壁上,所述的下模弹簧的下端抵在所述的下 固定板上,且该下端限位在所述的下固定板上。由于顶出装置I包括多根下模弹簧,通过 下模弹簧的弹力使十角梅花双头管接头脱离下凸模,可以实现自动脱模;又由于所述的下 模弹簧的下端限位在所述的下固定板上,使得下模弹簧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会弹到模具外面 去。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顶出装置II包括多根上模弹簧及设置 在所述的上模套的下端且数量与所述的上模弹簧的数量相对应的上模盲孔,所述的每根上 模弹簧的上端一一对应地抵在所述的上模盲孔的顶壁上,所述的上模弹簧的下端抵在所述 的中模套上,且该下端限位在所述的中模套上。由于顶出装置II包括多根上模弹簧,通过 上模弹簧的弹力使十角梅花双头管接头脱离上模套,可以实现上模套的自动脱模;又由于 所述的上模弹簧的下端限位在所述的中模套上,使得上模弹簧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会弹到模 具外面去。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上固定板上设有多根上导柱,所述的上
5模套上设有通孔I,所述的中模套上设有通孔II,所述的下模套上设有盲孔,所述的上导柱 滑配合在所述的通孔I、通孔II及盲孔内,所述的上导柱的下端可容置在所述的盲孔内; 所述的上导柱的下端设有倒角。由于所述的上固定板上设有多根上导柱,所述的上导柱滑 配合在所述的通孔I、通孔II及盲孔内,可使上模套、中模套及下模套三者之间的位置较稳 定,从而可以保证产品的精度。所述的上导柱的下端的倒角起到导向的作用,使上导柱可以 顺利进入导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它还包括设有径向凸环的扦销及扦销弹簧,所 述的下模套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所述的盲孔相通的扦销孔;所述的扦销弹簧和凸环均限位 在所述的扦销孔内,所述的扦销弹簧的一端抵在所述的扦销孔的外端内壁上,所述的扦销 弹簧的另一端抵在凸环上;所述的扦销的外端位于所述的腰形孔I内,所述的扦销的内端 抵在位于盲孔内的上导柱的侧壁上;所述的扦销的两端均设有斜面导向,所述的扦销位于 腰形孔I内的轴向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的凸环可在扦销孔内滑动的距离。当所述的固定板 向上提升时,所述的支架板和上导柱会随着上固定板一起向上运动,此时,扦销外端会在腰 形孔I内滑动,扦销内端与上导柱之间也会相对滑动,当扦销外端滑动到腰形孔I底端时, 下模套会在扦销的作用下悬挂在支架板上与支架板一同向上运动;由于所述的上导柱下端 设有导向,所述的扦销的两端均设有斜面导向,当下模套与支架板一同向上运动时,所述的 扦销内端的斜面导向与所述的下导柱的导向边相接触,此时,在弹簧的弹力和斜面的共同 作用下,所述的扦销会轴向盲孔内部运动,同时会推动上导柱向上运动,当扦销外端脱离腰 形孔I时,下模板就不再受支架板的带动,在此过程中,所述的扦销可以辅助下模弹簧使下 模套紧跟中模套向上运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上固定板与上模套之间设有橡胶垫。当 上模套与上固定板分离时,所述的顶出装置II会将上模套与中模套分开,此时,上模弹簧 将上模套向上弹时,橡胶垫会对上模套有一个缓冲作用,使上模套不会与上固定板之间发
生严重撞击。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下模弹簧的下端限位在所述的下固定板 上是指,所述的下固定板上设有下模弹簧柱,所述的下模弹簧的下端套合在所述的下模弹 簧柱外。所述的上模弹簧的下端限位在所述的中模套上是指,所述的中模套上设有上模弹 簧柱,所述的上模弹簧的下端套合在所述的上模弹簧柱外。此种下模弹簧和上模弹簧的限 位方式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的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上模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开模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十角双头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模柄,2、上模板,3、上模垫板,4、上固定板,5、上模套,5. 1、销1,5.2、 通孔IV,5. 3、通孔I,6、中模套,6. 1、销II,6. 2、通孔V,6. 3、通孔II,7、下模套,7. 1、扦销孔,7. 2、通孔VI,7. 3、盲孔,8、下固定板,9、下模垫板,10、下模板,11、支架板,11. 1、腰形孔I, 11. 2、腰形孔II,12、下凸模,13、上凸模,13. 1、通孔III,14、下导柱,16、上导柱,18、顶出装 置I,18. 1、下模弹簧,18. 2、下模盲孔,18. 3、下模弹簧柱,19、顶出装置II,19. 1、上模弹簧, 19. 2、上模盲孔,19. 3、上模弹簧柱,20、扦销,20. 1、凸环,21、扦销弹簧,22、橡胶垫,23、十角
梅花双头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包括模柄1、上模板2、上模垫板3、上固定板 4、上模套5、中模套6、下模套7、下固定板8、下模垫板9及下模板10。所述的下模垫板9固 定在所述的下模板10上,所述的下固定板8固定在所述的下模垫板9上;所述的上固定板
