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材表面除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76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材表面除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设备领域,尤其是用于去除带材表面残留的工艺润滑液的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带材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带材的生产工艺流程通常需要轧制,而在轧制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在带材的上下表面残留水、乳液、润滑油等工艺润滑液,在带材卷取之前必须清除,否则会影响到带材下一步的深加工,即除油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带材成品的质量。现有技术中的除油装置有辊式除油装置、带式除油装置、布夹式除油装置等,这些除油装置分别适 用于不同冷轧带材的除油,经过除油后,往往仍有大量的润滑液残留在带材的上下表面,尤其是有些带材表面残留润滑液量大,难以高效除油,则无法满足质量要求,致使带材成品的合格率低。这些除油装置的共同缺点在于除油效果不够好,除油不够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无法清除干净带材表面残留的润滑液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的带材表面除油装置,能有效地去除带材表面残留的润滑液,满足实际生产中的需求,更保证了产品品质。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材表面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喷嘴机构,刮板机构、胶辊机构以及空气吹扫装置;胶辊机构的结构为其包括上胶辊和下胶辊,所述上胶辊和下胶辊分别安装于胶辊安装座上,所述上胶辊的胶辊安装座安装于油缸活塞杆端部,所述下胶辊的胶辊安装座与丝杆升降装置连接,所述丝杆升降装置与机座连接,上述胶辊机构平行间隔设置有两组;空气吹扫装置的结构如下包括压缩空气输入管道,所述管道通过焊接包裹于铁板内,所述空气吹扫装置顶部连接有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铁板连接,所述油缸通过连接板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空气吹扫装置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支架的底部,所述支架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机架上;喷嘴机构的结构为喷嘴机构位于套座内,其包括压缩空气的通道,所述压缩空气的通道分有两条通路,第一倾斜通路通过螺纹连接喷嘴,第二垂直通路通过螺纹连接喷嘴;刮板机构的结构为刮板机构也位于套座内,包括套座上开有的T字形槽,T字形刮板镶嵌于所述T字形槽内。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空气吹扫装置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空气吹扫装置分别通过套座均匀平行排列和倾斜排列多个喷嘴机构;所述胶辊外表面包裹有耐油橡胶,所述耐油橡胶的厚度为30_40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可以对不同轧制材料表面所残留的润滑液依次进行压缩空气的吹扫,刮挤,研磨完成除油,除油速度快,除油干净性能安全可靠,维护方便,除油后带材表面的残油量 <18mg/m2。通过空气吹扫装置,使喷嘴能不断的喷出干燥的压缩空气,并通过上下均匀平行排列和倾斜的多个喷嘴机构同时吹扫,能有效的对带材的上下表面同时进行吹扫,效率高;T形刮板的一次性刮挤,可以刮挤掉带材上表面残留的细小杂质;最后通过带钢的卷取、摩擦带动胶辊工作,使上、下胶辊夹持住带材的上下表面进行研磨,响应速度快,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可靠,损耗低。上、下辊子间的间隙可以根据所需加工的带材的不同厚度通过胶辊顶部的油缸和底部的丝杠机构进行调节,上下喷嘴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空气吹扫装置顶部的油缸进行调节。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沿A-A剖视图。图3为图I中B部放大图。图4为胶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座7、喷嘴机构,刮板机构、胶辊机构以及空气吹扫装置;胶辊机构的结构为其包括上胶辊3和下胶辊4,上胶辊3和下胶辊4分别安装于胶辊安装座2和胶辊安装座5上,上胶辊3的胶辊安装座2安装于油缸I活塞杆端部,下胶辊4的胶辊安装座5与丝杆升降装置6连接,丝杆升降装置6与机座7连接,丝杆升降装置6的作用为固定与调节胶辊机构的上下位置,上述胶辊机构平行间隔设置有两组;空气吹扫装置的结构如下包括压缩空气输入管道14-1,管道14-1通过焊接包裹于铁板15内,空气吹扫装置14顶部连接有油缸17,油缸17的活塞杆16与铁板15连接,油缸17通过连接板18固定于机架上;如图2所示,空气吹扫装置14以及空气吹扫装置8分别通过支撑杆21,支撑杆22上下对称安装,支撑杆21固定连接于支架20的底部,支架20通过连接于机架连接板19 ;见图3,空气吹扫装置14底部连接套座23,套座23通过螺栓24紧固于铁板15上,并在套座23上均匀的平行排列和倾斜排列多个喷嘴,所有排列好的喷嘴的整体宽度大于所需加工带材的宽度;喷嘴机构的结构为喷嘴机构位于套座23内,其包括压缩空气的通道25,压缩空气的通道25分有两条通路,第一倾斜通路通过螺纹连接喷嘴13,第二垂直通路通过螺纹连接喷嘴12,下部的空气吹扫装置8上采用相同的方法安装喷嘴9和喷嘴10,所述喷嘴为市、售商品;刮板机构的结构为刮板机构也位于套座23内,包括套座23上开有的T字形槽,T字形刮板11镶嵌于所述T字形槽内。