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顶升多品种拉丝收线工字轮的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材加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顶升多品种拉丝收线工字轮的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拉丝机成套设备中,是通过电机带动工字轮旋转实现放线或收线功能的。 然而工字轮有不同的尺寸大小和一定的重量,现阶段市场上拉丝收线工字轮大多没有升降功能,工字轮安装到位有一定的高度要求,不同的尺寸大小的工字轮要升降的高度不同,因此更换工字轮操作需要一定的劳动量和工时,生产过程中,一般来讲尺寸较大的工字轮时操作还算方便,但采用多品种工字轮生产时,对工字轮的操作极为费时费力,效率较低,占用了大量的作业工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顶升多品种拉丝收线工字轮的升降机构,满足采用不同尺寸工字轮生产时的作业要求,机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用于顶升多品种拉丝收线工字轮的升降机构,包括折叠机构、推动机构和工字轮定位机构;折叠机构包括顶板、底板、设置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四个支撑臂,四个支撑臂等长,支撑臂相互交叉形成两组“X”型支架,支撑臂的交叉点为各支撑臂的中点,交叉点设置转轴,支撑臂可绕该转轴转动,在两组“X”型支架之间还设置两根横梁,横梁两端与支撑臂其中一侧的末端连接,支撑臂的另一侧的末端与顶板或者底板铰接;所述工字轮定位机构设置于折叠机构的顶板上用于支撑和固定工字轮;所述的推动机构包括动力推动装置和升降限位块,动力推动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轴上,动力推动装置的推杆与升降限位块连接,升降限位块位于两根横梁之间,升降限位块上下两侧表面为对称的台阶状表面, 升降限位块的上下两侧表面分别与每根横梁外侧接触;所述转轴轴线、动力推动装置的推杆轴线以及升降限位块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所述的横梁与支撑臂的末端铰接。进一步,横梁上与升降限位块接触的位置设置轴承,轴承内圈与横梁固定连接,轴承外圈与升降限位块的台阶状表面接触。进--步,升降限位块的台阶状表面的台阶数量为2-10个。
进--步,升降限位块的台阶状表面的拐角处均为平滑过渡表面。
进--步,升降限位块为扁平形状或陀螺形状。
进--步,升降限位块与所述动力推动装置的推杆采用螺纹连接。
进--步,所述动力推动装置为汽缸或油缸。
进--步,所述横梁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滚动轴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动力推动装置固定于折叠机构“X”型支架的支撑臂交叉点转轴上,所述转轴轴线、动力推动装置的推杆轴线以及升降限位块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升降限位块上下两侧表面为对称的台阶状表面,这样当推杆推动升降限位块并带动“X”型支架的支撑臂张开时推杆始终保持水平,无论动力推动装置是汽缸或者油缸,都能达到在同一水平高度水平推动升降限位块的效果,而由于升降限位块的厚度是根据工字轮需要抬升的高度设计好的,因此水平移动升降限位块每移动一个位置,其上下两侧的横梁卡在相应的两个台阶面上,横梁推动顶板及其上工字轮抬升,所抬升的距离就能达到设计要求,操作简单方便,提高效率,节约人工。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图1为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升降机构的左视图3为图1所示升降机构的俯视图(不包括滑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顶升多品种拉丝收线工字轮的升降机构包括折叠机构、推动机构和工字轮定位机构;折叠机构包括顶板1、底板10、设置于所述顶板1和底板10之间的四个支撑臂,即支撑臂12a、支撑臂12b、支撑臂12c、支撑臂12d, 所述四个支撑臂等长;支撑臂1 和支撑臂12b交叉,支撑臂12c和支撑臂12d交叉,形成两组“X”型支架,所述支撑臂的交叉点为各支撑臂的中点,交叉点设置转轴13,支撑臂12a、 支撑臂12b、支撑臂12c和支撑臂12d可绕该转轴转动,在两组“X”型支架之间还设置横梁如和和横梁恥,其中横梁恥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臂12b和支撑臂12c的右侧末端连接,横梁 fe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臂1 和支撑臂12d的右侧末端连接,支撑臂12b和支撑臂12c左侧末端分别与顶板铰接,支撑臂1 和支撑臂12d左侧末端分别与底板10铰接;所述工字轮定位机构设置于折叠机构的顶板1上用于支撑和固定工字轮,工字轮定位机构包括限位块 7、滑板8和挡块11 ;所述的推动机构包括动力推动装置4和升降限位块6,动力推动装置4 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轴13上,动力推动装置4的推杆41与升降限位块6连接,升降限位块6 位于横梁如和横梁恥之间,升降限位块6的上下两侧表面为对称的台阶状表面,升降限位块6的上下两侧表面分别与横梁fe和横梁恥外侧接触;所述转轴13的轴线、动力推动装置的推杆41的轴线以及升降限位块6的中心线(上下两侧对称的台阶状表面的对称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所述的横梁与支撑臂的末端铰接。