4、上模套5、中模套6、下模套7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放置在所述的下固定板8上;所述的上模 垫板3固定在上固定板4上,所述的上模板2固定在所述的上模垫板3上;所述的上固定板 4的左右侧均固定有支架板11,所述的左右支架板11均向下延伸且分别位于所述的上模套
5、中模套6及下模套7的左右侧,所述的支架板11与上模套5活动连接,所述的支架板11 与中模套6活动连接。所述的上模套5、中模套6及下模套7的内孔组合形成型腔,所述的 中模套6的内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十角梅花形状。所述的下固定板8上设有下凸模12,所述 的下凸模12上端位于型腔内,所述的上固定板4上设有上凸模13,所述的上凸模13上设有 通孔III13. 1,所述的上凸模13滑配合在所述的型腔内,且该上凸模13套合在所述的下凸 模12外。所述的下固定板8上设有多根下导柱14,所述的上模套5上设有通孔IV5. 2,所 述的中模套6上设有通孔V6. 2,所述的下模套7上设有通孔VI7. 2,所述的下导柱14滑配 合在所述的通孔IV5. 2、通孔V6. 2及通孔VI7. 2内,所述的下导柱14的上端设有倒角,本具 体实施例中,所述的下导柱14设有四根;所述的上固定板4上设有多根上导柱16,所述的 上模套5上设有通孔I 5. 3,所述的中模套6上设有通孔116. 3,所述的下模套7上设有盲 孔7. 3,所述的上导柱16滑配合在所述的通孔I 5. 3、通孔116. 3及盲孔7. 3内,所述的上 导柱16的下端可容置在所述的盲孔7. 3内;所述的上导柱16的下端设有倒角,本具体实施 例中,所述的上导柱16设有四根。所述的下固定板8与下模套7之间设有顶出装置I 18, 所述的中模套6与上模套5之间设有顶出装置II 19。所述的支架板11与上模套5活动连接是指,所述的左右支架板11上均设有腰形 孔I 11. 1,所述的上模套5的左右侧均设有销I 5.1,所述的销I 5.1滑配合在所述的腰形 孔I 11. 1内。所述的支架板11与中模套6活动连接是指,所述的左右支架板11上均设有 腰形孔II 11. 2,所述的中模套6的左右侧均设有销116. 1,所述的销116. 1滑配合在所述 的腰形孔II 11. 2内。所述的顶出装置I 18包括多根下模弹簧18. 1及设置在所述的下模 套7的下端且数量与所述的下模弹簧18. 1的数量相对应的下模盲孔18. 2,所述的下固定板 8上设有下模弹簧柱18. 3,所述的每根下模弹簧18. 1的上端一一对应地抵在所述的下模盲 孔18. 2的顶壁上,所述的下模弹簧18. 3的下端抵在所述的下固定板8上,且所述的下模弹 簧18. 1的下端套合在所述的下模弹簧柱18. 3外,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下模弹簧18. 1 有四根。所述的顶出装置II 19包括多根上模弹簧19. 1及设置在所述的上模套5的下端且数量与所述的上模弹簧19. 1的数量相对应的上模盲孔19. 2,所述的中模套6上设有上模 弹簧柱19. 3,所述的每根上模弹簧19. 1的上端一一对应地抵在所述的上模盲孔19. 2的顶 壁上,所述的上模弹簧19. 1的下端抵在所述的中模套6上,且所述的上模弹簧19. 1的下端 套合在所述的上模弹簧柱19. 3外。本实用新型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还包括设有径向凸环20. 1的扦销20及扦销 弹簧21,所述的下模套7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所述的上盲孔7. 3相通的扦销孔7. 1 ;所述的 扦销弹簧21和凸环20. 1均限位在所述的扦销孔7. 1内,所述的扦销弹簧21的一端抵在所 述的扦销孔7. 1的外端的内壁上,所述的扦销弹簧21的另一端抵在凸环20. 1上,所述的扦 销20的外端位于所述的腰形孔I 11. 1内,所述的扦销20的内端抵在位于上盲孔7. 3内的 上导柱16的侧壁上;所述的扦销20的两端均设有斜面导向,所述的扦销20位于腰形孔I 11. 1内的轴向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的凸环20. 1可在扦销孔7. 1内滑动的距离。所述的上 固定板4与上模套5之间设有橡胶垫22。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生产十角梅花双头管接头的步骤 为1、先将无缝钢管进行切断落料。所截下的毛坯(无缝钢管)的重量等于冷挤压 成型后的产品的重量加上加工余量的重量,再根据落料后的毛坯的重量来换算成毛坯的体 积,从而可以确定无缝钢管的体积。2、再将落料后的毛坯放入型腔中,且套合在下凸模上,然后合模进行冲压,将毛坯 挤压成型。3、然后再进行开模,开模时,十角梅花双头管接头会在顶出装置I和顶出装置II 的作用下,一一脱离下凸模、下模套和上模套,然后再人工将其从中模套上取出,一个工作 周期就到此结束。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 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如所述的支架板也可以 是四块,可以分别固定在所述的上固定板的前后左右侧。