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闭合高度检测结构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432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闭合高度检测结构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精密冲压模具的闭合高度进行检测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精密冲压模具冲压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模具的闭合高度。目前,模具中普遍采用普通限位柱限制、检测模具闭合高度。普通限位柱有上、下限位柱组成,安装于模具上下模座之间。当模具闭合时,上下限位柱接触,没有间隙。但是,由于调节模具闭合高度时存在误差,容易造成模具上下模座之间间隙小于上下限位柱的高度,限位柱产生一定的塑性变 形。此时,模具闭合高度出现误差,影响产品尺寸精度。此外,上下限位柱对冲压机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影响冲压机的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带有闭合高度检测结构的模具,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可以准确保证模具的闭合高度。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有闭合高度检测结构的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间隙调整块、铅丝和下间隙调整块,下间隙调整块固定安装于下模座上,上间隙调整块固定安装于上模座下方位置,下间隙调整块顶端开有凹槽,凹槽内部放置铅丝,上间隙调整块位于铅丝正上方位置,并与铅丝紧密接触。所述上间隙调整块和下间隙调整块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上间隙调整块与下间隙调整块的凹槽底部的距离小于铅丝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采用此检测装置不仅能保证模具的闭合高度,而且不会引起上下限位柱对冲压机产生的较大的反作用力,可提高冲压机的寿命。综上,本实用新型模具的闭合高度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和可靠性较强的优点。

附图I为带有闭合高度检测结构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座,2.下模座,3.上间隙调整块,4.铅丝,5.下间隙调整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如附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带有闭合高度检测结构的模具,包括上模座I、下模座2、上间隙调整块3、铅丝4和下间隙调整块5 ;下间隙调整块5固定安装于下模座2之上,上间隙调整块3固定安装于上模座I下方位置,上间隙调整块3和下间隙调整块5之间存在间隙,下间隙调整块5顶端开有凹槽,铅丝4放置于凹槽内部,上间隙调整块3位于铅丝4正上方位置,并与铅丝4紧密接触,上间隙调整块3与下间隙调整块5的凹槽底部的距离小于铅丝4的直径。当模具初次调整合格时,调整上间隙调整块3与下间隙调整块5,使其保持一定间隙,并调整上间隙调整块3与下间隔调整块5的凹槽底部的距离,使此距离略小于铅丝直径,并记录铅丝变形后尺寸准确数值,将此值作为标准值。模具调整合格后,需要在不同的冲压机上或者同一冲压机的不同时间来生产产 品。此时则需要调试模具的闭合高度到标准值。工作时,将铅丝放置于凹槽中,调整模具的闭合高度,直到铅丝尺寸达到标准值。此方法可以准确保证模具闭合高度。
权利要求1.带有闭合高度检测结构的模具,包括上模座(I)、下模座(2)、上间隙调整块(3)、铅丝(4)和下间隙调整块(5),其特征在于下间隙调整块(5)固定安装于下模座(2)上,上间隙调整块(3)固定安装于上模座(I)下方位置,下间隙调整块(5)顶端开有凹槽,凹槽内部放置铅丝(4),上间隙调整块(3)位于铅丝(4)正上方位置,并与铅丝(4)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闭合高度检测结构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间隙调整块(3)和下间隙调整块(5)之间存在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闭合高度检测结构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间隙调整块(3)与下间隙调整块(5)的凹槽底部的距离小于铅丝(4)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带有闭合高度检测结构的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间隙调整块、铅丝和下间隙调整块,下间隙调整块固定安装于下模座上,上间隙调整块固定安装于上模座下方位置,下间隙调整块顶端开有凹槽,凹槽内部放置铅丝,上间隙调整块位于铅丝正上方位置,并与铅丝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采用此检测装置不仅能保证模具的闭合高度,而且不会引起上下限位柱对冲压机产生的较大的反作用力,可提高冲压机的寿命。综上,本实用新型模具的闭合高度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和可靠性较强的优点。
文档编号B21C51/00GK202427824SQ20112054797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5日
发明者张文强 申请人:大连泰和冲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