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缸盖进排气门数控专机单元线及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20987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工缸盖进排气门数控专机单元线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缸盖进排气门数控专机单元线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柴油机的气缸盖具有进气门和排气门,通常使用数控专机单元进行加工。目前机加工分厂铣磨车工段的加工进排气门工序,多年来一直采用以普通车床改成专用车床的方式进行加工,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工缸盖进排气门数控专机单元线及加工方法,通过本发明的实施,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工缸盖进排气门数控专机单元线,包括双面卧式数控专机;单面卧式数控专机;上下料机构,位于双面卧式数控专机上,用于装卸产品;物料滚道;用于连接双面卧式数控专机和单面卧式数控专机,将产品从双面卧式数控专机送到单面卧式数控专机。优选地,所述单面卧式数控专机具体包括中间底座,设有产品上料机构总成和数控滑台,数控滑台上设有数控滑台护罩;夹具体总成,安装在所述中间底座上;随行夹具总成,与电器操纵板总成连接;侧底座,设有穿线孔和承重孔;液压滑台,安装在侧底座上;镗削头底座,安装在所述液压滑台上,且其上安装有固定镗削头、可调镗削头。优选地,所述双面卧式数控专机具体包括中间底座,两端分别连接侧底座和钻削头侧底座,其上安装有夹具体总成;钻削头底座,安装在所述钻削头侧底座上;钻削头底座,安装在所述钻削头底座上,其上安装有固定钻削头、可调钻削头和钻削头底板;液压滑台,安装在所述侧底座上;镗削头底座,安装在所述液压滑台上,其上安装有固定镗削头、可调镗削头和镗削头底板。一种加工缸盖进排气门数控专机生产方法,应用上述加工缸盖进排气门,包括以下方法产品从上下料机构进入双面卧式数控专机,装入随行夹具;
由若干油缸自动夹紧产品;中间数控滑台由程序控制将产品依次移送至夹具靠模内的I一5加工位置;双面四台主轴头由液压滑台依次对产品进行切削加工;加工完毕后程序控制中间数控滑台移至原点;随行夹具油缸自动松开,产品通过物料滚道移至单面卧式数控专机;将产品通过上料机构装入随行夹具,由若干油缸自动夹紧;中间数控滑台由程序控制将产品依次移送至夹具靠模内的I一5加工位置;两台主轴头由液压滑台依次对产品进行切削加工;加工完毕后程序控制中间数控滑台移至原点;随行夹具油缸自动松开,产品清理完后吊装放置货架。优选地,1—5工位每次加工时,滑台自锁。优选地,由4个油缸自动夹紧产品。优选地,两台主轴头由液压滑台通过PLC控制,依次对产品进行切削加工。本发明中,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能适合缸径加门距值大于165mm以上机型的缸盖同线加工,具有柔性加工特点,是一种适合多品种、小批量加工缸盖进排气门的数控单元线。发明附1a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数控专机单元线布局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数控专机单元线上料示意图;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双面卧式数控专机结构装配正视图;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双面卧式数控专机结构装配侧视图;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双面卧式数控专机中的压紧油缸管路分布示意图;图2d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双面卧式数控专机中的产品上料示意图;图2e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双面卧式数控专机中的产品上料俯视图;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单面卧式数控专机结构装配示意图;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单面卧式数控专机中产品上料示意图;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单面卧式数控专机产品上料俯视图。