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架杆件定位装置及网架杆件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576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网架杆件定位装置及网架杆件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网架杆件定位装置及具有所述网架杆件 定位装置的网架杆件焊接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网架杆件焊接机在工作的时候,电流从顶头轴依次经顶头轴轴承、 机架、地面;电流流经顶头轴轴承的时候会使得顶头轴轴承产生热量,从而使得顶头轴轴 承上的润滑油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这样使得顶头轴轴承的一些接触面上产生毛刺,进 而造成接触面比较粗糙,顶头轴轴承在工作的时候阻力增大,常常会导致不转动、打滑等现 象;最终不但影响顶头轴轴承的使用寿命,而且会影响焊接工作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延长顶 头轴轴承的使用寿命、确保焊接工作顺利进行的网架杆件定位装置,进而提供一种具有上 述网架杆件定位装置的网架杆件焊接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网架杆件定位装置,包括第一顶头轴、第一 顶头轴轴承和第一碳刷,所述第一碳刷与所述第一顶头轴电连接,所述第一顶头轴和所述 第一顶头轴轴承安装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与所述第一顶头轴之间电绝缘。上述网架杆件定位装置,所述第一顶头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顶头,在所述第一顶 头与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之间设置有弹簧座,在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与所述弹簧座之间设 置有弹簧;所述网架杆件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临近所述第一顶头 轴远离所述第一顶头的一端设置。上述网架杆件定位装置,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和所述第一碳刷分别安装在轴承座 上,所述轴承座通过其上设置的中孔与所述第一顶头轴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座与临近所述弹簧座的所述第一顶头轴轴 承之间。上述网架杆件定位装置,所述第一顶头轴远离所述第一顶头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所 述第一顶头轴螺纹连接的螺母,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设置在所述弹簧与所述螺母之间。具有上述网架杆件定位装置的网架杆件焊接机,包括机架、行走小车、主机和焊 机,所述主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行走小车通过车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导轨上,所 述行走小车与所述主机上分别安装有焊机,所述网架杆件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行走小车 上。上述网架杆件焊接机,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信号输出与所述行走小车的刹车系统连接。上述网架杆件焊接机,所述主机上安装有减速电机、碳刷架、第二传感器和电子计 数器,所述减速电机的减速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顶头驱动连接,所述碳刷架上安装有第二碳刷并且所述第二碳刷与所述第二顶头电连接,所述减速电机的电机具有加长半轴,所述输 出轴与所述加长半轴同轴转动,所述第二传感器临近所述加长半轴设置并且所述第二传感 器的信号输出与所述电子计数器的信号输入连接。上述网架杆件焊接机,所述输出轴通过轴套与所述第二顶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 碳刷通过所述轴套与所述第二顶头电连接,所述轴套具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输出 轴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所述第一轴孔内,所述第二顶头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轴孔内。上述网架杆件焊接机,所述行走小车的车轮轴承与所述第一碳刷之间电绝缘。上述网架杆件焊接机,所述第一碳刷和所述第二碳刷均与所述机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网架杆件定位装置的能够有效地延长第 一顶头轴轴承的使用寿命、确保焊接工作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上述网架杆件定位 装置的网架杆件焊接机在工作过程中第一顶头轴轴承使用寿命较长,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 会发生打滑或者不转动的情况;而且,在焊接过程电流也不会通过行走小车的车轮轴承,从 而也能够有效地确保车轮轴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使得行走小车在机架上行走的时候比 较稳定,不会发生摆动等现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网架杆件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网架杆件焊接机的网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网架杆件焊接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顶头轴,2-第一顶头轴轴承,3-第一碳刷,4-轴承座,5-第一顶头, 6-弹簧座,7-弹簧,8-螺母,9-第一传感器,10-机架,11-行走小车,111-车轮,12-主机, 13-焊机,14-第二传感器,15-电子计数器,16-拖链,17-顶头工作通道,18-轴套,19-减速 机,20-第二碳刷,21-碳刷架,22-输出轴,23-加长半轴,24-电机,25-第二顶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网架杆件定位装置包括第一顶头轴1、第一顶头轴轴承2 和第一碳刷3,所述第一碳刷3与所述第一顶头轴1电连接,所述第一顶头轴1和所述第一 顶头轴轴承2安装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2与所述第一顶头轴1之间电绝缘。