见图4,上胶辊3和下胶辊4的外表面分别包裹有耐油橡胶26,耐油橡胶的厚度为40_,防止研磨时损坏带材表面同时也防止了辊子与润滑液之间产生化学反应,影响辊子的使用寿命。实际工作过程中,见图1,带材C通过输送带水平进入除油装置,首先经过上下喷嘴的空气吹扫,初步去除带材C表面的杂质等污物,然后进入刮板11的刮挤,将带材C表面 的油污刮去,最后通过高速旋转的上下胶辊的高速刮磨,对带材C的正反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同时往前夹送至下道加工设备,最后卷取成成卷的带材成品。当带材C的厚薄发生变化,则首先将丝杆升降装置6调整至适当位置,并固定于机架7上,通过调节油缸I活塞杆的行程来调节胶辊机构之间的间距;上下喷嘴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空气吹扫装置14顶部的油缸17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用于薄板带冷轧机组作业线,清除板带表面残留的工艺润滑液,对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板材通过喷嘴冲洗,刮挤,胶辊研磨三道工序一次完成操作达到高效除油效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只有单一程序的除油装置,无法满足高效除油效果,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以上所述油缸1,胶辊安装座2,丝杆升降装置6,喷嘴9,喷嘴10,喷嘴12,喷嘴13,刮板11,空气吹扫装置8,空气吹扫装置均为市售商品。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带材表面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喷嘴机构,刮板机构、胶辊机构以及空气吹扫装置; 胶辊机构的结构为其包括上胶辊和下胶辊,所述上胶辊和下胶辊分别安装于胶辊安装座上,所述上胶辊的胶辊安装座安装于油缸活塞杆端部,所述下胶辊的胶辊安装座与丝杆升降装置连接,所述丝杆升降装置与机座连接,上述胶辊机构平行间隔设置有两组; 空气吹扫装置的结构如下包括压缩空气输入管道,所述管道通过焊接包裹于铁板内,所述空气吹扫装置顶部连接有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铁板连接,所述油缸通过连接板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空气吹扫装置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支架的底部,所述支架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机架上; 喷嘴机构的结构为喷嘴机构位于套座内,其包括压缩空气的通道,所述压缩空气的通道分有两条通路,第一倾斜通路通过螺纹连接喷嘴,第二垂直通路通过螺纹连接喷嘴; 刮板机构的结构为刮板机构也位于套座内,包括套座上开有的T字形槽,T字形刮板镶嵌于所述T字形槽内。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材表面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吹扫装置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空气吹扫装置分别通过套座均匀平行排列和倾斜排列多个喷嘴机构。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材表面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辊和下胶辊的外表面分别包裹有耐油橡胶,所述耐油橡胶的厚度为30-4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材表面除油装置,包括机座、喷嘴机构,刮板机构、胶辊机构以及空气吹扫装置。通过空气吹扫装置,使喷嘴能不断的喷出干燥的压缩空气,并通过上下均匀平行排列和倾斜的多个喷嘴机构同时吹扫,能有效的对带材的上下表面同时进行吹扫,效率高;T形刮板的一次性刮挤,可以刮挤掉带材上表面残留的细小杂质;最后通过带钢的卷取、摩擦带动胶辊工作,使上、下胶辊夹持住带材的上下表面进行研磨,响应速度快,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可靠,损耗低。
文档编号B21B45/02GK202377278SQ20112045101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唐国震, 唐明, 张靖, 徐强琦, 胡智伟, 鲁建雄 申请人:无锡市桥联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