附图标号10、双面卧式数控专机;20、单面卧式数控专机;101、机床床身侧表面连接位置;102、产品;103、上下料机构;104、物料滚道;201、中间底座;202、侧底座;203、钻削头侧底座;204、钻削头底座;205、液压滑台;206、夹具体总成;207、数控滑台;208、随行夹具体总成;209、镗削头底座;210、固定镗削头;211、可调镗削头;212、镗削头底板;213、钻削头底座;214、固定钻削头;215、可调钻削头;216、钻削头底板;217、电器操纵板总成;218、上料机构;219、数控滑台护罩;220、侧底座接线盒;221、穿线孔;222、承载孔;223、排气孔;224、进气孔;301、中间底座;302、夹具体总成;303、随行夹具总成;304、数控滑台;305、侧底座;306、镗削头底座;307、固定镗削头;308、可调镗削头;309、液压滑台;310、电器操纵板总成;311、产品上料机构总成;312、数控滑台护罩;313、穿线孔;314、承重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数控专机单元线,如图1a和Ib所示,包括双面卧式数控专机10、单面卧式数控专机20、上下料机构103和物料滚道104 ;上下料机构103位于双面卧式数控专机10上,用于装卸产品102 ;双面卧式数控专机10和单面卧式数控专机20之间通过物料滚道104连接。具体方式为产品102从上下料机构103进入双面卧式数控专机10 :将产品102通过上料机构装入双面卧式数控专机10中的随行夹具,由4个油缸自动夹紧一中间数控滑台由程序控制将产品依次移送至夹具靠模内的1-5加工位置(1-5工位每次加工时,滑台自锁)一双面四台主轴头由液压滑台通过PLC控制,依次对产品进行切削加工一加工完毕后程序控制中间数控滑台移至原点一随行夹具油缸自动松开,产品通过物料滚道104移至单面卧式数控专机人工将产品通过上料机构装入随行夹具,由4个油缸自动夹紧一中间数控滑台由程序控制将产品依次移送至夹具靠模内的I一5加工位置(I一5工位每次加工时,滑台自锁)一两台主轴头由液压滑台通过PLC控制,依次对产品进行切削加工一加工完毕后程序控制中间数控滑台移至原点一随行夹具油缸自动松开,产品清理完后吊装放置货架。进排气门加工工序钻、扩气门导管孔,凸台刮平,候口,座圈底孔,座圈倒角。一次性加工缸盖顶底面的一个进气孔和一个排气孔,加工五次完成所有工序。每台夹具靠模内设标准可换钻扩模板。每个加工面由两台主轴头组成,一只固定,另一只可以利用限位块通过丝杆螺母手动驱动靠死。根据不同机型缸盖缸径进行侧向调整进行柔性加工,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加工特点。一次性加工缸盖顶底面的一个进气孔和一个排气孔,加工五次完成所有工序。生产率对比①车床加工每小时人均生产4. 5块缸盖,每块需13. 5min 数控专机每小时人均生产9块缸盖,每块需6. 5min。每台夹具靠模内设标准可换钻扩模板。每个加工面由两台主轴头组成,一只固定,另一只可以利用限位块通过丝杆螺母手动驱动靠死。根据不同机型缸盖缸径进行侧向调整进行柔性加工,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特点。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数控专机单元线中的双面卧式数控专机如图2a至图2e所示,包括双面卧式数控专机结构201、中间底座;202、侧底座;203、钻削头侧底座;204、钻削头底座;205、液压滑台;206、夹具体总成;207、数控滑台;208、随行夹具体总成;209、镗削头底座;210、固定镗削头;211、可调镗削头;212、镗削头底板;213、钻削头底座;214、固定钻削头;215、可调钻削头;216、钻削头底板;217、电器操纵板总成;218、上料机构;219、数控滑台护罩;220、侧底座接线盒;221、穿线孔;222、承载孔;223、排气孔;224、进气孔。中间底座201,两端分别连接侧底座202和钻削头侧底座203,其上安装有夹具体总成206 ;钻削头底座204,安装在所述钻削头侧底座203上;钻削头底座213,安装在所述钻削头底座204上,其上安装有固定钻削头214、可调钻削头215和钻削头底板216 ;液压滑台205,安装在所述侧底座202上;镗削头底座209,安装在所述液压滑台205上,其上安装有固定镗削头210、可调镗削头211和镗削头底板212。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 一种数控专机单元线中的单面卧式数控专机如图3a至图3c所示,包括:301、中间底座;302、夹具体总成;303、随行夹具总成;304、数控滑台;305、侧底座;306、镗削头底座;307、固定镗削头;308、可调镗削头;309、液压滑台;310、电器操纵板总成;311、产品上料机构总成;312、数控滑台护罩;313、穿线孔;314、承重孔。中间底座301,设有产品上料机构总成311和数控滑台304,数控滑台304上设有数控滑台护罩312 ;夹具体总成302,安装在所述中间底座301上;随行夹具总成303,与电器操纵板总成310连接;侧底座305,设有穿线孔313和承重孔314 ;液压滑台309,安装在侧底座305上;镗削头底座306,安装在所述液压滑台309上,且其上安装有固定镗削头307、可调镗削头308。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原改装车床在工作时,工人需要长时间弯腰、摇臂、更换刀柄刀具,以及产品较重工人不易吊装。