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它包括上固定板(4)、上模套(5)、中模套(6)、下模套(7)及下固定板(8),所述的上固定板(4)、上模套(5)、中模套(6)及下模套(7)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放置在所述的下固定板(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模套(6)的内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十角梅花形状;所述的上固定板(4)的左右侧均固定有支架板(11),所述的左右支架板(11)均向下延伸且分别位于所述的上模套(5)、中模套(6)及下模套(7)的左右侧;所述的支架板(11)与上模套(5)活动连接,所述的支架板(11)与中模套(6)活动连接;所述的下固定板(8)与下模套(7)之间设有顶出装置I(18),所述的中模套(6)与上模套(5)之间设有顶出装置II(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板(11) 与上模套(5)活动连接是指,所述的左右支架板(11)上均设有腰形孔I (11. 1),所述的上模 套(5)的左右侧均设有销I (5. 1),所述的销1(5. 1)滑配合在所述的腰形孔1(11. 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 板(11)与中模套(6)活动连接是指,所述的左右支架板(11)上均设有腰形孔II (11. 2), 所述的中模套(6)的左右侧均设有销11(6. 1),所述的销11(6. 1)滑配合在所述的腰形孔 11(1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出装置 1(18)包括多根下模弹簧(18. 1)及设置在所述的下模套(7)的下端且数量与所述的下模弹 簧(18. 1)的数量相对应的下模盲孔(18. 2),所述的每根下模弹簧(18. 1)的上端一一对应 地抵在所述的下模盲孔(18.2)的顶壁上,所述的下模弹簧(18. 1)的下端抵在所述的下固 定板(8)上,且该下端限位在所述的下固定板(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出装置 11(19)包括多根上模弹簧(19. 1)及设置在所述的上模套(5)的下端且数量与所述的上模 弹簧(19. 1)的数量相对应的上模盲孔(19. 2),所述的每根上模弹簧(19. 1)的上端一一对 应地抵在所述的上模盲孔(19.2)的顶壁上,所述的上模弹簧(19. 1)的下端抵在所述的中 模套(6)上,且该下端限位在所述的中模套(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固定板(4) 上设有多根上导柱(16),所述的上模套(5)上设有通孔I (5. 3),所述的中模套(6)上设有 通孔II (6. 3),所述的下模套(7)上设有盲孔(7. 3),所述的上导柱(16)滑配合在所述的通 孔I (5. 3)、通孔II (6. 3)及盲孔(7.3)内,所述的上导柱(16)的下端可容置在所述的盲孔 (7.3)内;所述的上导柱(16)的下端设有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有径向 凸环(20. 1)的扦销(20)及扦销弹簧(21),所述的下模套(7)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所述的 盲孔(7. 3)相通的扦销孔(7. 1);所述的扦销弹簧(21)和凸环(20. 1)均限位在所述的扦 销孔(7. 1)内,所述的扦销弹簧(21)的一端抵在所述的扦销孔(7. 1)的外端内壁上,所述 的扦销弹簧(21)的另一端抵在凸环(20. 1)上;所述的扦销(20)的外端位于所述的腰形孔 1(11. 1)内,所述的扦销(20)的内端抵在位于盲孔(7.3)内的上导柱(16)的侧壁上;所述 的扦销(20)的两端均设有斜面导向,所述的扦销(20)位于腰形孔1(11. 1)内的轴向长度 小于或等于所述的凸环(20. 1)可在扦销孔(7. 1)内滑动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固定板(4)与上模套(5)之间设有橡胶垫(22)。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弹簧 (18. 1)的下端限位在所述的下固定板(8)上是指,所述的下固定板(8)上设有下模弹簧柱 (18. 3),所述的下模弹簧(18. 1)的下端套合在所述的下模弹簧柱(18.3)夕卜。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弹 簧(19. 1)的下端限位在所述的中模套(6)上是指,所述的中模套(6)上设有上模弹簧柱 (19. 3),所述的上模弹簧(19. 1)的下端套合在所述的上模弹簧柱(19.3)夕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头管接头的冷挤压模具,它包括上固定板(4)、上模套(5)、中模套(6)、下模套(7)及下固定板(8),上固定板(4)、上模套(5)、中模套(6)及下模套(7)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放置在下固定板(8)上,中模套(6)的内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十角梅花形状;上固定板(4)的左右侧均固定有支架板(11),左右支架板(11)均向下延伸且分别位于上模套(5)、中模套(6)及下模套(7)的左右侧;支架板(11)与上模套(5)活动连接,支架板(11)与中模套(6)活动连接;下固定板(8)与下模套(7)之间设有顶出装置I(18),中模套(6)与上模套(5)之间设有顶出装置II(19)。本实用新型容易脱模。
文档编号B21C23/02GK201693014SQ201020150390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0日
发明者陆颂荫 申请人:陆颂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