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432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弯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管机。
背景技术
对于重型罐车、拉煤车等车型,为了保证安全,贯穿梁必须采用方管,然而,由于方管弯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难点,大多企业仍然采用直方管加垫铁的方式。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使得整个车身加重,危险系数增加。目前机械弯管行业常采用推弯、拉弯、绕弯、压弯等弯管方式加工弯管,使用的弯管机构均为单向弯管机构,如果一根管材上需多个不同方向折弯的情况,只能采用转料方法解决,劳动强度大,且换料过程影响了加工精度和成形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管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弯管机只能朝向一个方向弯折管材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机,包括工作台、设于工作台上的进给机构、用于压紧管材的压紧机构及用于折弯管材的弯管机构,所述弯管机构包括固设于工作台上的芯棒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在所述工作台上位于该芯棒头的两侧对称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均沿该芯棒头轮廓线由该芯棒头的根部向末端延伸并且所述导向结构两极限位置分别与所述芯棒头的根部和末端对应,所述两个辊子的底部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导向结构上,该工作台上还设有分别驱动所述两个辊子在导向结构两极限位置之间来回运动用于滚压折弯管材的驱动机构。所述的导向结构为导向槽或者导向长孔或者导向滑轨。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芯棒的两侧的输出直线往复运动的动力源以及铰接在每个所述动力源输出轴上的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对应所述辊子上。所述连杆均为U形连杆,所述两个辊子的上下两端头分别转动插设在对应所述U形连杆口部的两臂上实现与所述U形的铰接,所述U形连杆的与口部相对的另一端部铰接在对应动力源的输出轴上。所述U形连杆与对应所述辊子之间设有轴承。所述两个辊子的外周面上均设有径向截面为矩形的用于与方管顶压配合的环槽。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机,在底盘上表面位于芯棒头两侧对称设有沿该芯棒头轮廓线由该芯棒头的根部向末端延伸的导向结构,并且导向结构两极限位置分别与所述芯棒头的根部和末端对应,两个辊子的底部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导向结构上,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所述两个辊子在导向结构两极限位置之间来回运动用于滚压折弯管材,这样管材加工时,第一辊子处于初始极限位置顶住管材,第二辊子在动力源输出轴的推动下,沿对应导向结构由初始极限位置向另一极限端部运动,对管材进行滚压,对管材进行一个方向的折弯,、同理,当对管材进行相反方向折弯的时候,第二辊子处于初始极限位置顶住管材,第一辊子在动力源输出轴的推动下,沿对应导向结构由初始极限位置向另一极限位置运动,对管材进行挤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弯管机构只能朝向一个方向弯折管材的问题。更进一步的,由于两辊子外周面上均设有径向截面为矩形的用于与方管顶压配合的环槽,因此在挤压折弯管材的过程中,特别是方形管材的时候,防止管材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向两侧膨胀,由于在折弯管材使用滚压方式,并且管材 折弯部内侧的管壁内外在辊子和芯棒的共同顶压下,管材折弯部内侧皱褶变形空间,能够很好地防止管材折弯部内侧管壁的变形。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弯管机构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弯管机构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弯管机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弯管机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弯管机芯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弯管机螺母座推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详细说明一种弯管机的实施例,如图广3所示,包括工作台I、设于工作台I上的进给机构、用于压紧管材的压紧机构及用于折弯管材的弯管机构,进给机构包括电动机2、联轴器10、与联轴器10相连的丝杠21和被丝杠21驱动的螺母座推动架22,螺母座推动架22包括螺母座35和固连在螺母座35上的螺母36,丝杠21滑动穿设在螺母座的孔37内,所述弯管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芯棒11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辊子19和第二辊子20,工作台包括台面及通过螺栓17固连于台面上的底盘8,两个辊子19、20及芯棒的芯棒头均设置在底盘8上,两个辊子19、20的外周面上均设有径向截面为矩形的用于与方管顶压配合的环槽21,底盘8上表面位于芯棒头两侧的位置对称设置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均沿该芯棒头轮廓线由该芯棒头的根部向末端延伸并且所述导向结构两极限位置分别与所述芯棒头的根部和末端对应,导向结构为导向长孔15、15’,两个辊子19、20的底部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导向长孔15、15’上,该工作台上还设有分别驱动所述两个辊子在导向结构两极限位置之间来回运动用于滚压折弯管材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芯棒11的两侧均设有输出直线往复运动的动力源5、5’及连杆6、6’,本实施例中动力源为液压缸,辊子19,20与连杆6、6’ 一端通过轴承14、18铰接,连杆6、6’另一端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13、13’通过活塞销16铰接,动力源输出轴13、13’在往复运动时推动对应的所述辊子19、20从对应的所述导向长孔15、15’一个极限端部到另一个极限端部往复运动,为了能够稳定推动对应辊子19、20,连杆6、6’均为U形连杆,两个辊子19、20的下端头分别穿过对应所述导向孔15、15’,所述两个辊子19、20的上下两端头分别转动插设在对应所述U形连杆口部的两臂上实现与所述U形连杆的铰接,所述U形连杆的与口部相对的另一端部铰接在对应动力源的输出轴13、13’上,为了使辊子19、20能够沿导向孔15、15’稳定滑动,在所述两辊子19、20的上端与两所述U形连杆之间还设有上盘7,所述上盘7通过螺栓或连接轴固定在底盘8上,并且在所述上盘7与所述底盘8上的导向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导向孔,所述两辊子19,20的上端穿设在导向孔中并与导向孔滑动配合;压紧机构包括位于芯棒11 一侧的压紧液压缸9和位于芯棒11另一侧的三个压紧轮4构成,芯棒11上设有通缝,芯棒11尾部穿过螺母座上的两个对应通孔38、38’,并被芯棒卡具3卡紧。