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楔压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035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斜楔压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エ装设备结构技术,尤其涉及ー种斜楔压入装置。
背景技术
鉄路货车主要是由上体车厢和下体走行两部分组成,下体在铁路业称为转向架,转向架由ー个摇枕、两个侧架、两个轮对等组成。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摇枕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斜楔2是摇枕I中的ー个重要部件,安装在摇枕I的四个角位置上,在斜楔2下面有ー个弹カ很大弹簧支顶斜楔2,通常先将弹簧与斜楔2套装在一起后,再将斜楔2压入至摇枕I。由于斜楔2下面弹簧的弾力作用,要将斜楔2装入摇枕I内需要一个很大的压カ来克服弹簧的阻力,因此给装入带来诸多困难。目前鉄路制造企业和车辆维修站段,普遍采用焊钢结构框架,在框架四周安装千斤顶或油缸等固定压装装置压入斜楔。上述装置在压入斜楔时,会对摇枕产生ー个侧向力和一个翻转カ矩,所以需要在摇枕两侧的框架上加装阻动挡和拉紧器具,或者夹紧装置来控制侧向力和翻转カ矩。由于上述阻动挡、拉紧器具和夹紧装置均只能固定设置,其位置不能移动,因此上述斜楔的压入装置只能针对ー种型号的转向架斜楔装入。同时,要将斜楔装入摇枕内需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使沉重的摇枕产生窜动和侧翻,为防止窜动和侧翻一般设置固定夹紧装置。在对摇枕上的每ー组斜楔进行压装时,都要对摇枕进行一次装卡和拆卸作业,以使固定夹紧装置夹紧在摇枕的不同位置,来抵制摇枕所受的侧向力和翻转カ矩。使得压装效率低下,且工人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斜楔压入装置,以解决现有压入装置每压ー组斜楔就要装夹拆卸一次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斜楔压入装置,其中,包括支撑架;用干支撑摇枕的平行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用于驱动压头对斜楔进行压紧的四个气缸,所述气缸分别能沿所述横梁纵向移动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上;压头,所述压头的第一端与所述气缸的伸縮杆相连,所述压头的第二端用干与所述斜楔相匹配,以对所述斜楔进行压入。如上所述的斜楔压入装置,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用于控制气缸输出压カ的四个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上。如上所述的斜楔压入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压头的第一端为楔状,所述楔状压头的母线与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86. 4度。如上所述的斜楔压入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压头的第二端具有与所述斜楔的、压入面相匹配的直角表面。如上所述的斜楔压入装置,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两对用于定位所述摇枕两端的挡块,所述挡块能沿所述横梁纵向移动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楔压入装置通过设置四个气缸对四个斜楔依次压入,減少了摇枕的装夹和拆卸的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可以依据具体的摇枕尺寸,调整两个横梁之间以及同一横梁上两个压装气缸之间的距离,能适应多种型号摇枕的斜楔压入,压入装置的应用更广泛,节约了设备开发成本。

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摇枕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楔压入装置结构俯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楔压入装置结构左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楔压入装置中的压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楔压入装置结构俯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楔压入装置结构左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ー种斜楔压入装置,包括支撑架3、用干支撑摇枕I的平行设置的横梁4、用于驱动压头7对斜楔2进行压紧的四个气缸6和压头7,其中,横梁4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撑架3上;气缸6分别固定设置在横梁4上,且该气缸6能沿横梁4的纵向移动;压头7的第一端与气缸6的伸缩杆相连,第二端用于与斜楔2相匹配,以对斜楔2进行压入。斜楔2的压入过程请參照如下步骤步骤SI、将摇枕I吊至横梁4上固定定位,将装有弹簧的斜楔2对准待安装位置。步骤S2、开启气缸6,控制第一个斜楔2被压入至设定状态,该状态为不完全压入状态。在横梁4上可设置四个控制阀,用于控制气缸6的输出压力,如图2所示,设定ー位阀8、二位阀9、三位阀10和四位阀11分别控制四个气缸6。