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气缸套压装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5554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气缸套压装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装配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将缸套装配压入发动机气机体的
直O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发动机的部件或者是零配件的组装在生产厂都有专用的生产线以及专 用的设备,有些部件由于条件所限在厂外很难装配。然而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 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各款汽车专修店所接收的维修业务也日趋复 杂。例如发动机气缸套就属于易损件之一,缸套与发动机机体底孔配合一般为过盈、过渡配 合,特别是干式气缸套,装配时需要较大的外部压入力,工厂采用专机压入。而用户在专修 店维修时,因不具备专用的压套专机而无法承接。即使勉强承接了往往采用敲、砸等原始方 法,除了劳动强度大,关键问题是在装配过程中气缸套在圆周方向受力不均,导致气缸套、 发动机机体底孔变形。这样将导致装配质量低劣,使气缸套、活塞、活塞环的合成运动不协 调,降低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加剧机油消耗,从而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气缸套难于装入机体问题而提出,所提供的器具不仅省时省 力,而且可以适用不同机型的气缸套内径。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缸套简便准确压入发动机气机体的器具装置,使专 修店维修人员在更换安装气缸套时方便快捷,保证装配质量,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进行说明。发动机气缸套压装器具,包括 千斤顶、压力平台、螺栓、支柱、缸套胎具以及定位套。将千斤顶倒置固定在压力平台上,由 螺栓将四根支柱固定于压力平台的四角,缸套胎具的上端面装有定位套,定位套置于千斤 顶正下方。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千斤顶的压力将气缸套压入发动机机体的底孔,为了准确定 位和缓冲压力,在千斤顶与缸套胎具之间加一个定位套,而缸套胎具是与发动机缸套的内 径匹配。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结构虽然简单,但设计非常巧妙,利用倒置千斤顶配合缸套 胎具以及定位套将缸套准确定位压进发动机机体,并且可以适用不同机型不同内径的气缸 套。将装配线采用专机压入的复杂工序,用简单的器具也可高质量完成汽缸的装配,而且操 作方便,劳动强度低。本器具操作使气缸套受力均勻,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气缸套以及机体底 孔的变形,保证了装配质量。

所示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及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进一步的说明。发动机气缸套压装器 具其技术方案是(如图所示)将千斤顶1倒置固定在压力平台2上,由螺栓3将四根支柱 4固定于压力平台2的四角。缸套胎具5的上端面装有定位套6,定位套置于千斤顶正下方。 缸套胎具5为阶梯式多直径结构,缸套胎具的多个直径供不同内径的发动机缸套选定。支 柱4的高度可以调节。缸套胎具采用阶梯式多直径设计,是为提高缸套胎具的通用性,以适 应不同机型的气缸套内径。对于本实施例压力平台面积150mmX 150mm;千斤顶额定载重3吨,最大行程 250mm ;缸套胎具为5个阶梯,因此有5种直径,最大的直径为125mm,其余4种直径分别为 115、110、102、85mm,可用于5种规格内径的气缸套装配。压力平台上的螺栓安装孔也可采 用多点布置,或加工成放射状长条孔,以适应不同机体上不同的缸盖螺栓孔布置,本实施例 中采用4孔。使用时将四根支柱用螺栓将压力平台固定,气缸套套入缸套胎具,将气缸套与机 体底孔调正,缓缓按动千斤顶上的手柄7,使千斤顶顶杆头部进入定位套6的内腔,以确保 着力点对准缸套中心,同时使用辅助量检具持续检测缸套与胎具的中心线严格一致,则继 续按动手柄7,缓缓将将气缸套压入到位。
权利要求1.发动机气缸套压装器具,包括千斤顶、压力平台、螺栓、支柱、缸套胎具以及定位套, 其特征是将千斤顶(1)倒置固定在压力平台( 上,由螺栓C3)将四根支柱固定于压 力平台( 的四角,缸套胎具(5)的上端面装有定位套(6),定位套置于千斤顶正下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缸套压装器具,其特征是所述缸套胎具(5)为阶梯 式多直径结构,所述支柱(4)的高度可以调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将缸套简便准确压入发动机机体的器具,其技术方案是将千斤顶倒置固定在压力平台上,由螺栓将四根支柱固定于压力平台的四角。缸套胎具的上端面装有定位套,定位套置于千斤顶正下方。缸套胎具为圆形阶梯状,圆形阶梯的层数和直径与发动机缸套的内径匹配确定。支柱的高度可以调节。本实用新型结构虽然简单,但设计非常巧妙,利用倒置千斤顶配合缸套胎具以及定位套将缸套准确定位压进发动机机体,并可适用不同机型内径的气缸套。将装配线采用专机压入的复杂工序,用简单的器具也可高质量完成气缸的装配,而且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本器具操作使气缸套受力均匀,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气缸套以及机体底孔的变形,保证了装配质量。
文档编号B23P19/02GK201922227SQ20102065900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者于云鹏, 姜柳笛, 王伟, 王汉新, 米法江, 郭兴华, 陈源 申请人: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