本发明的两台数控专用设备可以组成加工单元线,只需一人完成简单的吊产品和产品自检工作即可;装卸和加工产品全靠机械、数控装置,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②人均生产效率对比原改装车床人均每小时生产4. 5块缸盖,每块需13. 5min ;数控专机单元线人均每小时生产9块缸盖,每块需6. 5min,同比增加一倍。③因6缸产品长度较长(1. 2m)、质量较重,在改装车床上加工时,设备和产品夹具刚性都不够以及人工控制加工精度,导致加工尺寸超差。本发明的数控专机保证了设备和夹具的刚性,利用数字技术准确控制加工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加工缸盖进排气门数控专机单元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面卧式数控专机;单面卧式数控专机;上下料机构,位于双面卧式数控专机上,用于装卸产品;物料滚道;用于连接双面卧式数控专机和单面卧式数控专机,将产品从双面卧式数控专机送到单面卧式数控专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缸盖进排气门数控专机单元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卧式数控专机具体包括中间底座,设有产品上料机构总成和数控滑台,数控滑台上设有数控滑台护罩;夹具体总成,安装在所述中间底座上;随行夹具总成,与电器操纵板总成连接;侧底座,设有穿线孔和承重孔;液压滑台,安装在侧底座上;镗削头底座,安装在所述液压滑台上,且其上安装有固定镗削头、可调镗削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缸盖进排气门数控专机单元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卧式数控专机具体包括中间底座,两端分别连接侧底座和钻削头侧底座,其上安装有夹具体总成;钻削头底座,安装在所述钻削头侧底座上;钻削头底座,安装在所述钻削头底座上,其上安装有固定钻削头、可调钻削头和钻削头底板;液压滑台,安装在所述侧底座上;镗削头底座,安装在所述液压滑台上,其上安装有固定镗削头、可调镗削头和镗削头底板。
4.一种加工缸盖进排气门数控专机生产方法,应用上述加工缸盖进排气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产品从上下料机构进入双面卧式数控专机,装入随行夹具;由若干油缸自动夹紧产品;中间数控滑台由程序控制将产品依次移送至夹具靠模内的I一5加工位置;双面四台主轴头由液压滑台依次对产品进行切削加工;加工完毕后程序控制中间数控滑台移至原点;随行夹具油缸自动松开,产品通过物料滚道移至单面卧式数控专机;将产品通过上料机构装入随行夹具,由若干油缸自动夹紧;中间数控滑台由程序控制将产品依次移送至夹具靠模内的I一5加工位置;两台主轴头由液压滑台依次对产品进行切削加工;加工完毕后程序控制中间数控滑台移至原点;随行夹具油缸自动松开,产品清理完后吊装放置货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缸盖进排气门数控专机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1—5工位每次加工时,滑台自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缸盖进排气门数控专机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由4个油缸自动夹紧广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缸盖进排气门数控专机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两台主轴头由液压滑台通过PLC控制,依次对产品进行切削加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缸盖进排气门数控专机单元线,包括双面卧式数控专机;单面卧式数控专机;上下料机构,位于双面卧式数控专机上,用于装卸产品;物料滚道;用于连接双面卧式数控专机和单面卧式数控专机,将产品从双面卧式数控专机送到单面卧式数控专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加工缸盖进排气门数控专机生产方法。本发明中,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能适合缸径加门距值大于165mm以上机型的缸盖同线加工,具有柔性加工特点,是一种适合多品种、小批量加工缸盖进排气门的数控单元线。
文档编号B23P23/02GK102990363SQ20121049131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高涛, 许华 申请人:天长缸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