具体实施时,横梁fe和横梁恥与升降限位块6接触的位置可设置轴承,如图3所示,轴承19的内圈与横梁fe固定连接,轴承19的外圈与升降限位块6的台阶状表面的上表面接触,同理,横梁恥上也可设置滚动轴承,如此,升降限位块6在横梁fe和横梁恥之间运动时能够减少阻力。具体实施时,升降限位块6的台阶状表面的台阶数量可为2-10个,本实施例中为三个台阶,可以满足三种不同工字轮的作业要求。具体实施时,升降限位块6的台阶状表面的拐角处均最好为平滑过渡表面,有利于升降限位块6的平滑移动。具体实施时,升降限位块6可为扁平形状或陀螺形状,本实施例中为扁平状,即只有上下表面为台阶面,相对应的上台阶面到下台阶面的距离是根据工字轮需要抬升的高度计算设计而成的,因此,当横梁fe和横梁恥卡在升降限位块6某一相对应的台阶面时,工字轮刚好达到需要抬升的高度。具体实施时,升降限位块6与所述动力推动装置4的推杆41采用螺纹连接,如此可以根据作业要求更换不同的升降限位块6。具体实施时,所述动力推动装置为汽缸或油缸。具体实施时,所述横梁如和横梁恥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滚动轴承,如图3所示, 横梁fe端部设置有轴承16。如此横梁相对顶板或底板移动时可以减少摩擦力。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用于顶升多品种拉丝收线工字轮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机构、推动机构和工字轮定位机构;折叠机构包括顶板、底板、设置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四个支撑臂, 四个支撑臂等长,支撑臂相互交叉形成两组“X”型支架,支撑臂的交叉点为各支撑臂的中点,交叉点设置转轴,支撑臂可绕该转轴转动,在两组“X”型支架之间还设置两根横梁,横梁两端与支撑臂其中一侧的末端连接,支撑臂的另一侧的末端与顶板或者底板铰接;所述工字轮定位机构设置于折叠机构的顶板上用于支撑和固定工字轮;所述的推动机构包括动力推动装置和升降限位块,动力推动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轴上,动力推动装置的推杆与升降限位块连接,升降限位块位于两根横梁之间,升降限位块上下两侧表面为对称的台阶状表面,升降限位块的上下两侧表面分别与每根横梁外侧接触;所述转轴轴线、动力推动装置的推杆轴线以及升降限位块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顶升多品种拉丝收线工字轮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横梁与支撑臂的末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顶升多品种拉丝收线工字轮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 横梁上与升降限位块接触的位置设置轴承,轴承内圈与横梁固定连接,轴承外圈与升降限位块的台阶状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顶升多品种拉丝收线工字轮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 升降限位块的台阶状表面的台阶数量为2-10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顶升多品种拉丝收线工字轮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 升降限位块的台阶状表面的拐角处均为平滑过渡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顶升多品种拉丝收线工字轮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 升降限位块为扁平形状或陀螺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顶升多品种拉丝收线工字轮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 升降限位块与所述动力推动装置的推杆采用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任一项用于顶升多品种拉丝收线工字轮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推动装置为汽缸或油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顶升多品种拉丝收线工字轮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滚动轴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顶升多品种拉丝收线工字轮的升降机构,包括折叠机构、推动机构和工字轮定位机构;折叠机构包括顶板、底板、设置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四个支撑臂,四个支撑臂等长,支撑臂相互交叉形成两组“X”型支架,交叉点为各支撑臂的中点,支撑臂可绕违约交叉点的转轴转动,“X”型支架之间还设置两根横梁,横梁两端与支撑臂其中一侧的末端连接,支撑臂的另一侧的末端与顶板或者底板铰接;推动机构包括动力推动装置和升降限位块,动力推动装置固定升降限位块在两根横梁之间平移从而打开折叠机构提升顶板上的工字轮。本发明满足采用不同尺寸工字轮生产时的作业要求,机构简单,操作方便,提升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1C47/02GK102363165SQ20111036260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庄超, 朱韵琴, 王丛伟, 胡贻军 申请人:江苏高和机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