在步骤S2中,利用一位阀8控制第一个斜楔2压入至“一半”的状态即停止,此时压入的斜楔2既没有对摇枕I产生动摇,又获得了一定的预压紧力,在下面的步骤中,如果继续压入摇枕I同一端的另ー个斜楔2,则两侧产生的力相互抵消一部分,再加上摇枕I自重抵消的一部分,所以摇枕I始终处于不动的状态,避免了侧翻的现象。下述步骤均參照这个原理来进行。步骤S3、开动二位阀9,将与第一个斜楔2位于摇枕同一端的第二个斜楔2压入到位,再利用三位阀10和四位阀11依次将剩余的两个斜楔2压入到位。步骤S4、将未压入到位的第一个斜楔2压入到位,退回气缸,将摇枕I吊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斜楔压入装置利用四个气缸对四个斜楔依次压入,減少了摇枕的装夹和拆卸的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另外,由于横梁为可拆卸地连接在支撑架上,当针对不同型号的摇枕进行斜楔压入时,可以依据具体的摇枕尺寸,调整两个横梁之间的距离,调整到合适的距离后再进行的固定。同样地,气缸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进行调整。为达到动作流畅、操作简单、观察方便,且适合一人操作,本装置将气缸6的控制阀均设置在横梁4上。在操作时可以一手拿斜楔2、一手操纵控制阀,压装完成时可双手同时打开一端侧两个控制阀使气缸6同步退回。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楔压入装置中的压头结构示意图,请同时參照图3,在压装时,压头7与斜楔2相配合,优选的是,设置压头7的第一端为楔状,如图4所示,该楔状压头的母线与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86. 4度。压头7的第一端在于气缸伸缩杆相连时,如果上述角度太大,在压入时容易将斜楔2压飞,如果角度太小,则压头7摆动不够,容易将斜楔2表面啃出压痕,影响产品质量。经过计算,设定该角度为86. 4度,能够达到最佳的压入状态。在实际应用中,还设置压头7的第二端具有与斜楔2的压入面相匹配的直角表面,从而使直角表面能卡住斜楔2,在压入时不会发生偏斜和串动。进ー步地,该斜楔压入装置还包括两对用于定位摇枕两端的挡块5,请參照图1,上述挡块5固定设置在横梁4上,固定挡块5将摇枕I定位于压装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楔压入装置通过设置四个气缸对四个斜楔依次压入,減少了摇枕的装夹和拆卸的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可以依据具体的摇枕尺寸,调整两个横梁之间和同横梁上两压装气缸之间的距离,适应多种型号摇枕的斜楔压入。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參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斜楔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 用干支撑摇枕的平行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用于驱动压头对斜楔进行压紧的四个气缸,所述气缸分别能沿所述横梁纵向移动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上; 压头,所述压头的第一端与所述气缸的伸縮杆相连,所述压头的第二端用干与所述斜楔相匹配,以对所述斜楔进行压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斜楔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气缸输出压カ的四个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斜楔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的第一端为楔状,所述 楔状压头的母线与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86. 4度。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斜楔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的第二端具有与所述斜楔的压入面相匹配的直角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斜楔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对用于定位所述摇枕两端的挡块,所述挡块能沿所述横梁纵向移动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斜楔压入装置,其中,包括支撑架和用于支撑摇枕的平行设置的横梁,横梁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撑架上;用于驱动压头对斜楔进行压紧的四个气缸,分别固定设置在横梁上;压头,第一端与气缸的伸缩杆相连,第二端用于与斜楔相匹配,以对斜楔进行压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楔压入装置通过设置四个气缸对四个斜楔依次压入,减少了摇枕的装夹和拆卸的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B23P19/027GK202527916SQ20122017695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侯胜东, 刘琦, 孟令涛 申请人: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