所 述第一顶头轴轴承2和所述第一碳刷3分别安装在轴承座4上,所述轴承座4通过其上设 置的中孔与所述第一顶头轴1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2具有两个,所述第一顶头 轴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顶头5,在所述第一顶头5与临近所述第一顶头5的所述第一顶头轴 轴承2之间的所述第一顶头轴1上设置有弹簧座6,弹簧7设置在临近所述第一顶头5的所 述第一顶头轴轴承2与所述弹簧座6之间;所述网架杆件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9,所 述第一传感器9临近所述第一顶头轴1远离所述第一顶头5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一顶头轴 1远离所述第一顶头5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顶头轴1螺纹连接的螺母8,所述第一顶 头轴轴承2设置在所述弹簧7与所述螺母8之间。由于本实施例的网架杆件定位装置所述第一顶头轴1与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2之间电绝缘,而流经所述第一顶头轴1的电流可以通过与所述第一顶头轴1电连接的所述第 一碳刷3导出以形成回路。因此,没有电流经过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2,使得所述第一顶头 轴轴承2不会由于电流经过而发热,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护润滑油不会由于电流经过而逐渐 减少,使得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2工作寿命延长,工作过程中不会打滑,也不会发生不转动 的情况,有效地确保焊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本实施例的网架杆件定位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所 述第一顶头轴1可以相对于所述轴承座4进行轴向运动,所述第一传感器9用于检测所述 第一顶头轴1相对于所述轴承座4轴向移动是否达到设定的标准,所述弹簧7用于向所述 第一顶头轴1提供回复力,进而使得所述第一顶头5能够顶紧待焊接网架杆件。实施例2如图2所示,具有实施例1中所述网架杆件定位装置的网架杆件焊接机,其包括机 架10、行走小车11、主机12和焊机13,所述主机12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行走小 车11通过车轮111设置在所述机架10的导轨上,所述行走小车11上安装有直流电机以驱 动所述行走小车11沿所述机架10上的导轨往返运动,所述行走小车11与所述主机12上 分别安装有焊机13,实施例1中的所述网架杆件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行走小车11上,所述 行走小车11的车轮轴承与所述第一碳刷3之间电绝缘。所述第一传感器9的信号输出与 所述行走小车11的刹车系统连接。所述主机12上安装有减速电机、碳刷架21、第二传感器 14和电子计数器15,所述减速电机的减速机19的输出轴22与第二顶头25驱动连接,所述 碳刷架21上安装有第二碳刷20并且所述第二碳刷20与所述第二顶头25电连接,所述减 速电机的电机M具有加长半轴23,所述输出轴22与所述加长半轴23同轴转动,所述第二 传感器14临近所述加长半轴23设置并且所述第二传感器14的信号输出与所述电子计数 器15的信号输入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22通过轴套18与所述第二顶头25驱 动连接,所述第二碳刷20通过所述轴套18与所述第二顶头25电连接,所述轴套18具有第 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输出轴22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所述第一轴孔内,所述第二顶头25的 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轴孔内。所述减速电机通过所述轴套18驱动所述第二顶头25旋转, 所述网架杆件定位装置的所述第一顶头轴1为从动轴;所述第一碳刷3和所述第二碳刷20 均与所述机架10电连接。本实施例的网架杆件焊接机在工作的时候,将需要焊接的网架杆件的一端放置在 所述第二顶头25上,启动所述行走小车11使得所述行走小车11沿所述机架10上的导轨 向着网架杆件的另一端靠近,使得所述第一顶头轴1上的所述第一顶头5经所述行走小车 11上的顶头工作通道17伸入到网架杆件这一端的空腔内;当所述行走小车11继续前进的 时候,所述第一顶头轴1与网架杆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所述第一顶头轴1通过所述弹簧 座6压缩所述弹簧7,通过预先设定所述第一顶头轴1相对所述轴承座4的位移量来设定所 述行走小车11是否行走到位,并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9检测所述第一顶头轴1相对所述轴 承座4的位移量是否达到设定的数值,如果位移量达到设定的数值,所述第一传感器9就向 所述行走小车的刹车系统发出刹车信号以使得所述行走小车11及时停车,此时网架杆件 就夹紧在所述主机12与所述行走小车11之间,可以通过所述行走小车11和所述主机12 上的所述焊机13进行相应的焊接工作,当需要环绕网架杆件焊接的时候,启动所述主机12 上的减速电机以驱动所述第二顶头25转动,并通过网架杆件带动所述第一顶头轴1转动, 由于所述加长半轴23与所述输出轴22同轴转动,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器14监测所述加长半轴23的旋转圈数并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所述电子计数器15上面,也可以通过所述电子计数 器15设定所述加长半轴23的旋转圈数以通过所述输出轴22将网架杆件旋转到设定的圈 数而达到环绕焊接的目的,焊接完毕,启动所述行走小车11使之反向运动,即可松开夹紧 在所述主机12与所述行走小车11之间的网架杆件。 由于本实施例的网架杆件焊接机所述第一顶头轴1与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2之间 为电绝缘,在焊接过程中流经所述第一顶头轴1的电流可以通过与所述第一顶头轴1电连 接的所述第一碳刷3导出以形成回路(本实施例中,拖链1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碳刷3电连 接、另一端与所述机架10电连接;所述第二碳刷20也通过导体与所述机架10电连接;从 而使得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2没有电流通过;同时,所述行走小车11的车轮轴承也没有电 流通过)。因此,没有电流经过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2以及所述行走小车11的车轮轴承, 使得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2以及所述行走小车11的车轮轴承不会由于电流经过而发热,从 而能够有效地保护润滑油不会由于电流经过而逐渐减少,使得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2以及 所述行走小车11的车轮轴承工作寿命延长,工作过程中不会打滑,也不会发生不转动的情 况,有效地确保焊接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使得所述第一碳刷3能够更好地将所述第一顶 头轴1上的电流导出,所述第一碳刷3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权利要求1.