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4147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设备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设备加工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加工设备,以对工件进行不同工序的加工。该加工设备包括机架、设置于该机架上的加工单元、传送单元及控制单元,该传送单元装设于该机架上。该至少两个加工设备并排设置,且其传送单元依次连接。该传送单元包括驱动件及与该驱动件连接的传送件,该传送件用于承载工件。其中一个加工设备的控制单元控制该加工单元对工件进行加工,并在加工完成后,控制该驱动件运动,以将工件输送至后续加工设备的传送单元上。上述设备加工系统设置有多个加工设备,加工设备设置有传送件以及由控制单元控制的驱动件及加工单元,使得工件能够有序地实现自动化传送,避免工件碰伤,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设备加工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加工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自动送料的设备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产品生产模式从人工生产渐渐走向自动化生产。但是,自动化生产中主要为设备对产品进行自动加工,而工件从一道工序至下一工序之间仍需依靠人工传递。在人工传递产品的过程中,往往易造成产品碰伤,且利用人工传递产品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3]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保护产品、且提高生产效率的设备加工系统。
[0004]一种设备加工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加工设备,以对工件进行不同工序的加工。该加工设备包括机架、设置于该机架上的加工单元、传送单元及控制单元,该传送单元装设于该机架上。该至少两个加工设备并排设置,且其传送单元依次连接。该传送单元包括驱动件及与该驱动件连接的传送件,该传送件用于承载工件。其中一个加工设备的控制单元控制该加工单元对工件进行加工,并在加工完成后,控制该驱动件运动,以将工件输送至后续加工设备的传送单元上。
[0005]上述设备加工系统设置有多个加工设备,加工设备设置有传送件以及由控制单元控制的驱动件及加工单元,使得工件能够有序地实现自动化传送,避免工件碰伤,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设备加工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所示设备加工系统的加工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0008]图3是图1所示设备加工系统的局部III的放大示意图。
[0009]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设备加工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加工设备,以对工件进行不同工序的加工,该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及设置于该机架上的加工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加工设备还包括传送单元及控制单元,该传送单元装设于该机架上;该至少两个加工设备并排设置,且其传送单元依次连接;该传送单元包括驱动件及与该驱动件连接的传送件;该传送件用于承载工件;其中一个加工设备的控制单元控制该加工单元对工件进行加工,并在加工完成后,控制该驱动件运动,以将工件输送至后续加工设备的传送单元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传送单元还包括固定部,该传送件装设于该固定部上,各加工设备的传送件排布于一条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端及配合端,该连接端与相邻加工设备的配合端相配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端为凸起,该配合端为与连接端配合的配合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连接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的连接部,该第一支撑部平行于该第二支撑部,该连接部连接该第一支撑部及该第二支撑部,该第一支撑部装设于该机架上,该连接端及该配合端位于该第一支撑部的两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传送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装设于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上;该驱动件的数量为两个,对应驱动该两个传送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部、该第二支撑部及该连接部共同围成一个传送通道,装设于该第一支撑部上的传动件上承载的工件于该传送通道中进行传送。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传送件包括传动件及装设于该传动部一端的连动轴,该传动部装设于该固定件上,该驱动件与该连动轴连接,该驱动件驱动该连动轴转动,该连动轴带动该传动部传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机架的底部装设有滚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机架远离该滚轮的一侧形成有支承面,该支承面为台阶状,其包括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该加工单元装设于该第一安装面上,该传送单元安装于该第二安装面上。
【文档编号】B23Q7/14GK103537947SQ201210240323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李德裕, 张敬, 洪伟荣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