在一种弯管机的其他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的导向孔还可以用导向槽来代替,此时,对应所述辊子的下端滑动设置在导向槽中,所述U形连杆的下臂铰接在对应辊子位于导向槽之上的部分;在一种弯管机构的其他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的导向孔还可以用导向滑轨来代替,此时,对应所述辊子的下端滑动设置在滑轨上;在一种弯管机构的其他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驱动机构的动力源还可以为 电机、内燃气等通过直齿轮输出直线轮动,并通过推板推动辊子在导向机构上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弯管机的折弯方法,包含以下步骤I)先将管材套装在芯棒上;2)然后用进给机构将管材向芯棒头方向推至预定位置,再用压紧机构将管材固定;3)接着利用驱动机构将一个辊子固定在导向结构的与芯棒头根部对应的极限位置顶住管材,并驱动另一个辊子在另一导向结构上由与芯棒头根部对应的极限位置向与芯棒头末端对应的极限位置运动,在此过程中通过辊子滚压管材将管材折弯。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弯管机的双向折弯方法,包含以下步骤I)先将管材套装在芯棒上;2)然后用进给机构将管材向芯棒头方向推至预定位置,再用压紧机构将管材固定;3)接着利用驱动机构将第一辊子固定在导向结构的与芯棒头根部对应的极限位置顶住管材,并驱动第二辊子在另一所述导向结构上由与芯棒头根部对应的极限位置向与芯棒头末端对应的极限位置运动,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二辊子滚压管材将管材折弯;4)第二辊子在驱动机构驱动下回到与芯棒头根部对应的极限位置;5)然后压紧机构松开管材,接着用进给机构继续将管材向所述芯棒头方向推至预定位置并通过该压紧机构将管材固定;6)接着利用驱动机构将第二辊子固定在导向结构的与芯棒头根部对应的极限位置顶住管材,并驱动第一辊子在另一所述导向结构上由与芯棒头根部对应的极限位置向与芯棒头末端对应的极限位置运动,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一辊子滚压管材将管材向另一个方向折弯,实现一个双向折弯过程。进给机构推动管材的过程如下,电动机通过丝杆驱动螺母座推动架,螺母座推动架推动管材向弯管机构的方向滑动,到达预定位置后停止驱动;压紧机构压紧管材通过压紧液压缸和压紧轮的压紧配合下实现,本实用新型使用弯管机可将管材折弯成Z形、W形等形状。
权利要求1.一种弯管机,包括工作台、设于工作台上的进给机构、用于压紧管材的压紧机构及用于折弯管材的弯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机构包括固设于工作台上的芯棒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在所述工作台上位于该芯棒头的两侧对称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均沿该芯棒头轮廓线由该芯棒头的根部向末端延伸并且所述导向结构两极限位置分别与所述芯棒头的根部和末端对应,所述两个辊子的底部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导向结构上,该工作台上还设有分别驱动所述两个辊子在导向结构两极限位置之间来回运动用于滚压折弯管材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弯管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向结构为导向槽或者导向长孔或者导向滑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管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芯棒的两侧的输出直线往复运动的动力源以及铰接在每个所述动力源输出轴上的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对应所述辊子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弯管机,其特征是所述连杆均为U形连杆,所述两个辊子的上下两端头分别转动插设在对应所述U形连杆口部的两臂上实现与所述U形的铰接,所述U形连杆的与口部相对的另一端部铰接在对应动力源的输出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弯管机,其特征是所述U形连杆与对应所述辊子之间设有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弯管机,其特征是所述两个辊子的外周面上均设有径向截面为矩形的用于与方管顶压配合的环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管机,包括工作台、进给机构、压紧机构及弯管机构,弯管机构包括固设于工作台上的芯棒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在所述工作台上位于该芯棒头的两侧对称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均沿该芯棒头轮廓线由该芯棒头的根部向末端延伸并且所述导向结构两极限位置分别与所述芯棒头的根部和末端对应,所述两个辊子的底部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导向结构上,该工作台上还设有分别驱动所述两个辊子在导向结构两极限位置之间来回运动用于滚压折弯管材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弯管机构只能朝向一个方向弯折管材的问题。
文档编号B21D9/10GK202377335SQ20112054795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5日
发明者冯亚波, 崔凤奎, 张丰收, 李兮蒈, 杨建玺, 王晓强, 薛进学, 谢亚飞, 高乐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