网架杆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顶头轴(1)、第一顶头轴轴承( 和第一 碳刷(3),所述第一碳刷( 与所述第一顶头轴(1)电连接,所述第一顶头轴(1)和所述第 一顶头轴轴承( 安装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 与所述第一顶头轴(1)之间电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架杆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头轴(1)的一 端安装有第一顶头(5),在所述第一顶头(5)与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 之间设置有弹簧 座(6),在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 与所述弹簧座(6)之间设置有弹簧(7);所述网架杆件 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9),所述第一传感器(9)临近所述第一顶头轴(1)远离所述第 一顶头(5)的一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架杆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2)和 所述第一碳刷C3)分别安装在轴承座(4)上,所述轴承座(4)通过其上设置的中孔与所述 第一顶头轴(1)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弹簧(7) 设置在所述弹簧座(6)与临近所述弹簧座(6)的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 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架杆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头轴(1)远离所 述第一顶头( 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顶头轴(1)螺纹连接的螺母(8),所述第一顶头 轴轴承( 设置在所述弹簧(7)与所述螺母(8)之间。
5.具有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网架杆件定位装置的网架杆件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包 括机架(10)、行走小车(11)、主机(1 和焊机(13),所述主机(1 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行走小车(11)通过车轮(111)设置在所述机架(10)的导轨上,所述行走小车(11)与所述主机(1 上分别安装有焊机(13),所述网架杆件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行走小 车(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架杆件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9)的信号输 出与所述行走小车(11)的刹车系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架杆件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 上安装有减速 电机、碳刷架(21)、第二传感器(14)和电子计数器(15),所述减速电机的减速机(19)的输 出轴0 与第二顶头0 驱动连接,所述碳刷架上安装有第二碳刷OO)并且所述 第二碳刷OO)与所述第二顶头0 电连接,所述减速电机的电机04)具有加长半轴03) 并且所述加长半轴与所述输出轴0 同轴转动,所述第二传感器(14)临近所述加长 半轴设置并且所述第二传感器(14)的信号输出与所述电子计数器(1 的信号输入 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架杆件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0 通过轴套 (18)与所述第二顶头0 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碳刷OO)通过所述轴套(18)与所述第二顶 头0 电连接,所述轴套(18)具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输出轴0 的动力输出端 安装所述第一轴孔内,所述第二顶头0 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轴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架杆件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小车(11)的车轮轴 承与所述第一碳刷( 之间电绝缘。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网架杆件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刷(3)和 所述第二碳刷OO)均与所述机架(10)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网架杆件定位装置及网架杆件焊接机,网架杆件定位装置包括第一顶头轴、第一顶头轴轴承和第一碳刷,所述第一碳刷与所述第一顶头轴电连接,所述第一顶头轴和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安装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顶头轴轴承与所述第一顶头轴之间电绝缘。网架杆件焊接机包括机架、行走小车、主机和焊机,所述主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行走小车通过车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导轨上,所述行走小车与所述主机上分别安装有焊机,所述网架杆件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行走小车上。本实用新型的网架杆件定位装置及网架杆件焊接机能够有效地延长顶头轴轴承的使用寿命、确保焊接工作顺利进行。
文档编号B23K37/00GK201881101SQ20102066339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6日
发明者蒋旭东 申请人:蒋旭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